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的红颜
刘彻遂兴起大狱,派司隶校尉江充追查。
江充与郅都、张汤一样,都是著名的酷吏。然而至都虽名列酷吏,却执法刚正不畏权贵而且为国保土有大功,号为“苍鹰”;张汤则清廉自守,被朱买臣等人诬陷自杀后家产仅五百金,殓葬时有棺无椁(武帝得知后诛杀了朱买臣等人。张汤家风严谨,其子张贺即为汉宣帝的媒人,撮合了宣帝与许平君的婚事。张贺死在宣帝即位之前,宣帝为报答他,追封其为恩德侯,其七岁孙为关内侯,其兄张安世亦封侯且前后加食邑达万户。张安世遂辞去官职并且勤俭度日,宣帝对他的亲近远超过辅政大臣霍光。此后张家继续沿袭张汤的清廉谨慎作风,王莽篡汉时也不曾失去显赫的地位,东汉光武帝刘秀时仍然晋封张汤后人为武始侯。张汤家族成为有汉一朝的独一无二的人物)——然而江充是酷吏中的败类,他由于与太子刘据结怨,而开始处心积虑要颠覆刘据的地位。武帝将巨盗朱安世的案子交到江充手里,真是正中他的下怀。而在颠覆卫子夫刘据母子地位这件事上,江充更与贰师将军李广利是同道中人。
在卫青去世后第三年(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汉武帝听说西域大宛王国(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分别拥有一部份)贰师城外有一种“汗血宝马”,便派使者带着巨额黄金前往购买。然而大宛国王拒绝出售,使者破口大骂。被激怒的国王便命令郁成王在边境截杀了西汉使团,抢掉了所有的黄金。刘彻大怒如狂,正式起用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远征大宛。结果李广利首战大败,只带着十分之一二的残兵逃了回来。刘彻想到从前卫青霍去病的战无不胜,看着李广利狼狈不堪的战报更是怒不可遏,下令他及所部有敢踏进玉门关的一律杀无赦。随后他继续增兵,直到李广利击败大宛国,大宛国臣民杀死国王求降、献出三千余匹汗血马为止。
李广利前后两战,付出十万士卒的性命,这其中大多数兵士并非死于战事,而是死于李广利不爱惜兵力,任意作践下属。然而刘彻装聋作哑,仍然封李广利为领八千户的海西侯,对李氏兄弟重用无比。李延年不争气,竟然在皇宫中淫乱,不久被武帝诛杀。李广利则有些心机,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武帝兄长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屈牦做儿媳,为更好的机会铺路。而现在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在江充的“深入调查”之后,长安城乃至各郡国前后共有数万人因巫蛊之事无辜被杀,到征和二年春夏之际,公孙贺一家连同阳石、诸邑公主,先后被杀。卫子夫失去了在王朝中最后一位有实力的亲属,还失去了两个亲生女儿。
——江充初战告捷,他的“工作成果”使李广利坐收渔利:他的儿女亲家刘屈牦随后被封为丞相。
接下来江充继续努力,将案情进一步扩大,一直查到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头上。他将他们所居住的宫室挖得如同菜地,卫子夫和太子连放一张坐榻的平地都没有。
卫子夫毕竟是三十八年的皇后,刘据更是拥有理政之权的太子,他们都受不了江充肆无忌惮的羞辱。等到江充居然“挖”出“证据”的时候,他们更恍然大悟,明白了他的险恶用心。于是刘据要求面见父亲申辩。然而这个再正常不过的请求却被江充一口回绝。面对这样的情形,卫子夫让刘据向少傅石德求救,石德说:“自公孙丞相和两位公主被杀之后到如今,形势再明白不过,江充和他的后台老板就是想要除掉你们母子。事已至此,只能逮捕江充一行,追查真相,免得他们去向皇帝胡言乱语,否则不堪设想。何况如今皇帝远在淳化甘泉宫,江充不让你去见皇帝,说不定还有更糟糕的原因——也许是要重演秦始皇驾崩、丞相和宦官秘不发丧,矫诏杀太子扶苏,另立新帝的故事了。”
