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的红颜
崭沾┥峡阃啵路姑荒芘仙恚蜕硖褰┲薄⒖诓荒苎裕碳渚臀睾舭г樟恕?br />
关于刘骜的死状,正史记载至此便嘎然而止,野史却笔下生花,写得无比香艳。
前已言之,刘骜纵欲过度且雪冻成疾,只有握住赵合德的双足才能兴阳。然而效果可想而知,赵合德对此大为不满,刘骜也觉得心中有愧,于是命人四处寻访春药。不久“奇药”果然找到,是方士所炼的大丹,又名慎恤胶。这药果然很有效力,刘骜只消一丸就能重振雄风。赵合德唯恐被其它宫女所得,撒娇弄痴地逼着刘骜将所有的药都交给自己保管,好随心所欲地决定皇帝几时与自己亲近。
据说,就在三月十七日的这天夜里,赵合德趁着醉意——这天晚上正好是两位亲王的送行宴席,刘骜和赵合德恐怕都不免喝了几杯——一古脑儿地将七颗(或十颗)的丹药都塞进了刘骜的肚里,刘骜也毫不怯场,准备大大地表现一番。果然这夜的九成帐里春光无限,侍立殿外的宫婢终夜都听得见赵合德与刘骜嘻笑之声不绝。谁知刘骜早已被淘虚的身体经不得这样的折腾,竟然就此做了风流鬼。堂堂大汉皇帝刘骜,就这样成了赵合德石榴裙下的地板灰。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刘骜如此风流死法,很快就传开了,宫中民间,一片哗然。皇太后王政君多年来都深居长信宫,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哪曾料到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竟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老太婆后知后觉地大哭一场,下令侄儿大司马王莽与御史、丞相、廷尉组成专案小组,捉拿赵合德,审问前因后果。
然而老太婆还是输给了赵合德。赵合德早在刘骜死在床前的那一刻,就知自己死路难逃,也亏她直到此时仍然头脑清醒,趁着特别专案组还没有光临少嫔馆的机会,她召来了宫中所有可能知道自己底细的婢仆,对他们分赐厚赏,嘱咐他们“无道我家过失。”
善后事毕,赵合德自嗟自叹道:“想我多年来将皇帝当成无知小儿随意摆弄,荣宠冠于天下,怎能在一帮掖庭令之类的小角色面前低声下气,和他们争讲自己的床闱之事?”想到伤心处,她捶胸顿足地大哭:“皇帝,你到底去了何处啊!”话犹未完,毒药发作,呕血而亡。
假定赵合德十八岁入宫,这时她不过二十八九岁的年纪。
值得额外记录一笔的,就是当年带着刘骜微服寻欢的富平侯张放。这位当初与刘骜情投意合的同性恋情人,自从赵氏姐妹入宫后,就被刘骜所疏远,最终被王政君赶回了封地。如今刘骜死了,张放回想往事,终于也追随他的皇帝而去,殉情自尽。
十四、傅太后的报复
当事人和被告人都死光了,专案小组没有了用武之地,本来依王政君太后和王莽的性子,誓要追究到底,连赵飞燕也不放过。然而这时天象已变,新任皇帝刘欣与王家没有了任何干系,新任皇帝汉哀帝刘欣和他的祖母傅王太后,对于当年赵氏姐妹力荐之功念念不忘,怎样也不同意王家找赵飞燕的麻烦。王氏家族不得不偃旗息鼓。
经过一通混乱之后,刘欣终于在四月登基为帝,一上台,就立即封赵飞燕为皇太后,她的养父赵临此前已经去世,侯爵由长孙赵继承,赵临次子驸马都尉赵钦加封为新成侯。
王氏家族当然要反击。于是潜心收集赵氏姐妹的劣迹。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赵合德所做的事情令他们目瞪口呆。于是派司隶解光向哀帝上奏,控诉赵合德当年残杀皇子的罪状,要求严办赵家和赵飞燕。
殊不知;赵合德灭储;对王家是横祸,对于傅太后来说,却是天大的奇功。
哀帝和祖母傅太后既不愿惩办策立有功的赵飞燕,更不愿听从王氏家族的摆布,将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是马马虎虎地免了赵和赵钦的侯爵付应了事。
不用说,王政君家族与傅太后家族的权力之争,在这件事的催化下,迅速地撕去了伪装,登上了大汉王朝的台面。
傅太后当年大洒金钱,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孙子的前途,更是为了自己。当年若不是史丹,她早就可以把王政君挤进冷宫,自己做皇后当太后了。如今亏得王政君生了个蠢儿子,自己终于等到了机会,怎么肯让王家再踩在自己的头上!
