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你也多操一些心才是。”
第一百二十六章 暗潮汹涌 (三)
更新时间2008…6…8 21:05:48 字数:2235
目送着胤禛离开,康熙这才半转向马齐皱眉道:“到底是什么事,朕的儿子面前也不便说?”
马齐这时也苦着脸道:“皇上明鉴,奴才今天接着一桩案子,棘手的紧。奴才怕……。”
康熙有些失笑,道:“你平时看着老成持重,怎么今日却是乱了方寸的模样?既任着左都御史,循着大清律便是。莫不是牵出什么厉害人物了,还要到朕这里寻个庇护?”
看着马齐忧色愈浓,康熙不免也变得沉重,联系到刚才面前这位臣子的欲言又止,问道:“莫非此案涉及四阿哥?”
马齐摇了摇头,康熙心中没来由的一阵轻快,半斥半笑道:“不打紧,就算牵出皇公贵胄,总有律法为上。胆子恁小,怎么担得差事!”
马齐这时嗫嚅道:“奴才怕是,此案一出,要牵动国本!”
这句话,声音虽轻,落入康熙耳中,却字字如雷鸣一般。话说得隐晦,但康熙明白,此事必然涉及太子。太子为储君,未来山河之所系,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事情会动摇国本!
康熙肃着脸,道:“你说得明白些。”
听着康熙的语气中隐隐有雷霆之音,马齐便捡着紧要之处,把整桩事情细细地说了一遍。
康熙听罢,好一阵没有言语,半晌,才强笑道:“还道是多大的事。你说,怎么处置?”
猜到康熙必有此一问,马齐在进宫之前就想了一路。他虽然私下里断定太子就是幕后指使,可毕竟不敢轻易说出口去。就算不为自己祸福而计,富察一族的性命却不由他不考虑。因而,马齐于方才叙述之时,只对王冀琛的供词刻意轻描淡写了一番,如此可保进退都有转圜余地。此时便回道:“奴才以为,此案徐州州县两级草菅人命是肯定坐实了的。王冀琛许是为了自己脱罪而攀污太子。但奴才思量,此事若是传扬出去,朝野议论纷纷之余,必然有损太子威名。所以,奴才不敢妄加置喙。”
其实不论马齐说得是什么,康熙此时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他心底如同刀绞一般。自从上次太子侍疾毫无悲戚之色,父子俩个就有所芥蒂。这几年,康熙口中虽不明言,内里却存着疑问:到底太子是不是还稍存君父之念?此番李崟含冤而亡,而王冀琛一口咬定是太子遣人指使,康熙的疑心就更重了几分。
康熙随手拿过马齐附上的卷宗,其间记载:王冀琛等由监生直放实缺知州,知县,未经吏部引见。这就更是证明了此事与太子的关联。否则,依照常例,监生多只领些候补的差使,哪有平步而至从五品知州的先例?即便钦命简拔,也须得经由吏部引见,皇帝亲自廷训之后才能赴任。而这两人的放缺,恰好就寻了康熙南巡,太子监国的空档。康熙前脚离京,后脚两人便放了差。但两人又没有即刻赴任,却是待康熙离开江南以后,才算姗姗而至。若不是刻意安排,天底下还有如此凑巧的事情不成?
总是有万般怒火,康熙面上却不动声色,轻轻地放下案卷,道:“丰县知县苏成普,无故冤人致死,事后又百般抵赖,着实可恶。斩监候。王冀琛,下属草菅人命却失察无为在先,事发污攀太子于后,本因杀之,念其颇有悔意,且从轻发落,发往黑龙江交黑龙江将军看守,遇赦不赦。”
马齐闻言一凛,他本以为,康熙必然会诛了两人,就此把这件事湮没了去,却没想到,居然把王冀琛留了活口下来。难道康熙要借着此人留一个凭据,让太子得个教训?抑或是,他不敢再想下去。
康熙微微轻叹,道:“马齐啊,自从你祖父哈什屯起,富察氏就跟着爱新觉罗一族,东征西战,立下功劳无数。更可贵之处,在于富察一族,由汝祖至汝父,自始至终,都以忠诚二字为立身之本。而今,以你今日所为,朕可见汝祖、父之风,甚是欣慰。朕不必多嘱咐你什么,好好办差就是。”
马齐自然听得出这话中之音,慌忙叩首,道:“奴才一家蒙受皇上恩宠至深,自当奋力报效,死而后已。”
康熙点了点头,道:“朕信得及你。你等一下便去传旨,施世伦施政有方,即刻调江宁知府。”顿了一顿,康熙接着道:“最近边境多事,朕和葛尔丹之间必有一战。朕有意二次亲征,粮草之事便是成败关键。湘北(李天馥,时任户部尚书)新近丧母,才上了折子要守制。朕思量下来,你素来仔细,又能实心任事,你去户部,朕才放心。”
短短几句话,竟是把所有涉及此事之人都调了开来。马齐心中明白,嘴上却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叩首敬谢天恩。
待马齐告退,康熙立刻唤来了李德全,命他速去传皇四子胤禛前来。李德全心底纳闷,不由就多了句嘴,道:“主子,天晚了,宫门快下钥了。奴才……。”话还没说完,康熙已经一掌狠狠劈在他脸上,打得李德全一个趔趄。康熙的面色阴沉的吓人,怒声斥道:“狗才!怕是朕宠你太过,你便越发没有上下,什么时候轮得到你来教训朕?”
