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
这些官田里在梅雨结束后,也准备播种,李弘节也是听从了王易的建议,没有采取以往使用的稻种直接在田间散播的种植体例,而是采取集中育秧后,再移种的种植体例。
因为雨后气温很高,刚播下的稻种几天后就抽芽,近十天过去了,芽已经挺的挺长,长势良好,只要不再遭遇狂风暴雨,稻秧长的应该不会差,待秧苗长到一定水平后,再移种。
而就在新开垦的两万余亩官田刚刚育秧时候,王易庄中数亩占城稻已经抽穗开花。因为在梅雨时候及时放水,集中性的降水虽然给占城稻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损失可以是减少到了最。
水稻抽穗的情况不错,如今已经进入成熟期,眼看着第一次种植的占城稻将迎来丰收…
第六十章 长安,非常向往的地方
“二公子,我们庄上种的占城稻收割好了!”王复进到书房内,对正在屋里看书的王复述说道。
“哦!收成如何?”王易强将心内的激动压下去,放下书,不露神色地问道。
前些天王复来述说,田里的占城稻准备收割,王易原本想亲自去看看稻子收割的情况,但如今已经到了盛夏天气,高温少雨,很是的炎热,王复怕王易呈现中暑等身体不适,死活不让王易到庄上去看稻子收割的情况,王易只得罢休,叮咛王复,一待收割完成,就来向他述说收成情况。
今日王复获得庄内人的传报,马上进来向王易述说情况了。
王复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连话间的语调都有些异样:“二公子,真的如您所的,占城稻产量远比普通稻种高,一亩能产五六百斤,我们五亩田,共收稻子近三千斤,这是晒干后的重量!”
“一亩产五六百斤,那是真很多了!”王易着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后世时候杂交稻的亩产可以达到近一千公斤,但在杂交稻呈现以前,一般水稻的亩产也就四五百公斤,耕种技术落后的古代会更加的少,再加上如今的田亩比后世时候稍,一亩田能产水稻五六百斤,已经算是很是不错了,要知道普通稻种可是没这个数,以往庄内水稻亩产也没达到这个数的,放眼整个杭州,乃至整个年夜唐天下,也极少有单季这样高的亩产的,若是一块田,能种两季稻,再加一季麦,那亩产至少可以在千多斤,这个数量,在这个时代差不多可以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王易相信,那个当皇帝的李世民,在听到这样的消息后,一定会欣喜若狂的。
一亩田一年一千多斤,一万亩就是一千多万斤,近十万石,杭州一带田亩可有数十万亩。
更关键的是,这三千斤稻子差不多都可以拿来当种子,可以种植的面积有好几百亩了,待到明年再种一季,那产出就有几万斤,几年下来,庄上所有的水田都可以种上占城稻了。
王易想着必须得让那个在长安的皇帝知道他试种占城稻的事,他也有了筹算,在他往长安之时,一定要带一些占城稻种往长安,让李世民见识一下这种新的物种。
王复跟着附和,“二公子,收成是很是好,父亲已经叮咛庄上人,将所有收获的稻子都看成种子保存,准备明年春季全手下种,再过几天,庄上也准备夏种了,想必晚籼占城稻也会有好收成的!”
普通的占城稻都是早籼稻,晚籼稻可以是另外的稻种,但都是被人称为占城稻,王作派人前往林邑一带,早稻和晚稻种子都带回来了一些,种植也是要分隔来的,稻田收割好,庄上的人正在犁田,准备种植晚稻了,依早稻的成熟期约五十五天计算,现在种下晚稻,到入秋时候正好可以收割,完全来得及种冬麦,王易在自己庄上田地间试种一年三季作物的计划,马上就可以实现了。
“这些稻种必须得好好保管,万不成出差池!”
王复赶紧应命,“是,二公子,父亲已经派人严加看护,专人看守,不会有失的!”
“晚稻种植,也需要精心管理,其他普通稻成也快成熟了,不过收割后已经来不及再种植一季水稻了,先整好田,准备种植冬麦!”王易固然相信手下人处事能力,但关注的话还是要的。
“父亲已经叮咛下去,各庄都按二公子您的叮咛,在秋收后,准备种植冬麦,”王复着,又稍稍的有些担忧,“二公子,今年春旱加夏涝,总体收成可能不会很好,冬麦的收成远比预计的少,有可能水稻的收成都补不上,今年杭州各地都遭灾,有可能到了冬季,流民会更加的多…我们要及早做出应对!”