仪和二年七月壬午日,皇后卫子夫与太子刘据在愤怒和恐惧中,听从了石德的建议,派人假冒武帝的使者斩杀了江充。但是在混乱中却没能将江充的同党一网擒拿,宦官苏文逃之夭夭,快马加鞭地跑去向武帝诬告皇后和太子谋反。
武帝不相信那个一向胆小懦弱不象自己的儿子,居然能有这样的胆子,又派了一个人赶往长安打听底细。结果这位调查员胆小如鼠,连长安城门都不敢进去,瞎转一圈之后便回来信口开河,说皇后和太子确实谋反,急着想当皇帝啊。
于是震惊之下的武帝不再犹豫,立即派刘屈牦率军去跟儿子决一死战。卫子夫和刘据到此时已是骑虎难下,只能跟武帝动起刀兵。但是他们没有兵符,只能持节调兵,但姜还是老的辣,武帝早已派人通知了精兵胡骑。刘据又持节前往监北军调任安的军队,但是武帝已经更改了节杖的规格,在原来的赤节上加上了黄旄,任安也同样拒绝了刘据的要求。调动不了正规军,卫子夫和刘据只得释放狱中囚犯、发动市民出来作战。八天后,长安城内死者数万人,刘据大败,只带着两个随同作战的儿子从复盎门逃亡。
获胜的武帝刘彻一面派人追捕儿子,一面派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前往未央宫,向卫子夫宣布诏令,收缴她的皇后玺绶,等待制裁。卫子夫已经无儿无女,更了解丈夫的无情,她拒绝再受任何羞辱,自杀身亡。——卫子夫的年龄史书没有详细的记载,假如她与负心汉刘彻同年的话,则死时已经六十六岁。
卫子夫死后不久,亡命河南的刘据父子也在八月辛亥日死于追捕。刘据死后,被称为“戾”太子。
在卫子夫和刘据死后,卫氏家族尽数被灭,刘据的幕僚与眷属也被杀光(只有一个数月大的婴儿刘询幸免于难),平阳公主的孙儿平阳侯曹宗也没有幸免(汉哀帝时,不知怎地找到一个曹参七世孙曹本始,复封平阳侯,到班固作《汉书》的时候,新平阳曹氏已更替七代侯矣)。而与卫氏沾亲带故有交情的侯爵、将领,包括不肯出兵帮助刘据的任安(他曾经是卫青的门客),都被抄家杀头,数以十万计的人死于非命。在这场大混战中为刘据出力的兵丁则举族流放敦煌,这一路拖老带少的颠沛流离,死人数目只会比十万更多。
自认为大功告成的苏文心花怒放,找来另一名宦官姚定汉作帮手,将卫子夫的尸首拖到小空房里,装进一具平民使用的小棺材,胡乱埋到长安城南桐柏地方。
十六、巫蛊之祸的后续
“巫蛊之祸”的次年三月(公元前91),武帝再次任命李广利为将军,出征匈奴。出发之时,李广利再次叮嘱刘屈牦要加紧策立李夫人所生昌邑王为太子的事宜。
然而刘屈牦的动作太过加紧,甚至又动用起了巫蛊之术,而这样的消息居然都走漏了出去,被宦官郭穰得知并报告了武帝。得知消息的武帝立即加以追查,而看守汉高祖刘邦陵墓的田千秋更在此后不久上书武帝,说自己梦见一个白发老者,坚持要他田某人上书皇帝,陈述戾太子刘据的冤屈。刘彻此时气头已过,恢复了冷静,开始对卫子夫和刘据之死满怀疑窦。在看到田千秋在奏章之后他的脑筋更深受触动,认为这梦中老者定然是自己的祖宗刘邦显灵。于是他任命田千秋为大鸿胪,又开始调查卫子夫和刘据谋反的前因后果。一查之下刘彻目瞪口呆,发觉此事背后的内幕黑底,李广利刘屈牦有脱不了的干系。
同年六月,刘屈氂被装进厨车游街,腰斩于东市,其妻也被斩首华阳街。田千秋被任命为丞相。
此时李广利正率军追击匈奴。刘氏被“巫蛊”所诛的消息很快传遍军中,他的部下密谋将他就地逮捕,他怕死心切,只得向匈奴投降。武帝闻讯大怒,更坐实了对他的怀疑,立即灭了李氏全族。
而打头阵诬蔑卫子夫皇后和太子刘据的江充苏文更逃不过去。江充虽然早被刘据所杀,恼恨中的刘彻仍然将江氏灭族。苏文是宦官一个无家可灭,便被活活烧死。
汉武帝随后隆重安葬刘据,并在他丧命之处兴建“归来望思”台、长安建起思子宫,希望能为刘据招魂追思。
然而他好象忘却了与自己做三十八年夫妻之久的卫子夫,没有对她进行任何改葬追悼。这一段帝王与女奴的爱情传奇,以最残酷的方式彻底终结。
在戾太子刘据丧命、齐王刘闳早夭之后,昌邑哀王刘髆也在舅父叛逃之后不久郁郁病死,武帝的继承人只能在他剩下的三个儿子中选择。
在这其中,三子燕王刘旦和四子广陵王刘胥都是另一位李夫人所生。按年龄燕王居长,于是他从封国内派出一位使者,试探性地向武帝上书请求返回都城侍奉父亲。武帝大怒,认为有必要杀鸡给猴看,遂将倒霉的使者一刀两段。燕王没了指望,那么是不是就轮到广陵王刘胥了?
