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来。抱着这个念头,恩格色才请命入了前营。没想到,这一份朝思暮想的功劳,居然就由四阿哥捧在了面前,这怎能让他不欣喜若狂?
恩格色也不顾朝廷体制了,立刻给胤禛作揖打躬,千恩万谢了一通,然后便匆匆打马直奔康熙御营而去。
年羹尧心中千万个不服气,略有些怨气,道:“四爷,您心太善。他算个什么东西?您就白白把这一场功劳送给他?”
胤禛伸手拍拍年羹尧的肩膀,面上带了些怪异的笑容,道:“亮工,只怕这样的功劳,不要也罢。你先别问爷为什么,先去细细测量一下,看看此井最多可供多少人饮用?然后,咱们也去皇上那儿打个唿哨。”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二征葛尔丹 (五)
更新时间2008…8…31 10:53:21 字数:2296
待胤禛及年羹尧带着一小队兵士来到御营栅栏处时,恰巧见到康熙身边的一等侍卫阿南达正在往营门外走,身边俨然正是那位户部侍郎大人。只是此时的恩格色全然没有了方才的意气风发,完全是一幅灰头土脸的颜色,身上还套了一件簇新的号褂子。胤禛看了,暗笑不已,年羹尧却是摸不着头脑,便悄声问胤禛道:“主子,这也真是奇了。恩大人怎么突然改了大头兵的装扮?看他那一脸颓气,不像受赏,倒像是副挨罚的模样,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胤禛此时再也忍不住了,扑哧一乐,道:“见了皇上你自然就明白了。”言罢,朝正向他致意的阿南达点点头,便径直向康熙的御帐走去。
李德全见了胤禛,连忙小声提醒道:“四阿哥,皇上此时正在气头上,您可得注意这点儿。”胤禛笑笑,道:“多谢公公厚意。没准皇阿玛听毕胤禛这边的奏报,龙颜大悦也不一定呢。”然后,仔细地整理了一下衣冠,便报名而入。
果然,康熙肃着脸,端坐在案旁。胤禛与年羹尧双双跪地请安,康熙也不叫起,只道:“你等也是来交代差事的?”声音中隐隐透出一些不快。
胤禛却丝毫不以为意,答道:“是。儿臣与年羹尧奉旨开井取水。如今已掘得甜水井一处,特来皇阿玛处缴旨。”
康熙于是更为不满,声色又严厉了几分,道:“尔等三人是会同办差的,恩格色适才已经来朕这里邀过功了。朕却革了他的职,且将他充做卒伍发往前营效力。你可知为何?”
胤禛还是不急不缓,道:“儿臣不敢妄加揣测圣意。”
康熙冷冷哼了一声,道:“朕的旨意,缴得缴不得,需看尔等事体办得如何。若是差事办得不利,这恩格色便是尔等二人现成的榜样。你便先和朕说说,这口掘好的井,到底可饮多少士卒?”
此言一出,年羹尧便恍然大悟,不由对胤禛的先见之明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时,就见胤禛抬起头,朗声道:“经儿臣和年羹尧仔细量过,此井宽有三尺余,深五丈。以目前出水情势看,可饮三百人左右。儿臣已经让一百五十名军士守在近旁,并令其再建两处蓄水池,一供人饮,一供畜用。如此,可保一营人马之需。另因戈壁之中水源甚为珍贵,儿臣以为,皇阿玛可下旨令各营宿营时皆以井居中,并派官兵看守,勿使污坏,后队兵接替交付才是。”
康熙听到一半时脸上就已有了笑意,此刻更是满面春风,道:“好!这才是正经办差的样子。恩格色这奴才只知道邀功请赏,却不实心用事。朕岂是可欺之主?”接着,话锋一转,道:“四阿哥,你这个差事办得不错,年羹尧也很用心思。朕有你等帮衬着操持营务,便可安心不少。”
年羹尧听后分外激动,随着胤禛一面叩谢,一面道:“皇上如此嘉勉,奴才愧不敢当。奴才愿为皇上效死。”
康熙笑着摆摆手,道:“你年轻,以后报效朕躬的机会还多,好生随着四阿哥继续办差吧。”
两人这时才辞了出来。甫一出帐,年羹尧就喜形于色,却又不敢放声,怕打搅了康熙,只小声道:“主子,刚才皇上夸了咱们呢。奴才觉着像是做梦一般。”
胤禛瞧着年羹尧兴奋的模样,失笑道:“亮工就这点出息?不过被皇上夸了两句而已。你若是做事巴结,待到凯旋之时,皇阿玛没准还亲赏你个顶子呢!”
