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的红颜
刘盈登基为帝,他只有十七岁,王朝实际上控制在太后吕雉的手中。
吕雉多年含垢忍辱,对以戚懿为首的宠妃们早已恨之入骨。现在她果然熬过了丈夫,并成功地当上了皇太后,她要发泄积蓄已久的怨毒了。她自刘邦微贱时便嫁与刘邦为妻,以富家小姐的身份,跟着浪荡穷鬼刘邦吃尽了辛苦艰难,并协助他扫清了诸多异姓王。刘邦能够得天下并坐稳天下,吕雉实有大功,绝非一般坐享其成的妇人所能比拟。
可是好不容易得了天下,刘邦却又色心大盛,冷淡有功劳的结发妻子而宠爱起吃现成饭的姬妾来。尤其是赵王刘如意的母亲戚懿,更是想要取嫡妻而代之,直接威胁到吕雉母子的性命。吕雉想尽办法,才摆脱这悲惨的命运。虽然戚懿的目的没有达到,但是也可以想象在刘邦的后宫之中,以戚懿为首的美人们是怎样抵毁嫡妻、怎样争权争宠的。
这些只会梳妆打扮、争艳斗丽的宠妃们,根本就忘记了她们的对手吕雉,是在血雨腥风中生存下来的,而大汉王朝的开国将相,都曾与她有过共同并肩浴血的深厚渊源;这群女人唯一的依靠就是老不修刘邦一人,可叹的是她们似乎以为刘邦真是万岁之躯,却没有料到他也有倒下的一天。
而这一天又来得何其迅速!
刘邦在未娶吕雉之前,就曾在外眠花宿柳,跟外头的野女人生下了儿子,所以吕雉虽是嫡妻,刘盈却还另有长兄刘肥。齐王刘肥的母亲虽然早在刘邦起兵之时就已死去,更不曾在汉宫中与吕雉争宠,但是吕雉依然衔恨多年,在成为皇太后独揽大权之后,她照样对刘肥百般折辱,最后逼得刘肥不得不认自己的妹妹、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为义母,认嫡母吕雉为外祖母,由她的儿子自愿降为她的孙子,这才保住性命和王爵。
由刘肥的遭遇,就可想而知,等待着后宫宠妃们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果然,吕太后虽然按制度将刘邦的所有庶出儿子封赏一番,送他们各归封国,但是对他们的母亲——刘邦的宠妃们,却统统幽闭起来,打入冷宫,让她们过着粗衣旧衫,勉强维持温饱的日子。
尤其是曾经想要取吕雉皇后之位而代之的戚懿,命运更是悲惨。她连枯坐冷宫的“运气”都没有,而是被剃成光头、以铁链系颈、穿上土褐色的囚衣。白天在宫院中捣米,晚上就被牵着铁链锁进“永巷”(宫中监狱)严加看守。
戚懿从来没有遭受过这样的折磨,更难堪这样的耻辱。她多年来都是汉宫中的一枝鲜花,被刘邦百般宠爱惯了,所以也就不懂得忍耐,更看不清形势,不知道吕雉的实力之强,还以为她也和自己一样,不过是依靠儿子起家的普通妇人——你吕雉以为只有你有儿子吗?我戚懿也有,而且比你的儿子还得先皇的宠爱!
于是戚懿作歌,每日不停地唱:“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她还在希望,能有人把自己受虐的消息告诉自己做王的儿子,让他来为自己报仇雪恨。
既然是安了这个心,当然戚懿这首歌是从来不背着人的,越是人多,她越是唱得起劲。
果然,很快这支歌就出了名,不过可惜,首先知道的人不是她的儿子赵王如意,而是她的死敌太后吕雉。
吕雉一听这首歌,立即怒火中烧,同时她也意识到了自己与戚懿之间的过节已经影响到了彼此的子女,赵王如意如今虽然年幼无知,但是一旦长成,很可能(几乎是完全可能)对自己和儿子刘盈切齿怨恨。更重要的是,如意非常得刘邦的疼爱,配给他的封国和臣子,都是非常忠心而能干的,万一赵王如意长大成人,利用王权为母亲报仇作乱,那还了得?
