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皇帝
端康只是长叹,她也看到了灰暗的前途。今天瓜尔佳氏死了还有这么隆重的丧礼,他年端康将会有什么结局呢?
“荣升……”端康躺在赵荣升的怀里。赵荣升似乎看透了端康的心思,道:
“人生就是这样,无常不定,还是寻着乐子,享受今日,莫问明天——把烦恼都丢开,也不要去硬争什么,什么都是命,争不来的。”……
从此,端康日日和赵荣升、王久安在一起,再也不问溥仪的事了,对宫中的一切人,除了笑脸,还是笑脸。
1
溥仪看了新娘子一眼,只见婉容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盈波,心中一动,这位大婚前的少年天子,竟也未能脱俗,周身不由自主地热燥起来……
“起火了!起火了!”溥仪猛然回头望去,只见西北方向烈焰冲天而起。那正是宫中藏宝最多的建福宫!溥仪心头一紧,这场火,将烧掉多少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望了最后一眼紫禁城,溥仪低头钻进了汽车。是啊,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取消了皇帝尊号的他,还能再成为那团龙金椅的主人么?……
随着亲生母亲的去世,快满16岁的溥仪终于冲破了束缚他日常生活的一些习俗和礼节。什么时候学习和什么时候玩耍,都可以由他自己来决定。他宁肯自己从宫中的这座庭院走到那座庭院,或者是从这条长街跑到那条小巷,也不愿坐那顶大黄轿。在宫中的官员们看来,宫廷礼仪,接见礼节和庄严的周年纪念仪式乃是皇上生活的全部内容,而溥仪对这许多事情却漠然置之,不屑一顾,其左右无不为之震惊。溥仪完全理解自己这种名不符实的皇帝地位,他不愿把自己看成是真的皇帝,也不愿把身边的王公大臣看成是真皇帝的左右,这使他身边的王公朝臣们非常烦恼。溥仪对那些赤裸裸的阿谀奉承深恶痛绝,又对那些对他稍有不恭的人大打出手,身边的太监时常被他打的皮开肉绽,而有时,却被他疼爱得死去活来。
他从庄士敦的画报中看到了许多洋狗,于是,养心殿简直成了狗窝。随他出行的,太监少了,代替太监的是形色各异的狗。
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人外,他认为人们都是虚伪的,都在骗他,只有那些狗对他忠实,他喜爱这些狗,绝对超过了身边的那些太监及宫内外的王公大臣们。
这一天,7点多钟,天已黑了,溥仪带着一群小哈叭狗溜跶,突然,见前面有一个黑影,溥仪一跺脚,一群哈八狗汪汪汪直奔黑影而去。
“娘的个操!敢咬老子!”那黑影手中有个扫帚,便舞弄起来,狗叫的声音不再是“汪汪汪”而是“昂昂昂”。
溥仪迅速地赶到,一声口哨,狗停了下来,围在溥仪的脚边。溥仪看前面的人,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太监,便道:
“你为什么打狗!”
“这真是怪话,哪有狗咬人不许打的。我不打,就让他咬死啦!”
那小太监有挥舞着扫帚,小狗们直往溥仪身后躲。
“你你这叫冲撞皇上!”
那太监把扫帚一扫,扑嗵跪地:“俺的娘,你你是万岁爷呀……”咚咚咚就是几个响头。
“明儿个听信,你走吧。”溥仪刚转身要走,想起了还没问对方名字,“你叫什么?”
“俺叫春喜儿,河间府的。”
春喜回到住处,一群太监围着他,七嘴八舌,都以为他要大祸临头。
春喜儿哭了半夜,第二天一早,一道圣旨下来,他却成了皇上的御前太监,大家都为他庆幸,庆幸他因祸得福。
春喜儿奉旨来到养心殿,离殿门还有老远,就见一群狗汪汪汪地跑来,这下春喜可吓坏了,转身就跑,旁边一个太监大叫:“不许跑,万岁爷的狗撵来了,能跑吗?”春喜儿面如土色,站着不敢动了。又听见一声口哨响,围他汪汪直叫的狗又回了养心殿。
“喜儿,过来吧。”
春喜回头,见溥仪和另一个和他长得一样的少年正站在殿前,微笑着看他。
春喜儿走上前,给万岁爷请了安。溥仪道:“给二爷请安。”
春喜又脆地咚咚咚地磕了几个响头给溥杰请了安。
“春喜儿,把包裹放在这儿——帮他拿进去,”溥仪回头叫了一声,有太监躬腰跑过来,拿过春喜的包裹,溥仪道,“随我们来吧。”
走了没有几步路,溥杰问道:“你来宫中多长时间了?”