李德全吓得伏在地上,瑟瑟发抖,再不敢多言一句。伺候康熙这许多年,李德全深知康熙的脾性,此时越做辩解,情势越是糟糕,倒不如拼命叩头,反而康熙可能高抬贵手。果然,看到李德全的狼狈样,康熙面色稍有缓和,道:“滚出去办你的差。半个时辰,找不到四阿哥,不消朕多说,你自己去净事房领死!”
李德全这才稍稍安了心,领了皇命,急不迭地往外跑,匆匆往西六所的方向寻去,心底一直求着满天神佛:大慈大悲的佛祖菩萨保佑,四阿哥千万还没出宫,四阿哥啊,您可得多在十三阿哥那儿说会话,要是您老回了府,奴才这条小命可就没喽!”想着想着,差点被自己的脚步给绊了一跤。
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潮汹涌 (四)
更新时间2008…6…15 20:25:04 字数:2313
当李德全紧赶慢赶,终于在十三阿哥处看到胤禛时,几乎虚脱一般,差点就瘫在了地上。见到李德全这幅模样,胤禛只是暗自觉得好笑,胤祥却是生性豪爽,当即便戏谑道:“李谙达,怎么着,喘得像头叫驴?”
李德全尴尬道:“奴才一身的懒骨头,这一颠就现了原形,叫四爷、十三爷见笑了。”
胤祥哈哈大笑,胤禛却浅笑即止,道:“李总管如此匆忙,所为何事?”
李德全勉力平了平气息,道:“万岁爷传皇四子即刻觐见。”
胤禛下意识看了看胤祥屋中的自鸣钟,此时已是很晚,再差两刻就是宫门下钥的时辰,心中不免有些疑惑:皇帝此时传唤,必是有要紧之事。联想起刚才在乾清宫马齐的欲言又止,不安更甚。
匆匆赶到乾清宫,却没料到康熙竟是一脸的风平浪静,看到胤禛,便温言唤他到身边坐下,道:“朕刚才翻阅宗人府的折子,说起你府里侍妾又有身孕。朕很是欣喜。大阿哥、三阿哥都已有了子嗣,朕也盼着你给朕再添个孙子。”
胤禛完全没有想到是这样一个开篇文章,有些意外,只好应道:“多谢皇阿玛挂心。”
康熙微微一笑,有些慨叹的意味,道:“朕如今能得儿孙绕膝,实属上天恩赐。自朕八岁登基,内有权臣鰲拜欺朕年幼,把持朝政;外有三藩虎视眈眈,妄图取而代之;朕一路走来,步步惊心,几次朕都生死一线。虽说群臣天天称朕万岁,朕却有自知:哪有什么人真的能活一万岁?朕只求能得一个中人之寿,也便心满意足了。”
胤禛听后,立刻躬身肃立,正色道:“皇阿玛天命所系,福缘宽广。儿臣不孝,斗胆驳皇阿玛中寿之言。”言罢,长身以跪。胤禛暗自有种预感:康熙此刻才刚刚开始正题。
果然,康熙点了点头,接着道:“朕知道你一向孝顺,不必过虑。朕只是心有所想。”见胤禛还欲再言,康熙摆了摆手,道:“你应当也记得:二十九年朕亲征葛尔丹,几乎就病在不起!当时情形,凶险至极,若非你所荐的那名医官开出奇方,朕只怕今日也不能在此地与你父子秉烛而谈。”
听到此处,胤禛心中一凛,马齐刚才进宫,必然就是为了李崟一案。此时,与其等康熙发问,不如走一招先手,连忙叩首道:“儿臣请皇阿玛治罪!”
康熙眉头一皱,问道:“治罪?为什么?”
