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若诸生与缙绅讼,世纶又势必偏袒诸生。故而民间曾有言称,世纶断案,不论有理无理,但看有钱无钱,有钱之人输于少钱之人,少钱之人输于无钱之人。然而,处事惟求得中,岂可如此偏执?如世纶者,委以刑狱之事,未必得当,授予钱谷之事,则更相宜。待施世纶办完放赈的差使,看看诸省可有布政使的缺儿,放他一任。历练的好了,将来也能是个辅弼良臣。”
马齐、张玉书连连称是。张玉书道:“皇上,俗话说,湖广熟,天下足。依臣拙见,此次江浙米贵少粮,除了水患,也系湖米几年不至之果。只是单凭施世纶截了漕粮,虽解近渴,却仍是有远忧。臣冒昧,可否请四阿哥、八阿哥坐淮阴而督湖广粮疏运江南?”
康熙略一思索,便道:“此言至为得当。当今凡事俱可缓图,惟吏治民生不可轻心。朕记得这两年湖广两省的晴雨表,从未报有水旱,因而湖广粮米不能疏运,非天灾,乃官吏之过。现任湖广总督李辉祖虽为人诚实,却不能将从前废弛有所整理。原任左都御史郭绣前为吴江县知县,居官甚善,百姓至今感颂,其人亦有胆量,无朋比.郭绣著补授湖广总督,令其即刻赴任。李辉祖调京以工部待郎用。至于四阿哥,不需留淮阴,待十三阿哥、十四阿哥传旨毕,令其赶赴苏州。八阿哥留淮阴视事便可。”
这时,李德全捧了一个细长的黄封匣子进来,悄然站在一旁,康熙见了,便对马齐、张玉书道:“你们下去办差罢,适才朕所说的,仔细拟了旨意,再到朕这里用印。”
两人这才辞了出去,张玉书出门之后便上下打量着马齐打趣道:“你我递牌子请见之时,见大司农面有红光,便知必有喜事。如今果不其然,马中堂,玉书何其有幸,当为首贺!今晚一顿水酒玉书是必然要叨扰的。”马齐忙摆手笑道:“素存兄真会开玩笑,马齐比起素存兄可是后进,甫入台阁而已,素存兄还得多多指教哪。”张玉书拱手让道:“指教不敢当。倒是接着要和中堂一起参详一番,今儿皇上的旨意该怎么拟。皇上此时起复郭琇,可见圣意决绝,湖广两省必是一番大震动。”马齐口中称是,心内却在狐疑,皇上此举到底有什么意味?眼巴巴夺了四阿哥的差使,却又将从未单独办差的八阿哥祭了出来,再添上一个不畏权贵的施世纶和一盐不进的郭琇,江南这摊事是越发热闹了。
舱房之内,李德全送上匣子,道:“主子,苏州织造李煦的密折。”康熙点了点头,用指甲轻轻划开匣上的纸封,从中拿出一份折子,读了几句,面色便凝重起来,问道:“折子可是李煦亲自送来的?”李德全见状,小心翼翼地答道:“回主子的话,李煦奉上旨意留在苏州准备迎驾诸事,这份折子是李煦身边的人送来的。”康熙沉默了一阵,才道:“朕知道了,朕有些乏了,你下去罢,有事朕再唤你。”李德全应了一声,出去之时轻轻带上了房门。
康熙颓然坐下,他怎么都不敢相信李煦在密折上所陈奏之事。索额图之子格尔芬,领着二等侍卫的差事,此次自己南巡,特意遣其先行前驱。格尔芬至苏州之后,密会当地官吏,居然索要面容姣好的少年,还暗示是太子之需。太子胤礽居然放肆至此?想起此次南巡见闻,康熙不由愈加心烦,江南百姓生计大不如前,皆因地方官吏私派豪取,或借端勒索用以贿赂上司,此等情弊,为何从不见太子进言?太子替自己处理朝政久矣,难道竟毫不知情?何况其中所涉数官,本就是太子所荐亲近之人。
康熙情不自禁皱紧了眉头,原本自己有意让胤禛随在自己身旁,多在江南待些时日,寻机教导一番。这个儿子这两年有些散漫,除了忙些治河的差使,平日多是读经谈佛,小小年纪说起话来倒像是垂垂老矣。此次要胤禩坐纛,除了有历练胤禩的意思,就是要借此事激胤禛一激,让他生出些少年意气来。如今看来,待胤禛到了苏州,交待一番之后,还是遣他速速返京的好。胤禛老成,性子也刚正,又与太子交好。有胤禛在身边,太子必会收敛些。此外两月之后,便是一场殿试,由胤禛帮着太子、胤祉操办,倒要看看这三兄弟如何应付这抡才大典。
