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的红颜
许氏不仅漂亮,而且熟读史书,深知宫闱之秘,她从做太子妃起,就用了很多方法将刘骜的注意力尽量地绑在自己的身上、尽其所能地将诞育皇子的机会留给自己。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她也确实达到了专宠的目的,与刘骜过了相当长的一段快乐日子。然而老天却不肯帮助许皇后和她的家族,她先后为刘骜生下的嫡长子和嫡长女,都夭折在襁褓里,连个名字都没来得及取。
没有儿子、没有法定的帝位继承人做依靠,是许皇后的最大悲剧,而使一切雪上加霜的,还不是后宫中的其它女人或刘骜日渐蓬勃的好色之心。许皇后最大的敌人,就是她的婆母王政君为首的王氏家族。
王政君与儿媳之间的死结,是人力无法解开的——王政君是个庸碌无为的女人,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娘家沾儿子的光千秋富贵,在偏袒娘家方面,这个女人已经到了神智不清的地步。她不能忍受同为外戚的许氏家族凌驾于自己的王氏家族之上。王家人做再多恶事,她都觉得是小孩儿家年青懵懂招人妒,而对许家和许皇后,则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别人说啥她就信啥。偏偏王家人多势众,许家人丁单薄,刮进王政君耳朵里的风言风语,自然不能让许皇后落得了什么好去。
早在元帝时期,许皇后的父亲许嘉就已经是掌权近十年的辅政重臣了,王政君当时虽是皇后,但是自己失宠,家人无能,元帝压根就没把王家当一回事。等到元帝一死,王政君便迫不及待地让儿子提拔自己的娘家人,眨眼的工夫,她的同母哥哥王凤就当上了五千户侯爵、与许嘉同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同母弟弟王崇则封为安成侯,食邑万户;其它的异母兄弟们则一律升做关内侯。
按照当初汉高祖刘邦的祖训,汉家王朝的侯爵之封,都是要封给功臣的。想当年大将军卫青,为汉家立下了多大的汗马功劳,也不过就是一万一千八百户的侯爵;李广之子李敢力战匈奴,夺匈奴左贤王鼓旗,也不过就是封个关内侯。王崇是个什么东西,竟然也能有食邑万户?王政君的那些异母弟弟又是个啥,统统当关内侯?虽然成帝时期离武帝时期已远,但是就算加上通货膨胀率,也绝不至于达到这样的地步吧?!
就在王政君通过儿子之手大封娘家后不久,长安城内忽然黄雾漫天,终日不散,朝臣都认为是天象示警,老天不满王家外戚如此反常的升迁。王凤自觉理亏,害怕老天降罪,连忙上书请辞。谁知道辞职信递进去没一会工夫,回复就下来了。皇帝不但不准王家诸侯辞职,还额外加码,自告奋勇地将天象示警的责任揽在了自己头上,批文曰:“咎在联躬”,而大将军一家则要安心做官,“显先祖之德”。——得,有错的是皇帝和刘家;而啥事也没干过的老王家,只因为生出了一个王政君,居然祖先之德比皇帝家还足尺加三。这算是成帝朝的第一篇天下奇文,你要说不是出自王政君的指点,鬼也不会相信。
这起黄雾事件,引起了王政君及其全家的高度重视,不巧的是,那段时间经常出现不吉利的天象。而且尽是些日蚀、地震、洪水、女童入殿一类的“阴盛”之兆,咎在后宫。很容易引得朝臣又拿嚣张无比的皇太后娘家开涮。
于是王家人就开始合计了,只有把这些不祥之兆转嫁到其它人的头上,才能让朝臣不再盯着王家数落。那么,转嫁给谁最合适?那当然是同为外戚的许嘉了,谁叫他的大司马资历比王凤深、而且比王凤更懂治国理政掌握权柄的本事!当然更好的理由,就是他的女儿许皇后居然白占着皇后位置,一直不给皇帝养出儿子来!
