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当自强 作者:云意迟迟(起点女生网vip2015-01-06完结)
庄善若只当是问些农事,便停了脚步听她下文。
童贞娘先是瞟了许陈氏一眼,笑道:“大嫂,我被那张山家的说得糊涂了,你竟还有个姨在连家庄里,怎么也没见你提起过?”
童贞娘似笑非笑,尖尖的下颌,细长的眼睛,像极了吐着信子的美女蛇。
☆、第165章 当局者迷
许陈氏眼睛突然一睁,探究的目光就直直地朝庄善若射过来。她也恍惚听那张山家的说到了“姨”字,当时没大经心,听童贞娘这么一说才回过味来。
庄善若也不怕,只是心里有些厌烦。她这个妯娌惯爱做些损人不利己的事,煽风点火是第一拿手的。
“大郎媳妇,我也只听说你在榆树庄有个姑母,怎么哪里又冒出了个姨来?”许陈氏依旧摆出了婆婆的架势盘问道。
“也是,住过来都这几个月了,若是亲戚,也要走动走动,没的生分了。”童贞娘笑得眉眼弯弯,“好心”地道。
“说起来也算不上是什么正经亲戚。”庄善若淡淡一句,心里有了打算。
“那是?”童贞娘用帕子掸掸裙摆,依旧笑眯眯,“我们家在连家庄也没啥地方可串门的,你那姨,不管是远亲近亲多少总有个帮衬。”
看来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了。
庄善若也不去看童贞娘,只坦然盯了许陈氏,道:“说起来也实在是算不上什么血亲。老太太还记得我姑妈在村里有个结拜的老姐妹老根婶子吧?”
许陈氏点点头,她和老根嫂打过一趟交道,可没捞到便宜。
“我老根婶子有个远房的表姐妹也嫁到了连家庄,这七弯八绕地说起来也算是我的长辈,左右叫一声姨才不算失礼。”庄善若说着说着,有点将自己绕晕了,“那日在大井台打水,恰好碰到张家嫂子,说了几句闲话,才知道我那姨也住在边上。我正寻思什么时候陪了老根婶子去认个门呢。”
“哦?”许陈氏觑了觑眼睛,依旧盯了庄善若看。似乎有些不大相信。
“住边上?”童贞娘心里一算计,那还不是穷鬼,这样八竿子打不着的便宜亲戚。不认也罢。
“是,也巧了。”庄善若哪里不知道童贞娘的心思。对童贞娘来说,人只分成两类——有用的与没用的,她装作无意地道,“听说我这姨生活得不大如意,寡妇失业拉扯个儿子,好不容易等儿子大了,又在床上瘫了几年。也就上年碰到好心的大夫开对了方子,吃了一阵子的药才慢慢爬起来。”
“啧啧!”童贞娘这是嫌弃了。
“老太太可听说过边上的伍家?”
“伍家?我恍惚听人说过村里有个孝子叫伍彪的,守了个生病的老娘好几年,比做姑娘的还仔细。将他娘伺候得妥当。”
“那就是了,左右我也不清楚。老太太若是有兴趣的话,倒是可以向我老根婶子打听打听了。”
“哦——”许陈氏的这一声兴味索然,挥挥手,又微微地阖上了眼睛。
童贞娘也觉得没趣。讪讪地说了两句闲话便回房了。
庄善若这才得空回到了后院,穿过那蓬枯草丛的时候,她特意放轻了脚步,生怕惊到了那一对鸟儿。
庄善若先是坐到床头发了好一阵呆。修缮过的柴房散发出一股潮润的气息。她留意到勾到石缝里的黄泥上还粘着干瘪的穗子,原本金黄的颜色经历了一个冬天之后转成沉稳的浅赭色。却依旧记录着秋日璀璨的旧梦。
庄善若弯腰从床下拿出装玉米渣子的布袋子,拎在手里轻飘飘的。极尽俭省地吃了四五日,终究还是要告罄了。
明天无论如何得去趟县城了。
庄善若将剩下的一捧玉米渣子细细地淘洗了一遍放在锅里,往灶膛里塞了几把老树皮,让它慢慢地熬着。
庄善若看着面前的那两三分的空地,只剩下四五寸长密密的枯草茬子,茬子下的土是黑黝黝的熟土,看样子是之前耕种熟了的,这么多年空置下来也没彻底荒了。
庄善若回想起榆树庄王家的那个后院,四季的菜蔬都不用愁了。这块地种菜是其次,多种些容易出产的粗粮才是要紧呢。怎么的也得在开春之前将这块地整出来。
