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的晚风





    “次辅读书中秘,不熟悉军旅,我之所以要请兵,正是因为督抚手中无兵。”    
    他于是列举了河南总督只有数十名随员,河南巡抚也仅剩下标营千人,湖广巡抚更是两手空空等例子,来说明督抚已无兵可用。    
    崇祯帝只得令兵部速议发兵。可是兵部也已无兵可调,最后只得拟拨总兵唐通部、马科部及京营兵共1万人,交吴富印?墒翘仆ǖ笔闭什坑肴肭值那灞髡剑薹ǔ樯恚谑俏猱‘便不肯赴任,在京坐等。    
    崇祯帝十分希望吴芰⒓锤叭危猱‘也下定决心,手下无兵,决不督师。崇祯帝对此十分不满。不久,首辅周延儒自请督师,朝受命而夕启行;陕西总督孙传庭上疏主动请战,要统兵东出潼关。两位的做法让崇祯帝大感满意,相比之下,更加深了对吴牟宦>驮诖耸保俏槐晃猱‘奚落过的次辅陈演,不失时机,再次向皇帝提出,唐通肩负京师拱卫重任,不能轻调,同时也顺手把孙传庭的奋勇直前和吴奈份卟磺白髁艘恍┒员取H棠鸵训搅思薜某珈醯郏沼诜⒆髁恕!   ?br />     当时,已与崇祯帝抗争了2个月的吴哺械讲荒茉倏梗急父叭巍A傩星耙惶欤猱‘犒劳随从兵马,崇祯帝还令宦官赐银牌给赏。然而到了第二天,崇祯帝突然下诏,令吴俳胫薄N猱‘顿感不妙,连上两疏辞职。崇祯帝也就顺水推舟,不予挽留,准其致仕。吴砸晕训袅思纤幌氲胶罄椿故潜恢爻汀0嗽拢珈醯垡晕猱‘延误师期,导致武昌失守的罪名,令锦衣卫把吴度刖圩锴彩颇辖鸪菸馈!   ?br />     崇祯帝之所以肯准允吴率耍褂辛硗庖桓鲈颍蔷褪撬丫龆ㄖ赜盟锎チ恕N逶拢钏锎ゼ娑胶幽稀⑺拇ā2痪茫纸锎ノ可惺椋娜味绞Γ苤朴μ臁⒎镅簟⒑幽稀⒑恪⑺拇ā⒐笾菥瘢约娑饺撸蜕蟹奖!K獯斡职驯ρ旱搅怂锎ド砩稀!   ?br />     他一方面要孙传庭迅速出兵,一方面又做出了很多姿态。他再一次下了“罪己诏”,并宣布免河南5府3年田租,而事实上那时的河南早就不在朝廷控制之下了。他还下了赏格:“擒李自成者,赏万金,爵通侯;擒张献忠者,官极品,世袭锦衣卫指挥使。”此时的崇祯帝,似乎仍没有认清形势,反而像一个赌红了眼的赌徒,梦想再作最后一搏。    
    他当时的本钱就是孙传庭。因此,他一再严令孙传庭率兵出关,主动出击。    
    而在当时朝廷的文武官员中,对孙传庭是否出关是有分歧的。有少数官员抱着与崇祯帝一样的幻想,希望孙传庭出关作战,能与左良玉部形成夹击之势。而左良玉部也在朝廷严令之下,于六月向西挺进。也有一些陕西籍官员希望孙传庭能早日出关,以减轻陕西的负担。不过,绝大部分官员却认为出关是冒险之举,一旦失败,不仅陕西不保,而且会危及全局,所以他们力主孙传庭呆在陕西不动,视形势变化再作决断。    
    兵部尚书冯元飙为阻止冒险,一面在皇帝面前力争不可轻战,一面专门写信给孙传庭,希望他不可轻举妄动,并要求他不要再用白广恩、高杰为将。兵部侍郎张凤翔也极力劝崇祯帝不能速战。他说,孙传庭手下的精兵良将,是皇帝最后的家当,不可轻动。中允刘理顺也写信给孙传庭,说此举系天下安危,不仅仅是河南、湖广的问题。出关之策就像药中的劫剂。    
    但崇祯帝却根本听不进去。他一再严令孙传庭出关。    
    孙传庭对出关作战能否取胜也没有把握。但在皇帝的严令下,他也只有一途可选。他说:“我当然也知道出关作战未必能胜,不过仍希望能侥幸而有万一之功。大大夫岂能再对狱吏乎?”他确实是坐牢坐怕了。    
    此时的孙传庭,也有了点实力。自从十五年(1642)兵败柿园后,他便退回关中,屯田、缮器、积粟,广招兵马,恢复了不少元气。但他当时之所以敢于冒险出关,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他收到了丘之陶的秘信。    
