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皇帝
“主子,怎么把奴才也忘了?奴才这么多年做的哪一件事儿不顺主子的意呀。”
进来的是梳头太监王久安。
端康道:“不错,还是好人多。”
王久安道:“像刘承平那样忘恩负义的就有几个。”
王久安又给端康捶起腿来:“主子的病好些了吧。”
“好多了,只是心里还憋得慌。”
“犯不上和那些小人一般见识,就别生气了——让奴才给您揉揉胸脯吧。”
“好咧。”
端康仰面躺着,王久安柔若无骨的手推着揉着,一会儿端康哼卿起来,眯逢着眼道:“小七儿,玩儿去吧。”
“好咧,老爷子。”
王久安的手在端康的身上游走着,道:“主子的心里只有小七儿,奴才心里真酸酸的。”
“你还不懂吗?小七儿好比我的心肝,是我的宝贝,可你则是我的……我的……”
“什么呀?奴才是什么呀?”
“你说张兰德是隆裕皇后的什么?李莲英是慈禧太后的什么?”
“奴才明白了。”
“这么些年不都是这样吗?以后的首领就是你了——你一个人独当吧。”
“谢主子!”
“用劲点,再用些力。”
“好的,主子。”
“你原来唱戏的时候和赵荣升很熟吧?”
“是的老爷子,奴才是旦角,他是武生。”
端康太妃道:“就调他到这里来吧,戏就别让他唱了,要唱,就在这里唱。”
王久安道:“主子嫌奴才了吗?”
“你千万别误会了,你做了首领,宫中的事你一人独当,其他琐碎的事儿也要有个人帮着你。”
王久安抽泣起来,头伏在端康的胸前,两手搂着她的脖子。道:“主子,奴才可是一心一意呀,这些年主子哪一点不可心呀?”
“看,这不就误会了?你不让他来,就不让他来好了。”
“奴才哪能这么小心眼儿,奴才只想让主子的疼爱都放在奴才一人身上,奴才虽知道这是荒唐的,是不应该的,但奴才的心里就是这样想的。”
“放心吧,没有谁能代替你在我这里的地位的,特别是我心中的地位。”
王久安又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老太妃决心要享受人间的一切,如慈禧和隆裕一样,既然不可能像她们那样拥有权力,但是拥有其他还是能办到的。“享受生活吧!”端康心里这样鼓励自己。
“长安啊,我疼你呢,哎……哟……我疼你呢……快……来吧……”端康的脑海里出现了赵荣升那挺拔壮实的身影,“真有劲……真帅……来……加劲……”
赵荣升这个戏班里的武生,成了端康的梳头太监,她的心情显然好了起来,但对溥仪的管束也越来越严了。每天又加紧了对溥仪的看管,到溥仪那里站班的太监严格地执行着端康的指令,溥仪动辄得咎,端康太妃好像要把对醇王福晋的不满都撒在他身上似的。
“皇额娘,我想到颐和园去。”一天,溥仪在向端康请安后问道。
“什么?这真是异想天开。还记得当年隆裕太后在日,大家都曾担心被赶到颐和园,你当时也曾吓得不轻,怕离了皇宫,如今怎么忽然想到颐和园去住了。”
“回皇额娘,我身边的太监都是庸俗的,不忠实的,在他们的包围中,我不会有什么好的进展,到了颐和园后,我把太监留在宫中,只带少许的几个仆人在那里,读书锻炼身体都有好处。”
“这肯定是那个洋师傅给你这么说的,不能去,那里不安全。再说,你到那里自己单独生活,人们一定会议论我的不是,说我没尽母亲的育养之责,放任皇帝。不能去!绝对不能去!”
溥仪回到毓庆宫,把端康的话向庄士敦师傅说了,道:“皇额娘怎能会让我离了皇宫呢?”
庄士敦道:“她们这样做会害了皇上一辈子,真不知他们是何居心!”
“我要闷死了!我要自己说了算!我长大了!还要什么人管我干什么!”
“皇上这些话可以和王爷说说。”
溥仪让王爷进宫。养心殿里,溥仪对王爷道:“王爷,圣祖皇帝是几岁亲政的?”
