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途醯眯闹杏幸还煞唔庇诜⑿梗徊还俗约阂咽强诓辉裱浴?br /> 雅格布和凌普面面相觑,愣了一刻才慌忙跪倒,他们明白,太子此刻不过是那他们当了出气筒而已。太子,说到底,是因为极度心里失衡才会如此歇斯底里。也难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本来太子此次出京,就是报着接位的心思来的,现在,不仅皇位不得,还眼巴巴地瞧着四阿哥春风得意,太子岂有不怒之理?
发了一会脾气,太子总算渐渐平息了下来,狠狠道:“凌普,还有一件事,爷得交给你来做。那个医官,你就瞧着办吧。”
凌普心中一惊,抬眼望去,正好看到太子冰冷的眼神,便不敢再说什么,只得道:“着,奴才知道了,这事奴才必定为爷办好,给太子爷出这口气!”
太子点点头,问道:“你们刚才说,老三赶着去皇阿玛那儿?”见两人点头,太子急道:“那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快叫何柱伺候爷的袍褂?爷也得立马去御帐!”
待太子赶到御帐之时,没有看到三阿哥,却正巧遇见了同样是匆匆而来的胤禛。胤禛换了一身香色宁绸面膁袍,貂皮端罩,薄棉套裤,青缎羊皮里皂靴,顶上戴着本色貂皮缎红绒结顶冠。腿上的套裤是新的,虽说是面里子,可是磨在依然蹭破皮的腿上,还是一阵阵的抽痛,使得胤禛的脚步很不自然。
本来太子就是来寻胤祉的,所以一直注意着四周的来人,离得老远就瞧见了胤禛,而胤禛本就没有想那么多,再加上光是想着腿上的伤了,直到近前才发现太子,正想着给太子请安,却被太子拦住了。
太子不阴不阳道:“这不是老四吗?哎呦,我怎么敢当四弟你的礼啊?四弟你现在可是风光啊,贝勒上行走,这么多兄弟里面独一份!”
胤禛一听话中味不对,便知太子心中必然不痛快,生怕招惹了还在气头上的太子,当下比平时更恭敬了几分,规规矩矩地请了一个安,这才开口道:“太子,二哥,您说这话不是折臣弟的寿吗?您还不知道弟弟有几斤草料?我做事情一向荒腔走板的,难得做对一件事,平时都是皇阿玛和太子包容。”
胤禛虽然谦恭,可太子却不想就这么轻易地放过胤禛,不依不饶继续道:“四弟,不是二哥挑理,你虽得了赏,就算高兴,却也不能不注意仪态,皇阿玛有圣训,凡皇子阿哥,应起居行止落落大方,你瞧你自己,走起路来如此轻佻?一扭一扭的,成何体统?就算有功,也用不着这么显摆吧?”
胤禛这才知太子吃味很深,却也不做辩解,只低声道:“太子教训的是,臣弟知错了。”
太子做出一副痛心的样子道:“我既身为太子,又是你的兄长,此时即便有不忍之心,却还是有责任督导于你。你便先在此处跪上半个时辰,好好思过罢。”
胤禛没有想到太子竟然现场就开销自己,不由得怔了一下。
看胤禛没有马上应声,太子还欲再加训斥,就听身后有人冷冷道:“胤礽,你好大的威风,好大的脾气啊!”
这熟悉的声音听在太子耳里,就如同触到寒冰一般,浑身立时打了个寒战,转身一看,正是康熙。康熙铁青着脸,负手而立,看向太子的目光象是能穿透胤礽的身子一般。
其实,适才二人之间的对话早被康熙听得透彻。康熙这两日身子清爽了不少,早就想起来舒散一下,前面三阿哥胤祉请见,甫入帐中,胤祉就痛陈自己不孝,跪地痛哭不止,称早就想速至御前,只是一路以太子为尊,自己只是扈从,而车马又都是凌普,雅各布的安排,直把责任推的一干二净。康熙在心中长叹了一声,倒过来安慰了一番胤祉,恰好李崟入内伺候请脉,胤祉便自告奋勇要与李崟一道为康熙熬制汤药,康熙便允了。再后来佟国维进来缴旨,听说四阿哥回来了,康熙心绪大好,穿戴起来说是想去御帐外透透气,其实不过是想去迎迎四阿哥,解解心中的郁结之气,不想就看见了这一幕。
胤禛也没有想到康熙居然会出帐来,很是惊讶,跪在当地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但眼看着康熙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胤禛筹措了一下,还是为太子求情道:“皇阿玛息怒,都是儿臣的错,儿臣走路失仪,太子教训的对。其实太子平时对儿臣极好的。”这话半真半假,太子虽说借题发挥,可确实是不知情,说到底了,也没有什么大错。即便康熙此刻发作了太子,待回头想明白了,还是要回护于胤礽的,自己还不如帮着太子解解围来得妥贴。
康熙轻哼了一声,转向太子,道:“你怎么说?”
