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
一般军中的士卒都有欺生的习惯,特别是在旧的主官走掉,新的主官上任之时,士卒们很可能会对新来的主官来一个下马威,折下新来主官的锐气,挫挫威严,让他不好带兵,甚至当不下去,自动离职,特别是在一些士卒比较剽悍的军中,或者云集了官宦家子弟的军中,就如左右卫五府中,王近等人也一再提醒王易提防这样的情况出现,他们也为王易出了不少主意,这些主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第一次与军士们见面,都要抖露威风,将手下镇住,那样以后就好带兵了。
王易知道,今日他就遇到了昨天王近等人所的情况,只不过这些人中的一些人见识过他在秋猎时候的表现,不敢太嚣张,但这些军士训练中表现这样,明显在敷衍,得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才是。
两名跟在王易后面的旅帅,周阳和杨辉带着惊异地看着王易大步走入场中的身姿,他们也是提着心,不知道今日这位新来的主官会有何表现。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王易走到一名正有气无力耍着大刀的军士面前,在这名军士不防备间,一把从他手中将大刀夺了过来,同时一个擒腕背摔的动作,将这名在做样子的军士摔在地上。
周阳和杨毅两名旅帅大吃一惊,场上正在训练的其他军士也很是吃惊,几乎所有的人都停下了动作,看着被王易放倒在地上那名可怜的军士在那里痛苦的大叫。
看着那些满脸惊异的军士的脸,王易杀气腾腾地吼道:“若们觉得自身本领有超过本校尉者,可以不参加训练,但比不上本校尉者,必须给我严加训练,不得懈怠,本校尉刚才已经了,若有违反军纪者,休怪我不讲情面,觉得自己不需要训练的,站出来与本校尉比试一下,能胜过本校尉的,可以不参加训练…”
王易着,从训练的人群中走了出来,在场地边站定,依然杀气腾腾的脸色。
昨天身边的人已经和他了,第一天到军中,一定要使出点手段来,给军士们一个下马威,将他们镇住,不然以后很难管住这些军士的,今日王易自然也想抓出几只“鸡”来,杀给其他“猴”儿们看看,这个不知名的倒霉军士,自然就是杀鸡骇猴的“鸡”了。
刚刚以的手段制服的那名偷懒的军士,王易当然就要顺着刚起的气势,一步到位将这些人全都镇住,特别是两名旅帅,因此王易在这话时候,眼光特意瞄向满脸惊色的周阳和杨毅身上!
经过上次九嵕山的比试后,王易对自己的身手好到何程度终于有了一个大概的度,在放出刚才那番话时候非常的自信,他相信不论是马上功夫,还是马下的手段,他都是远胜于一般人的,也就很希望有人能站出来,再来给他当骇猴的“鸡”,也希望军中有真正勇敢的人站出来,向他挑战。
但军士们的表现却让王易有点失望,在他完那话,站定身子待了一会好,没有一名军士敢站出来向他挑战,所有的军士依然执着手中的武器站在原位,但每个人脸上依然带着惊色。
军中将士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勇猛的武士,他们的事迹会久久被人传诵,而且会越传越神。这段时间,右亲卫府中军士中间也在传唱着这样的事,他们所传的事就是面前这位新来主官在九嵕山狩猎时候那勇猛的表现,今日他们再次地见识了王易过人的身手,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一名军士手中的武器夺下,并将人制住,威严不同于一般人,军士们自然都害怕。
这是一个身手不错,又极难糊弄的主,一些原本想有其他想法的军士,已经在自认倒霉了。
周阳和杨毅两名旅帅也很快反应过来,顺着王易的话喝问场上的军士,有没有不服的人。
他们两人都是参加过秋猎的护驾的,亲眼看到王易几招就制服了宫内以身手出色著称的李逸风,再把上一年的“军中第一人”尉迟宝琳挑下马,如此身手是他们难以望其项背的,他们自然不敢站出来,向王易挑战,以免在其他军士面前折了自己的声望。
其他一些军士曾看到过王易展露的身后,另外的人是听过,再加上王易刚刚表现的那凌厉的一招,在那名倒霉的军士未回过神来前,就被夺去武器,放倒在地,传与事实相结合,哪还有人敢不信王易的身手,再加上王易此时表现出来的凶煞,自然没人敢站出来。
“既然没有人敢站出来,那就是明们身手都不怎么样,接下来时间们就给本校尉好好地训练,不得懈怠,否则休怪本校尉不给们面子,”王易依然沉着脸,在顿了顿后怒吼了一句,“继续训练!”
