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6
官渡失守,许昌难保。因此,曹操竭尽全力固守官渡,使得袁绍一时不
能得手,战局进入了相持状态。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袁绍渐渐感到粮草吃紧,急于想打破这种旷日
持久的局面。有一天,袁绍视察阵地,他爬上一个土堆,了望曹营中的
活动情况。袁绍受到很大启发,命令士兵沿着曹营阵地堆起土山,筑起
了望楼,让弓箭手居高临下,等待时机向曹营射箭。曹营遭到这一突然
袭击,死伤不少。为此,曹操聚众商议对策。有人提议制造发石车对付
袁军。这种发石车的威力可不小,它能把10斤重的大石块发射到300多
步以外的地方。曹操命令工匠连夜按图赶制这种发石车。车子造好了,
曹操命令各处的发石车同时对准袁绍的了望楼发射。顷刻之间,声震如
雷,乱石飞天,砸得袁军头破血流,鬼哭狼嚎。
虽然曹操屡次打败袁绍的进攻,守住了阵地。但是双方长时间的相
持局面,使得曹军的粮草供应也越来越困难。正当曹操显得一筹莫展之
际,一个卫兵跑来报告说:一个名叫许攸的袁军官员说有急事求见曹将
军。曹操原先就认识许攸,正在此时听说他来求见,便马上将他迎了进
来。许攸说了他前来投奔曹操的原因,并建议曹操派兵袭击袁绍的乌巢
粮仓。他说:“驻守乌巢粮仓的淳于琼为人骄傲自大,饮酒无度,警惕
性很差。如果派奇兵袭击,将那里的粮草全部烧掉。不出三天,袁军便
会不战自溃。”第二天,曹操召集谋士们共同商议,制定了夜袭乌巢的
作战方案。
十月的夜晚,万籁俱寂,星光满天。曹操和张辽、乐进等几员大将,
率领5000精兵,打着袁军的旗帜,悄悄地离开了官渡,向乌巢进发。在
乌巢外围值勤的袁军哨兵,发现一队人马走来赶忙上前拦截查问。张辽
骗他们说:“我们是蒋奇的人马,是袁将军派到乌巢来护粮的。”还没
等哨兵追问,他又走近哨兵一步,故意压低声音,装出十分神秘的样子
说:“听说曹操要偷袭乌巢,袁将军特派我们前来增援。”哨兵再一看
旗帜上那个斗大的“袁”字便信以为真,放他们过去了。曹军摸进乌巢,
按照预定计划分头行动,放火焚烧粮囤。刹时间,粮囤四处起火,黑烟
滚滚,直上云霄。吓得袁军士兵连声喊叫,赶忙去报告淳于琼。喝得正
起劲的淳于琼听说粮囤起火,曹操的人马打了进来,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急忙下令集合准备厮杀。曹操的大将乐进早已冲了进来,一刀就把他结
果了。其余的士兵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一会儿就结束了战斗。
在官渡前线的袁绍得知乌巢遭袭击,粮草被烧光,吓得目瞪口呆。
他的儿子袁谭催促说:“情况危急了,怎么办?快想想办法吧!”袁绍
装作镇静,沉思了好长时间后说:“曹操偷袭乌巢,我要将计就计,我
要袭击他的大本营,切断他的归路,让他死无葬身之地!”袁绍刚愎自
用,不顾他人反对,硬是命令部将张■、高览去攻打官渡的曹营。张■、
高览见反对无效,只好勉强带领人马出发。曹操得知袁军进攻大本营的
消息,并不急于回救,而是奋力击溃乌巢袁军,并将袁绍囤积在乌巢的
粮食烧了个精光。
攻打曹军大营的袁军遭到曹军的顽强抵抗,苦战无功,袁军上下人
… Page 10…
心惶惶。这时从乌巢回师官渡的曹操从背后向袁军发起全面攻击,消灭
袁军主力7万多人。张■恨袁绍虚伪奸诈,听信谗言,断定袁绍成不了
大事,就和高览一起投降了曹操。袁绍连吃败仗,粮草被烧,谋士离叛,
将领投降,他见大势已去,只得带着800骑兵仓惶北逃。官渡之战曹操
大胜,袁绍逃回邺城后,积郁成疾,发病而死。至此,力量对比发生了
大变化,曹操具备了统一北方的能力。
曹操继续采取军事行动,消灭袁氏的残余势力。在打败袁绍之子袁
尚、袁谭之后,又发兵远征乌桓。乌桓轻敌,防备不善,被曹军出奇制