太子被刚才那一盆凉水一浇,心头的火也灭了,此刻紧张的手心出汗,深知若是答对不妥,后果堪忧,当下道:“回皇阿玛的话,儿子只是督导四弟而已,若是皇阿玛觉得儿子做的不对,儿子愿意领罚。”
康熙本来有些疑心太子是嫉妒胤禛得赏,因而故意寻了个由头让胤禛难堪,此刻见太子一口咬定只是就事论事,凡;而有些吃不准了,但还是口气严厉,道:“你还有理了?你成天挑弟弟们的错,可有反省过你自己?你自己就做得好了?朕说的话,你若是句句都能用心体会,就应当明白,百善之首是为孝!你可知道胤禛为什么两腿走路别扭?这是为了朕这个阿玛去取药,三日之内往返千余里,骑马磨出来的!若是你如此,只怕比他扭得更厉害!”
第一百十一章 嫌隙(六)
更新时间2008…2…17 13:04:00 字数:5230
胤礽听后明显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竟会是这样一种状况,随即又望向胤禛,目光之中带着些若有所思的复杂情绪。
康熙见胤礽低着头,口气稍稍放缓了些,道:“你随朕来,朕有话对你说。”随即又转向胤禛:“你先起来吧,去旁边毡房稍坐,朕让李德全给你拿杯奶子,天凉了,喝杯热奶子才惬意。过会儿朕还要找你。”
原本佟国维和李德全都伺候在康熙身旁,刚才见康熙发作太子,佟国维便悄悄溜到一旁的侍卫房中,而李德全就躲在了一边,此刻见康熙有吩咐,李德全便麻溜的应了一声,胤禛谢了恩,看看还僵着跪在当地的太子,想说些什么,却终究没有说出口。
太子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起的身,又如何跟随着康熙进了御帐,只觉得脑子里一片昏昏沉沉。
康熙见太子一脸的惊惧,不由得心中怒气又减了几分,对着垂头丧气的太子,语重心长地道:“胤礽,爱之深,方责之切。朕这些儿子之中,最看重的就是你,所以朕对你勤教甚严。朕就是希望,待朕百年以后,你也能成为一代英主,只有这样,朕才算对得起你皇额娘。朕看你平时的功课骑射,言辞问学,无不及人之处,此次授命监国,所拟于奏折处的批复,也很看的过去。只是,朕看中的,不光是这个‘才’字。为君王者,更重要的是‘德’!”
说到这里,康熙停了一下,深深地看了一眼胤礽,语气中多了几分沉重,又接着道:“若单以才而论,诸朝之衰败亡国之君,比你如何?隋炀帝,文韬武略,朝中素有盛名,南唐国主,文思卓绝,堪称词坛宗师,即便就是前明的崇祯,依朕看来,你也未必能及。可大好的江山偏偏就亡在了这些人的手上!何也?有才而无德!南唐后主,软弱昏聩,不纳忠言,前明末帝,刚愎自用,以忠为奸,隋炀帝,更是恣意妄为,荒淫暴戾!以史为鉴,朕方才命熊赐履,汤斌等教以性理诸书,又令老成翰林官随从,使你得以朝夕纳诲,修身养性,你可懂得朕的这片苦心?”
