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皇帝
市场,肯定能获得一笔厚利。”
绍英心想:你与商务印书馆熟悉,肯定也能发一笔横财!不过,到了这个地步,绍英也不再说什么,道:“这个办法可以试试,咱又不损失什么。就是不知道皇上那里怎么样。”
“皇上那里,我去说说看。”
郑孝胥来到养心殿,见罗振玉正和皇上说得亲热,心里不免厌恶。
见郑孝胥来了,罗振玉起身告辞,向郑孝胥举一举手,走了。
郑孝胥道:“皇上,罗振玉的散氏盘、毛公鼎的古铜器拓片,佟济煦的珂罗版的宫中藏画集都卖了大价钱,轰动了中外。像这样的清点,为公为私是说不清楚的,所以,臣以为,罗振玉此人不可太信他。”
“唔——”溥仪道,“怪不得有人上奏说罗振玉等人清点古玩字画是越清点越少,看来决不是空穴来风,你也要多加注意!”
“是,皇上。不过,我从罗振玉的拓片得到启示,如果把文渊阁的《四库全书》拉到上海印书馆影印,既可得一大笔钱,解决宫内紧缺的经费,又可展示大清在文化上的伟大贡献,扩大皇上的影响,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溥仪大喜,道:“好!这又不是抵押,只是影印,东西还是咱的,这个法子好!”
“犹如那拓片一样,是从宫中的样本拓取的,卖了好价钱,也应归入宫中才是。”
“这倒提醒了朕,以后的拓片、影印、翻录、抄录都必须经过朕的批准,收入归内务府,违犯的,按偷盗治罪。”
“那么影印《四库全书》的事……”
“就交与你了,你全权处理此事,去办理吧。”
郑孝胥刚一退出,侍卫报:“魔术师韩秉谦师徒来了。”
“快进。”
韩秉谦带着徒弟进了东暖阁倒身下跪,口称:“皇上吉祥。”
“起来吧。”
“谢皇上。”
“这就是你那徒弟,不错,是英俊逼人,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叫李玉亭。”
“果然如玉树临风,虽是小小年纪,举止倒很老道。”
韩秉谦道:“江湖中人,从小历练,比不得一般人家子弟。我这徒弟虽然不是十五岁,但学艺已有八年了,出入的场所场面,见到的世情世面都是极丰富的。”
溥仪道:“这就更好了。”
韩秉谦道:“不知皇上叫小的师徒来要表演什么节目。”
溥仪笑道:“却不是表演节目。”
“那么是……”
“你这徒弟身上的功夫如何?”溥仪做了几个架势。
韩秉谦道:“身手倒是出类拔萃的——玉亭到梁上去。”
李玉亭一个跟头翻上去,如紫燕打了个翻身,轻轻地落到梁上,没有一点声息。
“好!”溥仪赞叹一声,道,“我让你们来,不好说出口的,想让玉亭作我的随侍。”
“玉亭,还不快谢谢皇上恩典!”
李玉亭听师傅这一吆喝,便倒身跪地,咚咚咚磕了三个头,朗声道:“谢万岁抬举。”
“玉亭,真是你的造化!从今以后,你就可有出息了!”
“看赏。”博仪一声叫,有太监捧出盘子,盘子上是满满的珠玉金块,韩秉谦也不推辞一句,跪地磕头谢恩,把东西装进了包裹。
得了玉亭,溥仪整日沉浸在魔术之中,按李玉亭的指点,他买了许多变戏法的道具,经常练习,一个月下来,身手灵活,也能玩几种戏法,于是便把溥杰、溥佳及几位妹妹叫进宫,在他们面前卖弄,这自然博得了许多夸赞,溥仪更是高兴万分。
溥仪想:皇后和淑妃看了我的戏法,也一定拍手叫好,哪天玩给她们看看。
溥仪忽然觉得,这些天来他几乎天天都去看婉容骑自行车,却好长时间没有到文绣那里去了,于是他便来到重华宫。
“万岁爷来了。”太监在院子中传报。
溥仪做了手势,让他们不要声张,他要和文绣开开玩笑。于是他走到文绣的窗前,敲了敲窗,里面没有人应,又敲了敲,里面还是没有人应。溥仪的热情不免减下来,他知道文绣酷爱读书写字弹琴,她的学问,早超过婉容。可是这会儿并没有读书声和琴声,若是在写字,她应该听到的。溥仪疑惑之中又敲了一下,仍是没有人答理。他快快地折回到门口,进屋里去了,见桌子上和琴架上并没有人影,便往里去,见文绣侧身睡着,他又轻步上前,拽了根自己的头发,插在文绣的耳眼里,搌了几下。
文绣这才翻身坐起,笑道:“痒死人了,你干什么。”
“干什么,献你一朵花。”
“哼,还不是献给你的什么伊丽莎白,她是女王,咱是什么。”
“看!”
