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4






十四师和第二十军第一、二两师共6000人左右,回师迎敌。27日,由揭阳 

向汤坑进发。28日,击退薛岳部,29日,进入汤坑后,方知已处于广东军阀 

陈济棠、薛岳等三倍于己的敌军包围之中,起义军经两日激战后,撤出战斗, 

退往揭阳。由于起义军兵力分散,于汤坑战斗的同时,潮州、汕头也相继失 

守。 

     起义军的主力在广东潮、汕地区作战受挫后,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一部 

分在董朗等人的率领下,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运动相结合,坚持斗争,第 

十一军第二十五师及第九军的一部分则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艰苦转战于 

闽、粤、赣、湘边界,他们在无法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对于无 

产阶级革命军队的建设和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武装斗争等中国革命的一系列 

重大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独立进行了中国共产党从城市转入农村 

的历史性转折的尝试。 

     朱德和周士第等指挥第二十五师和第九军部队正在三河坝与钱大钧部等 

进行酣战之际,得知潮、汕受到黄绍竑部攻击的消息后,便立即根据总指挥 

部预定的计划撤出战场,准备驰援潮、汕。 

     10月5日,两部除担任掩护任务而留在三河坝的第七十五团一部外,其 


… Page 33…

他共约2000余人到达饶平县境的大上峰、水牛子、下祠一带。中共饶平县委 

书记杜式哲立即赶往部队驻地表示欢迎,并组织群众给部队送茶送饭。 

    此时,第二军第三师教导团参谋长周邦采率领从潮州突围出来的200余 

人,在奔赴三河坝会合第二十五师的途中经过饶平县境,两支部队不期而遇。 

朱德、周士第这才得知潮、汕已失守,革命委员会等首脑机关去向不明。在 

有周士第、李硕勋、陈毅、周邦采等各路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上,朱德指出: 

反动派在东江地区陈兵数万,其势汹汹,随时都有向起义军扑来的可能。因 

此,起义军只有迅速脱离险境,保存有生力量,才能图谋新的发展。他认为, 

在三河坝激战时,部队寄希望于前线,现在前方主力已完全失利,希望变成 

了失望,在这群龙无首的局面中,必须另寻出路。他向大家表示说:我是共 

产党员,我有责任把南昌起义的种子保留下来,有信心把这支部队带出去, 

和同志们团结战斗,把革命进行到底。朱德的意见,得到陈毅的赞同,大家 

一致决定,积极和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部队避开敌军主力来攻的方向,从 

东北方向迂回穿插,向闽、赣边界方向引退,加强政治动员,稳定军心。 

    部队在饶平时,从中共饶平县委书记杜式暂处得知,中共饶平县委准备 

组织农民军攻打县城,但农民军仅有千人,几十支枪,力量单薄,朱德便决 

定派出第九军300余人,帮助农军攻下了县城。 

    两日后,朱德、周士第等率领部队,由当地的中共党组织派人带路,向 

福建境内的平和县方向进发,后经永定、峰市进入武平县境。在这一段行程 

中,没有发生什么重大战斗。 

     10月中旬的一天,部队到达武平县旧城郊外,这时,敌军已发现这部分 

起义军的动向,钱大钧部约一个师紧紧尾追于后,起义军为摆脱这股追敌, 

在朱德等的指挥下,预先埋伏在城外要隘,出敌不意,一举击退其两个团, 

选小路迅速西进。 

    最后,在朱德、陈毅带领下,起义军撤出广东,辗转至湘南,于 1928 

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南昌起义,震动了全国,震动了全世界,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极其光 

辉的一页。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 

枪,拉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伟大序幕。 

    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武装和创建人民革命军队的开 

始。1933年7月1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 

决定以每年的“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建立的纪念日,即人民军队诞生的光 

荣节日。 


… Page 34…

                          “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这就是 

九·一八事变。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使日本侵略军至 1932 

年2月轻而易举地初步完成了对中国东北四省的占领。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上海的工人、学生和人民群众,曾多次组织反 