    丘之陶本是大官僚丘瑜之子,投顺李自成后,被任命兵部侍郎。李自成出襄阳后,他留在襄阳留守,便写信给孙传庭,约以内应。孙传庭大喜之余,自然多了一份信心。没想到他的信使已被李自成的手下中途截获,事情已泄,而他与丘之陶却仍蒙在鼓里。    
    八月初一日,孙传庭在西安关帝庙誓师。他命总兵马爌、秦翼明,随陕西巡抚冯师孔,取道商洛进驻南阳,作偏师之用。自己则率大军由灵宝入豫。高杰为中军,王定、官抚民领延绥、宁夏兵为后劲,白广恩则率火车营。为配合自己出关,孙传庭檄左良玉统兵西上,进行夹击,同时令河南总兵卜从善、陈永福在洛阳与自己会合。    
    孙传庭何曾料到,自己此次出关,却正是走向自己的末日。    
    


第八章 大崩溃关中失陷

    李自成对孙传庭出关作战,早就作了准备。他先是派兵进入河南,预作准备,接着又亲率大军北上河南,寻机反击、歼灭孙传庭。    
    孙传庭于八月上旬进驻洛阳。当时有谋士劝孙传庭修缮洛阳城,储粮,屯田,以作进战退守之计。白广恩也请驻兵分据要害,步步为营,依次推进。可是孙传庭却怕贻误战机,不肯采用,而是急于决战,轻率冒进。    
    这正中了李自成的圈套!    
    李自成见孙传庭来势凶猛,便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当时他已从邓州移兵至襄城和郏县之间相待。    
    九月十二日,孙传庭部攻陷宝丰,并于十四日推进到郏县境内。李自成亲率万骑迎战,孙传庭部白广恩、高杰进击,其前锋杨绳祖、王龙等原是罗汝才部下,此时见到李自成,个个心怀仇恨,奋勇向杀,竟擒获了李自成部下、果毅将军谢君友,砍下了李自成的坐纛,攻陷了郏县。    
    同时,郧阳道高斗枢与惠登相合兵,在湖广配合孙传庭作战,在八月攻占光化,九月攻下谷城,进逼襄阳。游击折曾修,奔袭了李自成部在唐县的老营,掳其辎重,杀其妻子。    
    这些捷报不断传来,令孙传庭兴奋不已。他急报朝廷邀功,并口出狂言说,“贼闻臣名皆溃!臣誓清洗豫,不以一贼遗君父忧。”    
    崇祯帝得报后更是欣喜若狂。他拿着奏疏令大臣们传阅,连说贼灭亡在旦夕!他甚至还传谕吏、工、兵3部,速速配合孙传庭以取得最后胜利,并着手安排善后事宜。只有兵部尚书冯元飙看出了问题,深感大祸即将来临。他说,“贼兵故意以赢弱诱我,不可不忧”。这些话着实让崇祯帝扫兴。    
    但冯元飙之担心,不幸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先是丘之陶被斩,内应顿失。丘之陶谎报军情,说左良玉已率兵攻打襄阳,试图令李自成从河南前线抽调兵力回去救援。未料李自成早已侦知其中奥秘,斩杀了丘之陶。    
    接着又是粮道被断。孙传庭部孤兵深入,后方供应难以维持。连下了6天的大雨,更是令运输艰难。兵卒们个个饥瘦不堪。李自成获内线密报后,一面令坚壁清野,一面令刘宗敏率轻骑间道飞驰至汝州白沙,抄绝孙传庭的粮道。    
    官兵军心大震,开始骚乱。    
    孙传庭急令陈永福率豫兵留守兵营,自己率陕西兵分路撤退,决心打通粮道。豫兵不服,也随之溃退。农民军则乘势猛攻,杀得官军人仰马翻。此役孙传庭部被杀4万余人,损失甲仗马骡数十万,最后孙传庭和高杰仅率数千人北渡黄河,绕道山西垣曲县而至潼关,与白广恩会合。    
    崇祯帝接到败报后,十分震怒,下令削去孙传庭督师、尚书之职,但仍令其以陕西总督的身份收拾余兵固守潼关。不久,又升白广恩为援剿总兵官,挂荡寇将军印,拨给兵员3万,与孙传庭一道守关,以阻李自成部进入陕西。但此时的孙传庭、白广恩,哪里还能守得住潼关呢?    
