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涛海未了情
第一章 迷雾征尘(4)
往后的几天,主人盛情邀请客人们参观兵马俑、都江堰。费隆几人确实为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文明所倾倒,出土铜车马的冶金技术、都江堰的设计思想,给他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蔡主任说得一点儿也不差,一回生二回熟,几天的相处,这几个老外已经跟他们混得很熟了。至于酒道,不仅茅台、五粮液,连西凤酒、剑南春的地方韵味儿都能说出一二来。
接待工作结束,六分公司还特地开了一次总结会。
蔡主任发言:“别看这几个老外傻头愣脑的,喝起酒来倒是满讲义气。从这几天的接触,我估摸着,他们对这次考察肯定很满意。”
陆总说:“老蔡确实下了不少心思,应当记头功。”
“他们说的质量保证大纲不知是啥玩意儿?”许平贵有些担心。
朱全军把握十足:“质量科的几个秀才也不是吃干饭的,只要拿到样本,几天就能写出来。”
“这些纸面文章倒不用怕。”陆世堂点头说,“关键要看咱们动真格的。”
他们没有想到,核质量保证概念中的“质量”不是人们习惯所理解的质量。它指“物项或服务”对满足“规定要求的能力”有影响的全部“性能和特性”。核设施的“质量保证”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它是为某一“物项”在未来的使用中“确能满意”工作提供“足够置信度”所必须的所有“有计划、系统的活动”。“质量保证大纲”是指“为保证实现质量而制定和执行的全部活动的总和”。
那些核质量保证教材和条文,大都是从洋书本生翻硬译过来的。费解的舶来概念,繁琐别扭的句子,中国文字洋读法,他们初次接触,只能茫茫然。对那些全新的概念,没有任何精神准备,拿老概念来套,怎能悟出道道来?
许平贵回想这些天的经过,不无自豪地说:“一动真家伙,那几个老外可真服了。你看若代尔拿着许师傅的焊件时,那佩服劲儿。”
陆世堂点点头:“是啊,咱三五公司的不锈钢焊,在国内可是排得上号的。”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费隆他们回去后向东港核电公司提出:“三五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存在严重问题。工人凭经验操作,缺乏最起码的质量保证知识,让这样的队伍承担核电站的安装工作是不行的。”
经过反复的谈判,最后弗芒公司要求在合同中加入“由于三五公司是业主指定的分包商,如果分包商不合格,总包商有权更换分包商。否则,总承包商不再承担合同责任。”
经过这样妥协之后,弗芒公司决定对三五公司进行培训。
三五公司在海州城边租了一些房屋,作为培训基地。林平山决定派吴惠才到培训班去跟踪了解三五公司的培训情况。
四
现场经理部的三位安装处长从国外培训回来了。核岛设备安装处长杜洪宾,在五三〇工具反应堆安装时跟林平山共事过,是老朋友。
负责常规发电设备安装的常规岛安装处长老滕和电气仪控安装处长老戴是从电力系统来的两位处级干部,老滕是西北电力局的处长,老戴是副总工。他们不认识林平山,在国外培训期间向杜洪宾了解林平山的为人。杜洪宾告诉他们,林平山为人忠厚,比较好相处。处世老成的滕处长觉得杜洪宾跟林平山是一个系统的,说话可能带有水分,有些不放心。他跟蓝焕成、丁宏显是老相识,一到海州就拉着戴处长去找蓝焕成了解情况。