“一年。”
“原先在哪里?”
“在贝勒爷府上。”
“在哪里几年?”
“也只两年。”
“你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会净身呢?”
春喜道:“待净过身,才知道早已是民国了,宫中府中不收太监。好不容易托门子到了贝勒府干了两年,可府上用度不够,就到了宫里,在这里,我是‘黑户几’,内务府中名册上没有名儿的。”
“在宫中干啥?”
“别人叫干啥就干啥。在景仁宫干的活最多,总是为他们加火买烟,有时也帮他们打扫,那里总是一天赌到黑,两天赌到晚。”
溥杰道:“皇哥哥说的对,这宫中的太监,是祸害的根源,开赌局,开鸦片烟店,偷东西,什么事都干,确实是该整顿一下。”
溥仪对春喜儿道:“你知道我为什么把你叫到身边吗?”
“奴才不知道。”
“我看你憨直,才这样的,我最喜欢直来直去,忠心事主的人。”
溥杰道:“不许把万岁爷的话往外说。”
“奴才知道了。”
说着话,溥仪兄弟、春喜儿和一群狗已经来到御花园,溥仪兄弟站在假山上,久久地望着喧嚣的街市。
溥仪忽然道:“有人说站在这里能望见对面景山上朱由检上吊的地方,你说能吗?”
溥杰迟疑道:“不知道,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溥仪走下假山,道:“历代最末一个帝王,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像我活到现在,又是这高墙之内的主人,真是个奇迹了。杰弟你说,这能久长吗?”
溥杰道:“即便能久长,还不是龙落池塘遭蝦戏,总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才好。”
“出去怎样最好呢?”
溥杰道:“出国留洋最好。”
“我也早就有这种想法,我总不想困死在这紫禁城。”
“咱们试试看吧,皇哥哥先和阿玛商量一下。”
第二天,在东暖阁里,皇上单独召见了王爷,旁边,只有一个春喜。
“阿玛。”
载沣愣了起来。
“阿玛。”
载沣张口结舌,只是说不出话来。
“你为什么不说话,你难道不是我阿玛吗?难道不是我的亲生父亲吗?”
“皇帝,”看着溥仪已滚出泪花,载沣早已泣不成声,“皇皇帝,我知道我无无能,没有守住祖业,可是,大义不能改改呀。皇帝有什么话就说吧。”
溥仪道:“咱放弃那优待条件不行吗?”
“那怎么行?帝王的尊号如果不在了,祖业还还怎么恢复?”
溥仪道:“总是恢复祖业,恢复祖业,可是报纸上登的消息明摆着,奉系与直系已水火不容,刀兵相见的日期不远了。政局如此不稳,当局会不会加害于我?哪里还能谈什么优待条件,不是早已过时了吗?”
“优待条件载在盟约,为各国所公认,不不可能不承认的。”
溥仪道:“庄士敦师傅告诉我,中国一切政局的变化,没有一次不是列强在外面起作用。如果有一个和我势不两立的人登了台,再去想办法,怎么能来得及?成汤放夏桀于南巢,商纣自焚于鹿台,幽王被弑于骊山之下,就是离咱最近的朱由检,就吊死在对面的煤山上。历代的纷乱时期的君主有一个有好的下场吗?既然外国人能左右时局,何不直接去找外国人而在这里坐以待毙呢?”
一席话说得载沣战战兢兢,毛骨耸然,他道:“皇帝要怎怎怎样呀?”
“我要出洋留学,和溥杰一起。”
犹如晴空打了个霹雳,载沣差点昏倒,半晌,才说道:“完完了,这样一切都完了。”
“我和溥杰是你的亲生儿子,出了洋,就有了外邦的支持,我们自己的安全就有了保证,我们就能学到各种知识,获得各种能力,就是不能恢复帝位,也能竞选总统。就是不能做总统,也能有什么别的方面的成就。可是在这里,我们能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我们手里有什么呀?你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困死在这里吗?”