胜,打得大败。平定乌桓,标志着曹操统一北方事业的完成。
正当曹操和袁绍在北方争雄的时候,孙氏父子逐渐占据长江下游地
区,建立政权,势力不断壮大。孙氏政权是由孙策打下基础,在孙权手
中巩固的。
孙策和孙权的父亲孙坚本来是袁术的部下。有一次孙坚替袁术去攻
打荆州,被荆州刺史刘表的部将黄祖射死在岘山 (今湖北省襄阳市城
外)。此时的孙策还只有17岁,他只好依然投靠父亲的老上司袁术。袁
术见孙策英俊少年,心里十分喜欢。
就在这之后不久,扬州刺史刘繇凭借他的优势兵力来侵占孙策舅舅
吴景掌管的丹阳,孙策请求袁术借给他一些兵马去讨伐刘繇,解救舅舅
于危难之中。袁术心想他刘繇的所为也损害了我袁术在江东的利益,我
正好利用你孙策去打击刘繇也可以逸待劳,于是就借给孙策一千人马。
孙策进攻江东,一路招兵买马。在路上,他又得好友周瑜的帮助,
补充了粮草和其他物资,加强了自己的力量。他在牛渚(今安徽省当涂
县)打败刘繇的部将张英,在秣陵击溃笮融,最终赶走了刘繇,既解救
了舅舅吴景的危难,又乘机控制了江东的一大块地盘。为了赢得江东人
民的支持,孙策立下纪律不准士兵抢劫百姓财物,不准虐待俘虏。没有
十来天的工夫,队伍就壮大了两万多人。他乘胜拿下吴郡 (今江苏省苏
州市),攻占会稽和另外四个郡,自命会稽太守。从此,他与袁术断绝
关系,开始称霸江东。
然而,孙策并不满足于占有江东的六郡,还想要渡江与曹操争夺地
盘。孙策的心思被吴郡太守许贡看了出来,他暗中派人前去给曹操通风
报信。谁知送信人渡江的时候被孙策的士兵查了出来。孙策知道后设法
将许贡骗来并将其杀掉。许贡的家属和奴仆躲避迫害,逃亡在外,并决
心为许贡报仇。
不久,孙策外出打猎,他带领一些士兵来到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
郊外。一只野鹿从他的面前跑过,他立即驱马追逐。当他追到树林深处
时,见到有三个持枪握弓的人等在那里。没等孙策开口,其中一个人已
举枪向他刺来。孙策立马挥剑抵挡,将其砍倒,可是另一个人趁孙策不
备,一箭射中了孙策的面颊。那人还喊道:“我们是为主人许贡报仇的!”
这时,孙策的部下赶来,杀死了刺客,再看孙策已是满面流血,受了重
伤。部下们急忙护送孙策返回会稽养伤。
谁知刺客的箭头涂有毒药,孙策的伤势越来越重。他自知是活不成
了,就把弟弟孙权、长史张昭叫到身边,托咐后事。孙策对弟弟说:“我
死了以后,江东的局面就由你支撑了。你要牢记父兄创业的艰难,要依
靠张昭、周瑜,要多用有才识的人,要不畏强暴,要坚决捍卫江东河山。”
… Page 11…
说完,将印绶挂在孙权的脖子上。接着,孙策又对张昭说:“如今天下
大乱,我们江东人才很多,依仗长江天险,抵抗强暴,进而争霸天下,
是大有可为的。请你一定尽力辅佐我的弟弟呀!”说完也就咽下了最后
一口气,他死时仅仅26岁。
从此,年仅19岁的孙权,在张昭的协助下开始掌管军政大权。几天
以后,从巴丘回到吴郡的周瑜也来辅佐孙权。孙权虽然年轻,却深知取
得人心和招纳贤才的重要性。一方面,在张昭和周瑜的共同支持下,他
团结了文臣武将,稳定了形势,另外还注意团结江东本地的或是北方来
的士大夫,多方“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只要愿意跟随他,他都欢迎,
加以重用。周瑜很欣赏孙权的爱才思想,就推荐好友鲁肃辅佐孙权。孙
权非常高兴自己身边又多了一位出谋划策的帮手。
当时江东的政局还不稳固,许多人对孙权持观望态度,有人怀疑他
的统治能否长久,更有甚者,庐江太守李术竟然公开起来反叛。在这紧
要关头,孙权迅速采取军事行动,一举消灭李术,将其部下三万余人全
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大家见孙权如此有魄力,有胆略,打心眼里佩服
他,甘愿服从他的指挥,江东的局势日渐稳定下来了。