于是吕雉下定决心,要铲除这个隐患。
赵王刘如意这年不过十四五岁,虽然名为封国之王,实际上年幼识浅,凡事都靠国相周昌主张。当年刘邦曾经郑重其事地向周昌托孤,果然,知道底细的周昌不让刘如意奉召。吕雉征召了赵王三次,三次都被周昌硬梆梆地拒绝了。吕雉拿周昌没有办法,只得调虎离山,转而征召周昌。
周昌一离开赵国,吕雉便跟着下令再召赵王。没有了腰杆子硬的周昌,刘如意不敢拒绝嫡母的命令,只能奉命来到长安。
本来照吕雉的心意,她几乎是要立马向刘如意下手的。但是刘盈却手足情深,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子保全弟弟的性命。所以打从刘如意踏进长安地域的那一刻起,他就亲自出城迎接,并从此与弟弟同食同寝,使得吕雉好几个月都找不着下手的机会。
可惜,吕雉却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女人,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她满腹的杀机非但不曾减退,反倒愈烧愈烈。
终于,机会让她给等着了。
刘盈有个习惯,每日都早起习射(也就是早锻炼啦),刘如意年纪小,不象哥哥那么有恒心,何况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危险,所以终于有一天,他坚持不了啦,就赖床不起,不愿再跟着哥哥去射箭。刘盈心软,想想一时半刻也没什么要紧,就依了弟弟。
就这么片刻工夫,吕雉的杀手就派来了,就在刘盈的寝宫之中,将毒药灌进了刘如意的口里。
等到刘盈兴冲冲地回来,那温暖轻柔的床帐里,只有弟弟刘如意七窍流血的尸体在等着他。
刘如意被除掉了,吕雉没有了后顾之忧,立即开始了对戚懿的大报复。她下令将戚夫人的手脚全部砍掉,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下哑药,然后丢进粪池里。
吕雉对自己的战果十分满意,大概她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便特地召儿子刘盈前来观赏。
刘盈初看之下,惊恐之余觉得莫明其妙,便问母亲:“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吕雉心情很好,乐于为儿子解惑,答曰:“这就是戚夫人了。”
刘盈当场放声大哭。他万万没有想到,母亲杀死了弟弟还不罢休,就连弟弟已无还手之力的生母都不放过。他更不能相信,当年明眸善睐艳盖宫掖的戚夫人、弹琴击筑吹笛作歌唱《上灵》的戚夫人、腰肢袅娜翘袖折腰为舞的戚夫人,会变成这样一个在恶臭中蠕动的怪物。
刘盈天性温和懦雅,这一次惊吓超过了他的承受能力,病倒在床一年多都不能痊愈,眼前梦里尽是弟弟和戚夫人惨死的模样。
然而刘盈虽然身为帝王,却对自己的母亲无计可施,最后只能对吕雉说:“你做的这些事都不是人能够做得出来的,我作为你的儿子,实在无法再治理天下。”从此刘盈沉醉于饮宴女色自我放纵,拒绝上朝理政,每日晨起习骑射啥的更是不再提起,如是浑浑噩噩七年之后,年仅二十五岁的刘盈便离开了人间。
——既是在封建专制时期,更从消除政治隐患这个角度来看,我倒不是很反对吕雉干掉戚懿母子,不过她确实手法太狠了一些儿,杀人不过头点地,何必呢。关键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事儿干得这么堂皇,居然到处请人来看,就差卖门票了。俗话说知儿莫若母,她却压根不考虑自己那个老实儿子的心理承受力,这样的暴力镜头也敢让未成年的刘盈来看,的确太不象话了——不过这儿子确实心软,尤其看在老辣的吕雉眼里,一定很不满意,这恐怕也是导致吕雉非要代劳,灭刘如意不可的因素之一。
吕雉与戚夫人的宫闱斗争,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惨烈的一场。这一出妻妾争风,可以用“震烁古今”来形容。而戚夫人的结局之可怖,也是绝无仅有的。
四、薄姬奇遇
然而同样是与刘邦有过肌肤之亲、并且生下了儿子的女人,吕雉对代王刘恒的生母薄姬却是完全另一种态度。
这或者是因为,薄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遭遇,正好跟她的姓完全相配,尤其在夫妻情缘上,薄之又薄。
薄姬是苏州人,她的父亲在秦朝之时与从前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相好,未婚而生下了她。(书上说的是“与魏媪通”,可不是与之婚啊。)
——薄生是苏州人,想来是翩翩少年,而魏媪原藉魏国,则是山西人,两人的家乡相距遥远,简直山高水长,不知怎么会相遇的?想来是战乱之中颠沛流离,青年男女因而千里相会,产生了感情吧,当然谈不上什么婚姻。更糟的是,还没来得及结为夫妇,薄生年纪轻轻就死在了山阴,成了异乡之鬼。
魏媪拉扯着一双儿女,在乱世之中苦苦求生。
不久,秦朝就陷入了乱世。在这一片混乱中,从前战国年间的诸侯遗族纷纷割据自立,想要趁此乱局混水摸鱼,不捞个皇帝做也要恢复旧家邦。
魏国宗室魏豹就在此时自立为王。
这时薄姬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魏媪心怀故国,见魏豹复称魏国,便将心爱的女儿送进了魏豹的王宫,薄姬便成了魏豹的姬妾。
当时有一位很著名的星象家、相士名叫许负,魏媪请他来给女儿薄姬相面,看她能否在魏宫中出人头地。谁知道这许负一见薄姬,顿时大惊失色,道:“何止是在小小王宫出人头地那么平常?她日后还要生下天子,成为世间第一贵妇人!”
