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的红颜
邓绥天姿聪颖,性情柔婉。她的祖母非常喜欢她,一切起居都亲自过问,在她五岁的时候,这位太傅夫人还要亲自为她剪头发。由于老眼昏花,头发没剪出样子,倒把小孙女的额头给弄伤了。旁边看的人都替她疼,五岁的邓绥却一声不响,仍然全程配合,还显出一副欢喜的模样。事后,婢仆们都问这个孩子:“你难道不痛吗?”邓绥回答道:“怎么会不痛。但奶奶因为爱怜才为我剪发,我如果哭喊,就会使奶奶为我伤心难过,我不愿让她伤心,所以才忍耐。”听到的人都为这个孩子的懂事而啧啧称奇,然而对比她的早慧,这只是区区小事而已。邓绥六岁就通读史书,十二岁精通儒家经典《诗经》、《论语》,她一心读书求学,和兄长们对答,常将饱学的哥哥们都难倒。对家务琐事她却一点都不放在心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阴氏对女儿的爱好开始表示不满,说:“你不好好学女红针指,成天抱着书本,难道想做女博士吗?”邓绥不愿违背母亲的话,从此后白天学习女工家务,晚上仍然读书不倦。
由于邓绥聪慧好学,才华超群,家人都称她为“诸生”。父亲邓训更是对女儿异于其它女子的言谈举止暗暗称奇,认为她将是儿女中最有前途的,事无巨细都与这个小女孩商量后再行。
说起来,邓绥的才貌都在小阴氏之上,假如她与小阴氏同时入宫,很难说小阴氏还能不能当上皇后。然而,就在邓绥中选即将入宫的前夕,邓训却离开了人世。邓绥遭遇父丧,坚持要守孝尽哀,推迟了进宫的时间。
在三年守孝期间,邓绥严守儒家孝仪。
按儒家礼仪,父母之丧是最严酷的“斩衰之丧”,能够完全履行的多半有做超人的潜质。
规定如下:三日内不得进食,三日后虽然恢复进食,但只许早晚喝少量稀粥,百日以后至一年以内只能加食蔬菜清水,周年以后可以吃水果,两周年以后才能在粥菜内加上调料酱醋。
在出殡以前,必须时常嚎啕大哭,出殡之后改为早晚各嚎啕一次,周年以后可以改在室内哭,两周年以后可以只在思念时哭,但如有亲友吊祭仍然必须即时哭出来。
住宿条件是这样的:出殡之前,孝子要住在室外临时搭建的茅棚里,而且该茅棚必须达到“难蔽风雨”的水准,睡时身下用草垫为席,头下用土块为枕,合衣而卧。出殡后,可以改用席子枕头,但是仍然得住茅棚。两周年以后,可以住回室内,但仍不可睡上正经的床铺。三周年后才能恢复正常睡眠条件。——这一项影响睡眠的规矩,比饮食哭泣更让人难以忍受。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七天不吃还能顶得住,七天不睡就能要人的性命。你要不相信的话,可以自己试试。
最后,为了避免有些人应付了事,儒家还规定了检查的标准:服斩衰之丧的孝子,必须容貌极度憔悴、精神萎靡不振,如能瘦到皮包骨头,靠人搀扶的程度,当然就更过关。若有守孝守到身体捱坏、大病几年乃至一命呜呼的,就值得通报嘉奖了。
事实上,这些规矩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是由于过于违反人情,能够照办的人并不多。多数人即使想履行,也往往被看不过眼的亲友所劝阻——如南北朝时期的昭明太子,其母丁贵嫔死后,他的守孝之举就曾屡次被父亲梁武帝所阻。正因为守孝如此之难,所以那些能够履行得了的人都能以“守丧尽礼”而名闻乡里、甚至举荐为官。
然而,邓绥做为一个十二岁的少女,不但一丝不苟地完全履行了严酷的孝子礼,还有超额表现:整整三年居丧期间,她都按照周年之丧的规矩,早晚哭泣、不食盐菜。当三年丧满之时,邓绥已经憔悴不堪,连亲友都认不出她来。
守孝期满,邓绥又过起了正常的生活。侯爷府的生活水平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被三年丧期磨灭姿容的邓绥很快就恢复了她作为青春少女应有的绰约风姿。转眼间,按照宫廷规矩,又一次的妃嫔选聘开始了。
邓家人很清楚,邓绥三年前就已经入选,此时无须再选就已该入宫。这虽是绝无疑义的事情,但他们却仍然对前景心中忐忑。何况以邓家的身份,送女入宫所想的就是要更巩固甚至更增加富贵,怎会甘心让女儿入宫后默默无闻?