见滕、戴二人向自己打听林平山的为人,蓝焕成的脑子转开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已察觉到郑品吾对林平山有所忌惮。深层地想,他们两人都是核工业系统的,郑品吾肯定会感觉才华横溢的林平山对自己是个威胁,这是明摆着的。现在如果增加对林平山不利的因素,无疑是在帮郑品吾的忙。毕竟林平山离自己比较远些,而且这两个处长将来要长期与林共事,没有不透风的墙,已经有前车之鉴了。权衡之后,他决定对林平山采取中立的态度,于是摆出一脸茫然的神态:“你看,我整天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拴住了,哪有工夫过问现场的事儿?跟林平山接触不多,不是很了解。”
见老滕拿眼睛盯着自己,他只好自己解围说:“你们找一下老丁吧,他们熟,能跟你们谈出个一二三四来。”
他们只好去找丁处长。
丁宏显见他们问起林平山,便满口说:“是个大好人。你瞧,我都跟他成过心的朋友了。”
听了这话,滕、戴二人才真正松了口气。滕处长了解到,林平山还委托丁宏显物色常规岛安装处的人员,明白他是一个境界比较开阔没有门户之见的人。戴处长是个实干家,想事儿比较简单,见老滕满意,自己也就不多想了。
三位安装处长的到来,叫林平山非常高兴,他把五个处长召集在一起开见面会。
望了望大家,两位土建处长沉稳老成一脸风霜,三位安装处长精明干练一身虎气,都是有丰富经验的老将,他心里一阵欣喜,朝着大伙儿说:“好了,现在各位老大都来了,我的担子可以卸下许多。说实在的,老梁、老周和我都是书呆子。技术问题我们倒不怕,就是人际关系实在叫人头疼。各位的年龄都比我大,是我的兄长,今后碰到我有不对的尽管直说,小弟洗耳恭听。”
第一章 迷雾征尘(5)
老滕连忙说:“你是经理,还是要听你的。”
“老滕,你在咱们中间,脑子里的道道最多。”林平山对着老滕说,“今后碰到啥事儿主要靠你出点子了。”他听丁宏显向他介绍过老滕,知道他城府较深,又是来自不同系统,特别注意发挥他的作用。
滕处长听了心里挺热乎的,高兴地说:“我干过多少机组了,哪个工地都是一样,现场的几个人只要抱成团儿,什么事儿都好办。”
“当然,我们的团结是有原则的,为着工程的大目标,跟搞歪门邪道是两回事儿。”林平山补充说。
他对滕处长讲:“负责常规岛安装的电建八公司先头部队来了,他们办事儿很规范,一来就找我们了解现场的要求。”
老滕听了,解释说:“电力系统的队伍,竞争得很厉害,不这样办不行的。”他毕竟经历多了,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市场竞争锻炼人。这让林平山很受启发。
林平山点点头:“是这样,承担电厂配套设施安装的北电一公司也不错。”
开完会,林平山把杜洪宾叫到办公室来。
杜洪宾在桌对边坐下,林平山递给他一支家乡的七匹狼香烟,自己也叼上一支。他烟瘾不大,只跟好友一起才偶尔抽一二支。给双方点燃后,他说:“你还记得吴惠才吗?”
“记得,不就是工程指挥部跟你们一块儿的那个小伙子。”杜洪宾立即想起五三〇工程指挥部那个帅气的年轻人,记性满好的。
“对,就是他。我已经把他调来了,将来可以做你的帮手。”
“小伙子脑子挺好使的。”杜洪宾记忆更清晰了。
“你的安装经验丰富,他对系统熟悉,配在一起就更全了。”林平山说,接着把话转到正题上:“我一个多月前把他派去三五公司的培训中心,跟踪了解培训情况。”
“培训进展顺利吗?”
林平山摇摇头:“据小吴报告,问题不少。你们公司的那些人压根儿就没把这当回事儿,听课的人稀稀拉拉的,怪话连篇。”
“我跟他们不是一个分公司。我是一公司,他们是六公司。”老杜喷出一口浓烟,赶紧发表声明。
“了解到这个情况,我很担心。”林平山没理会老杜的声明,顾自往下说,“他们的队伍还没进场,我只好给总经理部打报告,想请部基建局关注一下。但是张总好像对此事不太重视,没看到有什么动静。你好歹跟六公司的人都熟,要经常去看看,跟他们提个醒儿。”
“明白了。这培训要是没搞好,将来麻烦可就大了。”老杜在国外受过培训,深知其中利害。
见老杜有这个认识,林平山放心了些,就跟他商量核岛安装处的人员组织,让老杜的队伍尽快配齐,迎接新的挑战。
