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的红颜
特质,大概就是史书上形容帝王时常用的“天赋异禀”。而此时的武后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酷吏横行的日子里,李唐宗室旧臣几乎被诛杀殆尽,无计应对的人们只能想方设法讨好太后以求自保。送进宫的礼物数不胜数。所有的礼物中,唯有唐高祖李渊第十七女千金公主的恰到好处。这件礼物是一个壮年男人,陕西鄠县(今户县)人,本名冯小宝。冯小宝在洛阳市上卖药,却被路过的千金公主一眼看中,纳为男宠。千金公主的年龄不详,但她妹妹常乐公主的女儿就是中宗李显的第一任妻子,何况千金公主无论如何不可能生在贞观九年以后(她爹是这年死的),可见她也不年轻了,作为同龄人,对于武太后在权势之外的需要她当然也心中有数。于是在一段时间的调教后,她“大方”地将冯小宝进献给了武太后。
这份大礼果然取得了武后的欢心。四年后,武后正式登基称帝,李唐宗室旧臣也在酷吏的帮助下几乎被诛杀殆尽,就连李贤两个较年长的儿子也没能逃脱一死。幼弱的李氏后人也都被流放岭南。唯有千金公主得以保全,被武后收为义女,改姓武氏,称“安定大长公主”,她的儿子克乂还娶了武承嗣的女儿为妻,一家人极得恩宠。
从千金公主所得的特殊待遇,就可以想见冯小宝的得宠程度。这时的冯小宝早已经改名为薛怀义,武后命太平公主的驸马薛绍呼之为叔父,并重修洛阳白马寺,将薛怀义剃度为僧,做了白马寺的主持。薛怀义名为和尚,其实常常出入宫禁,是武后的男宠,乘御马,使宦官,朝臣贵族都要对他行礼,武承嗣武三思更是马屁加三级,亲自为他执辔服役如僮仆,薛怀义都视若无睹。不过他既做了和尚,倒也对和尚很有义气,道士遇到他可倒了大霉,挨一顿狠打不算,还要剃光头发;想借他的声势胡作非为的市井少年,也都得剃度为僧。
随着时间的推移,薛怀义也越来越神气。垂拱二年曾经发过这样一件事:他与左相苏良嗣相遇,却傲慢作态不肯行礼。苏良嗣大怒,命侍从牢牢抓住这个花和尚,然后亲自动手打了他几十个耳光。薛怀义吃了这个瘪,哪里依得,跑去向武后告状。武后头脑却很清醒,知道男宠与宰相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反而道:“那是条宰相才能用的通道,你不能出入。只要不走那条路,就不会有什么事。”
此事发生之后,武后觉得自己的男宠没有官职,地位太低,便声称薛怀义“有巧思”,让他入宫主持修建“明堂”,打算以此为他加官晋爵。
旨意发下,一个名叫王求礼的官儿不知是装傻还是确实消息不灵通,上书说入宫长住的男人必须是阉割过的宦官,陛下你要是想让薛怀义入宫,那就得把他也给阉了。这道奏章递上去,当然是泥牛入海再无下文。而假和尚薛怀义照样每天在宫中大摇大摆。
明堂,是儒家的礼制建筑,按规定,它是帝王举行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的场所。
早在隋朝时,隋文帝杨坚就曾经打算兴建明堂,并且已经派人制作好了明堂的模型。结果在选址的时候,以磨嘴皮子为己任的儒生们争论不休,谁也不肯服谁。为了维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隋文帝只得将此事中途废止。
隋炀帝也曾经想要兴建明堂,也没能办成。
唐太宗继位后,也打算造明堂。结果他遇上了隋文帝杨坚遇到的老问题。无论是名称、还是结构、功能、形制等各个方面,都引起了儒生们“检六艺群书、百家诸史”的大规模翻故纸堆的运动,每个人都引经据典各抒己见,认为唯有自己说的才是道理,别人讲的都是瞎扯。这一议就是近二十年,直到唐太宗去世,也“未暇营造”。
唐高宗登基后,决定继承前人未竟之志,而群儒也再接再厉,尽管高宗在三十四年间前后为兴建明堂下诏三次,也没能止住众人嘤嘤不绝的争吵。终于“群议未决”,高宗就先离开了人世。
儒生们为这间明堂,前后争吵了一百多年,也没吵出个眉目。武后临朝时,他们又一窝蜂地涌来请求继续争论。武后早知高宗兴建明堂的愿望,她也烦透了儒生们在这件事上显现出来的毛病,她干脆把诸儒甩在一边,只与北门学士们讨论明堂的兴建方案。