计较已定,王政君和兄弟们就出手了。
大概就在刘骜即位五年之际,由两位官员刘向、谷永同时向他递交了两份内容一致的奏章,说这些不吉利的天灾星象,预示着后宫有人将害于国家。
在众人的适当诱导下,刘骜立刻由“后宫”两字展开联想,并跳过皇太后,直接到了许皇后的头上。于是他下令,裁减皇后的所有开支,“椒房仪法,御服舆驾,所发诸官署,及所造作,遗赐外家群臣妾,皆如竟宁以前故事。”不但是日常仪仗衣食被削减,就连许氏家族的待遇,都一律降级。
许皇后自认一直谦恭守礼,家族也从不做非份之事,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黑锅。她愤懑难抑,立即向丈夫正式上书抗议,想为自己讨一个说法。
然而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刘骜满脑子都是娘舅们和马屁精们给他灌的浆糊,自认为非常公正,严辞拒绝了妻子的合理要求。不久,许嘉也被皇帝女婿劝退,回家养老去了。西汉王朝的权力,都交待在了王家人的手里。
许皇后和刘骜的夫妻情份,从此开始决裂。
然而,虽然许嘉和许皇后都受了处罚,老天却仍不消停,令王氏家族尴尬的事情持续发生。在往后的三年里,日蚀仍然频频发生。世人都认为许皇后家族受屈,真正将要祸国殃民的,应该是皇太后的王氏家族。
王政君兄妹怎么能够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于是王家的马屁精们纷纷出动,可劲地把所有的凶兆都归在无辜的许皇后身上,认为她所受的惩罚还不足够。
于是,刘骜与许皇后的夫妻情份,终于走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就在这时,赵合德入宫了。她将要给整件事添上最后一块砖。
赵合德以她的聪明,立即就明白许皇后的地位已是岌岌可危的现状。她盯上了这个位置,并联合姐姐赵飞燕,不遗余力地开始挑拔刘骜与许皇后所剩无几的夫妻情份。在这方面,赵飞燕当然与妹妹一拍即合。
然而许皇后没有什么过错,要使朝臣答应把她废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在这个时候,后宫中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位很有可能是出自王氏家族的王美人,莫明其妙地流产了。刘骜唉声叹气,王政君太后也眉头紧锁。
这个机会立刻就被姐妹俩利用起来。
据正史记载,赵飞燕在此时出面向成帝告发,说王美人本来完全可以平平安安地生下皇子,可惜的是有人捣鬼,对她进行了蛊咒,以至龙子胎死腹中。非但如此,就连四年前的大将军王凤之死,也与这个咒诅之人大有关系。操办巫蛊之事的是许皇后的姐姐平安刚侯夫人许谒,背后的指使者就是许皇后,而地位仅次于许皇后的班婕妤也脱不了干系——班家虽与王家无仇无怨,但是班婕妤自己生的儿子没养大,也就看不得别人生皇子。更可恶的是,这两个女人自家失了宠,却怪皇帝变心,所以下咒时,就连皇帝本人都没有放过。
宠妃说的话,那还能有错?!刘骜立即火冒三丈,太后王政君更是勃然大怒。她早想跟姓许的翻脸了,何况竟犯下了这样不可赦免的大罪过!于是当即立案,雷厉风行地办了起来。
以许谒和许皇后当时糟糕的处境,她们确实很有可能对坑害许家的王凤以及后宫新宠们做些诅咒的勾当,但是如此一桩关系身家性命的事情,她们怎么可能会去找皇后的情敌班婕妤合作?人心隔肚皮,何况班婕妤可是出了名的贤德才女,把皇帝看得比天还大,许皇后就不怕她去告发吗?可以想象,这整件事情,多半就是一件冤案。有人不但要废掉许皇后,还要把后宫中地位资历仅次于许皇后的班婕妤、这个最有可能在许皇后被废后继立为皇后的女人也置于死地。——如此聪明的一箭双雕之计,虽然出头告发的是赵飞燕,但是纵观姐妹俩的所有做为,我却不得不怀疑,真正的运筹者其实应该是赵合德。
