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的红颜
。”
向巫师询问两个鬼的面貌,从未见过灌夫和窦婴的巫师所形容的两个厉鬼面貌,却宛然与灌夫窦婴一模一样。
好了,一听巫师的说法,从王娡开始,所有的人都遍体冰凉、无话可说。
不久,田汀驮诤月矣镏兴赖袅恕V槐缺凰λ赖墓喾蝰加ざ嗷盍思父鲈露选?br />
四年后,田汀亩犹锾穹缸锓暇簟4笫埔讶サ奶锸洗忧八龉牧有写耸北惴追状蟀子谔煜隆?br />
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追查同党的时候,田汀忧肮楦搅醢驳氖路ⅰ?br />
那还是武帝初即位、田汀H翁镜氖焙颉5笔瘪继笠晕涞畚拮游桑胍⒒茨贤趿醢参侍澹却岱狭醭埂5笔绷醢踩刖┏朴诩缡苟娴奶锿‘前去霸上迎接,向刘安讨安说:“皇帝没有太子,大王你既贤明又是高祖亲孙,一旦皇帝早逝,您不继位谁还有资格继位?”
田汀耸腔实鄣那拙司耍饣八党隼吹比挥胫诓煌昧醢残目跎疋椒⒕醯眯』实壑谂亚桌耄约喝俜⒂腥眨⒓丛痛蟊式鹨票Γ⑶医锿‘引为知己,承诺自己一旦升发,定不忘了他的知遇之恩。
不用说,武帝刘彻听到这则“旧闻”的时候,恨得牙齿发痒到了什么程度。他早先杀灌夫窦婴的时候就已经很不甘愿,认为两人罪不该死,全是被母亲硬逼着干的。如今听到这等消息,更是怒火中烧,咒骂道:“可恨田汀箍馗婀喾蚰蹦妫攀歉稣嬲穆页荚糇樱∫皇钦饧一锼赖迷纾曳敲鹆怂宀豢桑 ?br />
田汀芄晃亲鞔酰胪鯅偷闹С置懿豢煞帧S纱艘部杉鯅投阅锛业陌侔闾换さ搅耸裁闯潭取!呛牵蹬庀虻模?br />
王娡的护短,当然莫过于对田汀还颂锿‘,其它的家人她也十分关照偏袒。
十九、美男韩嫣
王娡对唯一的儿子、当朝的天子刘彻,不用说是管得很严实的。因为这不但是她唯一的儿子,更是她身家性命的全部依靠。除此之外,汉初帝王畏母似乎也成了一种习惯,个个都在生母的面前噤若寒蝉。吕雉与刘盈就不用说了,就连史书上记载得最温和谨慎的薄太后,都让儿子刘启奉若神明地供着。
王娡自然也就前辈们的身上学了不少本事。比如她婆婆窦太后向儿子绝食抗议的招数,她就曾经因为弟弟田汀脑倒适┱构妒潜谱哦由绷瞬幌肷钡拇蟪肌?br />
儿子听教听话,当然是王娡最大的梦想(也是世上所有父母的梦想),那么在她看来,有可能引得儿子走上“邪路”、甚至于违背自己意愿的所有人或事物,就当然是罪无可恕的了。
韩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撞上铁板的。
韩嫣是韩信的曾孙子,也是刘彻从小一起长大的亲信好友。准确的说,他就是陪皇子们读书的人,而在所有的皇子和陪读中,刘彻唯独与他最投契。小时候一起读书学写字,长大了一起学骑射,等到刘彻成为皇帝,整兵习武准备讨伐匈奴的时候,他又带头练习匈奴的武器,实行“知己知彼”。
除了公事,私底下他与刘彻的关系也好得非比寻常,刘彻经常不顾君臣之礼与韩嫣同吃同睡,情份甚至远在后宫嫔妃之上,他所得到的封赏,也远远超过了旁人。——在这方面,西汉皇家有家传心得。
顺便要说一声,韩嫣的曾祖父韩信:此韩信非彼韩信,并非大家熟知的那位忍受跨下之辱的淮阴人韩信,而是先秦时韩国的王室后人,他们的世居之地在南阳。韩王信乃是韩国厘王咎的堂侄儿,他在楚汉之争中投靠了刘邦,由于这一项明智的投资,汉室得天下后,韩信被封为太原韩王。
不过,刘邦吕雉夫妇的疑心病从来就不轻,与淮阴侯韩信命运相似的是:太原王韩信不久也被刘邦怀疑反叛。有了其它异姓王的惨痛教训,太原韩王信不得不选择出逃匈奴,直到韩王信死后,汉文帝为所有高祖年间被冤枉的功臣平反,他的两个儿子韩婴、韩颓当才敢率众返乡。
韩嫣就是弓高侯韩颓当的庶出孙子。
韩嫣对于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特殊地位非常清楚,所以他也从来不愿意亏待自己。比如说,他喜欢骑射,经常外出射猎。但是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的弹弓里射出的不是石弹或箭矢,而是金弹丸。而且用起来毫不吝啬,每天都要用掉十几枚之多。长安城里的百姓们因此传唱歌谣:“苦饥寒,逐金丸。”——为饥寒所困苦吗?赶紧追拾金丸去呀!