方案很快就拿出来了。垂拱四年二月,武太后下令拆除乾元殿,在此殿基上兴建明堂,。当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明堂即告建成,号“万象神宫”。按现在的尺寸,明堂高91。43米,周长93。3米,分三层,异常富丽壮观。接着,武后又令薛怀义在明堂之北主持修建了一座“天堂”,供奉一座巨大的夹麻佛像。据记载,这座“天堂”共分五层,在第三层上就已经可以俯视明堂了。其中供奉的佛像大得惊人,一个小指竟也“犹容数十人”。两座建筑落成,薛怀义如愿以偿地被封为武威大将军、梁国公。
在酷吏横行、浩大工程进行的同时,千奇百怪的瑞兆祥物也源源不断地流入洛阳宫中,为武太后能够正式称帝营造气氛。
这一切当然瞒不过所有人的眼睛。先后有琅琊王李冲、越王李贞等人起兵反对武后,结果都被武后派兵平定,反而便宜酷吏们借机大肆扫荡李唐宗室和旧臣。
在被诛杀的异己中,有一个特别的人物,他就是太平公主的驸马薛绍。薛绍的哥哥薛顗,曾经差一点被武后逼着与妻子离婚,对武后怀恨已久。听说琅琊王李冲起兵的消息,时任济州刺史的他也在自己的地盘上招兵买马打算响应。谁知李冲还没能打到他那里就失败了,薛顗便决定做个识时务的俊杰向武后效忠。为了灭口还把帮忙的录事参军高纂给杀了。
谁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口终究是灭不完的。就在明堂落成的前夕,薛顗被人告发。案子落在酷吏们手里,结果可想而知。薛顗被处斩,二弟薛绪也牵连被斩。最无辜的要数小弟薛绍,他一直老实本份地做驸马,与公主也算琴瑟和谐,七年间这对小夫妻一连生下了四个孩子。说起来他天天守在太平公主身边,哪里知道哥哥在外头都干了些什么?结果也被诬陷下狱屈打成招。太平公主虽然是武后最宠爱的孩子,却也无力为丈夫挽回性命,她的哭泣和哀求,只为薛绍留了条全尸:“以太平公主故,杖一百,饿死于狱。”古人都相信人要是被砍了头,尸身不全就无法投胎转世,其实真要说起来,大薛二薛都是一刀毙命,虽然掉了脑袋却死得利索,薛绍虽得保全尸,死得却实在比两个哥哥要惨得多,也没见转世成个啥。
薛绍死后,武后得到了期望已久的机会:让武李两家亲上加亲。她原本打算让太平公主改嫁武承嗣,却因为武承嗣身体有病,令太平公主不满而未能成功。随后她选中了自己的侄儿武攸暨。可是武攸暨是有妻子的。这当然难不倒武太后。她派人将从前的侄媳妇杀死,把太平公主嫁了出去,算是赔了她一个丈夫。
明堂快马加鞭地赶工,当然不光是为了完成高宗遗愿。薛怀义的大功劳也绝非仅止于此。
明堂落成仅三天,武后就于公元689年的正月初一进入其中举行祭祀大典。在这场典礼上,武太后身着皇帝衮冕为初献,挂牌皇帝李旦为亚献,皇太子李成器为终献。祭祀的程序为:天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往下就是魏定王、周忠孝王武士彟先生以及五方帝座了。至于受祭的皇后,无疑也有“忠孝太后”杨氏的名字。
祭祀典礼完成,武后隆重登上则天门,宣布大赦天下。
往后几天,武后多次在明堂理政宣诏并大宴群臣,每宴都听得众人的称颂之声、忠心态度,而且各国使节也纷纷前来朝贺,没有任何人对祭祀的仪轨提出任何意见。这一切证明,武太后已经可以放心地向皇位迈进了。
二月十四日,一道早在计划中的诏书颁布天下:武士彟被追尊为周忠孝太皇,杨氏被追为忠孝太后,坟墓改称曰“陵”。
诏书发下,朝堂内外,一片波澜不惊。显示武则天可以放心地继续下一步。
当年十一月初一,武太后再次大宴群臣于明堂,改元载初,启用周历,将十一月改为正月,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
既然历书都翻了个儿,别的东西当然也要推陈出新。武太后堂姐的儿子凤阁侍郎宗秦客自告奋勇地献上了十二个“新字”。在这些字里,武后对“曌”(音照)格外青睐,立即决定留为己用,将自己那些“华”呀“媚”呀温柔可爱的名号统统丢掉,从此改名“武曌”。意为“日月当空”的意思。