对日本侵略的活动,抵制日货,集会示威,全市抗日运动日益高涨。与此同 

时,居住在上海的日本“侨民”和驻沪的日本官员,也多次集会,狂妄叫嚣 

要坚决惩罚坚持抗日的中国人民。 

     日本人乘机竭力扩大事态。19日半夜,日本指挥官田中指使日本宪兵重 

藤千春大尉指挥上海的“日本人青年同志会”,趁黑夜袭击了曾建立过抗日 

组织的三友实业社总厂,放火烧毁了厂房、工房和仓库。此后,这伙暴徒还 

与华籍巡捕发生冲突,行凶砍死两人,重伤两人。日本暴徒在与巡捕冲突中, 

也被打死一人,重伤两人。 

    在这一连串的暴行之后,日本驻沪总领事村井反而于21日又向上海市政 

府提出抗议,要求赔礼道歉、惩凶、赔偿、立即解散抗日团体等4项无理要 

求。 

    吴铁城被迫在28日下午3时15分表示全面接受日本的4项要求。 

    然而,蓄意在上海制造事端的日本帝国主义,并不满足。 

    在吴铁城全面接受日方无理要求的5小时又15分钟之后,日本又提出了 

早已准备好了的一项新的通牒,声称:为了保卫日本侨民的安全,日本海军 

决定派兵进驻上海,并要求中国军队尽快撤出上海的闸北地区。但在尚未得 

到中国方面答复时,日本海军陆战队2000人已按预定的作战计划,于11时 

30分,在北四川路西侧,以及天通庵路、青云路、横滨路等发动了猛烈的进 

攻。当时还未及撤离防地的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一五六旅,在日军的进攻面 

前,奋起抗战。由此,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的上海一·二八事变,就在日 

军的不宣而战下爆发了。十九路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淞沪抗战。 

    一·二八事变发生时,驻京沪地区的中国军队是十九路军。1931年 10 

月,十九路军由江西赣州“剿共”前线调戍京沪地区。蒋光鼐任总指挥,蔡 

廷锴任军长,戴戟任京沪警备司令。全军下辖第六十师,驻防苏州、常州一 

线;第六十一师,驻防南京、镇江一线;第七十八师,驻防吴淞、闸北、南 

翔一线。全军共3。3万多人。 

     11月初,十九路军卫戍京沪后,在上海人民坚决抗日行动的推动和影响 

下,抗日决心是坚定的,但在组织上、实际准备很不充分。当时十九路军到 

沪不久,对敌情知之甚少,而南京国民政府抱定不抵抗主义,并未向该军提 

供任何有关敌情,直到该军从自己获得的情报中判断出军日发动侵略战争已 

经不可避免,才于1932年1月15日开始进行应战的军事部署,而此时距日 

军发动进攻的时间尚不足两周。 

     由于日军侵略形势的日趋严重,1月23日,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 

戴戟主持下,召开了驻沪部队紧急军事会议,一致决心保卫上海,讨论和决 

定了一切必要的应变措施,并向全军各部发出了:“我军以守卫国土,克尽 

军人天职为目的,应严密备战。如日本军队确实向我驻地部队攻击时,应以 

全力扑灭之”的密令。 

    24日,蔡廷错等到达苏州,又召集驻苏部队高级将领举行紧急会议,传 


… Page 35…

达和解释了23日发出的密令,驻军将领也一致拥护。 

     日本海军发出要求中国方面撤退闸北驻军的通牒后,不待中国方面回 

复,即令停泊在上海的日本军舰上的海军陆战队登陆,同时命令上海陆战队 

迅速按预定计划作好进攻准备。 

     第十九路军总部在接到关于日军发动进攻的报告后,蒋光鼐、蔡廷锴、 

戴戟星夜赶至真如车站,设立临时指挥部,命令后方部队迅速向上海推进。 

29日1时,蒋、蔡、戴联名向全国各界发出通电,表明了第十九路军对于日 

军进攻实行坚决自卫的决心。 

