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涛海未了情
U饩褪撬改昀次杖找挂蛊床暮巳剂显墓樗扪健!?br /> 他已经被提为副总经理,亲自押运首批产品来了。想到这几年的经历,他感慨万千。
通过东港核电站与外商合同的技术转让条款,他们核燃料元件厂从国外引进了一条国际先进的核燃料元件生产线。这条生产线的引进,不仅使厂里原来的生产技术得到改造,管理体系也与国际接轨了。
雷永宁对俄语比较熟,在大学他的英语是第二外语,功底本来就差,这二十来年一直钻在车间里,英语早就还给老师了。为了与外国专家配合,他年近半百还苦练英语口语,白天与外国专家一起安装调试生产线的设备,晚上抱着字典把外文技术资料翻译成中文,好让工人师傅都能看懂。
在这个项目中,技术问题倒没有把他难住,要命的是那些严格的核质量保证体系,理解掌握并要在全厂人员中严格执行让他伤透了脑筋。生活不顺心,他把心思都用到工作上,让紧张的工作填满自己大脑空间。几年的紧张操劳,他额上增添了丝丝皱纹。
林平山正与公安分局邹局长,乘水上派出所的快艇飞速向轮船驶来。他急于见到老友,就跟分局的同志一起到海上巡视。同船还有核电站放射安全科的小周,他要登上轮船,对核燃料运输集装箱的外表放射性进行测量。根据核安全规定,核燃料运输各个阶段,都必须检查包装箱外表的放射性水平是否低于允许值。
第三章 东海洗马(8)
邹局长穿着整洁笔挺的警服,发福的肚皮反显出一股子威武英气,让林平山边看边羡慕地赞美。邹局长听着,更把胸脯挺得老高。
离开海岸一段距离后,波涛翻滚浪头越来越高,小艇随着浪涛上下滚涌大起大落跃动。失重的感觉使他们有点头晕,牢牢扶住船帮站稳身子;心情却非常兴奋。
国家核安全局、环保总局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专家对核电站进行了几次严格的检查和评审,确认东港核电站的建设达到了国际水平,这是数万人历经六七年艰难拼搏的结果。
快艇挨近巨轮,浪涛涨落幅度太大,很难接近从轮船甲板上放下的金属梯。他们随着波浪起起落落荡着。快艇与扶梯一贴近,林平山和小周先后飞速跃上扶梯的踏板。
小周下货舱测定集装箱外表的放射性,林平山和雷永宁在甲板上叙旧。
“你比上次见面又瘦了许多。”林平山说。几年没见,雷永宁的两鬓添了缕缕银丝,想到好友的坎坷,林平山心里一阵难过。
“哥们儿,不掉几斤肉能整出这船东西吗!”见到林平山,雷永宁似乎又恢复了年轻时的活泼开朗。
看雷永宁依然那么开朗,林平山点头说:“是啊,要出成果不掉几斤肉不行。”
这几年给人印象太深了,他对雷永宁说起一件事儿:“去年,国家管理局来了几位同志,向我们了解从外国专家学到了什么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就介绍在核电建设过程中学到的先进工程管理。他们对此很不满足,反复要我谈谈具体的技术。我就向他们解释,如果光讲技术,我的水平并不比我的外国伙伴低。他们所实施的现代工程管理,却是我们目前缺少的。”
雷永宁说:“他们哪知道,管理也是一门科学。”
林平山很感慨:“这也难怪。没有亲身体验,要把握这个精髓不容易。”
“听说国际原子能机构来检查了,结果怎样?”
“结论是达到国际水平。”
“我们打算在消化引进的基础上,开发生产我国自己研制的核燃料元件。”雷永宁不无自豪地说。
林平山点点头,核电自主化的路子才开始呢。
冯学顺带着武汉六一八所的队伍到工地来了。他们负责核电站服役之前的检测工作,是苏春燕那个科管理的项目。
他们研究所特地从国外进口了成套的检测设备,其中最大的是核反应堆压力壳焊接质量的综合检测设备。那是一台几米高如同机器人的大型装置,可以同时检查反应堆压力壳所有焊缝的质量。
他们这次来,就要对各个重要部件的质量用超声波、电磁涡流和射线进行检查。
苏春燕在役前检查科,冯学顺他们可以很快熟悉情况,掌握工作程序。
机灵的春燕也明白各为其主的道理。她对六一八所的工作质量要承担责任,按林平山跟她讲的原则,对自己原单位同事的帮助必须以维护业主利益为前提,否则她要被炒鱿鱼的。所以,她对六一八所的进场条件审查一丝不苟,跟别的承包单位不同的是,当她发现老单位有哪些地方不符合要求,就帮他们出主意解决,决不降低标准。
土建处周立德到林平山的办公室来,向他汇报说:“今天上午郑总在总经理部会议室,召开核电站投产庆功大典准备会,叫我去了。”
林平山挺奇怪:“这么早就准备庆功了?”
