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的红颜
可惺椤F浼淅钤ㄈ羰抢刖谷梦涫繌Α白芰籼ㄊ隆保沉旃刂惺械囊恢В晌匠栊椅薇取?br />
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话用在武士彟身上再合适不过。由于他与唐高祖李渊之间深厚的交情,不但本人成为从一品的应国公,就连他的两个哥哥都同时被封。武士梭封司农少卿、宣城县公;武士逸则为行台左丞相、六安县公。李渊对此的解释是:“朕在并州之日,恒往卿家,今欲使卿一门三公,用微答主人之意也。”——当年跟着武士彟一起做木材生意的许文宝也因此平步青云,依靠武士彟之力一直做到了刺史级的官职。
好事接踵而至。
大约也就在武士彟于武德三年做上工部尚书之后,他的糟糠之妻相里氏病逝。相里氏的家世没有任何记载,武士彟娶她的时候,还只是文水乡下的一个土财主,若以民间“高嫁低娶”的普遍情况来套的话,那么相里氏的出身只会比武士彟更低。
而当时的社会情形非常看重门第,尤其从南北朝开始,社会上就开始了一种矫情过度的“氏族门阀”制度。即使在高层统治者内部,都分了多种门第。最贵重的,就是所谓的“清流五大姓”: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此五姓被称做海内第一等高门。这五姓的男女,自命身份,不肯轻易与外姓联姻。甚至为了自命高洁,连皇帝家都不肯轻易许嫁。即使有些因各种原因嫁娶予外姓,也往往向对方索要巨额聘礼或陪嫁,还在成婚后对配偶及亲属高傲无礼、目中无人。——给我的感觉,跟这五家搭亲家的人,不是吃错了药,就是有受虐的爱好。
毋庸置疑,武士彟虽然凭借自己的力量跻身权贵,但是他们夫妻的出身门第,仍然是他无法跨越的难题。现在相里氏死了,四十出头的武士彟势必要再娶,现在他已经是堂堂尚书,再娶一个出身较高的妻子,也就成为他抬高武氏身份的另一个好的选择。
大约就在武德四年(公元621),武士彟迎娶了继弦杨氏,她就是未来女皇的母亲。按《攀龙台碑》的记载,唐高祖李渊对开国功臣武士彟这次旨在提高世阀的再婚非常重视,亲自为他选择了杨氏为妻,并亲为主婚。
关于杨氏的出身,一般认为她是隋王朝宗室杨达的女儿。虽然持的异议的人不少,然而杨氏嫁进武家时的年龄:43岁,似乎已经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击这些异议——以武士彟当时的官爵,若不是看在杨氏的门第份上,他完全犯不着娶一个已到中年不再青春美貌的女人。然而奇的是她在嫁给武士彟之前的身世确实笼罩在云雾里。别说杨家是名门世家,就算是寻常民间女子,到这个年龄也早已该为人妻母了,然而杨氏在入武家之前的43年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信的记录。——假如她曾经有过婚史,那么嫁给了谁(汉唐从不讳言高门女子再婚改嫁,避而不提的原因会不会是因为她初婚所嫁的,是个在改朝换代之际犯忌讳的人)?如果她没有过婚史,那又是为什么(最令女皇难堪的一种推测:因为她的母亲虽然出身高贵的杨氏,却竟是伎婢所生,以至乏人问津,在闺阁中耽误了青春,不得不以崇佛孝父搪塞嫁不出的事实)?无论是有无婚史,哪一种推测都可以导出杨氏在嫁给武士彟之前不曾在娘家得到过什么父母手足之情的结论。从史书和碑文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当武则天成为皇后乃至女皇以后,对母亲的身世曾经做出过多方辩解,对于杨达嫡出的儿女没有特出的优待……理由当然不言自明。但是算起来,杨氏还是隋宗室观王杨雄的侄女,而杨雄当年又对武士彟有救命之恩,武士彟当然还是乐于缔结这段姻缘的。
不管怎么说,总之,45岁的武士彟迎娶了43岁的杨氏,这对年貌相当门第权势互补的男女结成了夫妻。