大约就在这段时间,邓绥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她以手抚天,还抬头饮用青天上的钟乳。这奇异的梦境立刻引起邓家人的注意,向占梦者询问。结果占者听后肃然起敬,答曰:“昔日帝尧曾经梦见自己攀天而上,商汤也梦见登天而食,这都是千古帝王的先例。如今你家姑娘也做这样的梦,她的前途大吉大利难以言传。”
一家人听了这样的回话,顿时喜出望外。为了更有把握,又找来相士专为邓绥看相。结果相士一见邓绥,当场目瞪口呆,连声道:“小姐生相乃是成汤之格,有主理天下之份!”
此话一出,邓家上下都笑逐颜开,只是怕被人发觉,都不敢对外声张而已。即使如此,叔父邓陔仍然忍不住发言道:“我听说救千人之命,子孙可得侯封。当年大哥邓训(邓绥之父)奉命去修石臼河,见工役困苦,向皇帝上奏,得以停工,保全了几千河工的性命。老天必有回报,我家肯定能有大福。”一家人越说越是兴奋,想到此时和帝后宫尚未正式立后,更是连当年开基之祖邓禹的话都拿出来回味:“太傅公曾说,他做为率领百万之众的将领,从来不曾在战事中妄杀过一人,后世必有大兴大旺之人。”
永元七年,邓绥的名字再一次列在了入宫的名单中。
然而,就在一家人满怀期待的时候,永元八年的二月,一个意外的消息传到了他们耳里:第一批被选入宫的女子之一阴贵人,被正式册立为皇后了
原来,小阴氏以表妹之亲,又生得美貌聪慧、颇有学识书艺,很得和帝的喜爱,几乎专宠后宫,因此,和帝特地在第二批宫人入宫前夕,将心爱的小阴贵人册立为皇后。
这消息令邓家人不知所措,好比被冷水浇过一样。然而无论怎样,邓绥入宫已成定局,大家只能希望美梦吉相能够有实现的机会了。
带着家人的极高期望,永元八年(公元96)冬天(事实上已经是公元97年了),时年十六岁的邓绥带着少许失落走进了大汉皇宫。
邓绥一入宫,就引起了后宫不小的轰动。
中国的后宫,丑女从来没有少过,但看书的我们应该相信一点,除了长辈强行搭配之外,有自主权的皇帝所选的姬妾后妃,基本都是美女。还有一点,那就是中国的史家轻易不会赞美一个人的外表,更不会给予什么溢美之辞,然而,《后汉书》却将两汉王朝所有后妃美貌的最美形容词,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了邓绥。
据史书的形容,邓绥身高七尺二寸(东汉初年一尺约24。4公分;末年一尺超过24。7公分,和帝时为东汉中晚期,取中间数来计算,邓绥身高当在一米七左右),姿态优雅,容颜姝丽,美色夺目。就连和帝左右见惯美女的侍从,见到邓绥之后,都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无法相信世上竟当真能有这样的天仙化身。总之,邓绥成为后宫中当之无愧的第一美人,其它的女子在她面前都黯然失色。十九岁的和帝心花怒放,立即将邓绥封为仅次于皇后的贵人,入住嘉德宫,对她如胶似漆。亲近厮缠之后,和帝发现邓绥不仅是美色无双,更有渊博的才学、柔顺守礼的性情,不禁对这位长辈姬妾刮目相看,越发割舍不下。他将自己原本都给了表妹阴皇后的热情,逐渐地分转到了邓贵人的身上。
阴皇后当然立即就感觉到了丈夫的变化,她不能忍受与自己青梅竹马、刚刚正式结为夫妻的表哥竟然如此迅速地移情别恋。也许阴氏家族的长辈曾经不止一次地教导过阴皇后应该如何冷静地处理后宫争宠,怎样紧紧地抓住丈夫,但是对于不过十六七岁年纪、一向娇养又一帆风顺的她来说,这无疑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小阴氏能在入宫三年后获封为皇后,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她做为后宫女人的表现在初期还是合格的,并没有限制和帝对其它宫人的亲近,也因此和帝与其它寻常宫人生下过许多儿女。小阴氏所不能接受的,恐怕是丈夫的心里真正地装了其它人。更何况丈夫的新欢出身高贵不亚于自己,辈份上比自己还更高一级。小阴氏将邓绥视为劲敌也就不出奇了。