载初元年九月初三,酷吏之一的傅游艺领着九百多名不知所以然的“关中百姓”联名上表,请武太后改国号为“周”,让皇帝李旦改名武旦(唱戏的?)。武太后推辞了请求,却将傅游艺提拔为给事中。
这是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于是众人闻风而动,一时间,文武百官、帝室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还有各色僧侣道士都随即上表,请太后改国号、“赐”皇帝改武。两三天内上表者就多达六万余人。
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使得不问世事的傀儡皇帝李旦再也坐不住了,他也不得不给老娘上了一道表章请求改姓。
一切水到渠成。
九月九日,武太后登上则天门宣布大赦天下。国号由唐改为周,改元天授。(从此,武媚在历史上又有了一个名称:“武则天”。)十二日,群臣为武太后上尊号为“圣神皇帝”,武太后同时宣布降皇帝李旦为“皇太子”,改姓武氏。十三日,新任女皇下令立武氏七世先祖庙于洛阳。武姓出自周朝王室,据说出自周平王幼子姬武。于是周文王被追尊为“始祖文皇帝”,其妻姒氏为“文定皇后”。姬武被追尊为“睿祖康皇帝”,其妻姜氏为“康惠皇后”。周文王在天有灵一定会犯糊涂,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儿子建立的周王朝结束八百多年后,自己的鼻子里怎么又会闻到肉香气。
随后,武氏族人也水涨船高。建立新王朝的武则天对诸武氏的策划辅助之功非常满意,也不再追究当年兄弟们对自己的眦睚小隙。于是,继武士彟及以上五代先人被追尊为皇帝之后,武则天追赠伯父武士让为楚僖王,其孙武攸宁封建昌王、攸归封九江王、攸望封会稽王;伯父武士逸追赠蜀节王,其孙武懿宗封河内王、嗣宗封临川王、仁范封河间王,曾孙武载德封颍川王;另一位叔伯武士棱的孙子武攸暨封千乘王。与此同时,异母哥哥武元庆追谥梁宪王,其子武三思袭封梁王,其孙武崇为止封高阳王,崇烈封新安王;武元爽追谥了魏德王,其子武承嗣袭封魏王,邑千户,监修国史,其孙武延基封南阳王,武延秀封淮阳王;另一位侄儿武承业封陈王,儿子武延晖嗣陈王,武延祚封咸安王;武惟良这个倒霉蛋的儿子攸宜封建安王,攸绪封安平王;武惟良的侄儿(不知道他们的爹是武怀运还是武怀亮)武攸止封恒安王,武重规封高平王。武后的亲姐妹都已经不在人世,堂姐妹们则统统封为长公主。
除了武氏家族晋爵加官,武则天也没忘了自己的老家。她宣布改山西文水县为“武兴县”,百姓世代免除赋税,县令待遇提高到赤县县令级别。——唐制规定,京城周边地区分为京县(赤县)及畿县,合称京畿重地。由此可见,即使同为县令,京里的县令也比外头的县令要高级些。
这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大赦恩诏和皇帝亲王郡王公主相继问世,武周天下宣告大功告成。
本年,武则天六十七岁。她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登基时年龄最长的皇帝。十四岁时她曾经满怀期待要去“见天子”,曾经诚心诚意地希望过将自己的荣辱和性命都交交托给皇帝。而如今她自己成了天子成了皇帝,天下人的荣辱和性命都在她的眼中渺如沙粒。站在则天门城楼上俯视群臣、眺望大好河山的那一刻,她会不会回想曾经稚嫩的少女时光,那个未历世途的武二小姐,如今已是心如铁石般的老妇人。会不会回想那看起来平静的深宫殿宇中,自己度过的五十三年惊涛骇浪的人生?然而接下来的人生不可能靠回望从前度过,做了皇帝并不等于可以放松脑子里紧绷多年的弦。更多的变故陆续有来。
称帝后的武则天急于招徕人心。这时候派完了杀戳异己用场的酷吏又有了新的功效。
作恶多了,总是要遭报应,而且往往是作茧自缚的报应。
早在铜匦告密风盛行之后不久,就曾有人向其中投信举发,说是有人曾为徐敬业的叛军制造新款军械,而这个心灵手巧的设计师,正是铜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