建安七年 (公元202年),曹操派遣使者到江东,要孙权送一个儿
子去许昌充做人质,表示两家和好。孙权召集文臣武将商议此事,谋士
张昭是文官,害怕打仗,他说:“我们如果不送人去,曹操就会借口发
兵来打江东。一旦众兵压境,局势就危险了。”周瑜反对这种长他人威
风,灭自己志气的意见,他说:“如果我们送去人质,那么我们也就成
了曹操的附庸,必然要受他的控制,听他的指挥。我们称霸江东的大业
也就要断送了。而今我们江东六郡,物产丰富,兵精粮多,齐心协力,
不畏强敌,有什么道理要给曹操送人质去呢?”孙权赞同周瑜的看法,
不能屈服于曹操的威胁,坚决拒绝了曹操的要求。在众多文臣武将的齐
心辅佐下,孙权专心处理政事,努力加强军事力量。这样,由孙策开创
的称霸江东的事业,在孙权的手里逐步得到了巩固。
原来投靠袁绍的刘备,在官渡之战以后,带着张飞和从曹操那里逃
出来的关羽,又投靠了荆州牧刘表。刘表对刘备很客气,派给了他一些
兵马,可又对他怀有戒心,于是,叫他屯驻在偏僻的新野县城。
算来刘备起事也有20多个年头,虽然他一直是寄人篱下,可是名声
却不小,只是在他的身边缺少能为他出谋划策,指挥千军万马的人才。
就在他屯驻新野以后,仍有不少的人来投奔他,他也在到处寻访人才。
一位叫做徐庶的谋士来到新野对刘备说:“有位人称卧龙的诸葛亮是个
了不起的人才,将军是否愿意见他一面?”刘备一听当然高兴,连忙说:
“请您把他带来见我吧!”徐庶摆手说到:“诸葛亮是个难得的人才。
像他这样的人,是不可以随随便便地叫他来的,您应该恭恭敬敬地亲自
去请他来才是”。刘备一听言之有理,决定亲自拜访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是琅邪阳都 (今山东省沂水县南)人。他年纪很
小就死了父母,后随叔父到荆州避难。17岁那年,他的叔父也死了,他
就在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县西北)的卧龙岗盖了几间茅草房,住了下来。
在他种地之余的时间里,经常和一些朋友研读史书,讨论学问,纵论天
下大事。诸葛亮胸怀大志,经常把自己比做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和乐毅。
管仲曾经辅佐齐恒公成就霸业,乐毅也曾为燕昭王打败强大的齐国立下
… Page 12…
奇功。了解诸葛亮的人,都认为他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就像是卧在地上、
正欲腾空而起的龙,又因为他住在卧龙岗,人们都尊敬地称他为“卧龙
先生。”
刘备同关羽、张飞三人一道带着重礼来到了隆中。这里山峦起伏,
林木葱郁,风景煞是美丽。其中的一座山蜿蜒曲折,恰似一条静卧的苍
龙。刘备三人继续前行,来到一座山脚下,只见几间茅草房掩映在一片
苍松翠竹之中。刘备对关羽、张飞说到:“这里大概就是卧龙岗了。”
说着三个人下了马。刘备上前敲门,一个小童出来问道:“请问三位找
谁呀?”刘备很和气地说:“请告诉卧龙先生,刘备前来拜见!”小童
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此时先生不在家,一早就出门去了。”刘备
又问:“你知道先生到那里去了吗?”小童答:“不知道。也许是找朋
友一起去读书了。”张飞见刘备还要再问,有些不耐烦地说:“既然他
不在家,我们就回去吧!”关羽也在一边说:“我们先回去,择日派人
打听好了再来。”刘备只好对小童说:“先生回来,请你告诉他说,我
刘备来拜访了。”说完,失望地离开了卧龙岗。
过了几天,刘备得知诸葛亮已经回到家里,又带着关羽、张飞前去
求教。那天天气很冷,刚走到半路,天下起了大雪。张飞有些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