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后门
“你这猴头,只会说嘴,瓶儿你也拿不动,怎么去降妖伏怪?”
—先大圣,再悟空,而后猴头,越发得不庄重了。还记得两界山作诗否,怎么变成“只会说嘴”了?
“不瞒菩萨说,平时拿得动,今日拿不动了……”悟空说。
—吴承恩看来把孙悟空替观音拿过净瓶的事给忘了,现在又补起。这瓶儿可是宝贝啊,可见观音对孙悟空的信任。
“悟空,我这瓶里的甘露琼浆,比那龙王的私雨不同,能灭妖怪的三昧火。待要你拿去了,你又拿不动;待要善财龙女与你去,你却又不是好心,专一只会骗人。你见我这龙女貌美,净瓶又是个宝贝,你假若骗了去,却哪有功夫又来寻你?” —孙悟空干的坏事,一是闹,二是偷,哪来的骗和色?恐怕只有观音才认为孙悟空会骗。骗啥,骗女人的芳心也。龙女貌美,又关悟空屁事,难道她也怕龙女爱上孙悟空,两人私奔?菩萨吃醋了?龙女是如何得知孙悟空的?又不见她跟随观音出来公干过,看来在普陀山,孙悟空是聊天的话题之一啊,多半还是观音自己提的。又大显根本没有必要的神通,把孙悟空呼来喝去,不费半点功夫,莫非在警告某人,不要跟我抢凯子?
“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若驾筋斗云,掀露身体,对菩萨不敬。”悟空说。
—悟空你怕露体,人家菩萨可不怕啊,不信,观音就脱给你看。
紧接着,在收通天河灵感大王的时候,观音就迫不及待地脱了一回,原文如下:
噫!这个美猴王,性急能鹊薄。诸天留不住,要往里边皐。拽步入深林,睁眼偷觑着。远观救苦尊,盘坐衬残箬。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到了“真假美猴王”一回,就更了不得了。唐僧又故伎重施,贬孙悟空出门,孙悟空就直接了当去找观音了。观音也怪,全然不顾唐僧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将孙悟空留在身边达四天四夜之久。这四天到底两人的关系有何进展,吴承恩没有写,但在此后整整四十回的书中,观音只在取经大功告成时露脸一次,与在此之前频频露脸相比,简直就是不合常理,因为她是取经团的分管领导。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两个可能,一是观音有意,悟空无情,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二是两人过于亲密,而普陀山上人多嘴杂,黑熊怪、善财童子与孙悟空本是仇人,善财龙女又貌美多情,木叉是世家子弟,看不起孙悟空这等平民英雄,这都是不利的局面。于是两人约定,待大功告成,再续前情。最后一回,取经五人皆加入佛门帮派,排定座位,孙悟空与观音挨在一起,是不是吴承恩在打哑谜呢?况孙悟空新进,地位反倒在观音之上,是不是吴承恩又在维护男尊女卑的传统呢?呜呼,吴之心思,可谓慎矣。
而统观整个《西游》与吴承恩生平,此书是为民间知识分子鸣不平,然一心所托的,仍是封建道统。人格分裂,行文之际,难免在抗争与道统之间徘徊,故文多纰漏,结构松散。明清小说大都如此,尤以夏敬渠《野叟曝言》为最,惟《三国演义》、《红楼梦》(前八十回)、《金瓶梅》例外。所不同的是,《三国演义》是一腔浩然道统,《金瓶梅》为一腔市民孤愤,《红楼梦》为一腔女儿疾情也。
孙悟空的关系网&唐僧肉的吃法德兰之美:孙悟空的关系网
不少人为孙悟空鸣冤,认为其被封的职位与实际贡献相比差了很多。事实上,孙悟空大落大起,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石猴成长为佛界最高决策小组的斗战胜佛,实属成绩斐然,着实不易。
孙悟空的飞黄腾达,离不开他精心编织的关系网。
纵观孙悟空的关系网,大略可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并非完全割裂,而是错综复杂,相互交错,含混不清。
孙悟空的出生虽采日月之精华,集天地之灵秀,但作为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他的家庭出身不比一个放羊的苦孩子优越。孙悟空清醒地看到自身劣势,出道不久便奔花果山而去。此山聚集着他的同类,外貌与生活习性上和他毫无二致,极易博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果然,他轻而易举晋升为美猴王。这是革命的初期阶段,关系网的创建时期,即第一个层次。