晚上,专家村俱乐部里,《多瑙河之波》的旋律欢快地萦绕着舞厅的梁柱,挂满金色彩条的松树在旋转灯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一对对中外男女搭肩挽手步履轻捷地蹁跹起舞。
林平山在桌边坐着,醉心欣赏周玉茹的舞姿。
昨天晚上回家,他拿着法电公司的请柬对周玉茹说:“玉茹,明天晚上外国专家在专家村俱乐部举办新年舞会,邀请咱们参加。”
周玉茹拿过请柬来,上边写着“林平山先生和夫人”,心里一阵甜蜜。
“这是外国人习惯写法。”他解释说,对法电公司把周玉茹称作自己的夫人有点别扭。在他心目中,周玉茹应排在自己前边,尽管她比他小一岁,可他从来都是像大姐姐般敬重她。
“这样写多好呀!难道我不是你的夫人?”她说。
林平山轻抚她柔软的长发,一股幽香让他心醉。
“我该穿哪件衣服合适?”她问。参加外国人的舞会她没有经验。
林平山从衣柜里给她拿出了一件连衣裙:“就这件。我在巴黎给你买,就是预备参加舞会的。”
她从不穿连衣裙,有些犹豫:“都老太太了,穿这么新潮的衣服会让人笑的。”
“你先试一下。”
她换了衣裳,站在镜子前细细端详着。
浅棕色的丝质连衣裙,松松地搭在她高挑而丰满的身上,轻挽腰际的丝带似随时飘荡轻飏的流苏。林平山看呆了,头一次发现娇妻的美态。
他们跟波维尔夫妇围坐在一张小桌边。波维尔邀请周玉茹跳舞,在学校当文体部长时她学会跳舞,好多年没跳开始有些生疏,在波维尔带动下她很快就适应了。
林平山尽管到国外留过学却不会跳舞,他跟波维尔太太坐着看他们跳。
“你的太太很像贵妇人。”波维尔太太赞赏地看着周玉茹的舞姿。
林平山从未见过周玉茹跳舞,陶醉地欣赏着,听了她的话直点头,心里非常甜蜜。
郑品吾也在舞池中忘情地搂着他的女秘书起舞,这些年在风月场中历练,他早已是一个舞迷。他老婆不会跳舞,就把秘书带来过舞瘾。转圈中他发现了舞姿飘逸的周玉茹,眼神立即从怀里的姑娘转到了她身上,心猿意马地放慢了转圈儿的频率。
五
周六傍晚,林平山在厨房忙着做饭。
今天下午,蓉蓉的学校开家长会,周玉茹今天要跟外商开会走不开,林平山只好请假到蓉蓉的学校去。
第一章 迷雾征尘(6)
其实,蓉蓉更愿意妈妈去学校开会,因为妈妈去学校同学们都说她妈漂亮,她好高兴。爸爸去学校,同学们看他穿得土里土气的,说他是村里的干部。她不愿让爸爸去学校不是嫌弃他,她爱爸爸,见他让人瞧不起她心里很难受。她知道爸爸很了不起,但她说不想借太阳发光,从不向同学讲她父亲是干什么的,同学们从装束看,都认为她爸是核电工地的工人。
周玉茹工作的设计处就在海州城的公司大楼里,平日家务事都是她做。林平山难得在家当一次“家庭妇男”,便精心为她们母女俩做点她们最喜欢吃的。他先给蓉蓉做意大利通心粉。在这里买不到国外的奶酪,他就用奶粉当代用品掺到西红柿酱中,女孩爱吃奶味儿,她很喜欢吃。把通心粉从开水锅中捞出后倒入盘中,拌上调制好的西红柿肉末酱,蓉蓉就迫不及待地伸手捏了两根要往嘴里送。林平山板着脸说:“蓉蓉,妈妈还没回来。”
“我就尝一口!”她满嘴口水地说。
接着做糖醋鲤鱼,周玉茹生长在钱塘江边爱吃鱼。
他刚把汤汁浇到炸好的鲤鱼上,就听到门口周玉茹喊道:“好香呀!”
林平山笑了:“正好领导回来,咱们开饭啦。”
蓉蓉赶紧把饭菜往桌上端去,一边端一边还不住用鼻子嗅着香味。
吃过饭收拾完,周玉茹的干妹妹余蕾来了。吴惠才出差,她没事儿就往周玉茹这边跑。
“你儿子呢?”周玉茹问。
“在楼下碰到蓉蓉,他们一块儿看羽毛球赛去了。”
林平山见小余来了好高兴,待她坐下后给她端去一杯茶水。
见林平山在家,余蕾就说:“我在元件厂见到你们的老同学雷永宁了。”小余也在设计处工作,现在管核燃料合同。她上周到内地的核燃料元件厂去了一趟。
林平山一听赶忙问:“他挺好吧?”
余蕾说:“这次引进国外的核燃料元件生产线,他是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