照理来说,哀帝刘欣是过继给了刘骜的,傅氏已经算不得他的祖母,更没有资格做什么太皇太后,但事实上哀帝自幼抚于傅氏之手,唯傅氏之命是听,对王政君没有任何感情。在这样的情形下,傅氏很快就达到了她的目的,哀帝下诏,封亲祖母傅氏为永信宫皇太太后、生母丁氏为中安宫帝太后、名义上的祖母王政君为长信宫太宫太后、养母赵飞燕为中宫皇太后。于是汉宫中一时竟有四位太后并立。
光是名份上与王政君并驾齐驱,并不能满足傅氏。她接下来所出的花样更多。首先,她力主将自己的侄孙女、定陶王妃小傅氏册立为皇后,紧接着,她将自己家族中的人马统统拉进朝庭。
这时的大司马是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傅太后排挤王氏的行为触犯了王家的利益,他当然极力反对。脓包最后在一场宴会上被挤破。当时侍者将傅太后的座位设在王政君的身边,王莽不悦,命令将傅太后安排在侧位,说:“傅氏不过是个封国太后,哪有资格和真正的皇帝生母并座!”傅太后大怒,拒绝入席。随后又让人到处收集王氏家族的过失,派人狠狠地奏了一本。于是王家完事大吉,王政君面对旧日情敌的疯狂反扑,也只能败下阵来,劝侄儿辞职返乡。
傅太后大获全胜。
眨眼间的工夫,傅太后一家鸡犬升天。首先是追封她爹做崇信侯,接下来她有三个堂弟:傅喜傅晏傅商。傅喜做上了大司马兼高武侯;傅晏之女做了皇后,本人也当大司马兼孔乡侯,傅商为汝昌侯。当年傅太后父亲早丧母亲改嫁,生了个异父弟弟叫郑恽,郑恽此时已死,仍然追封为阳信侯,传爵其子郑业。至于哀帝的生母丁太后家也不遑多让,丁姬之父追封褒德侯,大哥丁忠追封平周侯传爵其子丁满,二哥丁明封阳安侯。除了这帮侯爷,两家还分摊了十余名高官显职。
没有了皇帝撑腰,王氏家族只能惨败,王家全被赶回去休养不算,就连留在宫中的太皇太后王政君,都成了不如鸡的落架凤凰,傅太后对她一口一个“老东西”、“老太婆”地称呼起来。
对于这一切,王政君和王氏家族都恨得牙齿发痒,可惜时移事易,他们不得不强行忍耐。
在整个风云变幻的权力斗争过程中,赵飞燕坚定地站在了傅家丁家在这一边。因为她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她希望自己至少能在傅太后和刘欣的保障下,平安地度过剩余的人生。
十五、最后的依靠倒掉
不幸的是,哀帝刘欣的私人生活,并不比他的过继老爹刘骜高明多少。他对于祖母强加给自己的表妹傅皇后非常冷淡,反倒看上了自己的舍人董贤,与他发展起了“断袖”之谊。董贤之妻和董贤之妹也纷纷入宫,共同侍奉这位荒唐皇帝。
元寿二年(公元前1)六月,在傅太后和丁太后死后不久,二十六岁的哀帝刘欣也一命呜呼,没有留下儿女。
王政君一听这个消息,顿时喜上眉梢。她毕竟是块老姜,反应非常迅速,刘欣还没有装殓,她就拄着拐杖跑到了尸床前面,也顾不上去看假孙子的死相,就抢在皇太后赵飞燕和皇后小傅氏前面,先把皇帝玺绶收在了手里。大印在手,这位太皇太后立即心宽胆壮,在宫中呼风唤雨起来。
接下来的事情当然不用再多说了,王家统统咸鱼翻生,回到了中央政府,王莽重掌大权,立马就弄死了倒霉的董贤,紧接着就为姑妈出气,把早已入土为安的傅太后丁太后挖坟迁棺——傅太后原本是与元帝合葬的,为了出恶气,王莽不惜连先帝的坟都挖,儒经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现在轮到赵飞燕了。她偷生的梦想被完全切碎,先是被削去太后之位,贬居北宫,一个月后又被废为庶人,赶去看守刘骜的延陵悔罪。和赵飞燕一起被贬的还有哀帝刘欣的小傅皇后,她被驱往哀帝的义陵守墓。
就在驱逐令下达的当天,赵飞燕和小傅氏这两个辈份不同、经历也不同的前皇后,都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着错,满盘皆输。假如第一个进入刘欣尸房的人是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也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世人都说,赵飞燕体态娇弱纤细,能做掌上轻舞,飘然若仙,宫女仿造她的长裙款式,号为留仙裙。然而世间自有不慕仙的王莽,留仙裙也留不住赵飞燕的性命。
