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事件





谧急腹讨校玫搅艘晃话家岬闹抢锩叩陌镏!   ?br />     1817年初,圣马丁带着他的远征军(其中三分之一是黑人)翻越了险峻的安第斯山,自天而降进入智利。1818年4月5日在沃依金斯为首的爱国军的协助下,他们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大败殖民军,1818年智利宣告独立。    
    1820年8月,圣马丁为了不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率军从智利经海上前往秘鲁。北上军队顺利登陆,占领秘鲁总督区首府利马。1821年7月,秘鲁独立,圣马丁被授予秘鲁共和国“保护者”的称号。    
    1822年7月下旬,南美独立战争的两雄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在瓜亚基尔港会面。圣马丁感到自己作为一个革命者的使命已经完成,于是他与玻利瓦尔达成协议:把自己放逐到了欧洲,由玻利瓦尔完成全部解放秘鲁的任务。1823年9月,玻利瓦尔率领的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军6000人进入秘鲁境内。他们同阿根廷和智利军4000人联合起来,于1824年8月6日在胡宁平原一举击溃敌人。同年12月9日,在阿亚库巧展开了“一次最终保证了西属南美洲独立的会战”。苏克雷以少胜多,击溃了殖民军的主力,随后,1825年秘鲁获得解放。    
    1826年1月23日,西班牙国旗在秘鲁的卡亚俄港黯然下降。300多年的黑暗统治结束了,西属南美洲大陆殖民地取得独立。    
    在同时,拉丁美洲的其他地区也获得了成功。1815年后,墨西哥的局势保持了相对的平静,但人数不等的游击队一直活跃在各地,“土地和自由”的口号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1820年西班牙发生革命,墨西哥政局出现了生机。掌握兵权的伊都德将军乘机出来活动,提出“宗教、联合和独立”的口号,在1821年宣布了墨西哥的独立。在墨西哥的革命影响下,中美洲其他一些地区纷纷宣布独立,并在1823年成立“中美联合省”。1822年,巴西脱离葡萄牙而独立。    
    到1826年以后,整个拉丁美洲都已经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影响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是在比欧洲还要大得多的辽阔土地上进行的,从海地开始前后持续了36年,席卷整个大陆,在美洲以及在人类的历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独立的国家摆脱了落后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控制,打碎了殖民枷锁,为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扫清了障碍。这也奠定了现在南美大陆的政治格局。