    十月初,李自成、刘宗敏统率主力,进攻潼关,同时遣偏师由河南邓县取道商洛地区,进攻陕西,约定在西安会合。    
    孙传庭当时令高杰、白广恩分驻关外,自己则坐镇关城。    
    十月初六日,李自成部发动进攻,高杰、白广恩先后溃退,潼关也随即失守。    
    孙传庭收兵渭南,企图固守。农民军乘势再攻,渭南城破。孙传庭及监军乔元柱被杀(一说两人是死在潼关的)。    
    李自成于十月初十日再下临潼,并于次日抵达西安城下。    
    西安是秦王封地。秦王朱存枢富甲天下,是有名的富藩。户部尚书倪元璐曾向崇祯帝建议,让秦王拿出财产来助饷,说与其今后让贼寇拿去,还不如趁早用于享军。崇祯帝没有答应。此时陕西巡抚冯师孔退守西安,城中已无兵可用,便留下了途经西安的5千四川兵守城。官员们劝秦王出点银子,置些棉衣犒军,一来可给士卒防寒,二来也可激励士气。未料秦王竟一口拒绝。    
    守城副将王根子十分不满,竟约农民军献城。十月十一日,王根子依约大开东门,农民军一拥而入,一举占领西安。巡抚冯师孔、按察使黄、知府简仁瑞、知县吴从义等被杀。    
    西安被占,不知崇祯帝是否有预感?据说在崇祯十一年正月,崇祯帝曾在平台召见群臣时,诏百官起大数问天下事,仙降云:    
    “九九气运迁,泾水河边,渭水河边,投秦入楚闹幽燕。    
    兵过数番,抢夺公卿入长安。    
    军苦何堪,民苦何堪,父母妻子相抛闪。    
    家家皇天,人人皇天,大水灌魏失秦川。    
    流寇数载即息,红顶又将发烟。    
    虎兔之间干戈乱,龙蛇之际是荒年。”    
    此中,“大水灌魏”应指开封被灌,“失秦川”当是西安被占,“红顶”则指清兵。至此,前面的两事已经应验,而清兵入关也为时不远了。    
    崇祯帝这一赌可以说是输得精光。他寄予厚望的孙传庭就这样凄惨而去,也带走了他最后的几许希望。在开始时,崇祯帝坚决不信孙传庭已死,因为孙传庭的尸体始终没有找到。他下令不予赠荫、哀悼。当孙传庭战死的消息最终被证实后,崇祯帝不禁悲痛之极。    
    秦中二帅,曾是崇祯帝最倚重的大臣,而其结局却是如此不同。当初洪承畴明明已降清朝,崇祯帝却匆匆立祠、赠荫、追恤,弄得好不尴尬。而现在孙传庭确实战死,且尸骨无存,崇祯帝却坚信其未死,竟不许赠荫、哀悼。不过,他们俩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曾是崇祯帝的救命稻草。    
    正当崇祯帝在痛惜孙传庭之死时,李自成在陕西却展开了强大的攻势。    
    李自成亲率后营李过部和左营刘芳亮部,向北追击高杰。高杰曾是李自成部属,当年拐走了李自成的妻子,降了朝廷,反过来与农民军作战。李自成岂能轻易放过他?!    
    高杰自知罪孽深重,一旦被抓获,肯定没有活路,于是先从潼关退回陕北。当李自成大兵追来时,他又乘黄河结冰而奔山西。后来李自成东征山西时,他又往南狂逃,一直逃到南京附近。到弘光朝时,他居然又成了史可法手下四大将领之一。他真是命大!    
    李自成于十一月到达延安。虽然他未能捉住高杰,报夺妻之仇,但在军事上却很是顺手,沿途州县纷纷投降,未花什么气力。当他从延安北上榆林时,他还顺路回到米脂,也算是衣锦还乡。一年多前,其祖坟被掘,李自成此次回来,自然要重修祖坟,致祭追悼,还杀了一个参与伐墓的乡绅,算是报了仇。可惜其祖父、父亲的遗骨已被焚烧扬弃,再也找不回来了。他还到处寻找自己的族人,赠金封爵。甚至还改换了家乡的名称,大概是免得今后称帝时再去改动。于是,延安府被改成天保府,米脂县为天保县,清涧县则为天波府。这一改,果然响亮多了!    
    李自成一路风光,没想到在榆林却遇到了麻烦。榆林是明朝“九边”之一,居民多隶军籍,以当兵为职业。在与农民军对阵的边将边兵中,就有很多来自榆林。双方打了十几年,仇怨也结深了。大概李自成也想到了这点,所以在劝降的同时,又令李过、刘芳亮率7余万大军作好准备,如果一旦劝降失败,就以武力解决。    
    榆林人自然不肯降。尽管总兵王定临阵脱逃,但榆林人仍在兵备副使都任、督饷员外郎王家禄,以及卸任里居的总兵尤世威等人的率领下,坚守城池,血战7昼夜,甚至连妇女、孩子也纷纷上城参战。城被攻陷后,满城无一人投降。这在明末是少见的。    
    其他各路兵马也很顺手。汉中、巩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