太子重重跪地,饮泣道:“儿臣平时读书却不明理,以致德行有亏,还累得皇阿玛为儿臣忧心,儿臣真是惭愧异常。”
康熙轻轻叹了口气,道:“胤礽,你起来吧。朕只望你能记得,这也是在你开蒙的那天,朕对你讲过的话:忠孝礼义信悌,此六字,即德也,只是说来简单,做来却不易。只要你能侍奉朕躬以忠孝,对兄弟臣下以礼义信悌,朕相信你以后必成大器。”顿了一下,康熙摇摇头,道:“于今日一事,你之所为,朕以为极不妥当。民间有俗语:打虎亲兄弟。对你的兄弟们谦和一些,友爱一些,这样他们将来就会真心实意地帮衬于你,就好像你皇伯父,五叔,六叔辅佐朕一般。你当好好思量。”
太子虽然对这一说并不以为意,但康熙刚才那番话却也表明自己太子之位依旧坚不可摧,便心中恐慌稍去,忙点头道:“皇阿玛教训的是,儿臣今后必将在诚孝二字上痛下功夫。现在细细想来,儿子今天确实对四弟严苛了些,大哥,三弟,四弟等兄弟都是儿子的至亲手足,兄友弟恭这四个字儿子会牢记于心。”
康熙点了点头,道:“如此最好。再有,朕也望你能铭记于心,要亲君子而远小人。小人戚戚,虽口甜如蜜,难免乱心性,君子恬淡,但用之如镜,可以正行为。你今贵为太子,身边难免会有些小人,蛊惑媚献,无所不用其极,以图将来得保高位,或得悻进之道。你需明辨是非,疏远此等奸佞之辈,多多亲近刚正之臣。”其实,康熙确有所指。太子与索额图自明珠被斥退之后,走的愈加近了,风言风语传入康熙耳中,岂能不惊疑异常?此时,康熙就是想借着这番话来好好敲打一下太子。
只是太子非但没有听出这话中深意,反而答道:“儿臣谨遵皇阿玛圣训。儿臣于朝中诸事,常常请索额图,李光地,陈廷敬等台阁重臣拾遗补缺,以期能够处事有度。由这些正臣辅弼,儿子必能不负皇阿玛厚望。”
康熙万万没有料到太子居然在这个当口上扯出了索额图,还口口声声称之为正臣,自然恙怒以极,但此刻却也不便明说,若是坐定索额图与太子结党一事,牵连必然甚广,而且于太子也大有妨碍,不得不慎。想到此处,康熙语气顿时冷了下来,道:“朕明日便要回銮,你且今天便启程回京,好生用心处置政务,同时安排迎驾事宜。朕这里有老三和老四在,你且不必挂怀,走之前也不用再递牌子辞行了。去吧,叫四阿哥进来,朕和他说说话。”
胤礽听出康熙的语气大变,细想之下,这才惊觉康熙刚才竟然是在针对索额图,不由大惊,想要解释,却被康熙一挥手,道:“这就跪安吧,自己当好自为之,朕看着你,列祖列宗也看着你呢。”
太子无奈,只得怏怏地叩了三个头,辞了出去。进得旁边的帐中,胤禛正在一面啜着奶茶,一面沉思。见到太子进来,胤禛慌忙站起身来,恭敬地打了一个千。太子想起康熙的前番寓意极深的告诫,又想到胤禛在如此委曲之时还为自己说话,忙扶住了胤禛,温声道:“四弟,刚才哥子莽撞了,冤枉了你,你可不要往心里去。”
胤禛暗自苦笑,道:“二哥如此说,真真折煞小弟了。二哥教训,并不不是之处。胤禛就算愚钝,也还明白些道理,二哥就根上还是为了小弟好的。”
胤礽此时很觉过意不去,道:“今天我便要奉旨回京,待你回来后,我在毓庆宫摆宴请你,我们兄弟俩比邻而居,却甚少来往,传将出去,岂不惹人笑话?此后我们必要多亲近亲近。好了,此刻皇阿玛叫进,你先去吧。”
胤禛完全没有想到,康熙竟然会仅仅只让太子来行营一日便谕其返京,此中缘由到底为何?等会面见康熙,自己又当如何应对?
太子离去时心情沉重,胤禛也十分忐忑,此刻局面之复杂,令胤禛也颇觉棘手。
没想到见到康熙,康熙倒是神色欣然,等胤禛参拜礼毕,康熙微笑道:“来,坐到朕的身边。腿疼得厉害吗?”
胤禛一瘸一拐地走到康熙身旁,只敢挨在榻沿坐了一半身子,颇有些不好意思,答道:“儿臣还是不济,不过在马上待了三天就落到这步田地,让皇阿玛见笑了。”
康熙看着面庞显得有些疲惫的胤禛,眼眶突然有些湿润,道:“你辛苦了。”
面对‘严父’突然说出这么柔情的话,胤禛一时有些不知所措,结结巴巴道:“儿子,儿子只不过做了分内之事,愧,愧不敢当皇阿玛如此褒奖。”
康熙见胤禛窘状,不由一笑,道:“朕现在就是一个阿玛,想和朕的好儿子聊聊天而已。”
胤禛这才松了下来,道:“是。儿子见皇阿玛龙体康复,就比什么都高兴。”
康熙道:“这也是应有之意。朕知道,李崟也是你荐来朕的身边。他差事伺候的好,朕能大好,亏得他的方子,也亏得你。不过,朕和他谈过,他似乎不想留在太医院当差,朕想着等朕回宫之后,便赐金让他返乡,你说呢?”
胤禛欠了欠身,道:“全凭皇阿玛吩咐。儿臣斗胆,想求皇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