既然成婚,孩子当然也就应运而生。杨氏先是诞下了长女,随后又在武德七年(公元624)正月二十三(2月17)生下了次女。——当然,迎接初降人世的武二姑娘的并不是什么隆重的仪式,相反,很有可能是父母的失望。此时的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不受欢迎的二女儿竟会是未来的皇后、女皇。武士彟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带着母亲高贵血统的嫡子,取代门第卑贱的前妻之子;而年纪老大的杨氏更希望自己能够抓紧已经不多的生育机会尽快生下儿子。
——但是不管此时的武家夫妇是怎样的心情,历史所知道的是:未来的女皇终于降生了。
说起来杨氏也真是不简单,将五旬的年纪竟还陆续生了三个女儿,最后一个女儿更是生在她47岁乃至更大年纪以后(因为46时她才生下次女),生育能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有道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做为她的女儿,武则天能在28岁的“高龄”之后,一连为高宗诞育四男二女,也就不足为奇了。
武士彟的长安城中做京官的同时,开国之初的大唐兵戈不断。武德六年,辅公袥在江南起兵反叛,唐高祖派李孝恭、李靖为正副元帅征讨。叛乱平定后,李靖先后出任东南道行台兵部尚书、检校扬州大都督长史。
武德八年(公元625)六月,突厥进犯唐王朝的起家宝地太原。唐高祖李渊命皇太子李建成往幽州、秦王李世民往并州,并命李靖为行军总管领江淮兵一万,迎战突厥。
李靖本任检校扬州大都督长史,总领军政,警戒刚刚平定叛乱的江南,如今他奉命领兵,留下的职务必须有人接替,而且由于局势需要,这个位置须由皇帝信任的人担任。于是,武士彟成为理想人选,被委任“以本官权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并“赐锦袍宝带一具”,临别之时,高祖李渊亲为饯行,临了还约定只要平服民情半年内便即返京。半年后,由于“父老数百人,诣阙上表,乞更留一年”,大约也有当时江南并未完全稳妥的因素,于是李渊决定让武士彟再多留一年,多干些政绩。
然而武士彟没有想到,天上一日人间千年,政局多变,自己竟从此再也不曾返回唐王朝的中枢。而这个变故,不光武士彟没想到,甚至也超乎他所依附的主上李渊的预想。
武德九年六月4日,秦王李世民率自己的心腹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人,制造了“玄武门事变”,将入朝的兄弟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杀死,自己当上了皇太子,政务军事都揽于一身。
武士彟是高祖李渊的起家功臣,他对李渊忠心耿耿,不是铁杆太子党,可也不曾亲近过秦王李世民,于是,他的官运从武德九年开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虽然在朝局大变之后,李世民以高官厚禄笼络众臣,武士彟也随之晋封为豫州都督,统领豫、息、舒、道四州军事,但他却再也没有担任过天子身边的重要京官,而是从此成了地方官员。
贞观元年(公元627),武士彟改任利州都督,统领利、隆、始、静、西、龙六州诸军事。贞观五年(631年),封荆州大都督,统领荆、峡、丰、郎、岳、果、松七州诸军事。
算起来武士彟一共在利州都督任上干了五年。而一个与他的女皇女儿相关联的著名相面故事,就发生在利州都督的任上。
中国古代的帝王后妃,多数都在出生前就有什么日月投胎之类的异兆,出生前没啥特别的起码也在呱呱降世时有啥白光龙凤盘旋产房的事件发生。就连武士彟的降生,据说都颇有奇异之处,说他母亲在晋祠祈嗣,得到一枚大如燕卵的彩石,上有日月字样,吞下去的当天就梦见太阳入室,怀上了身孕,降生之时更有自称唐叔虞的人物前来托梦,说自己是特来保护婴孩的——唐尧虞舜,这个唐叔虞是啥意思?来头未免有点太大。生出来之后还有紫气东来,化为五色文绣之衣的形状啥的。总之是神乎其神。
然而武则天似乎并没有为自己编造日月入怀的履历,与她自己相关的异兆,直到降生以后很久才开始,这场相面可以算是此类说法的一个开张大吉。
此后武则天的一生,似乎都与谶应相法纠缠不清。在《太平广记》卷一百六十三卷“谶应”篇里,有相当部分都是与她有关,放在一起真假难辨。就连她掌权之后一起大规模屠杀“流人”的事件,据说都与图谶有密切的关系。