老周摇摇头:“郑总说,要利用这个机会大造声势扩大影响,因此要提早动手。咱们负责会场准备和环境美化,基建的工程量不小。”
林平山想起八二六军用核动力庆功会上,郑品吾上台领奖的样子,显出没有兴趣的神色:“你就按他的要求准备吧。”
恰好鲁忠平这位“巡视大臣”也来工地,林平山决定星期天让老同学们聚一次。他要东海公司的老乡吴洪才借他们一条小船,带大家到近海转一下。没想到老吴给他派来了一艘几百吨的大型机动船,叫他们到海湾口的梅花岛去玩。
这一带海面的岛屿,是地壳变迁造山运动形成的。不仅地质状态很特殊,曲折的海岸线,嶙峋的山崖,岸坡上生长着奇树异草,各种飞禽在岛上栖息繁衍,非常吸引人。
出发前两天,林平山去找曹怡芬,叫她跟同学们一起去散散心,她没有答应。林平山只好跟鲁忠平、雷永宁、张莉、冯学顺和周玉茹出发。
张莉看雷永宁也来了,关切地问他:“挺好吗?你可是瘦了许多。”
“挺好的!对付着过吧。”雷永宁淡淡笑着说。二十多年的沧桑,特别是移情黄萍之后,他对张莉的心态已归于正常,尽管心底仍有一丝隐痛。看着她青春长驻风采依旧的音容笑貌,心里不得不深深叹息:她不跟自己是对的。
航船在浩淼的海面上鼓浪向前,船尾拖出阵阵翻滚的浪花。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鲁忠平这个来自北方的汉子豪兴大发,挺着发福的肚皮,背诵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咏洞庭湖的句子。
船离岸几公里,海浪开始变大了,显出了大海的气势。水天一色,茫无涯际,几只海鸥跟在船后忽高忽低飞翔。
鲁忠平非常高兴,拿出相机来,叫东海公司的工人给大伙儿拍张合影。然后,大家各取所需找景拍照片。
第三章 东海洗马(9)
张莉要林平山跟她合影,他没有料想到。当这位入学第一天就让他暗慕的女同学挽起他的胳膊,一种局促感使他也搞不清,这鱼缸里的“鱼”怎么还能跟“水”这么亲近。
周玉茹站在旁边微笑着看他们,心飞回那绿杨垂柳的清华园,跟林平山抵首讨论功课的时光。
船在梅花岛靠岸,他们弃船登上岛中的小山。
海风劲吹,清新的空气带着一股海腥味儿。他们向山坳处望去,发现有几幢房舍,于是信步向那些小房走去。
走近一看,几个渔民坐在屋前修补鱼网,就跟他们攀谈起来。
从谈话得知,他们也是东港镇的渔民,打下鱼驾船到海州去卖,换些油米菜蔬回来。
瞧着简朴的住屋,啄食的鸡鸭,静静伏在地上伸着长舌的黄狗,林平山很感慨:“人说农家乐,我看渔民也是乐在其中呢。”
鲁忠平瞪大眼说:“你是在名利场中滚怕了,才有这种感慨。要是台风来了,这渔家乐怕也就唱不出来了。”
想起那次台风历险,林平山点头不语了。
雷永宁接过话说:“你还别说,这大海的气势就是跟江河不一样。海上看日出,那才带劲儿呢!”老同学相聚,他心情轻松多了,当年单纯无虑的模样儿,在他的笑纹中隐约可辨。
鲁忠平问林平山:“你最近看什么书了?”他知道老友手不释卷,再忙也要看书。
林平山笑了:“《笑傲江湖》。”
鲁忠平很奇怪:“你怎么也看起武侠小说了?”
“我的秘书给的。一读起来,很快就着迷了。”
“为什么?”