     天亮以后,日军在装甲车的掩护下,连续发起猛攻,日机也由航空母舰 

起飞,对闸北、南市一带狂轰滥炸,战火迅速蔓延。守军第二五六旅所部, 

顽强抗击日军的进攻,以集束手榴弹对付日军的装甲车,组织敢死队以潜伏 

手段炸毁敌装甲车,坚守每一阵地,并在炮火掩护下适时向敌实施反击,打 

退日军的连续进攻。战斗极为激烈,市街到处起火,火焰漫天,战场极为凄 

惨。在北站及商务印书馆两处起大火后,日军趁机向北站猛攻,守军与日军 

激战一小时后退出北站。29日17时,第一五六旅主力加入战斗,进行反击, 

夺回北站及天通庵车站,并乘胜追击,一度攻占日军上海陆战队司令部,迫 

使日军退至北四川路以东、靶子路以南地区。日军首次进攻以失败而告结束。 

     日军进攻受挫后,通过英、法、美各国领事的斡旋,于29日夜20时, 

向中国守军提出停战要求。中国驻军明知其为缓兵待援之计,同意停战。同 

时十九路军也加强部署,急令驻镇江以东之第六十师进驻南翔、真茹一线, 

并将第六十一师调沪,驻沪之第七十八师全部投入前线,加强防御,严阵以 

待。 

     日军进攻闸北失败后,密切注视着事态发展的日本天皇裕仁,2月2日 

任命伏见宫博恭王为海军军令部总长,以便处理有关战事。 

     1月30日,日本第三特别陆战队在上海登陆。2月l日,第一特别陆战 

队亦开抵上海。2月2日,日本原有海军及新增调的舰船编成第三舰队,统 

一指挥进攻上海。 

     2月3日,日军破坏停战协议,再度向闸北发动进攻,同时又以军舰20 

余艘、飞机 10余架轰击吴淞炮台。中国守军在闸北地区击退了日军的新进 

攻,但伤亡较大。 

     2月4日,日军发动第一次总攻,以数千人分3路会攻闸北,数百人攻 

击八字桥。但在中国守军的顽强抗击下,日军进展缓慢,被迫于午后撤回原 

进攻出发阵地。同日11时,日军以军舰13艘、飞机24架猛烈轰击吴淞要塞。 

至13时,要塞炮6门被毁,炮台守备营被迫后撤,日军乘机在吴淞要塞登陆, 

但旋即被增援吴淞的第一五六旅击退。 

     5日,日军再次进攻闸北,守军顽强战斗,阵地失而复得。日海军陆战 

队指挥官于16时下令停止攻击,撤回原阵地。至此,日军发动的第一次总攻 

被粉碎。 

     日军总指挥盐泽幸一曾扬言上海一旦发生战事,4小时即可了事,但在 

第十九路军的英勇抗击下,狂言化为泡影,盐泽幸一本人因指挥进攻失败, 

被撤职回国。 

     盐泽幸一撤职回国以后,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野村吉三郎中将接任上海 

日军总指挥,同时,日本陆军中央部调派陆军第九师和混成第二十四旅增援 

上海作战。 


… Page 36…

     早在日本人制造上海紧张局势之时,日本陆军中央部即已考虑向上海增 

派陆军,但遭日本海军拒绝。战争爆发以后,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中国第十九 

路军的顽强抵抗下,进攻屡遭失败,不得不向陆军求援。l月31日,日本海 

相认为上海附近情况不容乐观,必要时希望陆军增援。2月2日,日本参谋 

部与军令部达成协议陆海军在上海方面互相协作,同时命令第九师紧急动 

员,第十二师临时组成混成旅。 

     2月5日,日本陆军中央部发令派遣第九师、上海派遣混成旅搭乘日本 

海军第二舰队所属舰艇,到上海加入第三舰队序列。同时,日本海军也增派 

横须贺第二特别陆战队赴援上海。 

     野村吉三郎接任上海日军总指挥以后,决定改变进攻闸北的计划,以主 

力会攻吴淞,同时以一部兵力进攻江湾,企图从守军左冀突破。于是命令由 

日本国内启航增援上海的混成第二十四旅驶向吴淞口,准备攻击吴淞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