当时的人是非常相信面相图谶星卜之说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就连正史都专为当时著名的术士们留了一席之地。这其中有一位闻名于世的术士叫袁天纲,他是成都道士,在隋唐两朝都做过小官,隋时为资官令,唐高祖武德中授职武井令。
贞观六年(或八年),袁天纲秩满赴京,据说李世民听闻袁天纲的神相之名,召他入宫相见并当面试验。袁天纲当然大显身手,闯下了大大的名头,这都是外话了。最玄乎的是贞观八年,当时大臣高士廉曾当面问他:“你给我们看相说功名,那你自己能够官至几品?”袁天纲却回答道:“我不再会有升官之运,因为我今年初夏四月,寿数就到头了。”后来他果然在自己所说的时间里去世了。
其实,武士彟早在袁天纲陛见太宗之前,就已经请他为自己的家人相过面了。而这一次相面的经过,在《新唐书》《大唐新语》《感定录》等书中被再三引用,内容大同小异。
据说过程是这样的:袁天纲先给都督夫人杨氏看相,说:“夫人的相法表示命中定有贵子。”接着见了相里氏所生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说:“两位公子可以官至三品,延续武家香火。”然后当然是杨氏的长女、未来的韩国夫人,评价道:“此女极为显贵,只是不利丈夫。”随后出现在袁天纲面前的就是武则天了,由于父母盼子心切,所以一直将她做男孩打扮,由奶妈抱着出场,对袁天纲也假称是个儿子。
最绝的预言就在这时候发生了。据说,当袁天纲看到男孩模样的武则天时,顿时大惊失色,看了面相还不放心,还让这个幼儿走了几步,仔细看了又后之后,终于开了口:“龙瞳凤颈,极贵验也;若为女,当作天子。”
这件事是真是假,如今已经难于追究。不过假如确有其事,那么应该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袁天纲在唐王朝贞观六年以前的官职是“火井令”,此地便是现在的四川邛崃火井镇,镇上至今仍有袁天纲的遗迹。唐时邛崃火井属邛州,利州则在今四川广元,不但同在蜀地,而且武士彟还是袁天纲的上级,因此在贞观元年至贞观五年间的任何时候,武士彟都有可能请袁天纲为自己的家人相面。但是绝不可能发生在某些书上所说,袁天纲在进京述职晋见太宗之时路过广元,顺道为武士彟一家相面的情况。因为袁天纲进京路过广元之时已是贞观六年,而武士彟早在贞观五年就已经离开广元,去做荆州大都督了。
然而,即使袁天纲真为武士彟一家相过面并做出那玄妙而辉煌的预言,武士彟也不再有机会看到预言变成现实的那一天了。
贞观九年五月庚子,七十岁的唐高祖李渊病逝于太安宫垂拱前殿。
老主子的死讯传到荆州大都督府,武士彟悲痛万分。这恐怕不只是思恋老主,还有随着老主弃世,对自己的前途乃至性命都有可能一片黯淡的担忧。于是难免多年的积郁都在老主死讯的刺激下一并涌上心头,他很快就病倒了,当年就重病不起,虽然唐太宗派许多名医前来诊疗,但是武士彟都拒绝服药。面对这样的病人,再好的名医也束手无策。最终,荆州大都督武士彟呕血而亡,时年59岁。
唐太宗李世民听说父亲的开国功臣武士彟恋主弃世,表现得颇为感伤,下令追赠礼部尚书,谥“忠孝公”,配食高祖神庙,派并州大都督李勣监护丧事,由官方隆重举殡,将其归葬故乡文水。在追随唐高祖起兵开国的一十六位功臣中,武士彟的政绩和人生乃至结局,都可以算是上等了。
武士彟去世的时候,未来的女皇武则天才刚满十一岁。随着浩大的官方送葬队伍,她和母亲兄姐一起返回了故乡文水。
杨氏母女四人在文水的生活是很不如意的。因为相里氏所生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对继母和妹妹们的态度很糟糕,虽然不至于使她们生活困窘,但是礼节和精神方面给她们的难堪冷淡却是数不胜数。这一方面是因为继父母和早已成年的继子女之间本来就难以相处;另一方面,只怕杨氏早先在继子们面前就不曾做过一个合格的嫡母。很有可能的一点就是她虽然在娘家地位不高,但来到武家之后,面对卑贱的相里氏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