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私秘生活全记录






  “贤儿,听说你变坏了,父皇没有……没有一天能睡好觉啊……”高宗说着,拉住太子贤的手哭了起来,“……看你还是过去那种英武的模样,父皇……父皇心里是多么地高兴啊。”

  “父皇要善保龙体,且莫过度哭泣。”

  太子贤小心仔细地帮高宗擦着眼泪,高宗乖乖地享受着儿子的孝心,渐渐地平静下来了,问:“这些日子,为何不上朝,不过问政事?”

  “父皇,母后临朝,凡事多强自决断,儿臣几无可发言之处。因此退居东宫。”

  “孩儿,你退居东宫,可知最近朝中发生了多少事。”

  “儿臣都知道,且明白这些事件的真相。”太子贤于是凑近高宗,把寒冬催百花的把戏,英王、相王打油诗等秘密都和盘托出。高宗听了大惊,急问儿子是怎么知道的。

  “父皇,您也别问儿臣是怎么知道的,您也别再去责问母后了。父皇您悄悄地知道,心里有数就行了。”

  “难道你母后真的处心积虑想当皇帝?”高宗有些害怕地说。

  “父皇,如今您因病不能正常上朝视事,所以给一些人以可乘之机。父皇现在就应该让儿臣多分担朝政。”

  “贤儿说得对,这样吧,你明天上朝,朕即诏令天下,令你监国,所有政事皆取决于你。”

  “谢父皇恩遇。”

  调露元年(679年)五月,李治下诏令太子李贤监国。不久明崇俨被暗杀在回家的路上。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嗅觉灵敏的武则天隐隐地感觉到了什么,于是一面派人监视李贤的举动,追查剌杀明崇俨的凶手,一面在朝中任命与太子贤有隙之人,来牵制太子贤的手脚。

  面对母后武则天的步步进逼,太子贤和东宫的太傅们焦虑不安,接连在东宫的密室里召开秘密会议,商讨对策。太子贤说:“拘捕了赵道生,下一步就可能轮到我,以母后的性格也决不会轻饶于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我打算秘密筹备一些兵器铠甲、招募一些江湖勇士,必要时突入后宫,逼母后归政。”

  一听这话,太子太傅张大安吓得脑子里“嗡”地一声,不由自主地摸摸项上的人头,颤声地说:“殿下,此……此事万万不可为。一来危险性大,二者一旦事败,殿下与臣等人的家眷老小必然徒遭祸害。臣以为殿下还是退居东宫,佯装沉湎酒色,以此避祸为最好。”

  “避祸避祸,能避得了吗?”太子贤恼怒地说:“沉湎酒色,更授人以口实,前段时间,就因为这些,我这个太子差点又被废掉。”

  “殿下不如无为而有为,具书向皇后请罪认错,讷言以为皇后还是会顾念母子之情的。”太子洗马刘讷言献计说。

  太子贤点了点头,决定采取两步走,一是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装,积极备战;二是如刘讷言所言,以哀愍之心,去打动和麻痹武则天。于是,太子贤也不去上朝了,除给母后武则天写几封请罪认错的书信外,每天就是呆在东宫里,歪躺在坐床上,看舞女跳舞,听乐工奏乐。

  密探把太子贤的举动汇报给武则天,武则天冷笑了一声。即刻赶往后宫去见高宗皇帝。

  “皇上,金吾卫已查明杀害明崇俨的凶手。”见高宗不说话,武则天接着说:“此凶手名赵道生,乃是东宫的户奴,据他交代……”

  “不会是贤儿指使的吧?”高宗打断武则天的话问。

  “审问还在继续,目前还不清楚。据这赵道生交代,东宫内政混乱,蓄养的许多户奴皆为所欲为,拉帮结派,私藏武器。我想派人去搜检东宫,查出这些不法之徒,肃清东宫,否则贤儿就慢慢地被他们带坏了,最近又不去上早朝了。”

  “又不上朝了?”高宗惊讶地问。

  “对。贤儿都是被那一帮户奴哄骗的,疏于政事,耽于酒色,请皇上速下圣旨,着人搜检东宫。”

  “这……不如让贤儿自己处理吧。”高宗说。

  '返回'  
/* 109 */
  武则天私秘生活全记录第六章(18)     

  “他能处理他早就处理了,臣妾恳请皇上从教子成人的角度出发,不袒护孩子,速下搜检东宫的圣旨。”

