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康熙此时也动了意气,慨然道:“此次进兵,朕曲尽筹划,我军既至此地,葛尔丹可擒可灭,何能懦怯退缩?别的且不说,费扬古兵与朕军约期夹击,今朕军失约即还,则东西二路之兵再不可问。还至京城,朕何以昭告天地宗庙社稷?况尔等俱是自愿告请从军效力之人,此时若不奋勇往前,逡巡退后,朕必诛之!”最后一字音落,康熙如闪电般抽出身侧佩剑,手起剑落,将案几一角斩落!
第一百四十六章 二征葛尔丹 (十三)
更新时间2008…10…26 19:59:33 字数:2278
这石破惊天的一剑,让众臣惴惴之余,也使康熙的耳边少了退兵的聒噪之音。随即,康熙遣侍卫萨尔哈察口谕费扬古曰:“葛尔丹与中路军相近,中路军必将战而胜之。然此贼最为狡诈,溃退时,未必退回土喇。朕深切忧虑之下,特遣人谕尔,尔等应妥当筹度战局,万不可致使噶尔丹逃脱。须细访彼处地方,凡贼可以脱逃之路,加意堵截,勿以其顺(克鲁伦)河而下,遂轻视之,为此特谕。”
抚远大将军费扬古在跪听口谕之后;又细细问了所谓六万罗刹兵驰援葛尔丹之事,半晌沉思不语,良久,才拱手对前来传谕的侍卫萨哈尔察道:“烦请老兄禀报皇上:皇上对奴才及军中三万将士厚恩,费扬古便是来生结草衔环也无以为报。奴才此番若是纵了葛尔丹去,不用皇上行军法,奴才自个儿也得羞臊死。”
萨哈尔察虽是传旨天使,自己却不过是二等侍卫,四品而已,怎敢在费扬古面前托大。费扬古是董鄂妃的幼弟,算起来还是当今圣上的舅舅,袭一等伯爵,更是康熙最看重的将才,而况费扬古还任着内大臣,也算是侍卫们的头儿。于是一边侧身让过费扬古的礼,一边笑道:“大帅这话忒重了。葛尔丹不过一小贼而已,岂能当得大帅的虎威?标下在皇上身边当差,皇上对标下等常常说起大帅,要标下等多学学大帅,于公则利社稷,于私则善其身。”
费扬古素来是个持重之人,其之所以战功累累,便在于从不轻视任何一个对手。此刻听萨哈尔察言语中鄙夷葛尔丹为小蟊贼,心中虽然并不以为然,只是顾及萨哈尔察传旨钦差的身份,这才轻轻一笑而过。听到后来,却不免暗自动容。前面听那侍卫言语粗鄙,末了几句却用辞甚文,想来确是转述康熙对自己的评价,念及此节,神情不免肃然,道:“得皇上褒奖如此,费扬古夫复何求。便以五日为限,西路军便是爬,也定要爬到土喇!”
而此时御营之中,在与福全等人会商之下,康熙估计葛尔丹与中路军交手溃退之后可能渡克鲁伦河,奔色棱格斯克,投靠俄国;或者绕乌颜巴兰之后逃遁,若果真如此,西路军便将与葛尔丹部堪堪地擦肩而过。于是康熙在亥时再次召集众王大臣会议,并派出身边的侍卫,火速往西路通知孙思克、张诚二将,令其分兵由后路压向敌人,封锁葛尔丹一切逃遁之道。
五月初四晚,费扬古在第五日到达土喇,而孙思克也在此时赶上了费扬古。两将合兵一处,研读了康熙的旨意之后,便迅速从己方军中精心挑选了一万五千人,加之孙思克军中的两千精兵,不顾疲累,只修整了一天便一齐直奔昭莫多设伏,旨在切断葛尔丹后路,余下兵士半数留在翁金守粮,半数由尾后跟进;而康熙之中军也于四日之后抵达克鲁伦河畔扎下营来,按照探马之报,此时距离葛尔丹大营,不过数十里而已。
当日入夜时分,康熙安坐在榻上,眼帘稍垂,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在一旁立着规矩,见康熙不作声,便也不敢打扰,只各自想着心事。胤禔偷眼观察着康熙的脸色,一面在寻思什么时候开口求战最好。胤祉头一回军前效命,多少有些紧张,却又生怕被身边的两位兄弟笑话,便暗自默诵着苏轼的卜算子,努力想让心情平复下来。倒是胤禛另有心事。