因此,只要听说韩嫣外出弹射,长安城里外的孩童们都争先恐后地追逐着他的车马,将落地的金丸一一拾去贴补家用。韩嫣倒也不以为忤,似乎对自己的金丸能够派上更大用场很满意。
当然,韩大少绝不是个节俭济贫的善人,他只是个没有多少心眼儿的纨绔子弟,亏待自己的事情,他是绝对不干的。除了用黄金为弹丸胡射乱弹之外,他还用玳瑁为床,锦衣玉食,逍遥快活。
可能是快活过头了,渐渐地韩嫣有些忘乎所以。咳,忘乎所以之后,离谱的事当然就接着来,以后的结果当然也就可想而知。
二十、江都王刘非的愤怒
按照国家制度,所有分封在外的诸侯王都会定期进京拜见太后和皇帝。有一次,江都王刘非依例进京陛见。他是一位程夫人为景帝所生的儿子,乃是武帝的异母兄弟。不用说,武帝对这位哥哥还是很有些情份的,特意邀他和自己一起去上林苑打猎。
关于江都王刘非,要特别讲一讲。
刘非是景帝的第五子(?),英武挺拨,早在大哥刘荣被立为太子之前,十五岁的他就主动请缨,请求率军征讨吴王刘濞之乱,并且大获全胜。(顺便再算一次年龄,可见刘荣作为活着的长子,次年成为太子时,总在十八岁上下。那么,刘嫖替自己的女儿向这位侄儿提亲,可见陈娇至少也该十五岁了,而刘彻此时不过六七岁——她该比刘彻大了多少岁?如果她本身年纪就与刘荣相仿甚至还偏大,那与刘彻差得就更远了……唉,陈娇实在是命苦,可以想象,她与小丈夫刘彻之间是怎样一种情形。要不是母亲的贪心,她完全应该嫁给一个年纪相配的青年,实话说,刘非就很不错嘛!……)
刘非以皇子亲王身份出征大胜,令做父亲的刘启大感面上光辉,于是将他由汝南王迁为江都王,将他手下败将吴王刘濞的封国送了给他,还特地允许他使用天子级别的仪仗队。——嘻嘻,即使身为皇帝,儿女才干出众也是要忍不住得意洋洋地仰着老脸到处显摆的。
刘非就国后,在自己的领地上随心所欲,广招四方豪杰,习武练兵。元光五年匈奴进犯,他又忍不住手痒,向弟弟上书请求出战。此时的刘非已经四十多岁了,刘彻没有答应哥哥的要求。第二年的十二月,刘非病逝。追谥为江都易王。
可是龙不一定生龙,凤不一定生凤。英雄盖世的刘非却没有生出好儿子。继承王位的刘建好色荒淫,父亲还未下葬,他就把刘非生前的姬妾统统据为己有了。这还是小意思。此后刘建还上演了一出“新诸儿文姜记”,和前来奔父丧的妹妹、盖侯(武帝刘彻的亲舅舅王信是也)儿媳刘徵臣勾搭成奸。
作风问题倒也罢了,几年后(公元前121年),淮南王刘安谋反,刘建得知消息后不但不报告给叔叔刘彻,自己还整顿军务、树起父亲用过的天子旌旗,打算与刘安一争高下,大有得天下者舍我其谁的架势。
不用说,火德星没有照耀在刘建的头上。事发后刘建和王后成光畏罪自杀。刘非一世英雄挣下的事业,就这么被不孝子轻轻葬送了。
刘建死后十六年,武帝刘彻准备与西域乌孙国王昆莫和亲,联手对付匈奴。在宗室诸女中,他最后挑中了刘建与王后成光的女儿刘细君。他将侄孙女细君封为公主,代替自己的女儿远嫁乌孙。细君在乌孙国两嫁国王,留下一个名叫少夫的女儿和一首悲凉的诗歌早逝。
刘细君就是刘非的孙女。
当然,现在还是武帝初登基的时候,刘彻还没有儿女,而刘非的儿子刘建、女儿刘徵君都还是无知幼儿。兄弟俩都不可能预知他们未来的命运和纠结。
到了兄弟俩相约打猎的这一天,刘非一大早就来到路边等待。
刘彻虽然是弟弟,但是毕竟身为皇帝,出门的程序复杂得很。在出发之前,他先派韩嫣作先驱。(不用说,头天晚上韩嫣又和小皇帝厮混到一起去了)
刘非远远的看见一驾皇帝级别的车在前狂奔,后头跟着成百的骑兵,不但威风凛凛,更是直接从皇帝的宫室里驰出来的——别说刘非,换谁都会认为,那当然是皇帝本人来了。
于是刘非连忙将自己的侍丛仪仗藏起,独个儿伏在路旁行礼叩拜。
谁知“皇帝车驾”居然飞驰而过,对道旁这个身着亲王礼服行礼的人避而不见、更不还礼。
刘非大出意外,想不明白为什么弟弟会这么傲慢,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好生紧张。抬头仔细再看,这才明白过来,坐着皇帝副车大摇大摆、对自己不屑一顾的竟然不过是个普通大臣韩嫣。
这可把刘非气晕了,他也不打猎了,转头直奔太后王娡的宫室,一见嫡母,便嚎啕大哭,说:“我这样的亲王还当得有什么意思?不如把王位归还朝廷,回来当个近侍警卫,还能有韩嫣这样的威风呢!”