忽然,溥仪的手中长出一朵玫瑰,文绣大喜,道:“这是怎么回事!”
“看。”
随着溥仪的手一转,他的胳膊上,已站着一只鸽子,红红的眼睛,四处张望着。
“戏法!皇上什么时候学的变戏法!”
“这你也不知道?学了一个多月的,是韩秉谦那个大徒弟李玉亭教的。”
文绣撒着嘴道:“咱哪里知道皇上整天在干什么。”
“我不是来了吗?”
“就是,这倒很稀罕,你今天没去看人家骑车,不怕人家说你呀。”
“哪里的话!你要是想学车,我也送你一辆。”
“哼!就这么想着我!今天到这里来,说不定是想表现自己呢。”
溥仪最怕人家说中他的心事,常言说,雨不大,湿人;话不多,伤人。而文绣的话又正把溥仪自觉不自觉的隐秘说出,溥仪很气恼,来时的盎然兴致早已化为乌有,可他想毕竟自己已一个多月没来这里了,倒是天天去婉容那里,她心里难受,也是可以理解的。于是溥仪道:
“你也别生我的气,我觉得你年龄还小,待你再长大点,我就会天天带着你。”
“哟,那把皇后放哪儿呀,人家是‘后’,咱是‘妃’,你这样说,不怕舌头长疮呀!”
“你还是有点小孩子脾气——好吧,无论你怎么说,在我临走的时候,我还是要送你一件礼物。”
说着,溥仪一伸手,手里多了一朵黄花,把黄花展开,原来是一方块丝绢,上面还有一首词,文绣看去,见是欧阳修的《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簾幕无垂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向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文绣看罢此词,正说中自己心事,不由得双眼涌泪。溥仪见此,才猛然悟起不该题上这么一首词,后悔也已晚了。便道:“淑妃,转眼间是夏天,万物竟相勃发,不是更好吗?待你稍长一点,我会日日在你身旁的。”
又说一遍自己也觉怆的话,溥仪便起身告辞。
他快步来到储秀宫,见婉容正在骑车,她已经骑得非常熟练,拐弯抹角也不用别人去扶了。
“达令。”溥仪叫道。
“嗨。”婉容和他打着招呼,鼻尖上冒着汗,脸白里透红,鲜丽如花。
“下来吧。”
“不,我正骑得高兴呢——亨利,你今天来得这样晚,我等了你好长时间,以为你不来了呢。”
“我在给你准备礼物,快下来吧。”
婉容又绕了一圈,在溥仪面前停下来,道:“你别是哄我玩儿吧?”
“My dear,you see!”
一支鲜红的玫瑰伸到婉容的鼻子底下。
“啊!我太幸福了。”婉容接过玫瑰,嗅了嗅,又吻了吻,道:“皇上就是为我送这礼物呀,我太幸福了。”
她又重复了一遍。
“我的功夫还不错吧,若是在宫外,做个魔术师还是可以的。”
“那个叫什么什么亭的该走了吧?”婉容不经意地问道。
“为什么要走呢?”
“皇上的本领学到家了么。”
“我不会让他走的,他的武功很好,就留在我的身边做随待了。”
玉亭不走了——婉容在心里念叨一句,笑道:“皇上还能变出什么来?”
“看!”
溥仪又变出一只白鸽。
“好可爱的鸽子!”婉容捧着鸽子,用腮摩挲着它。
用过晚膳后,溥仪又和婉容闲话了一会儿,和往常一样,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又回到了养心殿。
而婉容,又是一番惆怅。
池塘里的荷叶铺展开来,柳丝儿也越抽越长。
又一个夏天来到了。
溥仪这些天却异常烦躁,因为宫中偷盗的事情又一件接一件的发生了,最让溥仪气恼的是,有一天祭祀他去拿凤冠,可是上面的钻石珠宝全被人换成了膺品!