“这……”载沣不想回答,他分明知道溥仪要拿话套他。
“像我这么大,圣祖康熙帝已亲政几年了。现在我返位于宫中,虽不能亲政治理天下,但在宫内也该‘亲政’了吧?也该说话算数了吧?”
“这……这个当然。”
“那好,我想到英国去留学,你同意不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我亲政!”
载沣的嘴巴张开了半天,怎么也合拢不上,半天,才道:“这……这不一切都完……完了吗?”
“这么说你是不同意了。”
“怎么能能去留学呢?不行……不行。”
“那好,我到颐和园去住,怎么样?”
载沣道:“这样民国政府会会会趁势收去皇宫的。皇帝,我不懂,那里怎怎能比比得上这儿呢?”
“我厌恶身边的太监,身边的这些人!你若不同意,我就把太监们赶走!”
“好吧……我再想想,再商量商量。”
所有的人,太妃们,王公们,除了庄士敦的师傅们,都反对皇上到颐和园,对皇上要去留学,更认为是皇上年少不更事。
“庄师傅,我要困死在宫中了。”溥仪几乎要哭出来。
“他们不是怕皇上出去,而是怕丢掉优待条件和这皇宫。丢了‘优待条件’,就丢了他们的一切,他们都靠‘优待条件’而活。这些人都是废物,都没有自谋生路的能力,又都过惯了奢华的生活,一旦没有了‘优待条件’,他们就是死路一条。可是这群人的可恨之处是,他们自己是废物,为了自己的私利也要把皇上变成废物,他们哪里是忠于皇上,他们是在‘吃’皇上!”
溥仪被庄士敦说的惊心动魄,瞳孔张大,眼球突出。
庄士敦突然道:“皇上,我忽然发现皇上的眼睛有问题,我怎么早先就没有注意呢。”
庄士敦于是拿了个小钟放在皇上面前,道:“能看到钟上的秒针吗?”
溥仪摇了摇头。
“这是个严重的问题。”
庄士敦即刻找到了载沣、内务大臣们和几位汉文师傅。
“有一件大事情,我原先没有注意到。”庄士敦对几位道。
“什么?又发生什么事了?”载沣惊慌地道。
“皇上的眼睛有病,他看不到小钟上的秒针。”
这些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还以为又有什么军阀要开进紫禁城呢。
庄士敦看见他们的表情非常惊愕,道:“你们怎么能对这事无动于衷呢?这可是关系到皇上健康的大事?”
“没有什么,”载沣道,“许多人都这样,无碍身体健康。”
庄士敦对这句话感到莫明其妙:“王爷,这本身就是健康问题吗!”
朱益藩道:“与身体无碍,王爷说的是对的。”
庄士敦对这种把眼睛和身体分开来的说法非常恼怒,但他也知道一时难以说得清楚,难以说服他们,就说道:“还是请一位医生检查一下,最好是让外国的大夫用科学的手段检查。”
“这没有什么,”朱益藩道,“庄师傅不要小题大作。”
“什么!这是什么话!”
内务府的绍英道:“确实没有什么。”
“皇上要配镜子!不然皇上的眼有可能瞎的!”
不说配镜子还好,一说配镜子,这些人更不同意让皇上检查眼睛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批评了庄士敦一番。
“我坚决要求给皇上检查眼睛!”庄士敦霍地站起身来,非常恼怒地拂袖而去。
第二天,竟为此开了御前会议,四宫太妃全到了,内务府官员和师傅们更不用说,载沣、载涛、载询是必到的,连载泽、溥伦等王公也来了。
大家一致反对为皇上检查眼睛,连四位太妃平时互相攻讦,这时也高度的一致。
端康太妃道:“这没有什么。”
敬懿太妃道:“皇帝的眼睛无比高贵,外国人不能随便乱检查的。”
端康太妃又遭:“让外国大夫检查,一定要配眼镜,这有损皇帝的形象,把皇帝变成妖怪了。再说,历来的皇帝都没有戴过眼睛。”
一向不说话的瑨妃也说:“皇上的眼珠子,是神光灵火,还能叫外国人看?”
珣妃道:“皇上还当春秋鼎盛,怎么就像老头一样戴上镜子?”
溥仪道:“我倒觉得庄师说的是对的,不是你们的眼睛有病,你们当然不着急。”
“皇帝怎么说出这种话!”载沣道。“皇帝的眼睛能是外人随便便便看的吗?”