然而武帝另有安排。
大约是在后元元年(公元前88)正月的一天,在甘泉宫中养病的武帝刘彻召来画师,画了一副《周公负成王》之图拿给群臣观看。众人这才大悟,明白了武帝的心思是想要册立最小的儿子刘弗陵。
十七、一个来自奇迹的美人
刘弗陵的母亲姓赵,是齐国河间人,她的家境非常不幸,父亲犯法被处以“宫刑”,做了宦官,任中黄门。这位不幸的男人可能还没有等到女儿“出人头地”,便已经和妻子一起早早死去。留下女儿随着姑妈赵君姁在老家河间生活。
在卫子夫皇后因“巫蛊之祸”而自杀之前两三年,赵姑娘被武帝亲自选入宫中。当时武帝巡行至河间,忽然有一个术士声称此地有祥云瑞蔼,显示必有奇女生长于斯。武帝听后立即下令就地寻访,果然找到了这个美丽的少女。只是她虽然相貌美丽,却从小患病,少进饮食,而且双手紧握成拳,谁也没法让她伸展。武帝被她的美丽所倾倒,亲自去尝试为她掰拳。于是奇迹出现:这双手很轻易地恢复成了健康的模样,更奇怪的是在右手心里还紧紧地握着一只小小的玉钩。
刘彻对这个奇迹高兴万分,立即将她称做“拳夫人”,纳入后宫。拳夫人很快就怀上了身孕,太始三年(公元前94),她为六十四五岁的刘彻生下了最小的孩子刘弗陵,并因此进封为婕妤,号钩弋夫人,小皇子也被称为“钩弋子”。
赵钩弋夫人所生的刘弗陵生具异征,足足在母亲腹中稳呆了十四个月方才降世。这令武帝大喜过望:“我只听说过尧帝是母亲怀胎十四个月降生的,没想到如今钩弋夫人也为我生了一个怀胎十四月的儿子。”立即将赵钩弋生子之处的宫门改名为“尧母门”。
到刘彻七十岁这年,刘弗陵年仅五六岁,虽然年纪小,却长得虎头虎脑,不但健壮俊秀,而且聪明伶俐非比寻常。刘彻对这个比孙子还小的幼儿爱如珍宝,不停口地夸他讨人喜欢,象很自己。再联想到刘弗陵与众不同的降生经历,更下定决心要册立这孩子做自己的继承人。
然而刘彻很快就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刘弗陵年纪太小而钩弋夫人又太过年轻漂亮。他开始猜想钩弋夫人成为皇太后之后会是怎样一个情形。而他脑子里头一个想到的先辈样范就是吕雉,而不是恭谨忍让的薄太后——刘彻一辈子将政治最阴暗的一面玩得滚瓜烂熟,他自己太谙熟此道,也就必定要将别人从最阴险的那一面开始琢磨。
琢磨的结果于是就出来了,他认为钩弋夫人继续活着是一个危害,必须要想法子把她杀死。而且还要让她背负着罪名而死,避免日后她的堂表兄弟们有入朝为官的可能。
这个残忍的主意很快便被刘彻付诸实施。
十八、未来太后之死
群臣看了《周公负文王图》,都忍不住在心里羡慕年轻的钩弋夫人及她的家族将要一步登天。可是仅仅过了几天,甘泉宫里就发生了令他们震惊的一幕。
刘彻忽然为一点小到不值一提的过错对钩弋夫人大发作起来。钩弋夫人入宫几年以来,听到看到过许多姐妹们的遭遇,早已对老丈夫的翻脸无情有所了解,她立即知道自己很可能将要重蹈前人的覆辙,连忙拨下头上的簪珥饰物,披头散发地向他磕头求饶。然而刘彻毫不动容,厉声对近侍群臣下令:“将她带走,送掖庭狱问罪!” 侍卫们立即执行命令,将钩弋夫人连拖带拉地拽下去。钩弋夫人仍然想做最后的乞求,回头望着武帝,希望他能够在最后一刻念及旧情放自己一条生路。而武帝将她所有的希望都立即扼杀:“快走,你不能再活着。”
这句话宣告了钩弋夫人的最终命运,掖庭狱已经不需要浪费多余的时间来审讯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