“是!”场上也响起参差不齐的回应声。
两名旅帅也上前来,对王易行了礼,表示他们亲自带领军士们训练。
王易也沉着脸,令周阳、杨辉两名旅帅带军士们好好训练,他在一边观看。
周阳和杨辉也应令而去。
接下来的训练还是让王易比较满意的,没有人敢明的或暗的偷懒。
在训练结束集合后,王易宣布了他这位新任主官的再一道命令,只要天气允许,每日都要训练。
既然到军中任职,王易自然希望自己能做出点成就来,第一步就是要把手下的兵带好,那些才会得到包括皇帝李世民在内的其他人进一步的认可。
但就在第二天他一大早去军营中,带领军士训练的时候,上司任然却陪着一名宫内来人过来找他,是皇帝让他速速进宫。
王易不敢耽搁,在严厉地吩咐了手下两名旅帅周阳和杨毅继续带着军士们训练,不得懈怠之后,马上跟着这名宫内人进了宫…
第六十章走马上任
第六十章走马上任
第六十一章 好消息传来
第六十一章好消息传来
王易被一名宦官模样的人带到武德殿内。
在他进殿之时,看到殿内只有李世民一人坐着,正在翻看一份厚厚的奏本样的东西,殿内没有其他人,连个服侍的宫女或者宦官都没有。
看情况是李世民刚刚接待过什么特殊的人儿,连身边服侍的人儿都打发走了。
李世民待王易行了礼后,抬手示意在一边坐下,同时将手中那份厚厚的奏本也扔到了前面的案上,看着王易道:“晨阳,怎么样,对朕授的官职可还满意!”
“无论陛下授臣以何官职,微臣都不敢不满意!”
“哟!?”李世民露出点惊异,“看来还真的不太满意朕授的职了!”
“陛下,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微臣觉得,在臣恢复神智以来,从未在军中呆过,对如何领兵,如何管属下的士卒,没有一点经验,怕负了陛下所托!”王易话虽然如此,但神态上却特意把真实的意思表露了出来,他确实并不太喜欢去军中任职。
李世民却并未理会王易表情上所表露的意思,而是带着笑道:“朕已经听了去军中第一天的表现,挺是不错,把那帮子老兵痞都镇住了!”
“陛下,微臣既然要去军中任职,自然要把手下的兵带好,不然就是丢了家父的脸也为陛下丢脸了!”王易老老实实地道。父亲王雄诞手下曾有过二十几万兵,是一名让无数人谈之色变的大将军,作为他的儿子,现在已经到军中去了,自然不能胡混日子,肯定会把手下的兵带好的。
“父亲有勇有谋,治军极严,深得将士们爱戴,是一员极难得的虎将,朕对王大将军甚是敬佩,一直想能和王大将军结交,探讨一下行军作战之经验,只可惜…”李世民着叹了口气,眼睛盯着王易,有点“伤感”流露出来,“父亲蒙难后,朕听闻后甚是痛心,也一力企求父皇,下旨嘉勉父亲和父亲手下的将士,如今也终如愿了…朕也听们兄弟俩自聪慧,无论武艺还是行军作战之道,皆得自王大将军真传,们不入军中任职,实是很可惜…”
“陛下有令,微臣等不敢不从,臣一定尽心尽力,努力带好兵!”王易想着李世民已经下旨了,他也到了军中任职,今日这皇帝又这样,他也只能顺着李世民的意思了,只是心里挺是无奈。
李世民对拱手行礼的王易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再道:“右亲卫府中的军士都是贵胄之后,并不是真正要上战场打仗的军士,他们只负责王府执仗、执乘亲事,每月番上者一定数,余者宿卫内庑及城门,给禀食……左、右卫中亲卫、勋卫、翊卫这五卫府非权势子弟辄退番,因此对属下不必那般严格要求,也不需要每日都去军中报到,朕已经有吩咐了…”
“陛下,这…”王易料不到李世民会这样的话,一下子不知道如何。
听刚才的话,李世民已经知道他昨日所做的举动,不成这皇帝并不认可他所做的举动?王易挺是疑惑,也没弄明白他不需要每天去军中报到是何意。
“朕会时常找聊一些事,常去军营中,使人传唤麻烦!”李世民一脸无耻地道:“朕不是还授以朝散大夫职吗?再过个把月就过年了,临近年末,朝事纷杂,再加上前方不时有军报传来,朕需要听取更多朝臣的建议,对诸事见解不同于常人,一些建议朝中没有人能想到,因此一些事,朕自然想听听的意见!”