刚开始的时候,和帝似乎也觉得自己有些愧对表妹,在邓绥入宫得宠后不久,就将小阴氏的父亲阴纲特别晋封为吴防侯。然而不幸的是,这只是他无法重燃旧情后的折价补偿,对于男女之情,他能够给予小阴氏的却是越来越少了。到后来,皇后的长秋宫中甚至再也看不见和帝的影子。丈夫来得越少,小阴氏就越恨邓绥,一心只想找到邓绥的过失,动用皇后的权威处治她。
然而,邓绥不但对其它宫妃都谦逊友善,就连宫中仆役下女,她都好言好语。后宫有好几个皇子都夭折了,邓绥表现得比做父亲的和帝、皇子们的生母还要痛心,多次当众伤心流泪。眼见阴皇后的妒恨一天比一天强烈,邓绥开始时常装起病来,但是她装病也与众不同,她自称有病,是为了将皇帝对自己的专宠分淡一些,为此还亲自在宫中选择美女送给和帝,要他广种博收。邓绥主动分惠的表现,不仅赢得了后宫妃嫔们的众口称扬,更让和帝觉得她有母仪天下的潜质,赞不绝口。
邓绥的所作所为使小阴皇后恨之入骨。她当然知道邓绥向和帝多次推荐宫女的事情,而问题也正在这里:举荐宫女,这样的露脸示好的事情,原本应该是皇后的份内工作,却都被邓绥代劳了,而为什么被她推荐的都是才人这种既没爵位又没家世的下层宫人,从来也没有将皇帝劝回皇后的宫中呢?小阴皇后对于表姨妈取悦皇帝的心思看得明明白白,可偏偏邓绥严守礼法,从不轻言妄动,小阴氏找不到她任何的纰漏。
有一次,邓绥得了病,和帝为示宠爱,特地准许她的母亲和兄弟们进来探视,而且不限时日。这对于一入深宫便隔绝亲情的后宫女子来说,是天大的喜事,然而邓绥却立即敏锐地感觉到这特殊待遇背后可能会隐藏着的麻烦和祸事,于是她婉言谢绝,说:“皇宫是何等样的重要地方,怎能让一个小小贵人的亲属随意出入。这不但会让人非议皇上,影响您的清名,也会使我被人谤以不知礼数。皇上的好意我心领了,实在不必实行。”和帝听了,自然大加褒扬:“别人都以能让亲人入宫为荣,你却反以为忧,不惜自我贬抑。这宫中其它的女人,哪个能及得上你呢!”——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和帝不止一次地允许过皇后和其它贵人的家属进宫,当年他的庶母宋贵人生病,家人甚至还为她往宫里送过生菟。可见,这原本已经成为后宫中的惯例,而邓绥却一定要坚持拒绝,不能不说她深具心机、处处小心。
每当宫中举行宴会的时候,所有的女人都不愿放过这个在皇帝面前展示美色的机会,她们都会巧加装扮,个个艳光四射、花枝招展。而邓绥在这种时候却总是衣着朴素,从不加多余的新奇妆容佩饰,偶尔衣服颜色与阴皇后相同,她都要立即更换,不敢与皇后略有相似。小阴氏看来是娇小玲珑型的美女,因此邓绥为了表示谦恭,只要阴皇后在场,她就要竭力掩饰自己修长的身型,偻背弓腰,唯恐显得“高人一头”。和帝如果向后妃们询问什么事情,邓绥也绝不当众抢阴皇后的风头,一定要让阴皇后先发言。邓绥的楚楚可怜是如此明显,就连和帝都有些看不过意,叹息道:“修德之劳,乃如是乎!”
事实上,后妃之间即使有争宠妒恨的现象,也犯不着这样在形迹上表现出来,而邓绥如此小心谨慎的做法,更是只能用“过份”两个字来形容。看在别人、尤其是和帝的眼里,效果当然只有一个:阴皇后一定恃嫡妻之势,欺凌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于是阴皇后就是浑身长嘴也说不清了。
邓绥能够恪守孝仪,她的天性无疑是有些内向固执但又克己的。然而回想邓绥入宫前的占梦看相,不难想象,她其实是有备而来,带着整个邓氏家族的梦想入宫的。而她做为小阴皇后中表之亲的姨妈,从小玩在一起,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和小阴氏彼此之间非常了解。因此,要让人相信她真是诚心诚意地奉事小阴皇后、把小阴氏看成是自己的主人,实在是比较高难度的事情。别说要当事人阴皇后相信,就连要让我相信都不容易。 在后宫生活日久,邓绥的内向柔顺,正在一步步向阴忍转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