胤禛便把李卫主仆二人到他府上鸣冤,而自己又引他们去寻江南道御史施世纶之事细细地讲述了一番,只是隐去了和戴铎的那一番议论。说完之后,胤禛道:“儿臣当时只是念及阿哥未奉圣命不得干政之训,且李卫主仆也只是一面之辞,因而便觉得此事交有司衙门处置最为妥当。但方才皇阿玛一席话,让儿臣顿然醒悟,此事还是应当早早禀明皇阿玛处置才是。”
如同胤禛的预料一般,康熙早已从马齐处得知此事。匆忙唤胤禛前来,却是因为康熙另有顾虑:胤禛在此两三个月间,多次觐见,却从未提起过这桩案子。为什么要瞒着自己,却将这件事情交给了施世纶?难道胤禛也已看出这后面有着太子的影子?如果确实如此,胤禛此举究竟有什么目的:是不想背上首告太子的名声,所以借他人之手为之;还是通由御史衙门让太子之恶行公诸于众,引起人心向背?
康熙本想着,如胤禛一味支吾,便明点出李崟一事,一探究竟,却没想到胤禛自己先说了出来。
康熙幽幽在心底叹了口气,道:“和朕说说,你悟出些什么?”
胤禛道:“皇阿玛至情至性,一向甚为怜惜旧臣。李崟乃皇阿玛特旨赐金返乡之有功之臣。于公于私,李崟出事,儿臣都不应不报于皇阿玛。至于案情何如,自有皇阿玛圣断。儿臣错就错在自作主张。”
康熙对此既没有赞同,也不加否认,只是淡淡道:“今日马齐递牌子,此案已经报到了都察院。府县二级,罔顾律法,荼毒人命,现已查明。朕也处置了。你刚才所说,也非全无道理,朕便不加罪于你。李崟含冤而逝,朕很惋惜。你明日便传旨,厚葬于他,加二品衔,妻加诰命,儿子,也一并赏监生罢。”此时,康熙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但见胤禛坦然,便也不再寻根问底了。
胤禛回到自己的府内,还是一阵心惊。听着康熙的意思,此事只是那知州和知县两人所为?难道这两个傻大胆就真的如此不畏死,贸贸然杀了皇上的救命恩人?他们图得是什么?然而,就阿布凯探明的消息,姓王的知州面对施世纶的讯问,居然自戕,可见此案背后不简单。如果幕后之人是寻常贵胄,哪怕是皇亲国戚,康熙不可能如此为之遮掩,果真如此,怕是正映了胤禛那隐隐约约的想头:“太子”。
一路想着,胤禛都没注意身旁,直到听见一群人嬉笑之声,才让胤禛回过神来,略有些不满,胤禛斥道:“有什么可笑?到底府里面还有规矩没有?”
这时,花厅之内走出一个人来,看到胤禛,便端端正正的一个安请了下来,朗声道:“奴才年羹尧给主子请安!”
听到这声请安,胤禛顿时一扫愁云,欣喜非常,急忙急步上前,把年羹尧扶了起来,细细地打量着面前这个阔别了数年的朋友。
年羹尧现在比胤禛的身量还要高些,唇上蓄着短须,浓眉阔目的,依稀还有原先的模样,只是脸更长了些。
胤禛笑道:“亮工,前些日子就听戴铎说你要来,却没想到你属蜗牛,爬了两个多月才入得京城。敢情是嫌弃你主子府里吃住没有你藩司府里的好吗?”
年羹尧挠头笑道:“奴才哪敢。路上走得慢些,是因为奴才的妹子这一次硬缠着要跟奴才一并前来,说从没看过京城,想见识一下。不得已,只好带了这丫头,所议拖了不少时日。至于奴才自己,一路只是用心会文而已。奴才想着,此次必得要金榜提名,怎么着也得给主子争气不是?”
第一百二十八章 暗潮汹涌 (五)
更新时间2008…6…25 21:20:26 字数:2341
胤禛指着年羹尧,打趣道:“尽只说嘴,看到时名落孙山,你家老爷子板子可不饶人。”
年羹尧讪笑道:“主子只管埋汰奴才。不是奴才自夸,若是此次不进得榜去,任凭主子怎么发落,奴才绝无二话便是。”
胤禛也展颜道:“这爷倒是信。若是你真落了举人,爷就真不要你了。说起你那小妹妹,是叫秋月的那个?”
年羹尧一提起这个妹子,脸上满是光彩:“主子好记性。当年奴才一家离京时,这小丫头不过才落草不久,现在已是垂髫之龄。调皮的紧,是家里的混世魔王,连奴才的父亲都管不住她。这次她硬是要随着来,也只好由着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