几位太妃又是异口同声地反对检查。
庄士敦的肺都要气炸了:“真是不可理……懈——”不可理喻的“喻”临时改变了。他道:“如果不给皇上检查眼睛,我就辞职!”
这句话把大家都吓懵了,他们知道庄士敦的后面是英国政府,他若辞职,不仅和英国人失和,大总统徐世昌也没了面子——因为名义上庄士敦是徐世昌请来的。
陈宝琛道:“庄师傅说的是有道理的,眼病也是病。圣祖康熙帝很喜欢外国人的望远镜,其实,眼镜和那没什么本质的区别,皇上可以戴的。”
载涛见陈师傅这么说,也道:“还是检查一下看看吧。”
但是绍英和耆龄立即提出反对,道:“庄师提出辞职,未免太过份了,这配眼镜,本是小事,庄师傅却大做文章,是不是要干涉皇家的事务!”
溥仪一看内务府的态度明显带有火药味,忙说:“这件事不要再讨论了,这件事就交给庄师傅去办。谁反对他,就是反对我!”
8
“皇帝的话过分了!”端康道,“这样大的事,要大家说了算的。”
陈师傅却道:“这样的事——再大的事情,皇上说了,就算,皇上可以决定一切的。”
内务府对庄士敦已恨之入骨,他们知道庄士敦除痛恨太监外,其次就是他们了;而且现在居然管到内务府的财务上来了。至于陈宝琛,觉得庄师傅的人品还是中正的,尽管皇上戴眼镜他也认为有违祖制,但对皇上的眼睛终归是好的,所以既然皇上自己也愿意戴眼镜,这事就无可厚非了。至于端康太妃说皇上对有些事不能说了算,陈宝琛是非常反对的,皇上年纪已大,可以亲政了,皇上的话怎能不算!何况后妃干政,是他坚决反对的。
庄士敦并不理会那些反对的意见,于是给北京协会医院的眼科主任霍华德教授写了一封信,请他到紫禁城来作一次业务访问,为皇帝检查眼睛。
“皇帝陛下,”霍华德教授和其助手李景模大夫检查完溥仪的眼睛对溥仪道,“皇上患有严重的进行性近视,又有其他眼病,应抓紧治疗,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他为溥仪配了眼镜,道:“这是有关保护眼睛的小册子,改日我还会送来关于眼睛构造方面的图形说明,看来皇帝陛下这方面的知识是缺乏的。在美国,小学生都知道样保护眼睛,在中国,大部分的学堂也都有这方面知识的介绍。”最后,霍华德说:“过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来复查。”
溥仪笑道:“教授大概不会知道,为给我配眼镜,大家争吵得天翻地覆。”
于是庄师傅向霍华德教授介绍了为皇上治眼而争论的大致情况。
霍华德和李景模非常惊讶。
“真是难以置信。”霍华德道。
“这宫中和偏远的山区没有什么两样,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亲耳听到,我不会相信在宫中是这样的。”李景模道。
这句话深深地刺向溥仪的心里。
一连许多天,溥仪都闷闷不乐,虽然时而有人还在说起张作霖图谋复辟,虽然报纸上仍在登着张作霖要复辟并筹建“满洲国”的消息,但是溥仪的脑海中,全被先前陈宝琛师傅的话占据了。张景惠曾亲口向他说过“大帅”要到宫中向皇上“请安”,可是,结果怎样?张作霖还是没有作任何解释地退回关东去了。
溥仪感到生存的危险,现在已经被暗夜,已经怕黑影,不敢一个人单独走动。现在已经怀疑每个人的忠心,怀疑每个人都是在利用他,甚至怀疑有人时刻要谋害他。
可是,他又跳不出皇宫,不能走出这高墙一步。
“溥杰,你真幸福,我们是一母同胞,你就能到其他的地方去,可是我却不能。”
看着皇上忧虑的样子,师傅们都很担心。
一天,庄士敦突然说:“皇上,可以有一个不出宫就和外界联系的办法。”
溥仪高兴地说:“快讲,是什么办法。”
“在宫中安电话。”
“对,”溥杰也说,“安上电话,就可以和宫外的人通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