上回会商,胤禛于众臣之前强力谏议没有罗刹援兵,才出了帐子,便被佟国维拽住,拉到一旁无人处,佟国维紧皱着眉头道:“四爷这回可是惹出了大麻烦。刚才瞧着索老三板着脸子,怕是被您适才那番话堵的不轻。索老三可不是什么善茬儿,四爷可得时时防着些。再者,别怪奴才倚老卖老,四爷似乎太莽撞了,虽说此刻您遂了皇上的意,看似风光,可万一出了事,难保……。”虽然佟国维欲言又止,胤禛却明白他没有说出的那半句,无非就是三个字:“替罪羊”。胤禛并不怕得罪了索额图,若是因此和索额图翻脸,他正好此机会离所谓的*远些。戴铎写了好几封信给胤禛,次次都隐晦地提及太子的荒唐事,还说起马齐与太子似乎正在置气,已经连续十天告病不朝。若是连戴铎这样的部院司官都已经得知太子举止不端,难道康熙会一无所闻?而马齐与太子的不睦,是否也与此事有所关联?胤禛曾经这么想过。所以,当与索额图所议相左之时,胤禛便也顾不得这许多,言词很是不客气。但是佟国维也确实说中了胤禛的隐忧。固然现在所有的探报都表明了葛尔丹并没有援兵,但是兵不厌诈,会不会实中有虚,虚中又有实呢?若是如此,眼前便有一场恶仗。大不了,真的敌他不过,自己便第一个冲上前去,无非一个死字而已,没准死了以后,还能回到后世的时空中去,正如自己莫名其妙地投生于这个时代一般,胤禛暗自想着。
“胤禛,胤禛!”突然听到康熙叫出自己的名字,沉浸在思绪之中的胤禛先是愣了一下,看到康熙探究的目光,连忙道:“儿臣在。”
见胤禛应的有些慌乱,康熙便带了笑意,道:“怎么,怕了?”
胤禛此刻已然回过神来,恬然道:“儿臣不怕。儿臣只是刚刚想得出神了。”
“哦?”康熙饶有兴趣道:“在想什么?”
胤禛自然不能把真正的想法和盘托出,便将早先和年羹尧讨论过的策略此刻谈了出来:“儿臣在想,皇阿玛一路要大军偃旗息鼓,就是为了不使葛尔丹有所防备。此时我军已与葛尔丹隔山相望,听今日探马之报,葛尔丹像是并不知道我军已悄然至此。此刻若是皇阿玛再遣一名使者前往其营中,正告天子圣驾亲征,我十数万大军已枕戈待旦,若是他顺天时来降便也罢了,若还是执迷不悟,负隅顽抗,便举族以灭之祸可期。同时,令中路军各营各帐全部举灯点火,并将我中路军御营之中天子纛旗高高竖起……。”
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征葛尔丹 (十四)
更新时间2008…11…1 20:50:13 字数:2185
没等胤禛说完,大阿哥胤禔便连声反对道:“四弟此议似乎太过轻率。中路为免打草惊蛇,将士恨不能把马嘴都封起来,走了一月有余,眼见着终于摸到那厮的眼前了,如此大张旗鼓,岂不前功尽弃?再者,竖起天子旗,若是葛尔丹知皇阿玛在此,破釜沉舟引兵来攻便如何是好?”胤祉也露出些怀疑的神色。
胤禛面上挂着淡淡的笑容,道:“大哥是我等一众兄弟之中最知兵之人。大哥以为我军、葛尔丹军驻营地势如何?”
胤禔不假思索答道:“我营驻北孟那兰山东,葛尔丹驻山麓西坡,中间除数座山峰外,还隔了克鲁伦河,两营俱择取地势高处扎营,均是易守难攻。”说到此处,胤禔徒然住了嘴,他意识到为什么胤禛显得如此胸有成竹。胤禛算准了不论葛尔丹是攻是守,本方都已立于不败之地。康熙的中路军营盘,最突前的部分,山道狭窄,且路上足足设了数千具的拒马鹿角,依山夯土而建的箭楼每两百步一处,前锋营、护军营为左右两翼,中间则是内外火器营。足足一百门子母炮,超过五千支蟠肠鸟枪。若是葛尔丹真的强攻,由于地势所限,必然只能弃马步战,如此一来,威力便减了大半不止。此刻内外火器营,子母炮、鸟枪便一齐开火,就算对方真有罗刹鸟枪兵相助,只怕再如此猛烈的炮火之下也是死伤惨重。更何况,按照胤禛之前的分析,葛尔丹关于援军的说辞不过是虚张声势,照实数来算,至多三万人而已,极有可能一见代表康熙亲政的天子纛旗,便会仓皇西去。此时只需命一将在追击之时稍用些策略,便可将葛尔丹部彻底装入由中、西、东三路军做成的口袋之中。既便葛尔丹不出战,而是选择龟缩营中,那便可待到东西两路迫近之后,便行合围之策。
康熙早就想到了此节,便道:“朕意亦是如此。不战而屈葛尔丹之兵,朕之所愿也。你们说,遣谁为使最是妥当?”