这个层次的关系网完全依靠亲情支撑,对其后来的飞黄腾达帮助不大,但孙悟空每次心情沮丧,工作失意之时,都会来此避难疗伤。譬如大闹天空后,取经路上与六耳猕猴交手被唐僧赶跑后,都选择了这个避难所。这层关系网作为一个大后方,给他以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孙悟空作为一个天生的政治家,嗅觉比常人要敏锐得多,他明白知识就是力量,于是,自费学习了七十二变、筋斗云等实用科学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以自身的实力去敲打侵犯鬼、魔、神诸界,结识各界权贵,从而得以编织第二层关系网。
这个层次的关系网大多是慑于孙悟空的淫威,在金箍棒下强行编织的。这里面比较奇怪的当属玉皇大帝,领导着天庭众神,下辖天兵天将,竟然奈何不了一个独角土匪,赐“弼马温”错失先局,封“齐天大圣”将死后路。取经路上孙悟空奈何不了的妖魔鬼怪,竟不少出于玉帝手下爱卿的坐骑或宠物,真真是匪夷所思。孙悟空的技艺似乎并未生疏,只怪玉帝管理无方,众臣未肯尽力。也是,王母娘娘竟然不必垂帘即可听政,玉帝贻笑大方也算是众望所归了。
悟空踢翻炼丹炉,大闹蟠桃会,龙颜大怒,这才引发如来的加入。等他体会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之理,却已被压在五指山下,剥夺政治生命五百年。聪明的悟空由此学会了看人下菜,夹着尾巴做猴。这件不能再坏的坏事,使他领略了编织第三层关系网的奥妙。
这层关系网主要是由强大的如来、观音,甚至包括他那个懦弱无能、善恶不分的师傅唐僧构成。唐僧原无缚鸡之力,只不过会念几句泊来的紧箍咒,便把孙悟空玩弄于股掌之上。这层网中之人,各个皆有打击孙悟空的实力,属于标准的实权派,能为其提供升职的机会,孙悟空对他们的真正感情应该是又厌又畏。
孙悟空对不同层次关系网的态度,也耐人寻味。对第一层亲情构成的关系网,他只需要投入名气加大宣传力度,威慑群魔,偶尔送回来些酒菜水果即可维持。对第二层关系网,他有能力把握的即天神那一块儿,就算求人帮忙,也是玉帝老儿、土地老儿、雷公孙子之流的称呼,极尽嘲弄挖苦之能事。而对如来、观音,包括唐僧,他都是恭敬有加,自堕身份,着意奉承,除了技不如人,不能排除的似乎还有无法抵御的升官成佛的诱惑。
取经路上的除妖降魔,孙悟空本人超一流的能力似乎很少发挥相应的作用,说不定他是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实力,因为有些现象非常奇怪。早先轻而易举战胜的天兵天将,如今竟然要大搬外援,骗谁呢?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只是通过自己行动的失败,来充分炫耀展示这些可能给他带来崇拜目光的关系网。
孙悟空的关系网,揭示了一个科学道理,即没有关系创造关系也是能够结网的,不同的关系网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缔结;同时也说明了任何妄自菲薄的态度都是不负责任的。对后世极具参考价值,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孙悟空的关系网&唐僧肉的吃法刘贤冰:唐僧肉的吃法
整部《西游记》,其实是围绕吃唐僧肉展开的。西行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除去几位女妖或女皇打过嫁给唐长老的主意,师徒顺手做了几件济世救民的好人好事外,其余时间里,基本上是妖精们在嚷嚷着要吃唐僧肉,孙悟空使出平生手段,并利用在神魔两界建立的良好关系,打通各种关节,借助各方势力,让那些妖精就是吃不成。
最后,没有一个妖精知道唐僧肉到底是啥滋味,不过,关于唐僧肉的吃法还是有过讨论的。我发现,沿路上的妖精没一个称得上是美食家,他们对唐僧肉的吃法毫无创意,其意见都大同小异:要么是蒸着吃,要么就是煮着吃。
关于唐人如何吃东西,我懒得去查资料了;《西游记》里也语焉不详。但据我所知,虽然当时满汉全席还没有发明出来,但炸熘爆炒烹等基本的烹调技巧还是被掌握了的。
咱们自古就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传统,《西游记》里的妖精不知为什么没有深入探讨更好的吃法。我私下里认为,吃了便可长生不老的唐僧肉,弄个色香味俱全地端将上来,岂不更妙?