第四部分 工业革命第55节 法拉第的实验

    今天,电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广泛应用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没有电,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个文明社会。而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法拉第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科学家们世代的求索    
    人们对电的了解,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就曾记载了用布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毛发的现象。我国古籍中也有“琥珀拾芥”的记录。到18世纪,人们才发现电有两种,称为“正电”和“负电”,并且确立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规律。    
    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做了一个永垂科学史册的所谓“费城试验”,证明电和闪电是同样的物质。1753年他发明的避雷针,一直沿用至今。富兰克林有关电学的初步理论照亮了电学发展的道路。1785年,库仑用实验方法在量值上确定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定律,同时确定了电荷的定量意义。因此,库仑定律成为静电学的基础。    
    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于1780年曾进行过青蛙肌肉收缩的实验,发现了动电。意大利物理教授伏特对这一实验作出解释,认为这是由于一种“电的激发力”引起伽伐尼电流的缘故。1800年春,伏特发明了电池,成功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由此,电流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电流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电流的化学效应和热效应也随之发现。伏特发明电池使人类从静电时代走向了动电时代。    
    同电现象一样,磁现象也是早在远古时候就被发现了。中国最早发现了天然磁铁,并发明了指南针。1785年库仑测量了磁力的作用,确立了磁的库仑定律。1819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电流有使磁针偏转的作用,从此人们才认识到磁现象与电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1820年到1830年期间,电学的研究工作发展很快。欧姆、安培、毕奥、沙伐等人都有不少的发现,其中除有关电流强度的欧姆定律以外,主要的有电流与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之间有量值上的关系的毕奥-沙伐定律,以及磁场对通有电流的导体和线圈的作用的安培定律。安培还初步阐明了磁性的微观本质。一系列的发明发现逐步卸下了电学身上的魔衣,露出它那熠熠的科学光芒。    
    对电磁学的发展贡献最大的无疑是法拉第。无论在实验上还是科学思想上,他都可以说是19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早年求学的法拉第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出生在英国的萨利,父亲詹姆斯·法拉第是一位铁匠,因过度劳累,身体极为衰弱;母亲是个家庭主妇。由于家境贫寒,法拉第童年时生活很清苦,只在7岁到9岁读过两年小学。从11岁起法拉第开始当报童,他觉得卖报这个差事对他很合适,因为在闲暇时可以看各种报纸,学习知识,看完的报还可以卖掉。卖报这种工作,虽地位低下,但也能锻炼人。几年的卖报生涯,使法拉第阅历很广,有胆有识,十分机警。13岁时,法拉第又到一家装订和出售书籍兼营文具生意的铺子里当了学徒。但与众不同的是他除了装订书籍外,还经常阅读它们。他的老板也鼓励他,有一次法拉第装订并阅读了一本叫《关于化学的对话》的书,从此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用仅有的钱买了药品,按照书里的话做起了实验。法拉第读的书越来越多,于是他用废纸订成笔记本,摘录各种资料,有时还在笔记中配上插图。他从《大英百科全书》里学到了许多电学知识。    
    1812年冬季有一位顾客送给了法拉第一些伦敦皇家学院讲演的听讲证。这使法拉第有机会听了著名化学家戴维的讲演。那是法拉第生平第一次跨进皇家学院的大门,坐在阶梯形的讲演厅里,他的心情紧张而又焦急。戴维终于出现了,大厅里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戴维讲的题目是《发热发光物质》,他讲得是如此的轻松、透彻。他那天才的光华和热力,似乎正从他的身上向外辐射。法拉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飞快地记着,笔记本翻过一页又一页。    
    法拉第一连听了戴维的4次讲座,好像游历了美丽、庄严、圣洁的科学殿堂,那里阳光灿烂,照得他心里温暖如春。他把4次听讲的笔记仔细整理以后,用漂亮的皮封面装订成册。他经常轻轻地翻阅它们,并渴望着能像戴维一样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遗憾的是,在那个时代,命运对穷人从来不露出笑脸。于是法拉第决定写信给当时的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班克斯爵士,要求在皇家学院找个工作,哪怕在实验室里洗瓶子也行。他心神不宁地等了整整一个星期,音信全无。他忍不住跑到皇家学院去打听,得到的回音只是冷冰冰的一句话:“班克斯爵士说,你的信不必回复!”受到这个屈辱的打击,法拉第感到十分伤心。但他没有气馁,而是鼓起勇气给戴维写信,并且把装订成册的戴维4次讲座的笔记一起送去。法拉第的巨大热情、超人记忆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感动了这位大化学家。    
    1813年3月,戴维推荐法拉第到皇家研究院实验室作了自己的助理实验员,从此法拉第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提出电磁感应定律    
    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受到科学界的关注,促进了科学的发展,1821年英国《哲学年鉴》的主编约请戴维撰写一篇文章,评述自奥斯特的发现以来电磁学实验的理论发展概况。戴维把这一工作交给了法拉第。法拉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电磁现象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并开始转向电磁学的研究。他仔细地分析了电流的磁效应等现象,认为既然电能够产生磁,反过来,磁也应该能产生电。这个想法为日后人类利用电能奠定了基础。刚开始,他企图从静止的磁力对导线或线圈的作用中产生电流,但是努力失败了。经过近10年的不断实验,到1831年法拉第终于发现,一个通电线圈的磁力虽然不能在另一个线圈中引起电流,但是当通电线圈的电流刚接通或中断的时候,另一个线圈中的电流计指针有微小偏转。法拉第心明眼亮,经过反复实验,都证实了当磁作用力发生变化时,另一个线圈中就有电流产生。他又设计了各种各样实验,比如两个线圈发生相对运动,磁作用力的变化同样也能产生电流。这样,法拉第终于用实验揭开了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的这个发现扫清了探索电磁本质道路上的拦路虎,开通了在电池之外大量产生电流的新道路。    
    根据这个实验,法拉第在1831年10月28日,发明了圆盘发电机。这个圆盘发电机,结构虽然简单,但它却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发电机。现代世界上产生电力的发电机就是从它开始的。    
    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在论文中把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概括成五类:变化着的电流;变化着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他指出:感应电流与原电流的变化有关,而不是与原电流本身有关。他将这一现象与导体上的静电感应类比,把它取名为“电磁感应”。为了解释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曾提出过“电张力”的概念,后来在考虑了电磁感应的各种情况后,认为可以把感应电流的产生归因于导体“切割磁力线”。法拉第在电磁感应现象发现20年后,直到1851年才得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1833年到1834年,法拉第从实验中得出了电解定律,这是电荷不连续性的最早的有力证据。法拉第的另一贡献是提出了场的概念。他反对超距作用的说法,设想带电体、磁体周围空间存在一种物质,起到传递电、磁力的作用,他把这种物质称为电场、磁场。1852年,他引入了电力线(即电场线)、磁力线(即磁感线)的概念,并用铁粉显示了磁棒周围的磁力线形状场的概念和力线的模型,这对当时的传统观念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法拉第从近距作用的物理图景出发,还预见了电、磁作用传播的波动性和它们传播的非瞬时性。他在1832年3月12日给英国皇家学会写了一封密封信,信封上写着“现在应当收藏在皇家学会档案馆里的一些新观点”,这封信直到1938年才启封公布,信中法拉第说明了他的上述新观点,这表现了法拉第深邃的物理洞察力和深刻的物理思想。    
    不求名利    
    法拉第是靠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在科学的征途上辛勤奋斗半个多世纪,不求名利。1825年,他参与冶炼不锈钢材和折光性能良好的光学玻璃工作,不少公司和厂家出重金聘请法拉第为他们的技术顾问。面对15万镑的财富和没有报酬的学问,法拉第选择了后者。1851年,法拉第被一致推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他也坚决推辞掉了这个职务,把全部身心都献给了科学研究事业,终生过着清贫的日子。法拉第成名以后,世界各国赠给他的荣誉头衔有94个,但是他说:“我承认这些荣誉很有价值,不过我从来没有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科学家不应是个人的崇拜者,而应当是事物的崇拜者。真理的探求应是他惟一的目标。”    
    1867年8月28日,法拉第在伦敦病逝。他逝世后,皇家学会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各国科学家都表示了深切哀悼。    
    影响    
    法拉第印证了电流能产生磁场,磁场也一定能产生电流的假说。他发明的电磁电流发生器,实际上就是最原始的发电机。法拉第不仅做出了跨时代的贡献而且奠定了未来电力工业的基础。电能的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人类将永远生活在法拉第科学实验所带来的光明之中,这就是一个科学家的贡献。这种贡献是实打实的,他的光芒足以让无数的高官贵族感到惭愧。那些自认为是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