种地她不拿手,可伺候菜园子她可是内行,榆树庄王家的那块一年三季葱绿的菜地可都是出自她手。
冬日天黑得早,庄善若留意到前院的小厨房的烟囱里也冒出了袅袅的炊烟,弥漫着似有还无的饭菜香味。
庄善若把那碗清汤寡水的玉米渣子粥搁到窗台上稍微晾凉,准备趁着还有些天光,将那块帕子上的最后几针绣好。
“媳妇,你绣什么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许家安凑到了身前。
庄善若刚好收了最后一针,正偏了头将线头放在齿间轻轻一绷,一块石榴花的帕子总算是绣好了。
许家安最近像块牛皮糖,只要是没事便往柴房里跑,一来便腻着不想走了。庄善若见怪不怪,却也要费老大的功夫劝他回前院。
“正绣帕子呢。”
“我看看。”许家安将帕子举到窗前展开细细地端详着。
这块帕子是素白的绸缎底子,用银丝线细细地纫了边儿,再用各色深浅不同的红丝线绣出了一枝斜逸旁出的石榴花,花瓣上又绣了颗露珠,欲坠未坠,盈盈可爱。
“好,真好,这枝石榴竟像是活的一样。”许家安大赞。
庄善若笑而不语,这些绣品是要拿去换钱活命的,自然要下一番功夫。
“媳妇,我怎么老是见你绣石榴花儿?”许家安不解。
庄善若一愣,她只不过见陪嫁箱子上的石榴花样子新鲜好看,便就地取材,在原先的基础上改了几处,将石榴花绣得更加俏皮灵动罢了。
“榆树庄院子里就长了一棵好石榴树。”庄善若一语淡淡带过,那个替她进城描花样子的王有龙可还记得她这个表妹?不过半年却恍若隔世,庄善若不由有些淡淡的惆怅。
“媳妇,这是啥?”许家安没有深究,被窗台上的那碗清汤寡水的玉米渣子粥吸引了注意力。
“黄金白玉汤。”庄善若苦中作乐。
许家安将信将疑地端起来嗅了嗅,立刻皱起了眉头,又嘬起嘴巴略尝了尝,摇了头。蹬蹬蹬地端了碗去外面。
庄善若还来不及阻拦,许家安便将那碗玉米渣子粥泼到了地上,愤愤道:“这东西又霉又酸。哪里吃得?”
庄善若心里一阵发苦,许家安将她晚饭泼了。这玉米渣子粥虽然味道差,可至少能果腹。可她又不好发作,只好道:“大郎,这粥味道虽差,可即便再想要,也没有了。”
许家安却嘻嘻笑道:“媳妇,我知道你正和娘赌气。不吃我们家的饭食。”
庄善若无语,这哪里仅仅是赌气这么简单。
许家安却从怀里拿出一个纸包,递到庄善若面前,邀功似的道:“晚上吃白面馒头。我多拿了两个偷偷藏在怀里,特意留了给你吃。”
庄善若见那纸包里的馒头被压得扁扁的,却还带了温度,香气扑鼻。
许家安将纸包硬塞到庄善若手里,道:“媳妇。你放心,娘没瞅见,是小妹偷偷地在厨房塞给我的。”
自从庄善若搬到后院单过后,许家的饭菜便由许家玉与童贞娘轮流着做。庄善若知道许家玉是故意多蒸了几个馒头,好让许家安偷偷地捎给她。
许家安又道:“晚上小妹做了一盘蒜苗炒腌肉。可香了,可惜不能带过来。”那肉还是年前她亲手腌的。
庄善若叹了口气。
“媳妇,你快吃,别凉了。”许家安见庄善若不动弹,便抓了个馒头送到她嘴边。
庄善若只得嚼了一口,这是她这几天吃到的第一口细粮:“大郎,以后别再送东西过来了,要不然我可要恼了你。”
“嘻嘻,嘻嘻!”
庄善若见许家安神色平静,心中一动,便道:“小妹手艺越来越好了,我记得喜儿妹妹的馒头也做得又大又喧呢。”
“她们手艺再好也没媳妇你做得好。”许家安只专心地看着庄善若吃。
“你前几天去宗长府上可见到喜儿妹妹了?”
“见着了。”
“可有找她说话?”庄善若慢慢地引导许家安。
“和她有什么可说的?”许家安摇摇头,“喜儿成日里低了头,从来也不和我说话。”
“姑娘家不好意思呢。”
许家安奇怪地看了庄善若一眼,道:“姑娘家?还不是黄毛丫头一个,成日里闷声不响,走路也是沿了墙根,悄无声息的。”
庄善若抚额,看来许家安根本就从来没注意过喜儿。榆木疙瘩不开窍,庄善若只得单刀直入了:“听说,老太太原先还想着让喜儿给你做小呢。”
许家安全身一震,急道:“媳妇,你别恼,那不过是我娘玩笑之语,当不得真!”