“我我我在和别人商量一下。”
“你自己怎么看?”
“我我……”
溥仪见情理都打动不了他,一股悲愤从心底升起,道:“我早已没有了父亲。”说罢甩手出去了。
载沣号陶大哭:“为什么要选我的儿子当皇帝?为什么要选我的哥哥当皇帝?老天爷啊!你你你捉弄人,我们犯了什么错?”
溥仪来到毓庆宫,眼泪仍在流着,见了庄士敦,道:“王爷为什么这么固执呢?”
“怎么了,皇上!”庄士敦吃惊地道。
“他什么事都犹豫不决,在我出洋留学的事上,一点也不通人情。”
“存天理灭人欲,已成中国的信条;这且不说,即是从人情上,在王爷看来,在宫中总是安全的,这样过安稳的日子,在他看来是再好也不过的了。一般的中国人都总是安于现状,何况像王爷这样处在动乱危机之中的人。”
“嗨,难道眼睁睁地就这么完了?”溥仪停了一会儿道:“庄师傅,你是真心对我吗?”
“皇上,臣是绝对忠心的。”庄士敦连忙说道。
“我不是皇上,我现在是你的学生,对你的学生,你难道不全力帮助吗?老师,是天下最伟大的人;老师为学生,可以做一切事情的,不是吗?”
“当然是的。”
“那么你为什么不帮助我出洋呢?”
“这,”他望着溥仪渴望的目光,“这当然也是可以的。”
“庄师傅!”
溥仪扑到庄士敦的怀里紧紧地拥抱,二人的心跳在一起。
第二天,毓庆宫中来了许多人。师傅们都来了,内务府连世续也来了,他喘得很厉害;王爷不用说,其余是载泽、载洵、载涛、溥伦;三位太妃也一齐来到——庄和太妃已卧病在床。
世续先说道:“万岁爷,只要您一出城,就等于是……放弃了……优待条件。既然民国都……没有取消,您又何必自己……偏要放弃而出洋呢?”
世续说完话,差点憋了过去,再看其他的人,个个脸色凝重。
溥仪看到这种阵势,知道再解释也没有用,于是不再说在养心殿东暖阁与王爷说过的话,道:“我不要什么优待,我要叫黎民百姓和世界各国都知道,我不希望民国优待我,这倒比人家先取消优待的好。”
陈宝琛道:“优待条件载在盟约,各国公认,民国倘若取消,外国一定帮助我们说话。”
“外国人帮我们——那么我直接到外国去不更好吗?难道他们见了我本人不更帮忙吗?”
载泽道:“孙文的党徒遍布世界,皇上出去,必定危险得很,我们在座的有几位都遭到过暗杀,只是上天保祐而躲过劫难。那么,只身走出宫墙,汇入不可知的人流,后果不可想像。外邦就是想帮助,但对他们的暗杀手段,又能怎样呢?”
这时,三位太妃高度团结,齐声较言相劝。
“我……不会走的。”溥仪差点窒息了,两眼失去了光彩。
众人退去了,好久,溥仪才觉得心情舒畅些。
庄士敦瞅室内无人,悄声对溥仪道:“皇上,载贝勒倒像是开明一点的,不如探探他的口风。”
“好吧。”
养心殿东暖阁里,溥仪又屏退众人,只和载涛对面坐着。
“皇叔,我愿做你的侄儿,不愿做你的皇上。”
载涛脸色大变,忙跪倒在地上:“奴才做错什么了!”
溥仪却摇头笑着,拉起了载涛,道:“我真是这样想的,皇叔不要惊慌。”
载涛的心仍在突突地跳着,疑惑地看着溥仪。
溥仪道:“直奉交战在即,南方孙文势力又起,我在这宫里真的很安全吗?”
“皇上,奴才愿效犬马之劳。”
“皇叔——”溥仪道,“快起来坐下,快——难怪庄士敦师傅说,中国的礼法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真的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把人都弄得生分了。我们多点亲情不好吗?”
载涛这才觉得溥仪今天是有什么事要和他说,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才稳下心,擦掉头上的汗。
“皇上真把我吓死了,以后可不能这样乱说了。”
“好吧,”溥仪道,“我在这安全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