许多宫中古旧的珍宝又出现在北京的街头,出现在珠宝店里,舆论又是一片谴责声,报纸上登了许多文章,呼吁保护国宝,敦促政府对清宫采取措施,以防文物字画再被盗卖。
在这种呼声中,民国内务部颁布了“古籍、文物及古迹保存法草案”,“草案”很快在议会通过,内务部把它交给了清宫内务府,与此同时,内务府也被告知:不许把四库全书运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清室无权这样做!
清室的内务府几近瘫痪,绍英、耆龄袖手不问,荣源因为卖国宝的事受到皇上的斥责而不敢露头,金梁以为所上的条陈里有让皇上劝醇亲王退休的话被醇亲王载沣大骂了一顿,也不知到哪里去了。
剩下的郑孝胥已是灰头土脸,他的内务府改革计划已成泡影。
于是郑孝胥写了辞职书递到溥仪桌前,恰在这时,桌上的电话响了。
“喂——”溥仪拿起话筒。
“是皇上吗?”
“是。”
“给皇上请安,我是王怀庆。”
“噢,王将军,有什么事吗?”
“皇上,我在外面听说郑孝胥在宫里闹得很不像话,他这样问下去民国政府可能会采取新的举动,我也不太好帮皇上的忙了,皇上还是酌情过问一下内务府的事情。”
“好的,王将军费心了。”
“为皇上效命,应该的。”
放下话筒,溥仪对郑孝胥道:“朕就准你所请,但仍是懋殿行走,我早晚间都要请教问题的,希望你不要懈气。”
“是,皇上,臣一定尽犬马之劳。”
此时,庄士敦进来了,问:“听说郑先生要辞去总理内务府的职务?”
溥仪道:“我已经准其所请了。”
“皇上,内务府不改革就无法稳定后方,郑大人的改革之所以失败,是由那些既得利益的官僚造成的,若就这么算了,以后对内务府就再也没有什么约束力了。”
郑孝胥道:“是我无能,我别无话说。”
溥仪道:“郑孝胥暂且离职,待情况有所缓和,郑孝胥对内务府再加了解后,可以再掌印钥。”
庄士敦见势态已无法挽回,转而说道:“皇上,如今外面对紫禁城的议论不好,为挽回影响,皇上可与皇后一起做些善事,也可在城内城外走一走。”
不知道这外国老夫子怎么想出这种法子,在他的眼里,皇上和皇后总是高贵的,必然受到公众的拥戴,走到哪里,肯定会成为公众注意的中心,在为新闻的焦点。
庄士敦有的看法是对的,有的看法不是自欺就是欺人。
皇上早应到外面玩玩的想法,只是苦于无法开口,庄士敦给他找出这么一条理由来,他欢天喜地地答应了。
无意间,溥仪游景山的消息让报界知道了,报纸预先登出了消息。
游山那天,景山周围遍布军队和警察,但这丝毫没有减损百姓们瞻望皇上、皇后丰采的热情。
婉容身着素花旗袍,显得朴素而又典雅,优美的曲线又得以巧妙的展示;她脚上是一双高跟花盆鞋,走起路来袅袅婷婷如风摆杨柳;头上钗簪闪耀,又戴着九龙四凤的珠翠凤冠,高贵的身份由此显示出来。
皇上、皇后出神武门了!
围观的市民引颈张望,渴望能看得更真切些,便如潮水般往前拥,城防守卫队的士兵和护军们把人流往回推,大枪的刺刀闪闪发光。
忽然,婉容向市民们作了个优雅的手势,挥起的手臂在空中划了个柔美的弧线。人潮中立即响起欢呼声。溥仪见此,也举手向百姓们挥手致意。
溥仪的前面是护军开道,后面是婉容,再后是溥杰,然后是随身侍卫。荣源及部分王公和内务府大臣则在侍卫的后面,最后又是护军。
众人从正门进园,五座山峰如青螺一般摆在面前。溥仪、婉客带着人们首先来到寿皇殿,向着历代的祖宗遗影、遗物跪拜了一番。然后从绮望楼沿山路东走,到达红墙,溥仪已气喘吁吁。
婉容道:“皇上,以后要多出来走走,这样极有利身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