  高宗被逼无奈,只得点了点头,还叮嘱武则天说:“一是不要惊吓了贤儿,只查户奴不查其他,二是向贤儿事先通报,说明情况,取得贤儿的谅解和同意。”

  “这你就不用操心了,我会做到的。”武则天说着,便急匆匆地走了。一眨眼的功夫,宰相薛元超、裴炎和御史大夫高智周各带着本府甲士,联合程务挺和他率领的羽林军,迅速完成了对东宫的包围,一场大搜查开始了。

  薛元超等人高举着圣旨,长驱直入,东宫的左右卫士不敢阻挡。无可奈何的太子李贤也被程务梃的手下逼到了一间屋里,软禁了起来。

  “报”一位羽林军的队正气喘吁吁地赶到东宫大殿,向薛元超、程务挺等几人磕头:“我部在东宫马厩里搜出大批军用铠甲!”

  “铠甲?”薛元超看了裴炎等人一眼,急问那个队正:“有多少套?”

  “回大人,我的人正在点数,估计有好几百套。”

  “好几百套?”薛元超一挥手,“走,看看去。”

  一行人赶到马厩,果然看见地上摆放着一套套崭新的铠甲,十几个羽林军士正在查数。一会儿,查清楚了,共计四百八十八套。薛元超对裴炎等人说:“你们先在这继续搜查,同时审问相关人员。本官先去武皇后那里,把铠甲的事汇报一下。”

  后殿里,正在焦急等待搜查结果的武则天,一听薛元超关于东宫搜出铠甲的汇报,如获至宝,面露喜色,急问:“还搜出其他东西没有,比如刀枪兵器之类的?”

  “暂时还没有。”

  “行,有这五百副铠甲就够了。”武则天说着,面露杀机,命令薛元超,“你先过去,把太子和他的手下带至大理寺,严加审讯,严加看管。我去找皇上商量处理的办法。”

  薛元超走后,武则天坐在龙案旁静静考虑了一会儿,然后乘上步辇,来到后殿,面见高宗。

  “皇上,东宫后厩搜出近五百副崭新的铠甲。太平盛世,私藏如此众多的武器,其谋反之心昭然若揭,请圣上即刻下诏废其太子称号,待查清事实,再行治罪。”

  “没有这么严重吧?”高宗说:“太子东宫本来就有左右卫卒护卫,存些甲胄器仗,也是正常的,也算不了什么。当面说说他,让他以后注意就行了。”

  “皇上,据东宫的户奴交代说,李贤早就暗暗准备着甲胄器仗,准备伺机突入中宫,武力逼圣上退位。他为人子心怀逆谋,天地所不容,绝不可饶恕,绝不能赦免,应该在废去名号后,依律处死。”

  “处死?”一听这个字眼,高宗心里一惊,对武则天说:“处死贤儿是绝对不可能的,朕绝不答应。”

  “皇上!”武则天正色地说,“作为一国之尊,更应该心存公心,大义灭亲,对逆谋造反的人,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将何以示诫后来者,又何以坐稳江山。”

  “朕……朕实在是于心不忍,贤儿是一个多么聪明英武的孩子啊。”

  “怜子之情人皆有之,贤儿堕落到这个地步,我作为母后的更为伤心。但现在朝臣的眼睛都看着圣上,看着圣上怎样公允的处理这事,若一味顾念儿女之情,恐怕会造成文武众卿离心离德,那时候,后悔就晚了。”

  高宗被武则天几番话说得心神不宁,拿不定主意,哭丧着脸老是用手揉开始疼痛的头,这时,武则天又进一步催促道:“皇上,快下圣旨呀。”

  “下,下……”高宗被逼不过,泪如泉涌,手哆嗦着,在武则天拟好的废太子贤为庶人的诏书上盖上了印。

  调露二年(680年)八月,太子贤被废为庶人。其余同太子贤来往密切之人皆被武则天派人捕杀。文明元年(684年)二月,武则天又派人将太子贤逼死在巴州。

  刚刚处理完太子李贤,武则天又要应对吐蕃赞普向太平公主求婚之事,这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掌上明珠,平日里最讨武则天喜欢。武则天又怎能忍心将太平公主远嫁到蛮夷之地,于是让太平削发为尼入住尼姑庵,从此打消吐蕃赞普的念头。

