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的红颜
鄣亩嚎ρ⑻怠⒏呙芎畹擞恚盖资腔で夹N镜搜担盖滓残找酰且趵龌屎蟮奶弥杜R簿褪撬担茨讣业谋卜荩怂缡切∫跏系谋硪搪琛6汉偷哿跽刈鑫趵龌屎蟮脑铮胄∫跏鲜峭驳谋硇置茫匀灰彩堑怂绲耐肀病5比唬卜莶皇俏侍猓苤墙岢闪朔蚱蕖?br />
更重要的是,对于小阴氏和邓绥来说,亲戚关系战胜不了家族利益和爱情归属,这场三个人的婚姻,仍然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竞争。
汉和帝刘肇是章帝刘炟的第四子,父亲死的时候,他还是一个10岁的孩童,所有的国家大事和人生方向都掌握在嫡母兼养母的窦太后及其家族手里。不过,他十四岁那年第一次选择的后妃,却都是由他自己决定的——小阴氏和邓绥就是在这时双双入选的。
皇帝初次选妃,是一件大事,为什么窦太后及其家族却在这个关键时候失去了控制力呢?一切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刘肇出生之前,要从他的父亲汉章帝刘炟青年时期的后宫说起。
章帝刘炟是在他18岁那年(公元75)即位为帝的,登基之后,他的后宫迅速充盈起来,建初二年(公元77),沘阳公主的两个女儿窦氏姐妹、舞阴长公主的夫家侄女梁氏姐妹同时被选入宫,和早在刘炟做皇太子时就已经入宫的马明德太后表甥女宋氏姐妹一起,成为章帝初年后宫中的六名贵人,她们中的一个将成为未来的皇后。
宋贵人和梁贵人姐妹都是章帝的表妹,窦贵人姐妹则是章帝的外甥女。(章帝和帝父子俩的跨辈血缘婚姻,足以证明当年西汉惠帝迎娶外甥女张嫣,假如他反感皇后,也只是因为不满包办婚姻,绝对不是象后世夫子们所说的什么 “不愿乱伦”可言。)
除了辈份上的不同之外,窦氏姐妹在出身上与另两对姐妹还有身份上的不同。她们出身在一个富贵超乎想象的家族。
在东汉初年,阴丽华太后的阴氏家族、光武帝刘秀母亲的樊氏家族、郭圣通太后的郭氏家族、马明德太后的马氏家族,被合称为四大外戚,汉明帝刘庄甚至专门下旨,建立南学宫,为这四姓子弟专开讲学堂。能与这四大外戚相提并论的,就只有窦氏家族了,窦氏与这五大外戚并列,称“五大世家”。
窦氏家族的开创者,是窦氏姐妹的曾祖父、东汉开国元勋大司空窦勋。她们的祖父窦穆娶内黄公主,堂叔父窦固娶光武帝刘秀之女涅阳公主,而她们自己的父亲窦勋则迎娶了刘秀废太子东海王刘彊的女儿沘阳公主。窦氏家族在汉明帝刘庄时期,曾同时拥有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位二千石大臣,与
有了这样显赫的门第,再加上窦氏姐妹自幼接受母亲沘阳公主以振兴家族为目的的教诲,对这位舅舅皇帝丈夫百般逢迎。因此,在选择皇后的时候,章帝自然而然地倾向了窦氏。建初三年(公元78)三月,窦氏姐妹中的姐姐大窦氏被册立为皇后。
窦皇后位极宫掖,春风得意。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她和妹妹都生不出儿子,只能眼巴巴地先是看着宋大贵人生下皇三子刘庆,又看着刘庆在建初四年四月被册立为太子。正在窦皇后心焦的时候,梁小贵人也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就是皇四子刘肇。窦皇后立即把刚呱呱堕地的刘肇抱到自己怀里,宣称是自己的儿子,然后假捏了一出“生菟巫蛊”案陷害宋大贵人。建初七年(公元82)六月,宋大贵人姐妹含冤自杀,小太子刘庆被废为清河王,窦皇后的养子刘肇当上了新任太子。
然而窦皇后仍然不肯罢休,在其母沘阳公主的教导下,同样是抱养姬妾之子,她的心胸却完全没有婆婆马明德太后那样豁达。她害怕丈夫会爱屋及乌,看在太子的面上对梁小贵人旧情复炽,更怕日后养子即位,梁氏家族和梁小贵人会分了自家的权势地位。她一不做二不休,第二年(建初八年公元83)就暗中派人作飞书(即匿名信)诬告梁贵人的父亲梁竦谋反。梁竦屈打成招,死在狱中,梁家尽数流放到九真郡(今越南顺化)。梁氏姐妹的伯母、光武帝刘秀的女儿舞阴公主也没能逃脱,看在她是堂堂公主的份上,总算只是贬往新城(河南密县)监视居住。沘阳公主连自己的亲姑姑都不肯放过,何况是梁小贵人?就在梁家败落的当年,梁贵人姐妹双双毙命,梁小贵人当时仅二十二岁。