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巡(八)
更新时间2009…5…29 17:19:49 字数:2259
胤禛和胤禩已然连续两日巡堤,胤禩头一日兴致还颇高,遇着奉命修堤的官员都要春风满脸的寒暄慰勉几句。待沿着河堤高一脚低一脚地走了五六里,胤禩的笑容便有些苦意了,回到淮阴府衙,胤禩的腿脚僵如木头一般,足足酸痛了一宿。第二日,不成想胤禛又要来相邀,胤禩一愣,虽是硬撑着应了,心中却是叫苦不迭,直埋怨胤禛为何要自贬身份,身为皇阿哥有马不骑,却偏生要学那些循吏小民一般只凭着双足行路。弃马上堤之后,胤禩一步一拖地落在胤禛身后,再遇见人也少了那分笑模样。
走了近一个时辰,胤禛有些无奈地看着身后远远只剩一个黑点的胤禩,只得停住了脚步,俯身看着身旁的河工清挖河底的淤泥。这时,就听堤下传来一阵喧闹,身旁似乎窜上几匹马,一个声音爽朗的大笑道:“四哥你果然在这里。”胤禛皱着眉头转身,正是胤祥、胤祯两兄弟,还带着几名扈从侍卫。见胤禛面色不豫,原本笑的灿烂的两人不由心里有些发紧,连忙滚鞍落马,恭敬地请了个安。胤禛看着显出几分疲色的两人,虽有些心疼,却还是淡淡责道:“拦水堤才修好,部分地面土质松软,你们纵马上来,怕是河工又得辛苦。”胤祥、胤祯一愣,连忙红着脸让侍卫们把马牵了下去,胤禛这才和缓了些,道:“看你们两个面色都有些发白,这几天约是疲了。江南的口味和京中颇为不同,最是滋润,今晚四哥做东,让此地最好的馆子送一席上好的燕席过来。”胤祯听到这话,复又喜笑颜开,道:“有四哥这话,弟弟们再累算得了什么。”
胤禛一笑,道:“又说嘴,仔细再派你两天走一个来回。”十四阿哥被说得做出个苦相,引得胤祥在一旁一阵偷笑。胤禛侧过头望着胤祥道:“皇阿玛可有什么训示?漕粮的事怎么说?”听胤禛如此一问,胤祥的神情有些异样,道:“四哥,皇阿玛允了施世纶的方略,又调了二十万漕粮来平抑此地粮价。只是……。”胤祥看着胤禛,觉得有些难以启齿,踌躇了一发,才道:“皇阿玛着八哥接手赈济的事儿,让四哥与我们两即刻赶去苏州见驾。”听了这话,胤禛略有些意外,看着身后慢腾腾踱来的胤禩,再看看胤祥哥俩,终究只是淡淡说了一句,道:“八弟也到了该独当一面的时候了,这样甚好,我与八弟交待一番,明儿一早咱们三个便上路罢。”胤祯在一旁颇有些不以为意,道:“四哥与于成龙、施世纶都有旧,这事原说四哥掌总是上选,皇阿玛却临阵换将,也不知道拿的是什么主意。”胤祥见胤祯口无遮拦,忙劝道:“十四弟慎言,许是皇阿玛对四哥另有重任,再者,四哥能与我们一起同去苏州,岂不是一桩美事?”胤祯突然失笑道:“十三哥,你不觉得你适才教训小弟的语气活脱脱又是一个四哥?”引得胤禛和胤祥相视一乐。
这时,胤禩才算赶到,看着谈笑风生的三人,勉强挤出些笑容,道:“两位弟弟回来了?八哥我还真是不济,不过几步路就成了这副模样。”胤祥和胤祯正要请安,便被胤禩拦住,道:“弟弟们都累了,礼不礼的,无非是些虚的。下了堤寻个干净的馆子,八哥给你们洗尘?”胤禩一面说着,一面仔细留意胤禛的反应。胤禛也一笑,道:“既是八弟说了,今儿就偷得半日闲,只是不需八弟破费,我已和两个弟弟约了,今晚我的东道。”胤禩忙道:“既然四哥做东,小弟哪里再会客气?”