这一回,当胤禛说出年羹尧的名字之后,不光是在场的皇阿哥,便是康熙也觉得匪夷所思,眉头微挑,重复道:“年羹尧?”胤禔平素和胤禛还算相合,知道年羹尧是何许人,胤禔却对这个名字陌生的紧,便将探究的目光投向胤祉,胤祉无奈,只好轻声道:“是个举人,汉军旗,在四弟的佐领之下。”
康熙耳力甚好,听见之后,便狠狠瞪了胤祉一眼,顿时将胤祉吓得再不敢多言。
胤禛还是不紧不慢,道:“儿臣也知道年羹尧不过只是一个举人,照道理,不用说出使蒙古部,便是作为随员也不够资格。”
大阿哥听闻此人只是一介举子,还是汉军旗人,早就露出几分不屑,此时轻笑一声,道:“莫不是年某人是三头六臂的力士,或者是能舌战群儒的再生诸葛?”
胤禛听出大阿哥言中的嘲讽之意,却不反驳,只卖了个关子,笑应道:“年羹尧虽说自幼习武,不过身体比旁人强健些而已,比之营中武将,差得还远。四书五经都读过,也算能言善道,但十个年羹尧也不及孔明一分。”
康熙此时拉下脸来,只道:“在朕面前,你们两个还轻佻说嘴?莫不是以为朕会念着尔等那些个微功,就不舍得施军法不成?”
胤禛这时也不敢再放浪,老老实实道:“正因为年羹尧目下在朝廷之中什么差使都没有,才最适合前往葛尔丹处。一来,可以进一步打压葛尔丹的气焰。指明他不过是天朝一藩属部落小臣而已。以他这种身份,也只当得一个举子前去传旨。第二,让葛尔丹更加摸不清我军的虚实。遣年羹尧前去,便是体现朝廷的轻蔑之意,会使得葛尔丹坚信,如此的安排是因为我军强大非常,且已然胜券在握,而他在皇阿玛眼里,不过是一只挡车螳臂而已。”
言及至此,康熙眼中露出一抹兴奋,点头道:“此议甚妙。”想了一想,复又问道:“年羹尧本人可愿前往?”
胤禛一撩袍褂,单膝跪地,道:“年羹尧愿立军令状。儿臣也愿为其担保。”
康熙微微摇摇头,道:“军令状还是免了罢。朕便给你们一个机会,只是莫要辜负了朕,辜负了你们自己才是。倘若年羹尧能功成身退,朕日后必有大用的。”
胤禛兴冲冲地叩首回道:“儿臣代年羹尧谢过皇阿玛。”
康熙颔首笑道:“先别急。等朕恩赏之时再谢不迟。”然后,吩咐身旁的侍候太监去传年羹尧,接着又将胤禔、胤祉两兄弟打发了出去。
胤禔才出帐子,便满腹醋意的对胤祉抱怨道:“老三,你可是听见了,皇阿玛说以后要大用年羹尧。他算是个什么东西?给爷提鞋都不配的举子而已。”
胤祉虽说此刻心中也是酸溜溜的,却不愿在大阿哥面前表现出来,便淡淡道:“大哥,不是弟弟站在老四一边,小弟我只是说句大实话而已,就算皇阿玛以后恩赏年羹尧,那也是人家用性命换来的。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胤禔冷笑了一声,道:“其实他得不得赏,也跟咱爷们扯不上边儿,不过是个芝麻绿豆点地前程。倒是皇阿玛真是喜爱老四的紧,方才你也见了,楞生地不让老四立这个军令状,还不是怕万一不成事,老四这边都不了场?”
胤祉闻言愈发反感,便也语中含刺,道:“那么照大哥的意思该怎么做?让老四签了军令状,若是年羹尧失意而回,或者被葛尔丹杀了,咱们就把四弟在辕门口行了军法?大哥若是下得了狠手,此时不妨就去找皇阿玛再说说。小弟另有要事在身,恕不奉陪了!”说完,撇下胤禔便匆匆走了,留下被堵得哑口无言的胤禔,呆呆立在原地。
第一百四十八章 二征葛尔丹 (十五)
更新时间2008…11…9 16:28:41 字数:2582
年羹尧此刻的心情异常复杂,脸色却平静地像是去赴朋友的饮宴。他端坐在马上,任着马儿一路小跑着,间或瞟一眼旁边的两名随从侍卫。
他清晰地记得一个时辰前,自己去康熙的御帐陛辞之时,康熙竟然赏座,又迂尊降贵地亲手将一件黄马褂披在了他的肩上。康熙亲切的注视让年羹尧的心都几乎跳出了胸腔之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