年羹尧一躬到地,道:“主子您就瞧好吧,奴才必定不给主子丢人。主子但有章程,奴才没有不从的。”
此刻,胤禛略收了些笑颜,正色道:“如此才好。这两日咱们估摸着会忙一些。既然管着营内杂务,你我还需更为细致些个。自明日始,咱们五鼓即起,看着那些驼载出发,必要保证所有的军士在驻营之后不超过一个时辰便能取得行李。军士们歇息好了,才能打得硬战。莫看这些皆为小事,自古成败多取决于细节之处。今日你也见了,只要把这起子营务处置妥贴了,咱们就是大功一桩!”年羹尧自然是满口应承。
又行进了十数日,大军来到滚诺尔地方,未待扎营,天色突变,一时之间狂风大作,雨雪交加。胤禛来不及换上雨服,便匆忙在人群之间穿梭,协调兵士安营。不过一会功夫,全身衣服便浸透了。此时不过初春时节,漠北寒意颇重,加上袍服全湿,身上说不出的冰冷难受,只是胤禛急在心头,却也顾不及这许多。忙活了近一个时辰,见诸营全部安顿下来,才算稍稍松了口气。胤禛正打算稍稍舒展一下已经冻得有些麻木的手脚,背后却被披上了一件大麾。胤禛还道是年羹尧献殷勤,笑骂道:“好你个亮工,这会子才想到伺候,黄花菜都凉了!”不料转过头去,看到的却是康熙清癯的面容,不禁吓了一跳,连忙请下安去,道:“皇阿玛赎罪,儿臣不知皇阿玛驾临,刚才满口胡柴,有辱圣听。”
康熙微微一笑,微嗔道:“你多大的人了,还自己不会照顾自己。下这么大的雨,淋坏了可怎么得了?”说着,又从袖筒中取出一方手帕,慈爱地擦着胤禛面上挂下的雨珠。
康熙很少将父爱表达得如此外露,不仅胤禛有些愣神,就连旁边侍驾的李德全,侍卫武丹、穆子熙等也是大为意外。康熙看着众人,自失地一笑,道:“朕心疼自己的儿子。怎么,不成吗?”胤禛很是感动,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想让这一刻的温暖多留得片刻。
眼见雨势愈大,变得有如瓢泼一般,李德全上前劝道:“主子,奴才瞧着雨越来越大,主子龙体要紧,还是回御帐避避吧。”康熙摆了摆手,看看胤禛,语气中带着毋庸置疑的味道:“既是同在一营,朕要和将士们同甘苦。但凡有一人不入帐,朕不寝,但凡有一兵尚未饭,朕不膳。”
康熙与胤禛两人就这样在雨中伫立了足足一个时辰,直到所有兵士全部炊饭完毕之后这才一同回到御帐。
第一百三十九章 二征葛尔丹 (六)
更新时间2008…9…7 13:07:16 字数:2517
刚刚进入帐中,李德全就连忙帮康熙把雨服取下,又把一套干爽的衣物递到康熙面前,心疼地道:“主子您又是何必呢?这么大的雨,万一主子受了风寒,奴才们可怎生是好?”康熙随意地一笑,并不接,只道:“不碍事。这次兵部贡上来的雨服着实不错,朕也没淋着。此处雨势如此之大,朕倒是有些忧心费扬古的西路诸军,你这就从备用的雨服之中拣选出一件着人送到费扬古处,说是朕赏给他的。”说着,又看向正拿着太监送上来的热手巾胡乱拭擦着自己颈上雨珠的胤禛,关切道:“你可还好?朕记得你年幼时身体有些弱,今日陪朕雨中立这一个时辰,经得住吗?”胤禛连忙停住了手,道:“儿臣无碍,现在儿臣结实多了,多谢皇阿玛垂爱。”料定父子俩必有一番对话,李德全便悄悄离开了帐子。
康熙招呼胤禛一同坐在榻上,道:“前几个月你一直在操练两支火器营,可有什么心得?”胤禛知道康熙有心考较,便道:“回皇阿玛话,儿臣以为,军器之中,无猛于鸟枪火炮者,其势甚烈,其力甚大,实为战阵之利器。此次操练火器营,儿臣也是存着这个想头,要将火器战力完全发挥出来。此番再讨葛尔丹于戈壁瀚海之间,多为开阔地势,敌军必然使其马军以为冲击先锋。因而,挫其马军锐气便为首要之务。儿臣等几人商议下来,以号角为令,首先以火器营步卒举鹿角护火炮齐进,以防葛尔丹敌军骑兵冲击,鸣金则止,再齐发枪炮,不但可阻其攻击势头,更可趁势令其马军阵脚自乱。九进之后,至第十次,便连发大炮轰击其后阵,火器营马步军同时不间断地循环连发鸟枪,经此排击之后,各队再抬开鹿角为一门,后二队马兵依列而出,于鹿角前列队整齐,闻号令即可大举突进,直捣敌军主将所在。”