“我恼什么,欢喜还来不及呢。”庄善若娓娓道,“之前喜儿年纪小,你没留心也就罢了。过了一个年,我看喜儿是长开了,也标致了。最难得的是,她一心系在大郎身上。你还记得你不慎掉进柳河那次吗?喜儿都急得哭了,照顾你也妥当,老太太都不住嘴地夸呢。喜儿的心思我看全家上下都知道,只大郎一个是当局者迷。我如今是搬到了后院,可保不准什么时候就是要走的。有喜儿来照顾你,我也放心……”
庄善若说着说着停住了。
许家安本含了笑听着;渐渐的,那笑容就僵住了;再后来,许家安脸上静默地像是一张白纸;最后,他眼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深深的悲哀。
庄善若从来没有见许家安肃穆成这个样子,心里没底,轻唤一句:“大郎!”
许家安却包含责备地看了她一眼,转过身,幽幽抛下一句:“你竟不恼,你竟还欢喜!”便侧身出了柴房。
“大郎!”庄善若追到门边。
只见许家安穿了青衫的背影在沉沉的暮色中又单薄又脆弱,竟像是要沁出无尽的哀愁似的。
☆、第166章 林掌柜好手段
出了正月,天气还冷得够呛。
庄善若棉衣里面又穿了层夹袄,在进城的路上走了有大半个时辰,这才觉得冻得像一坨冰似的脚底板慢慢地暖了过来。路边乱蓬蓬生着的枯草叶子上挂着厚厚的一层白霜,像是美人脸上敷的脂粉。好一阵没下过雨了,黄泥路上进城的车辙印子还清晰可见。
空气冷冽,呼出是一团团的白雾。庄善若不敢太用力地呼吸,冷空气从又干又涩的鼻子灌进去,可实在是不好受。
走了一半路,庄善若有些累了。昨儿省下来的一个冷馒头扛不住这么远的路程。
终于,太阳升了起来,带着稀薄的暖意。枯草叶子上的白霜也渐渐地凝成了水珠子,一颗一颗滑落下来。
这条黄泥路旁零星地散落着几个村子,是进县城唯一的大道。一辆又一辆的马车从庄善若身边驶过,扬起漫天的尘土。庄善若捂了口鼻避到路旁,看着或新或旧的马车从她身旁经过,小腿肚子愈发地酸胀了起来。
可是她身上没有车钱,更准确地说是身无分文。
庄善若伸出舌尖润了润干燥的嘴唇,认命般地继续低头赶路。得赶紧进城,还有好多事要办呢。
“吁——”有辆半新不旧的马车停到了庄善若的身边,车夫是个老汉,留了把稀疏的山羊胡子,穿了一身精干的短打。
庄善若赶紧摆摆手,只当那老汉是招徕生意的。
“这位大嫂,哪里去?”老汉探了头问道。
“县城。”庄善若急急地补充道,“我不坐车。”
老汉捋了山羊胡子了然地笑了笑道:“小老儿也去县城,捎你一程。”
庄善若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身上,没带钱。”
“不碍事!”老汉跳下了车辕。将那匹拉车的枣红马牵到路边,道,“车里左右没人。看你走得费劲,我捎你一程就是了。”
庄善若有些迟疑。
老汉朗声笑道:“大嫂莫要起疑。这车子有人包了,让我进城接个人,付了双程的车资,左右空着也是空着,倒不如顺道捎个人和我唠唠——一个人赶车着实无趣得紧哪。”
庄善若见这老汉笑容和善,不像是坏人,知道是碰上好心人了。迭声道了谢,坐上了马车。
老汉果然健谈,还没等进城,庄善若便知道他姓邱。住在县城近郊,家里有几亩薄田。除了侍弄庄稼,便靠租赁马车补贴家用。邱老汉赶了二十多年的马车,给两个儿子娶上了媳妇,等将小闺女的嫁妆添置够了。便将马车卖了,回家含饴弄孙了。
庄善若在城门口辞了老头,赶紧去办她的正事去了。
县城依旧热闹繁华,熙熙攘攘之中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飞黄腾达。
庄善若低了头赶路。她荆钗布裙。又穿得臃肿,看背影便是十足十的粗蠢村妇,路人连看也不去看她一眼。
庄善若在一间铺子前停住了脚步,那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