然而大人们的你死我活,并没有影响到废太子刘庆和新太子刘肇之间的兄弟情谊。章帝虽对宋贵人负心,但是并没有因此影响到他做刘庆的好父亲。他废刘庆的太子位,只是迫于宋贵人“巫蛊”的不得己之举,对于刘庆的成长他仍然给予了相当的关注,父子俩重演了当年刘秀与刘彊间的戏码:刘庆仍然享有与太子一样的服饰、车马、宫室。为了预防日后太子即位,猜忌兄长,趁两个儿子仍在幼年,章帝还特地要求他们出则同车,入则共帐,兄弟之间培养出了相当深厚的感情。
章帝三十一岁(公元88年)去世,时年仅十岁的刘肇即位,晋窦皇后为皇太后,窦太后的兄弟窦宪、窦笃、窦景、窦瑰得以把持朝政。
窦宪性情暴烈急躁,早在章帝时期,就已经势焰薰天,甚至敢于强买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田,如今成了当朝太后国舅之后更了不得,睚眦必报,动辄对人喊打喊杀。当初窦氏兄妹的父亲窦勋犯法,曾经被韩纡审判定罪,最终被汉明帝刘庄处斩。窦宪对此一直念念不忘,虽然韩纡早已故世,他仍然不肯放过,派人将韩纡的儿子杀死,割下头颅去祭窦勋之墓。
第二个在窦宪手上倒大霉的上层人物,是都乡侯刘畅。刘畅是光武帝刘秀兄长齐武王刘縯的孙子,生得俊俏风流,能说会道。他原是为了奔章帝之丧才从封地进京的,丧事办完还赖着不走(注:真正是等死),到处托关节与寡嫂窦太后见上了面。风流公子果然本事不凡,这一见之后就引得窦太后频频主动召见,两人言笑甚欢,大有眉来眼去的意思。正在打得火热、好事即将入港的时候,被窦宪得知了消息。他倒不在乎妹妹是不是想养小白脸,他在乎的是妹妹可能会将权力交到新欢的手里。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派出刺客就将正在做鸳鸯梦的刘畅捅了个透明窟窿。
刘畅毕竟是东汉王朝的长房侯爵,何况又正是窦太后心尖上的人物,窦宪就这样杀了他,怎么也得想个办法交代。正好,刘畅兄弟不和,于是窦宪灵机一动,硬说是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派人把二哥给杀了。窦太后信以为真,立即派重臣追查。七查八查,最后真相大白,杀人的竟是当朝国舅窦宪,杀人的动机居然是太后宠信小叔子。这个结果令窦太后面目扫地,她恼羞成怒,又怕窦宪管不住嘴到处乱说,立即下令将窦宪幽禁在宫里。
窦宪知道这一次闯了大祸,妹妹为了面子和情夫,已经动了杀机。为求自保,他请求出击匈奴,立功赎罪——就算立不了大功,至少也躲开了气头上的窦太后。
当时的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亲汉,北匈奴反汉。公元87年,北匈奴遭遇了蝗灾,又被鲜卑军队打败,单于也死于乱军,漠北一片混乱。趁着这个机会,南匈奴单于上书东汉王朝,请求汉朝派兵共击北匈奴。
窦太后接到窦宪的奏章后,也非常犹豫,在满朝文武的反对声中,征西将军耿秉却有独到见解,认为“以夷制夷”乃是天赐良机。窦太后遂下定了决心。
永元元年(公元89)六月,窦宪被任命为车骑将军的主将身份,与副将征西将军耿秉率八千汉家骑兵、归附汉廷的八千羌胡骑兵出征。再加上南匈奴的二万骑兵,三路分袭,当年围歼北匈奴主力于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次年,窦宪又率军夺取伊吾城(今新疆哈密以西),北匈奴至此崩溃,单于远逃,汉军直追击至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匈奴军一万三千多人,获牲畜百余万头,周围部落归降汉室共八十一部计二十余万人。此时汉军已然出塞三千余里,国土更广,遂命班固作颂,刻铭燕然山(蒙古杭爱山),纪汉威德。