胤祥一旁看着胤禩的做派,不由得有些鄙夷。虽说胤禩在康熙第三次亲征之时也随侍在旁,因功获封贝勒爵,可谁人不知,三征葛尔丹时,还未入漠北,葛尔丹便已然自戕而亡,凡是随征将士,人人有功,功劳得的着实容易,胤禩竟是一点儿苦都没吃过,而今不过巡视河工,便一副苦恼的模样,实在让胤祥看不入眼。胤祯嘻嘻一笑,道:“八哥请客,可是未卜先知春风得意?”胤禩听着不太对味,又不好辩驳,只道:“十四弟这话是什么意思?”胤祯瞧着胤禩,道:“皇阿玛将赈济的差事交给了八哥,怎么,这不算喜事?”胤禩这下是真的喜上眉头,道:“十四弟可是说真的?”见胤祯点头,不由更喜,但转念一想,又怕胤禛生出不快,收了笑意,对着胤禛拱手道:“小弟初次在外办差,怕辜负皇阿玛圣恩,小弟知道四哥从不藏私,必定不吝赐教。”胤禛一笑,道:“八弟客气了,兄弟之间哪有这么生分的?”四人有说有笑相伴回到淮阴府衙。
第二日清晨,胤禛便与胤祥、胤祯启程奔苏州而去。到苏州之时,两江总督张鹏翮、江苏巡抚宋荦、苏州织造李煦、苏州知府都来相迎。张鹏翮领着众官员见礼之后,凑上前来寒暄道:“四阿哥,圣驾及皇太后鸾驾预计明日便至苏州,下官等已备好了迎驾事宜,几位阿哥可要巡视?”胤禛颔首道:“皇上此次南巡,首要便是河工,多次谕晓地方官员,迎驾不可铺张,勿使骚扰百姓。你和宋荦都是皇上信臣,此事尤其要上心。”张鹏翮连连称是道:“四阿哥提醒的是,皇上已严旨申斥我等治河赈灾不力,下官与牧仲(宋荦字)等两江官员甚感愧对皇上啊。下官等已严令部属,一面火速从两湖调粮,一面筑堤修河,只是从两湖调粮,须费些时日,如今下官思量着先从苏州、江宁两地购粮西运救急,只是目下藩库之中,银子确实有些紧。”胤禛听着,却不急着答茬。为了迎康熙的御驾,地方即便再不靡费,也少不得用上几十万银子修葺黄土御道、行宫、备下供康熙及随行数千之众的日常供给。江苏藩库就算再大,同时应付修河、赈济、迎驾三桩事情也会捉襟见肘。
这时,胤祥在一旁对着李煦道:“老李,你可是人尽皆知的财神爷,你的织造衙门就没想着帮张鹏翮他们一把?”李煦突然被点名,登时一愣。
第一百七十八章 南巡(九)
更新时间2009…6…7 17:28:14 字数:2281
张鹏翮、宋荦听到胤祥半做玩笑,半认真地责问李煦,不由心中暗觉解气。早在两人接报治下出现水情之时,便曾去织造衙门寻过李煦商谈借银之事,不料李煦面上虽恭敬,却是一个铜子儿也不肯松口,左右咬定一句,织造衙门隶属内务府;织造上收着的银子,那是一分一毫都要缴到内库的。再者,织造府现下里正忙着迎驾,那一桩都是流水一般花银子的事儿。话里话外之间,无非就是一个意思,钱,织造衙门有的是,可轮不着两江的人用,都是给皇上备下的。末了,李煦才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两位上宪,下官实在只是个过路财神,其实要借银子实也不难,只要皇上一份旨意便成。这番话隐隐透着一丝蔑视,着实让屈尊前来拜访的督抚二人愤愤不平。
在两江辖内,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都是康熙年少之时的伴读,两人的母亲又都曾是康熙的乳母,按着旗人的说辞,三人算是奶兄弟,这层关系是官场之上人尽皆知之事。故而这两位织造虽说品轶不算高,却有些见官大一级的意味。即便是带着红宝石顶子的大学士、尚书看到两人也是客客气气,张鹏翮、宋荦也只能忍气吞声。宋荦从织造衙门步出之时曾苦笑着叹了口气道:“早知你我在李煦处会碰这一脸没趣,倒还不如舍近求远去寻东亭(曹寅字),他为人最是古道热肠,必然会出手相帮。”张鹏翮显然心中怒气未减,恨恨道:“李煦算个什么东西?倒要本督看他的脸色!这回皇上南巡,他借着迎驾的当口从衙里拿出了几十万银子,真真算是‘忠心可鉴’!他当真以为本督在此地就是个摆设,他在苏州城南新置的那几处别园是怎么来的?早晚让他自己掰扯清楚!”宋荦却是与曹寅交情甚深,而曹寅又是李煦的妹婿,生怕这桩事牵着曹寅,便从中缓颊劝慰了一番,这才让张鹏翮稍消了怒意。此时胤祥似有意发作李煦,两人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李煦稍稍露出些尴尬,道:“奴才回十三爷的话,奴才这儿的银子都为充盈内库之用,少了一分奴才都是死罪。此次主子南巡,有旨意不许地方奢靡迎奉,迎驾的事不都得使这内库的钱?虽说上回两位上宪也来找过奴才,可未奉主子的旨意,奴才哪敢就这么应了?”
见李煦答得滴水不露,胤禛淡淡一笑,道:“你对皇上的忠心?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