  还好,吐蕃使者见太平已然成为尼姑,也不好强求。第二天,即告别武则天,打道返回吐蕃。

  打发了吐蕃的求婚使者,望着女儿日益丰满的身体,武则天深深地感到,女大不中留,该给女儿找一个婆家了。这天,武则天正坐在殿里寻思这事,内侍报说千金公主来了,武则天忙令请入。这千金公主乃是高祖李渊的第十八女。论辈份,长武则天两辈,论年龄,和武则天差不多。诺大的一个皇室,只有她最能和武则天谈得来,最善于讨武则天的喜欢。

  千金公主来到殿里,首先跪地磕头,口称:“臣妾千金拜见皇后娘娘,愿娘娘千岁千千岁。”

  武则天忙说“免礼平身”,命近侍看坐,而后问道:“你怎么好些天不来看我了?”

  “娘娘,臣妾平日无事,何尝不想进宫来找您玩。但娘娘您政务繁忙,日理万机,臣妾怕耽误您宝贵的时间啊。”

  “千金,我有一事相托。”

  “娘娘说话怎么这样客气,臣妾就是您身边的奴婢,娘娘有话尽管吩咐。”

  “我是想让你打听打听,在皇亲贵戚中,有没有合适的男儿给太平选一个。她现在年龄也不小了,惹得吐蕃的赞普大老远的也跑来提亲。”

  '返回'  
/* 110 */
  武则天私秘生活全记录第六章(19)     

  “赞普提亲的事,臣妾知道,亏娘娘想出让太平公主入道观这退亲的高招。不过”

  “不过什么?”

  千金公主向武则天适时地卖个关子,这才把夸奖人的话说出:“太平公主才貌双全,颇随娘娘您,堪称天下第一公主。这天下能配得上她的也无有几人。臣妾对这事颇感棘手,不过,臣妾有一个办法,不知娘娘同意不?”

  见千金说话处处卖关子,武则天含笑不语,故意不接她的话茬儿,千金公主只得自己道出:“臣妾想在皇亲贵戚望族中,一一排查,选出前十名品貌俱佳的小伙子,然后一一给他们附上档案,包括父母情况、才学官职,然后把这些材料呈给娘娘您,请您甄选,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武则天点点头,说:“这方法很好,不过这么复杂能办好吗?不会让最好的小伙溜掉吗?”

  “娘娘这点尽可放心,臣妾平日无事,好走街串巷,逛东逛西,皇族中,谁家的什么什么情况,臣妾差不多都能了解。”

  武则天当即拍板,令千金公主在一个月之内,把皇亲望族中所有未婚的小伙子全部考查一遍,选前十名品貌俱佳者,呈报给武则天,最终定夺。

  千金公主在宫中女官的协助下,不到一个月,她就搞出了洋洋三卷本的档案。呈给武则天过目,闻讯赶来的太平公主,却撇着嘴,不屑一顾地翻看着。

  写得都不错,惜没有画像,这让武则天颇费踌躇,于是征求宝贝女儿太平公主的意见。

  “太平,我看这些人都不孬,还是你从中选一个吧。”

  “母后,”太平把档案往桌上一抛,指着说:“这些都是虚的,关键是看人怎么样。”

  “你还能一家一户地去看人?”武则天笑着说。

  “不必要一个一个地去登门查看,不过女儿有一个好主意,可以让这些人聚在一块,当面让您老人家甄选。”

  “令他们在殿前排班候选,这样做,岂不让天下人笑话。”

  “不需要,”太平摆摆手,然后说:“母后可以在前宫设置鞠场,让这些人和宫中的女子比赛蹴鞠(足球)。我们在一旁观看,既可以观看各人的相貌和健康状况,又可以观察这些人的品行。母后,此计如何?” 没等武则天表态,千金公主就在一旁拍手叫好,连连夸奖道:“哎呀呀,太平公主简直太聪明了,太像皇后娘娘你了。她想的这个选婿的办法再也恰当不过。试想想男女同场蹴鞠竞赛,最能看出一个人品行,简直是一目了然。”

  “行,”武则天拍板说,马上通知这十个候选人,后日到宫中参加蹴鞠比赛。”

  这天,侍中省前的空地上,彩旗招展,人群涌动。十个宫女中的蹴鞠高手与十个皇室贵族的青年男子同场踢球,这本身就是非常吸引人的事。于是,侍中省的官员和宫中的寂寞女子都纷纷赶来,聚集球场两侧,来看热闹。侍中省门口的台子上,武则天与太平、千金凭案而坐,瞪大眼睛观望着。

  比赛已经开始了,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