许负先生的相术精准如神,是广为世人推崇的。这话一说出来,魏媪简直心花怒放。而魏豹听说薄姬竟然还有这等远大前途,更是喜上眉梢,算盘珠子立时打得飞快:薄姬的儿子要做天子,而她是我魏豹的小妾,她当然只能生出我的儿子来。那么,我的儿子做天子,我岂不是也当有天子之份?或者至少也可以放手一搏,为儿子打下前程吧?
魏豹说到做到,立即背弃自己和汉王刘邦所订的攻楚盟约,转而在楚汉之间中立起来,隐隐然有坐山观虎斗,想收渔人之利吞并天下的意思。
魏豹这个想法好是好,问题是好过了头,压根就没有想到,薄姬虽是“天子之母”,自己却没有“天子之父”的位份。
魏豹背约,令刘邦怒火中烧,这一下气得,连项羽都先放在一边了,赶着就派自己的亲信将领曹参率兵,誓要先灭了两面三刀的魏豹不可。
魏国的实力怎么能是汉军的对手?于是兵败如山倒,汉高祖二年三月,魏豹天子梦未圆,自己辛苦打下的“魏国”倒先成了汉王刘邦的一个郡。
魏豹对“相面不准”的许负恨得牙根痒,只得投降。
刘邦倒还算客气,封他做御史大夫,并让他守城。可是他的霉运正旺,不久该城被楚军围攻,与魏豹共同守城的周苛、枞公认为,魏豹曾为此地国王,是个靠不住的合伙人。于是魏豹不得不一命归西。
当初魏豹败后,魏宫中的女人们全部被俘。由于是“罪妇”,薄姬等人没有资格充当刘邦的姬妾,只能去做宫中役使的婢女,于是她们都被送进了“织室”。
事情到了这一步,薄姬真是只能自叹命薄,一句“当生天子”,居然使她到了这等处境,变成皇宫中最下贱的仆妇,去哪里生天子呢?
不过,世间总是意外多。
魏豹死后,刘邦偶然想到了魏宫的姬妾宫人,于是便到囚禁她们的织室去瞧瞧。
这一瞧之下,刘邦顿时心旷神怡,发现死鬼魏豹的宫人中,居然不乏美色婵娟。于是色心大动,挑选了一批姿色出众的女奴送进自己的后宫中。
薄姬就在这批女人之中。
一时间,薄姬以为自己将要时来运转了,不禁又想起了当年许负“生天子”的预言,心中无比雀跃。
谁知道,老天爷又再一次把她丢进了深渊。刘邦内有悍妻吕雉,外惑诸夫人,何况薄姬的姿色在魏宫女眷中并不出众,因此刘邦压根就不曾注意过这个小妾。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薄姬连刘邦的面都没能再见到。眼看青春流逝,她只能自叹命苦。
就在这个时候,老天再一次展现了奇迹。
当初在魏宫中,年少的薄姬有两个最要好的女友,一个叫管夫人,一个叫赵子儿。薄姬视二人如同姐妹,知心贴意,还和她们立下了盟誓:“假如三人中有谁先得富贵的话,一定不会忘记另两人,要共享富贵和机遇。”
想当初薄姬在魏宫中时,可是不折不扣地覆行了自己的誓言,然而到了汉宫,管夫人和赵子儿却将薄姬的盟誓当成了一场笑话。也许是她们仍然嫉妒薄姬昔日在魏宫中超过她们的实际地位,也许只是根本就将这位姐妹视做过眼烟云。
汉高祖四年,刘邦来到了河南成皋灵台。这时陪伴他的姬妾,正是管夫人和赵子儿。这两个女人一时间十分受宠,得意非凡,闲聊的时候提起了当初和薄姬立下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