“是,陛下,臣明白了!”王易有点明白过来,但却未完全明白,他自然知道如今他位卑言轻,虽然一些建议挺受李世民的赏识,但肯定没有非听他意见不可的地步,李世民如此吩咐,应该还有其他目的的,只是李世民不,他也不好问。
“明白就好,朕可不愿意看到整日在军中带着军士们训练,连朕想找聊事也没得便!”李世民话一停,语气一转,“不过刚到军中,就镇服了手下的军士,甚是不错,需要把这份威严保持下去!”
“臣明白!”
“晨阳,听在杭州时候还提议李弘节加固钱塘江两岸的塘堤,以保两岸的百姓和农田不受其侵害…可有此事!”李世民拿起刚刚翻看过的那份厚厚奏折道。
“是的,陛下,钱塘江潮水祸害两岸百姓近千年,在潮涌之时,无数的良田被淹,不少百姓的性命被吞噬,祸害无穷!”王易看了一眼专注盯着他的李世民,稍稍降低了点声音道:“陛下,在贞观元年时候,臣都曾被潮水卷入江中过,差点…所幸捡回一条性命,但对潮水已经有了深深的恐惧,这些年来也看的多潮水给钱塘江两岸带来的灾难,深知道潮水的祸害,依臣所见,在钱塘江两岸修建坚固的塘堤,实乃治本之策…”
“的不错,只是大唐之天下,给百姓带来祸害的大江数不胜数,然如今天下尚贫,国库空虚,实无财力去考虑这样的事…”李世民着,微微地叹了口气。与疏浚西湖的建议相比,修筑钱塘江塘堤所需的钱财与人才要多上几倍,可能需要花了好几年才能完工,再加上修筑钱塘江塘堤所产生的直接效用并不太明显,对此事李世民自然兴趣度少了一些。
“陛下,钱塘江两岸杭州、越州一带,都是肥沃的田地,如今因为钱塘江潮水的咸碱影响,再加上潮涌的祸害,许多田地不能耕种,直接导致的农作物减产数量甚巨,间接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计量,臣是觉得,细细计量一番,杭州、越州一带每年因潮水遭受的损失,即使以钱粮计,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量!”王易着,看了李世民一眼,看到李世民眉头紧锁,话也变得心了,“臣觉得,可以在农忙之际,可以陆续征用民工,修筑塘堤,特别是可以在一些险要的河段先一步修筑塘堤,让钱塘江潮水的祸害慢慢开始减退,修筑塘堤的事需要好些年,如此反复几年下来,到时朝廷的赋税收入一定增长很多,杭州、越州一带如果得到有效开发,粮食赋税收入一定非常可观,臣觉得,如此细水长流之举,几年或者十几年下来,钱塘江潮水的祸害必定能减少的最低!”
“细水长流之举,的还是有一些道理的!”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再把手中的奏折举了一下,“这是李弘节回京叙职时候所曾交的奏本,他也力请朝廷允许杭州、越州两地,联手整治钱塘江…此事朕会派员去调查一下的!”
“陛下,李刺史回京了?”王易惊问道。李弘节回京了,自然要去找他叙叙话,聊聊事的。
“正是!”李世民点点头,“李弘节已经离开杭州回京,年后即可抵长安。这些年,杭州在他治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去年翻了三番,他在奏折中详细地与朕报告了这些年在杭州所采纳的举措,也盛赞了的诸多提议,给杭州带来了新生,呵呵…”
“陛下,臣只是提了一些建议,所行之措都是李刺史所制定的,是他给杭州带来了新生!”王易谦虚了两句后,又马上道:“陛下,臣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