对王复的担忧,王易却其实不在意,“今年应该会比去年好一些吧,至少西湖边上那新开垦的两万余亩官田产出会很是的巨年夜,若只算一亩产出三百斤,两万亩也有六百万斤以上,近六万石,李弘节手上有这么多粮,他肯定有体例赈救呈现的流民的!”
“二公子的在理!”王复也认同王易所的。究竟结果那是新增的两万余亩官田,如今全都种上了水稻,并且长势不差,若在生长过程中不遭遇很是年夜的灾害,如风暴等,收成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差的,要知道那些田里有年夜量肥田的淤泥呢!
“复哥,天气渐热了,我想搬到西湖边的那个别院去住,放置一下吧!”杭州城内的府中住着感觉很热,西湖边的别院已经建成,正是可以到湖边避暑度假的时候,何况疏浚后新种的莲藕长的很好,荷花也竞相开放,西湖上一片美丽的景色,能住到湖边去,临湖赏荷,划船湖上,肯定是人生一年夜快事。
“二公子,您什么时候想去一声就是!”王复应道,他已经派人将西湖边的别院都弄好了,王易什么时候过去住都行。
“那就后天过去吧,让王鉴和苏燕也一道过去,为王昙教授课业!”
“好的,二公子,那的先去叮咛一下!”
-----------
就在王易带着欢天喜地的王昙和苏燕几人搬到西湖北侧的别院后的第三天,他却接到了李弘节的邀请,一道去逛玩西湖。
疏浚完工后种植的莲藕长的很是的茂盛,荷花也开的很盛了,虽然新建的长堤及岛上还没有成片的桃柳,但就因为满湖的荷花荷叶,看上去风景是很是的好了。
随李弘节出行的人与前几次差不多,依然是别驾崔知年,钱塘县令周端,还有一些乡绅。
一行人是在一年夜早趁天气未太热时候出行的,他们先到种植了水稻的新开垦水田里查看一下水稻的生长情况,再转到湖中赏景的。
沿着西湖边上东北、正东、东南几个标的目的延伸到远处去的水稻田,一片绿油油的样子,水稻长势很是好。
自出梅后,杭州未下过什么雨,气温升的很快,现在正是六月中,已经是盛夏日子,正是最有利于水稻生产的时节,西湖内水位还很高,足够提供周边田地的灌溉用水,再加上疏浚时候一并将周边所有的渠道都清理了一遍,西湖之水可以灌溉周边近二十万亩田地,除新开垦的这些原本被抛荒的水田外,其他那些原本因为无水可灌溉,在长时间不下雨,作物很容易被晒死的田地上,因为可以引用西湖之水灌溉,作物生产情况也很是的好。
在略略查看了西湖边的水稻田后,一行人转入西湖之中来,通过长堤步行至瀛洲内。
在赏看了一会湖中荷花盛开的景色后,李弘节抚着胡须对站在一边的王易道:“晨阳,西湖内荷叶茂盛,荷花盛开,美不盛收,想必这个年夜才子,一定又有什么好诗想出来了吧!”
“不敢当李刺史如此夸奖,在下只会吟几句歪诗罢了,汗颜汗颜!”王易是真的汗颜,很可能一会他迫不得已,又要窃取名家的诗作了。
“王公子谦虚了,谁不知道七步之才,这一年以来,留下了几多脍炙人口的诗作,今日某等准备再次聆听公子的佳作!”一边的崔知年笑吟吟地跟着附和。
两位杭州最高级另外官员都如此,其他的人也跟着起哄,想听听王易在西湖边上现作的诗。
王易推辞不过,只得对诸人抱拳施礼道:“既然各位如此相请,那在下也勉为其难,献上一拙作,还希望各位前辈听了不要笑话…”王易话虽这样,但神情还是挺自信,当下漫步到湖边,以手指着湖中的荷叶荷花道:“今日在下即以西湖中莲叶、莲花之景咏一诗!”