我后来发现吴承恩先生还是没错。理由很简单:唐三藏师傅取经是跨出国门了的—当然,史料记载他是偷渡出国的;众所周知,外国人在吃的问题上没咱中国人讲究;以此推之,国外的妖精就更不讲究。
有意思的是,国外的妖精也吃熟食,他们还知道煮着吃,或者蒸着吃—也算唐僧命不该绝,如果那些妖精生吞活剥地干,唐朝和尚肯定被吃过N回了。
当然,国外的妖精对吃也不是完全没有研究,他们肯定知道,唐僧肉煮着吃或者蒸着吃,营养成分损失得是最少的。只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他们是准备将唐僧肉用来下酒的,而喝酒时光吃蒸煮食物,是不是单调了点儿?
《西游记》里的妖精头目,好像特别讲义气,捉了唐僧来,自是庆贺一番,同时表示将与小妖们一道大快朵颐,共同登仙,并给亲戚朋友也发了不少请柬,看起来够排场的。可末了就一盘“清蒸唐僧肉”搁桌子上,怎么着也显得有些寒碜吧?即使酒水上的是XO,主食上的是人肉馒头,也是让请吃者跌份,吃请者皱眉的事儿。
师徒四人中,就算猪八戒先生对吃有些研究。那些妖精将唐僧、八戒、沙僧等捉了来,绑了,然后坐下来研究怎么吃的问题。猪八戒见他们不得要领,也急得直跺脚,无奈手脚被缚,没法仔细传授美食文化;不过,猪先生在生死关头也没丢专业精神,还在点拨那些不开窍的妖精:“别把俺老猪捆紧了,不然就不好吃了。”对于猪先生的建议,妖精们基本上没采纳。但也有个例外:那个豹子精虽然也没采纳猪八戒的意见,可他却没捆唐僧。唐僧一直在洞穴中自由地散步,妖精用鼻子在他身上嗅来嗅去。从美食角度看,豹子精做得对,这说明他对吃人肉比较内行,同时也说明在吃稀有动物之前,有必要让稀有动物活动一下筋骨。就像我们现在到大酒店吃饭时看到的一样,门前总是养着各种难得一见的活物,它们边活动筋骨边向食客挤眉弄眼,然后我们就开始向它们挤眉弄眼—不过,当时唐僧没向妖怪挤眉弄眼,他在念“阿弥佗佛”。
猪先生向妖怪提出建议时,肯定也认为自己忝为稀有动物行列,但豹子精有不同意见,所以也就没理他。
这事其实有些遗憾。猪八戒虽然算不上稀有动物,而且还假装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和尚,其实他深谙美食之道—美食家的职称可以补办—如果当时豹子精给他松了绑,让其坐下来将唐朝的美食文化细细讲来,情况可能就会是这样:唐僧肉的吃法绝不止蒸煮两种,而是三十六种,或者七十二种,反正办个“唐僧肉全席”肯定不在话下。
唐僧是永远不会被吃的,这个我们已经了解。孙悟空本领高强,且黑白两道都行得通,妖精们只能干瞪眼,成仙升天也只是一个梦。
关于唐僧肉的吃法只是一个假设,正如吃了唐僧肉会长生不老也是假设。既然唐僧永远不会被吃,那就什么也不用担心。所以就可以这样:借妖精们想吃唐僧肉的大好形势,进行现身说法,在取经途中传播一下唐朝美食文化。
当然,这也是个假设。
阿特:岳飞被杀之谜岳飞被杀之谜(1)
也许是拜刘兰芳的评书联播之赐,岳飞在中国可算得上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前些天教育部的爷们闲着没事儿干了,想学学日本人修改教科书的样儿,把岳飞从民族英雄的宝座上拉下来,惹得网上网下纷纷声讨教育部,岳大帅着实又红火了一把。
评书和正史上都说岳飞是死于秦桧的陷害。秦桧嫉妒岳飞屡建大功,于是怂恿皇帝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军,然后诬陷岳飞要造反,把他害死在监狱里。当时另一个元帅韩世忠曾经去问秦桧岳飞到底犯了什么罪,秦桧说:“飞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