“金庸的小说我看得不多,惟独这《笑傲江湖》把我吸住了,很有些辩证法。”
鲁忠平更奇了:“武侠小说还有辩证法?”
“那‘独孤九剑’,就是辩证法在武学中的应用。”林平山解释说,“至于‘敌招最强处便是其最弱处’,‘化有招为无招’,行云流水因流就势寻求破敌之策,都与辩证法暗合。”在国外,他就发现人们沿用了几十年的研究方法恰是造成他们失败的根源,找到了攻破难关的钥匙。
鲁忠平听了,也兴奋起来:“果然很有辩证法!”
林平山又说:“占敌机先,自是武学的至理。对金庸先生的高论,我是佩服至极。不过我想,倘若能够做到随机制宜独辟蹊径,则可不必过于拘泥对手的套路。”他这些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抱定自己的志向,埋头走自己的路,不受外界左右,不跟对手拆招。
鲁忠平点点头:老友的思维一向比较特别。默想了一会儿,问道:“还记得孙春祥吗?”
“当然记得!我们的老班长。”林平山想起孙春祥用自行车驮自己进城看京戏的情景。
鲁忠平笑着说:“当日的戏迷现在是一名将军了。”
听了这话,冯学顺的心绪立即回到了那戈壁荒漠,脸上浮出激动的神色:“我们的校友,有好几个将军了。”
林平山又是一阵感慨:“时势造英雄,艰险的环境才锻炼人呀。”屈指一算,孙春祥在西部核试验场的严酷环境中,竟然坚持了整整二十五个春秋。
张莉笑了:“林平山,你这个不起眼儿的小木头不是也挺出息的吗!”她还是那种大姐姐对小弟弟说话的口气。
她这话让雷永宁想到昔日抬杠的对手:“我说呀,瞧瞧那郑品吾,倒更神气!”
周玉茹听着心中不平,没有吭声。
鲁忠平立即气不打一处来:“这小子,算是把升官图这出戏给蹦达活了。”
林平山说:“人各有志,犯不着为这种人生气。”他习惯用这种平衡法来平衡现实。
鲁忠平听了,转脸对他说:“树大招风。枝儿蹿高了,当心会被风吹折的。老林你今后要求稳,免得惹麻烦。这也是辩证法!”顿了一下,又说:“凭你多高明的武功招数,也敌不过小人的机关。”
周玉茹马上说:“鲁忠平,你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他就是缺心眼儿!”
林平山不语,心里琢磨老友讲的话。
核反应堆物理起动开始了,三二一基地和物理所,都来人参加核反应堆起动的中子物理试验。朱成宜、黄春花几位老同学老同事都来了。
星期天,周玉茹、林平山在家里设宴为他们接风。
林平山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了河鲜海产,大闸蟹、对虾、桂花鱼……
款待客人,是周玉茹最惬意的时光。她在厅里正襟危坐,陪客人聊天,铁观音浓茶、七匹狼香烟,咸酥花生一大盘。林平山系上围裙,在厨房忙着炒菜,油烟机轰鸣,铁勺碰铁锅叮当乱响。蓉蓉往来穿梭,端茶送菜兴致勃勃,当跑腿堂倌比谁都忙。
菜上齐了,林平山特意把珍藏的法国波尔多干红葡萄酒、家乡的沉缸老酒拿出来。中国人红为喜庆,吃鱼鲜也喝红酒。大家开怀畅饮,庆贺分别八年后重逢。
望着朱成宜、黄春花他们,林平山慨叹着:“大三线的条件终究不如沿海,瞧你们的鬓角已经有白发了。”
黄春花转脸看了看林平山,就说:“老林,你的额头上也有好深的皱纹了。想当初,你是核工业系统最年轻的总工程师,到北京参加部科技委会议,差点儿被人家当成小技术员赶出来呢。”
第三章 东海洗马(10)
说起这些往事,大家都笑起来。
林平山感慨说:“这些年来,多少同志为核电建设流血流汗,路子走得太不容易了!”
“朱成宜现在是我们的研究室主任了。”黄春花高兴地说道。
周玉茹点点头:“老朱是该当主任了。”
“能人都走了,领导让我滥竽充数。”朱成宜笑着说。
周玉茹问:“这些年,基地走的人多吗?”
“纵向军品任务减少了,经费不足,许多人只好另找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