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的红颜






  一个是身份卑微、处处遭人打击的老实人,一个是看来永无出头之日的没落王孙,许广汉和刘询成了忘年交。

  刘询从山东来到了长安,读书之余他也免不了到处交朋结友、游玩戏耍。有一个住在长陵地方的“斗鸡翁”王奉光,因为与刘询有同样的斗鸡嗜好,也在这段时间成为了他的忘年之交。

  眼看着刘询一天天长大,宫廷总管张贺开始为这个落魄王孙的终身大事着急。

  张贺曾经是刘询的祖父卫太子刘据的下属小吏,对于含冤死去的旧主人刘据一直念念不忘,因此也就对刘询这个刘据的最后一点血脉百般照顾。

  刚开始的时候,张贺是想把自己的孙女儿嫁给刘询的。可是他的这个主意,却招来了弟弟张安世的坚决反对。他对刘询这个“罪人之后”避之唯恐不及,哪会同意让自己的家族跟刘询扯上啥关系。

  张安世的官儿当得比哥哥张贺要大得多,乃是堂堂的右将军。他说出来的话,在张氏家族里当然引来了一片拥戴之声。

  于是,刘询娶张家姑娘的事情就此告吹。

  张贺只好重新给刘询张罗娶媳妇的事。

  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幼年之时就已经订下了欧侯家的儿子做丈夫。没想到就在她及笄之年准备出嫁的时候,欧侯氏未婚夫居然死了。未婚丧夫,这事令许平君的母亲很是沮丧,于是找人占卜。卜者断言许平君是大贵之人,未婚丧夫不是她的命苦,而是欧侯氏不配娶她为妻。——这消息让许太太心花怒放,虽然不敢说出来,心里却是得意非凡。

  许平君未婚丧夫的消息也传到了张贺的耳朵里,他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就请许广汉喝酒,趁机在酒宴上代刘询求婚。

  许广汉对刘询平素印象就很好,上司来提亲更是无法回绝,便一口答应下来。

  不用说,这个消息传到许太太的耳朵里,她有多恼火——盖此时的刘询已不是什么太子亲孙了,不但是没落王孙,更是罪人之后,分分钟都有可能无辜卷入政治斗争,丢掉身家性命的。

  可是许广汉已经答应了,许太太也拗不过老公和老公的顶头上司,事情就此定局。

  由于刘询无依无靠、穷得叮当响,连婚礼都是张贺筹备的。婚后,身无分文的刘询搬进了岳父许广汉的家里,名曰娶妻,实质上是个依靠岳父生活的上门女婿。

  然而贫寒并没有妨碍刘询和许平君之间的夫妻情谊。许平君对丈夫体贴入微,刘询活了十七年,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有人嘘寒问暖是个什么滋味。他对不嫌弃自己的妻子和岳父感激涕零。

  结婚的第二年,小夫妻生下了一个儿子。儿子出生还不满百日,命运便展示了它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魔力:刘询被选中,成为大汉王朝的第十任皇帝。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七月初秋庚申日,刘询(又名刘病己)平生头一次迈进了祖父生长的皇宫,前往未央宫拜见自己的叔祖母:实际上就是年方十六岁、比刘询还小两岁的昭帝刘弗陵寡妻上官太后。

  上官太后对刘询的面试,自然是过关的:权臣霍光就是上官太后的外祖父,外祖父同意了的事,上官太后岂有不同意的道理?

  果然,一见面,上官太后便封庶人刘询为阳武侯——这就是为他继承皇帝位预作铺垫,否则实在有点不好看相。

  刘病己这个“阳武侯”只做了个把时辰,群臣便把帝玺绶带给捧了出来,当场便由侯直升皇帝了。

  三、爱情成了她的追魂索

  刘询成了皇帝,谁做皇后呢?