算起来,赵飞燕死的时候,可能还不到三十五岁。
一场富贵,如潮水般迅速涌来,又在转眼间退得无影无踪。
身份互换的妻与妾——汉光武帝刘秀妻郭圣通与阴丽华
东汉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堪称中国帝王中的顶峰人物。文才武略相貌人品,都达到了再无人企及的程度。
他前后有过两位皇后:郭圣通与阴丽华。
这两个女人,虽然一废一立,但是她们都是中国后妃群中最幸运的人。即使是被废离异的郭圣通,也不例外:在同样离异的后妃中,她是唯一没有被囚入冷宫、没有母子俱丧、过得最自由的一个。
一、那个温柔的少年
刘秀,字文叔,是南阳郡蔡阳乡(今湖北省枣阳县)人。他的身上流着西汉皇家的血液——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定居南阳的原因则是由于他的六世祖: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不过到刘秀这一代的时候,封爵的传承已经结束,他的父亲刘钦只是南顿令而已。
刘钦娶了一个姓樊的湖阳巨富之女——未来的光武帝之母闺名樊娴都。
公元前六年,刘家的稻谷丰收,田地间甚至出现了一茎九穗的现象。就在这一年,刘秀出生了。刘钦夫妻对小儿子降生在这样的好年成非常高兴,特地为他起名为“秀”,意思就是庄稼出好穗。
虽然刘秀已经离皇家宗枝很远,但他出生时,家境还是相当不错的。刘钦樊氏夫妻很恩爱,生了很多孩子:刘秀有两个哥哥:刘縯、刘仲,还有两个姐姐:刘黄(后来的湖阳公主)、刘元和一个妹妹刘伯姬。
刘秀九岁这年,他的父亲刘钦去世了。刘秀兄弟三人从此寄居叔父刘良家中,几个姐妹则继续跟随母亲生活。
刘秀性情温和,喜欢在田野间嬉戏,刘家的佃农不免要照应着他。时间长了,刘秀渐渐对农桑稼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把自己的小主人身份甩在一边,和佃农们一起耕作田园。
哥哥刘縯的性格与刘秀恰恰相反,对田园生活毫无兴趣,专喜欢交朋结友、弄侠使气,养着不少乡间豪悍的少年。他对弟弟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很看不惯,常常笑话他没有出息,天生是个做农夫的材料,与先祖刘仲(刘邦之兄)有得一拼。
(人世间是由许多个意外组成的。刘縯看着在地里一身泥水、忙得热火朝天的弟弟摇头叹气的时候,恐怕永远也不会想到,这个没志气的农夫弟弟,有朝一日将要成为复兴汉室的开国之君。)
公元8年,王莽废汉立新朝,刘氏宗亲后裔失去了所有的特权和财富。刘秀这年14岁,看起来,他真是要做一世农夫了。
在这种改朝换代的困境中,刘家很快就成了普通的老百姓,过着与从前截然不同的窘迫生活。
这样的生活令刘秀的大哥刘縯非常不满,经常在家中大发牢骚,声言定要重振大汉王朝不可。
刘秀在哥哥的影响下,开始由一个醉心于田园牧歌、与世无争的少年慢慢地转变了。
当同龄的朋友都纷纷成婚聘娶、沉浸于家室之乐的时候,20岁的刘秀却作出了另一个决定:西去长安,开拓视野、研习学问。
来到长安以后,刘秀成为许子威的学生,学习了《尚书》等当时最经典深奥的学问。刘秀生性聪颖,举一反三,对这部深入政事的著作有相当的见解,很多人都对他的天姿表示非常惊讶。
二、“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不久,刘秀的盘费用尽,他返回了家乡。
返乡后,刘秀在亲友中找到了自己的知己:姐姐刘元之夫新野人邓晨。
作为弟弟,刘秀不免要经常主动前往新野拜访姐夫,并且常常在姐姐姐夫家里住宿。
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刘秀遇见了他这一生最重要的女人、未来的光武皇后阴丽华。
阴丽华的母亲姓邓,与刘秀姐夫邓晨之间应该有一定的亲缘关系。阴丽华比刘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