王易在诸人神情各异的注视中,朗声吟道:“究竟结果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并连吟两遍。
这首后世时候被编入教科书中的咏西湖夏日风景的名作,通俗易懂,但却是用很是简单的描述,将西湖夏日的美景显现在世人面前,就如现在年夜伙所看到的西湖美景一样。
在王易将诗吟完后,惊叹声已经一片,那些“群众演员”更是一个劲地拍手叫好。
包含李弘节在内的诸官员也是满脸惊异加赞叹,几乎不谋而合地奖饰王易诗才的高深。
在一番鼓躁后,李弘节示意王易零丁跟着走一段。
“晨阳,胸中所含治国之计很多,各方面才情绝佳,某历来没有看到过像这样超卓的人!”李弘节在走了几步后,站定身子看着王易,“某想问,想不想去长安成绩一番事业?”
王易心中一颤,也在琢磨李弘节问此话的用意,在没明白李弘节问话的意思前,也不肯意过多流露什么,当下也不露神色地回答道:“李刺史,长安乃我年夜唐之京师,天下无论是何人,都希望能有幸前往长安的!长安,固然是晚生很是向往的处所!”
“晨阳,如今皇上下旨让百官荐举有用之才,某觉得杭州之地,才情如这般的,绝无仅有,某已经在送往长安的奏报中,一并将的事都写上去了,皇上也已经看到了,皇上在批复的奏折中,也希望某能将这样的人才送往长安,”李弘节顿了顿,脸上绽出一个王易无法解其意的笑容,“若筹算往长安的话,某可以再将事奏呈于皇上,将修一封荐书于,可以持此书前往吏部衙门,那时自有人会将引荐到皇上面前的!”
听李弘节此话,王易心中顿起波澜,
“多谢李刺史的美意,只是此事事关重年夜,容晚生回去后,细细思量一番,再做决定!”
“如此也好!究竟结果在杭州,名下也有很多家业,不是一下子就能抛的开的!”李弘节一语双关地道。
“多谢李刺史体谅!”王易一副很是感动的样子,恭敬地对李弘节行了一礼。
-----------
ps:三江票挺不错的,但收藏推荐不给力,特别是推荐票,兄弟姐妹们,帮黄昏一把!推荐票。。。推荐票。。。。多谢多谢!
第六十一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
“公子,听前几日在西湖边又做了一好诗?”
“没法,应命所作,凑充数罢了!”王易对坐在他身侧的苏燕讪讪地笑笑。盗用名家的诗作多了,他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起来,特别是苏燕带着崇拜目光看他的时候。
在这个有真才实学的美女面前,王易很是汗颜,也不敢吹法螺。
不过以后,还得把盗用人家名作的丑事继续进行下去。
苏燕不知道王易这般心虚,依然用敬仰的目光看着王易,轻声地道:“公子,如何就能想到这些绝妙的好诗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光光这两句,让人爱极了夏天的西湖,真想划船湖上,置身于荷莲之中,感受一下诗中的美景…”
“那我们什么时候一道出去赏赏荷,也让见识一下西湖中荷莲的美景?”王易笑着转移话题。
“真的?”苏燕很是惊喜。
“谁骗,不过呢…”王易细细地盯着苏燕的脸蛋看了看,又打量了一下面前这一身轻薄裙衫所包裹着玲珑有致的好身材,在苏燕有羞意起来时候,这才继续道:“就是怕身子吃不消暑热…”
已经到了盛夏时节,久没下雨了,天气很热,人很容易中暑。因一直跟着王易练武,王昙身体还算强健,夏天到后一次也没中暑过,苏燕和她的丫环宁儿,已经中暑了好几次了,幸得王易懂医术,才使得这个美人儿没出意外。如今这样的日子,即使到了晚间,外面还是挺热的,到外面去,容易中暑,因庄内绿树成萌,还有活水流淌,呆中屋中很是凉快,王易也要求苏燕和王昙等几个女子呆在院中避暑,不要出去,免得中暑。
今日苏燕又起想到外面去赏赏景,王易没直接拒绝,但这样,也等于变相的拒绝了。
“那也是,天气是太热了…”想到自己纤弱的身子,苏燕也怅然,呆在这个还算凉爽的别院中,却还三番五次地中暑,还真的让人挺郁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