  这时许平君也已经接进了后宫,被封为皇帝的第一级姬妾“婕妤”。

  按照正常人的想法,当然应该是在贫寒中对刘询不离不弃的结发之妻许平君,更何况她还生下了孩子。

  但是,权力思维不同于正常思维,满朝公卿(注:一群马屁袋子)的脑子里转的都是同一个念头:大将军霍光有一个尚未许人的小女儿霍成君,如果把她立为皇后,大将军一定不会忘了咱们的功劳。

  刘询虽然还不能确定大臣们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但是他早在接到自己将要继任为帝的消息时,就已经想到,许平君乃是受刑的废人宦官女儿,身份既低贱,相貌也并不出众,立她为后肯定会遇到阻碍。

  所以,早在大臣们还没有来得及将立后事宜提上日程时,刘询便抢先颁下了他做皇帝后的首道圣旨——寻找一把自己在贫寒时使用过的旧剑。

  这道寻故剑的旨意情真意切,每字每句都在讲述皇帝眷恋旧情的心意。

  大臣们都是些人精,一看这道圣旨,就知道新皇帝真正想说的是什么。

  世上没有谁会愿意明着跟皇帝过意不去,于是大臣们立即改变主意,联名上了一道请立许婕妤为皇后的奏章。

  十一月壬子日,许平君成为大汉皇后。

  当这对同患难共富贵的少男少女站在高台上接受百官朝贺,互送深情微笑的时候,他们不会知道,世上最阴险的诡计正在向他们扑过来。

  首先对女儿未能成为皇后表示不满的,正是霍光大将军本人。

  霍光对大汉王朝,就象他的异母哥哥霍去病那样,始终是忠心耿耿的。然而他毕竟同时也是霍成君的父亲,对于女儿未能正位中宫,这位父亲不可能没有一点想法。更何况拒绝迎娶自己女儿的刘询,完全是靠了霍光才当上皇帝的。

  因此,在按制度要封许平君之父许广汉爵位时,霍光毫不犹豫地表示了反对,他说,许广汉是个“刑余之人”,哪里能去做侯爵、封国之王呢?!——明说了吧,你许广汉连个男人都算不上了,也配当侯爷?什么东西!

  不过,霍光毕竟执掌朝政多年,知道凡事都要适可而止。过了一年左右,气头儿过去了,他还是表示应该对皇后的父亲有所封赏。

  于是,许广汉被封为次于侯爵的“昌成君”,虽然没有封国,但是仍旧是地位超然的爵位,拿着高额的国家俸禄。

  霍光的气消了,可是他妻子霍显的气却消不了。不但消不了,而且还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霍显,其实并非霍光的原配妻子,她的出身很卑贱,不过是霍光元配妻子东闾氏的陪嫁婢女而已。按照古代的婚姻制度,陪嫁丫头有侍侯小姐姑爷的义务。侍侯小姐当然是任打任骂、任劳任怨;而侍侯姑爷,内容就更多一些,因此,霍显便成了霍光的小老婆之一。——这种婚姻关系,我们可以在《红楼梦》里看到更多的例子。比如王熙凤、平儿与贾链;夏金桂、宝蟾与薛蟠;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观园中人在赞美宝钗莺儿时,会说“谁有福消受你主仆两个”了。

  东闾氏只生了一个女儿就早死了。霍光对东闾氏的陪嫁丫头、小老婆霍显念念不忘,干脆不再另娶名门闺秀,直接就把霍显升做了大将军夫人。

  霍显从最卑贱的奴婢,居然直升为当朝大将军夫人,勾搭男人确有两道刷子。也可见她出人头地的欲望有多强烈。然而,她的这种欲望强烈得过了头,已经到了为达目的无所不为的地步。更重要的是,她始终不脱贫儿乍富的暴发户本色,时时处处不忘炫耀,一但炫耀不成,便将别人视作死敌。

  许平君不幸,阻碍了霍显当皇帝丈母娘的光明前程,结果可想而知。

  许平君是一个普通人家出身的女子,从小勤俭持家、与人为善,不知道奢侈浪费、目中无人为何物。即使如今成了皇后,也仍然保持着这样的生活习惯。她的身边宫女人数很少,服饰食品都比较简单。而且遵循着普通人家的礼节,对长辈毕恭毕敬。尤其是昭帝刘弗陵的遗孀上官太后,她更是每五天就要去朝见一次,并且亲自为上官太后抹案送菜,服侍得十分周到。——其实上官太后的年纪,比许平君还要小呢。

  公元前七二年,做了两年皇后的许平君再次怀孕。到快分娩时,已是寒冬天气,孕妇体弱,许平君不慎感染了风寒,有些不舒服。由于她宫中侍女人数少,懂得照顾孕产妇 的更几乎没有,所以刘询不得不从宫外请一些有生育经验的官员之妻入宫照顾皇后。

  在这些被选定的妇人中,就有宫庭警卫淳于赏的妻子淳于衍。她懂得一些妇产科知识。

  淳于赏对于自己做宫庭警卫(掖庭户卫)这个职务早已心生厌倦,听说妻子被选做皇后的临时护士,他顿时大喜过望,对妻子说:“平常无缘无故不好去拉关系,眼下这可是一个天赐良机,你赶紧以入宫辞行为理由,顺理成章地去大将军府向霍夫人辞行。霍夫人听说你日后有可能成为皇后的亲信,定然对你刮目相看,你就可以趁机提出让我调动职务的要求,霍夫人一定不好推辞。眼下最好的肥缺就是管理盐池的安池监,要是调成了,可有好日子过啦!”