康熙仔细地听了,心中暗暗赞叹,道:“此阵听来还有些名堂!你等可操练纯熟了?若是遇敌欺战之时,诸营可否如你适才所言一般进退有序?”胤禛确实演练过多次,但此时却也不敢夸下海口,便老老实实道:“皇阿玛面前,儿臣不敢妄语。只能说当大略如此,战场之上,情势变幻莫测……。”康熙看出胤禛有些紧张,微微一笑,道:“朕可没有让你立军令状,也没有要责难你的意思。你们能动这份心思,朕已经很欣慰。”胤禛被康熙看透了心思,倒有些难为情了,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两人随意说了一会儿闲话,康熙仔细侧耳听了听,道:“刚才雨势声颇大,此刻倒仿佛已经停了。胤禛,可愿再走一趟,随朕一同巡营?”胤禛立时起身道:“儿臣恭请皇阿玛留在御帐歇息,儿臣带几人去便可。”康熙却不答应,一定要亲自前往,胤禛也只好跟着康熙身后又一次出了御营。
此时胤禛身上的湿衣已经半干,吹在凉风之中,虽然还有些透着寒意,却总算比在雨中强过了数倍。骑在马上,胤禛一面深深地呼吸着空气之中微微泛上来的土腥气,一面仔细观察着四周的情形。看到康熙突然住了马,胤禛便赶上几步,道:“皇阿玛可有吩咐?”康熙略皱了皱眉头,从怀中拿出一块西洋怀表,看了一眼,道:“朕见路上泥泞,倒有些担心粮草运送。瞧着这个钟点,也该是今日粮草到达的时辰了。”言罢,抬头远眺,地平线上却是什么都没有。
胤禛劝慰道:“皇阿玛请宽心,此番是于成龙督运。于大人素来行事仔细用心,儿臣料他有备而来。”
康熙点了点头,又看看路面,没有再说什么,却驻马不肯回营。胤禛无奈,也只好在一旁等着。随行的还有十余名侍卫,三三两两地围在身后。有几个胆大的,便开始小声地聊起天来。康熙虽然没说什么,可胤禛却注意到,他的面色愈发凝重起来。
过了三刻,终于远远走来一队骡车,瞧情形,正是运送粮草的车队。大约是路面难行,车行速度甚慢。康熙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一纵马缰,竟然自己亲自迎上前去,胤禛也是暗舒了口气,匆匆也在马屁股上加了一鞭。
走到近前,就见车队领头有一名骑在马上的官员,围帽也歪了,缨子散到了一旁,只起花珊瑚的顶子还有些光亮,脸上沾满了泥水,连胡茬上都是一块一块的泥点子。此人大约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面庞如刀刻一般棱角分明,只眉头紧锁着。看到来人,官员明显一愣,待看清康熙的面容,慌忙下马跪在泥泞之中请安道:“臣于成龙恭请皇上圣安。”其他人也纷纷随之而跪成一片。
康熙看着于成龙,又动情地看着车队之中的官员士卒,每个人无一例外都弄得泥猴似的。感到自己眼角有些湿润,康熙掩饰地轻咳了一声,温言道:“尔等辛苦了。都起来吧。”
于成龙这时才稍稍抬起头来,看着康熙略带着些憔悴的面颊,不禁感慨不已。自康熙二十七年起,于成龙在左督御史任上多次参奏时任河道总督的靳辅靡费钱粮,并未实心修筑河工。及至靳辅被罢,含恨辞世,于成龙自己就任河督时,便将以往靳辅所修河堤纷纷废止,终于导致决堤而洪泛千里。康熙当时下严旨斥责,云:“尔排陷他人则易,身任总河则难。”更有“于成龙为人胆大,凡事必欲取胜,其所奏之事只徇人情面,欲令人感彼私恩。夫攫用人才乃朝廷之大权,非为臣者市恩沽名所科擅行之事也。”的诛心之论,于成龙感愧惶恐之余,便自己上折子求极刑以谢天下。没想到康熙却只给了于成龙一个革职留任的至轻处分。在此番开战之后,更将已经在家守制的自己夺情起复,以原衔总督中路粮草,使于成龙深感圣恩,下定决心死命报效。因此,每日押送粮草于成龙都亲自力行,今日突遭大雨,一路行来艰难,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个时辰,让他焦心不已。没想到,皇帝竟然亲迎至此,还如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