北匈奴单于原想向汉称臣,但在南匈奴的要求下,窦宪决定将北匈奴消灭,让南北匈奴合并后归汉。于是永元三年(公元91),再派兵出居延塞,在塞外五千里的金微山再破北匈奴。北匈奴单于逃遁,不知去向——事实是老兄带着部份北匈奴子弟,往西迁徙,最后他们的后代于公元290年出现在顿河,占据了阿兰国,并随后奔向欧洲大陆,将在东方丢掉的脸面从西方找了回来。公元374年,北匈奴帝国击溃哥特人;公元378年,罗马帝国皇帝在亲征匈奴时战败身亡,罗马帝国分裂……随后的约一百年时间内,匈奴人成了欧洲大陆的噩梦,盎格鲁撒克逊人逃亡英伦三岛、被称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大单于横扫欧洲大陆,疆域东到里海,北到北海,西到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然而由于他不合时宜的死亡,儿子们的争位,导致匈奴帝国最终崩溃。
当然,这都是后话,东汉年间的人们是看不到的。当时的他们只知道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以窦宪为主将的这一次大规模出击,终结了延续数百年的汉匈之战。
窦宪立下了大功,窦太后的气头也早已过去。于是他被封为大将军,食邑二万户。窦宪越发骄横跋扈,仆射乐恢上书请求对窦氏加以管束,结果也被窦宪逼迫自杀。窦氏家族一时势不可当,败坏吏治、残害百姓、无恶不作,虽然是远驱了外虏,却在王朝内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永元四年(公元92),窦宪越发权欲薰心。他常年出入宫庭,深知妹妹“收养”刘肇的内幕,眼看着着窦太后百般节俭行善,力求取得养子的敬重,避免日后东窗事发的谨慎样子,他也深自忧虑。但是窦大将军解决后顾之忧的方法,就和他带兵杀敌一样直截了当:为了永保富贵,他打算图谋叛逆。
十四岁的和帝觉察了窦宪的不轨,便向自己的异母哥哥、前废太子清河王刘庆寻求帮助。刘庆自幼便对窦太后一族恨之如骨,当然竭尽全力。在他的策划下,和帝于当年6月25日将窦氏家族一网成擒。
由于和帝一直认为窦太后是自己的生母,窦宪、窦笃、窦景、窦瑰都被贬退封国,窦宪窦笃窦景在封地自尽。其它的党羽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几乎都被送去砍头或者流放蛮荒。——若论窦宪的战功成就,实在要在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之上,然而他人品下流、滥杀无辜,祸害国家,终于身败名裂,后人谈兵之时,都不愿提到他的名字。
窦家败落,窦太后从此深居宫庭,虽然和帝仍然认为她是自己的生母,但是她自知底细,再不敢过问和帝的任何事情,在孤寂和恐惧中惨淡经营,度过了她剩下的五年人生,于公元永元九年(公元97)闰八月死去,大约四十岁左右年纪。争宠夺利,最后换来家族的一败涂地和自己五年的担惊受怕。
窦太后刚刚咽气,和帝生母梁小贵人的堂兄梁禅和姐姐梁嫕便向三公( 太尉张酺、司徒刘方、司空张奋)上书,痛陈刘肇的真实身世。刘肇这才恍然大悟,痛哭失声,为冤死十四年的生母以礼改葬,谥“恭怀皇太后”,姨妈梁大贵人也同时雪冤,姐妹同葬西陵。
与此同时,前废太子清河王刘庆也上书弟弟,请求为生母宋贵人平反。刘肇答应了哥哥的请求,不久又将宋氏家族召回京城,将刘庆的四个舅舅宋衍、宋俊、宋盖、宋暹全部封为郎官。
真相大白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料理窦太后的丧事。总算刘肇不忘多年养育之情,仍然上谥“章德太后”,合葬汉章帝敬陵。
刘肇的舅父梁棠对于窦太后竟能安稳下葬,愤恨不已。就在第二年(公元98),将窦太后最后一个活着的兄弟窦瑰逼迫自杀,才算消了心头之气。
花了这么大的篇幅解说和帝与窦氏家族的恩怨,是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后面和帝子嗣不旺的深层原因。这是后话。
话说回来,刘肇终于在十四岁这年剪除了窦氏外戚,在他第一次选娶妃嫔的前夕,真真正正地成了东汉王朝的皇帝了。扬眉吐气的刘肇处理完国家大事,决定考虑个人问题。他派出专人在世族贵戚中选择适龄的未婚少女以充六宫之选。
这第一次选秀,有两位入选者的家世最为高贵,她们都比皇帝要小两岁,一位是刘肇的表妹小阴氏,还有一位当然就是刘肇的表姨妈邓绥。
邓绥天姿聪颖,性情柔婉。她的祖母非常喜欢她,一切起居都亲自过问,在她五岁的时候,这位太傅夫人还要亲自为她剪头发。由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