班婕妤是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汉成帝初即位时,她就被选入宫,刚开始只是后宫妃嫔中的第十一级少使,不久便以才貌双全而得宠,晋封为婕妤,迁居增成舍。她曾经为成帝生下过一个儿子,却不幸夭折。成帝在一段时间里曾经爱她得很,邀她同乘御车游览。班婕妤庄容拒绝道:“观古图画,坚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这事传到王政君太后的耳朵里,老太婆高兴得很,赞道:“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班婕妤既然素有这等贤名,她怎么会扯到这桩巫蛊案中,就连刘骜自己都想不明白,于是亲自出马讯问。班氏镇定自若地回答:“我听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身养性为善举尚且不一定能够得到福报,更何况是做邪恶之事?鬼神有知的话,不会接受不轨的意图;假若鬼神无知,诅咒就更没有用。所以这事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参与。”刘骜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觉得自己冤枉了她,为了表示歉意,赐给她黄金百斤。
然而冰雪聪明的班婕妤知道,自己已经被赵氏姐妹看成了腾达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只要自己还在皇帝身边、在宠妃的名录上,就总会有重蹈许皇后覆辙的一天,自己的家族也将万劫不复。于是她主动提出要求,离开皇帝的后宫,迁往太后所住的长信宫去侍奉婆母。这个要求当然立即就得到了刘骜的批准——纵使他有不准之心,赵合德也能让他打消得一干二净。
从此,正当青春盛年的班婕妤就搬进了长信宫,小心地侍奉着王政君太后,谨慎地保护着自己和家人的平安。她再也没有活着见到过自己的丈夫刘骜,直到刘骜死后,她才做为“先帝妃嫔”再次迁居陵园,看到的也仅仅是埋着刘骜的封土堆而已。
班婕妤终于保住了班氏家族。东汉年间的名将班超、《汉书》的编写者班固、邓太后时期的女政治家班昭,都是她的侄孙。然而她自己,却只能在漫长的寂寞中度过她大半的人生。后人只能从一篇短短的诗歌里,体会她所有的爱恨哀怨。——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可是与许皇后相比,班婕妤就已经是很幸运的了。
在一切都“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许谒姐妹连分辩的余地都没有。鸿嘉三年的冬天,许谒被处斩,许皇后被废,许氏家族统统赶回老家。
许氏十四年皇后生涯,换来的是家族没落,自己被打入冷宫。她先是在昭台宫住了一年,又被赶到长定宫。虽然这时赵飞燕已经被册立为皇后,许氏却一直痴心不改,她反复地回想着和丈夫多年来生儿育女的恩情,不但盼望他终有一日念及旧情,更期待自己能够重新振兴家族。于是她病急乱投医,找到了王政君太后的外甥淳于长。
许废后之所以会找上淳于长,完全是因为这位花花公子成了她的姐夫。
许后的另一个姐姐叫许孊,嫁给龙雒思侯,虽然后来青年丧夫,但做为前侯爵夫人,她的身份不俗,完全可以正正经经地改嫁,谁知她却和淳于长恋奸情热,居然甘愿做了他的小妾。
淳于长竟能娶侯爷孀妇为妾,当然是因为他有更高一等的身份撑腰。他不但是太后的外甥,更也是一位侯爵(定陵侯),而且还在朝中担任侍中兼卫尉的职务,正在炙手可热的时候。许废后满心希望他能够帮忙,使自己脱离冷宫苦海,哪怕只是做个婕妤也成。淳于长倒也不含糊,不但满口应承下来,还格外加码,说何止是婕妤而已,自己还能说动太后和皇帝,将许废后复立为“左皇后”,绝不让赵氏姐妹专美。
许废后是个聪明人,按说应该觉得淳于长许的是一个不可能的愿。然而这时的她宁愿自欺欺人,心甘情愿地在淳于长为她编织的幻象中生活下去。为了维持这个幻象,并抱着一丝幻象可能成真的希望,许废后将自己在后宫中生活多年的积蓄,都陆续给了淳于长和许孊,总计价值千万钱之多。
然而许废后不知道,别说左皇后,就是婕妤,淳于长和许孊都是不会去为她争取的。——当初许氏被废,班婕妤离宫,刘骜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自然一门心思地想立赵飞燕为皇后。只是赵飞燕实在出身太过卑贱,又还不曾为皇帝生下儿子,太后王政君怎么也不肯答应。淳于长看准了这个时机,主动为赵飞燕出头,为她来回奔走,对自己的姨妈大灌迷汤,终于说动了太后。先是在永始元年(公元前十四)四月封赵氏姐妹的“父亲”赵临为成阳侯,然后又在六月封赵飞燕为皇后、赵合德为昭仪的。淳于长为赵氏姐妹立下了如此大功,自然也换来了她们的投挑报李,得封侯爵,并且位列九卿之首。
淳于长的富贵既然都是来自于赵氏姐妹,怎么可能去招惹自己的米饭班主?可怜的许废后枯守冷宫,外界的消息完全来自自己的姐姐许孊,她怎么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