王娡看见刘非哭成这样,也忍不住怒火中烧:再怎么说,刘非也是她的庶子,她是刘非的娘,岂能让儿子给人欺负了?她简直恨不得立刻把韩嫣碎剁了给刘非出气。
虽然由于刘彻的干预,不想造成兄弟隔阂的王娡这一次没能杀得了韩嫣,但是韩嫣却已经大大得罪了王娡。这位王太后对韩嫣的杀心由此已经深种。
二十一、王太后的隐私穿了帮
韩嫣也知道自己得罪了太后,想要补过。可惜他补过的方法太过草率,反倒更进一步地坚定了王太后将他杀之而后快的念头。
作为一个喜欢到处亮相的纨绔公子,韩嫣对于民间的走狗斗鸡非常在行,因此也就对民间的很多小道消息了如指掌。
在这些小道消息里,就包括了王娡入宫前曾经嫁人生女的内容。
韩嫣认为,这消息可以善加利用,如果让王太后母女团聚,说不定她就能对自己网开一面了。于是他将这件事向刘彻详细说了一遍。
武帝一点也不觉得母亲的婚姻史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一听便大喜过望,亲自驾着车赶到长陵小集市上去迎接异父大姐。
金俗这时早已嫁人并生儿育女,虽然家境殷实,但是从来也不知道生母竟然会是当朝太后、异父弟弟是堂堂天子。面对这从天而降的华贵车队惊慌失措,还以为是无妄之灾找上了自己,吓得到处躲藏,最后被侍卫们从床底下找了出来。
当面前面的华服少年(皇帝?)向自己含泪行礼,以“大姊”相称的时候,金俗一定恍若身在梦境。
刘彻将金俗一直带进王娡居住的长乐宫,满心欢喜地告诉母亲:“我把金家大姐接回来了!”
这真是晴天响雷。这时王娡的年纪已经大了,太后的地位也已确立,对自己当年抛弃的女儿也就时时会回想掂念。但是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所以她一直也不曾提起。原以为就此罢休,万没有想到长女竟会出现在自己面前、而带她前来的竟然是自己与后夫所生的皇帝儿子。
当年的小婴儿如今竟已是中年妇人,王娡此时回首前尘,也禁不住涕泪交流。
刘彻眼看母亲和大姐哭成一团,连忙上来活跃气氛,设宴敬酒,并且当场赐给大姐钱千万、奴婢三百人、田园百顷、府第一座。
金俗面对这飞来的富贵,一时手足无措,王娡连忙代金俗向儿子道谢。
从此,平民妇人金俗成为了贵妇,拥有了自己的汤沐邑,还有了一个“修成君”的封号。
二十二、太后外孙女的婚变记
大概是为了弥补自己几十年来心中的亏欠,王娡对金俗以及金俗的一双儿女格外偏袒。
金俗的儿子号称“修成子仲”。这个少年可算是正宗的暴发户,由唯唯喏喏的小人物一下子跃升到了人间巅峰,在长安城内外横行霸道。但是凭着太后姥姥的偏爱,他却一直安然无恙。
金俗的女儿名娥, 王娡爱女之余也想为外孙女铺就光明大道,便想让娥嫁与刘氏诸王为后。
娥的婚事可谓一波三折、坎坷无比。着实教王太后费了不少心思,最后仍然是劳而无功。
首先,王太后看中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