  淳于衍觉得丈夫说的很有道理,便依言而行,果然见到了霍显。

  霍显正愁着呢:别看许平君相貌平平、出身寒酸,皇帝对她却始终一往情深,孩子生了一个又一个,再这么下去,我的心肝宝贝小女儿霍成君,什么时候才能取她而代之呢?

  就在这个时候,淳于衍来了。霍显一听,顿时觉得这真是天赐的良机,喜出望外之余,不但热情接待,更将左右侍丛都屏退,破格对淳于衍单独接待,喊着表字对淳于衍尊称起来:“少夫啊,你托我办的事我一定给你办得妥妥贴贴,你放一万个心。不过我也有件事,不知道你肯不肯帮忙?”

  淳于衍受宠若惊,连忙没口子地答应。

  霍显见她答应了,便说:“你知道,大将军最爱的孩子就是小女儿成君,想要给她安排下富贵的前途。所以还要请少夫你辛苦一趟,帮她这个忙。”

  淳于衍听得一头雾水:自己不过是个护卫之妻,身份地位连大将军小姐的一根毫毛都比不上,有什么本事去成全她的大富大贵?

  霍显道:“女人生孩子,是一个大关,从来都是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现在皇后正要生孩子,少夫你若趁机投毒弄死了她,别人也不会有太大的疑心。而我的女儿成君可就能趁机当上皇后了。如果你肯帮这个忙,我们霍家一定不会忘了你的大恩大德,定与你共享富贵。”

  淳于衍听得满身冷汗,嗫嚅着道:“皇后用药,都是众多医生再三验证后才能开方的,而且服药前还要让旁人试过。这毒怎么下得了呢?”

  霍显岂能容许淳于衍拒绝?她冷笑着道:“怎么下毒,就看少夫你的本事了。窦大将军掌管全天下,有谁敢胡说八道的?万一有什么意外,我霍家也能保你平安。就怕你不是真心想帮这个忙。”

  听话听音,淳于衍当然知道霍显最后这句话的份量,她犹豫了很久,终于是形势比人强,不得不答应下来。

  离开大将军府,淳于衍只能自叹命苦,不得不上这贼船了——上了船可能日后还有活路,如果不上,只怕立刻就要全家被霍显捻死。

  淳于衍颇通医术,回到家里,她将一种名为“附子”的中药捣成粉末,缝在衣中,顺利地通过了检查进宫了。

  公元前七一年正月,许平皇皇后分娩,生下了一个小公主。

  生产消耗了许平君太多的体力,原本就有疾病的她更虚弱了。于是太医们便开出一张药方,让侍女们为许皇后制作滋补的药丸。

  就在制作药丸的时候,淳于衍终于找到了机会,将附子粉末掺入了丸中。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生附子有毒,泡制过的附子也辛、甘,大热,对于心律失常过缓的人,它有提高心率的作用,但是即使如此,也仍旧带有毒性,用法用量都要小心再小心。当然更是孕产妇绝对禁用的。

  果然,许平君吃下这“大补丸”后,感到很不舒服,问身边的人:“我头好晕痛,药中难道有毒吗?”淳于衍连忙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然而腹中的附子却显“效”了:心率加速、血管硬化。很快,许平君便觉得心烦意乱,烦闷无比。不一会儿工夫,十九岁的许平君便不明不白地死去了。

  这一天,正是汉宣帝三年的正月癸亥日。许平君只做了不到三年的皇后。

  皇后死了,乱成一团的皇宫当然也不就需要淳于衍她们了。出宫之后,淳于衍立即去见霍显,将自己的“功劳”向霍显女士汇报。霍显大喜,对她大加慰劳。但是一时还不敢给她重赏。

  果然,不久就有人向皇帝控告,说皇后之死,是因为太医和侍女有问题。

  刘询正在悲伤妻子早死,一听之下,立即下令全面调查。于是所有的太医和侍疾的妇女都被关进了牢狱,妇儿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