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锦衣当国 作者:特别白(起点vip2012.1.11完结)





拍潜撸康煽诖簦彀驼趴衷诨姑缓仙稀?br />
    …

    请大家多多支持,老白稳定更新

正文 第二百一十章 前倨后恭自取辱

    第二百一十章 前倨后恭自取辱

    做到地方大员这个位置的。谁不在京师认识几个人,谁的背后都有大小不等的靠山。

    不过能让京师出来传旨的宦官低声下气到这样的地步,认识的人是谁,背后是谁,就让人想着害怕了。

    传旨宦官基本都是大太监的心腹之人,也就是将来成为大太监的候补,从京师出来,代表着皇帝和朝廷,每个人都是眼睛瞧到天上,那里会理地方上的这些人。

    监粮宦官万稻在出京前也算是御马监的一个人物,主动上前搭话还不是被给了个冷脸,却也无可奈何,出京外差油水多,但论起说话管用,还要说京里的这些。

    这些都还好说,问题的关键是,按察使司副使兵备道潘达潘大人才给了王通那般难看脸色,接下来怎么办。

    不知道那里漏进来的风,吹到潘达的脸上,一阵冰凉,潘大人这才意识到满脸流汗。连忙随手掏出个帕子抹了几下,后面却觉得有人在戳他,都什么时节了,还搞什么把戏,潘达回头就要低声怒喝。

    却发现戳他的人居然是河间府派驻在天津的清军同知,这同知动作很小的向外指了指,潘达顺着方向看过去,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屋门半开,冷风正在不住的灌入,不过这不是重点。

    而是一同前来的那兵部员外郎正和一位四十出头的仆役交谈,那仆役赫然就是跟着王通一起过来的。

    六部各司,郎中为主官,员外郎副手,员外郎也是从五品的官员,实权很大,这等在京师属于算不上什么的小官,出京之后气派不比布政使小,可这样的京官居然陪着那王通的仆役聊天。

    看双方的态度,倒是这员外郎的姿态低一些,屋中的宦官、文官、武将都顺着那清军同知的指向看了过去。

    看看那边钦差陪着小心奉承王通,再看看这边兵部的京官客气的和王通的仆役交谈,众人都感觉到脑子不够用了,甚至有些晕眩,这算是什么事情。

    “这就是那个姓王的千户,好大的排场啊!”

    “等下回去就写信去京师问问,千万别来了个大神却当成个小鬼对待。”

    听到身后不知道谁在那里议论,兵备道潘达晃晃脑袋。这才算反应过来,且不说脸上的汗水,身上也是被汗水湿透了衣服粘糊糊的颇为难受。

    他脸色很是难看,不管这王通背后到底是谁,自己得罪人的事情已经做下了,左右看了几眼,却发现那监粮的宦官万稻向边上走了几步,有意拉开了距离。

    蔡楠宣旨完毕在那里寒暄的时候,城外的各项军情才是向这边传递,在蓟镇的辖区之内,调动兵马剿杀自己的部队,这可是天大的案子,朝廷那边直接调兵完毕,周围的部队,还有被调动的部队肯定要层层上报,尽快让自己的上司知道。

    过来接旨的那名分守参将脸色难看之极,自己辖地出了这等大事,自己却是最后才知道的,听下面禀报,调兵围剿,所调拨的兵丁之中。从把总以上的军将全部换成了京师派来的军官,接管指挥。

    见到三千兵丁围住了自己的营地,那冒充贼人的士卒们立刻要投降,奈何外面的人根本不要他们投降,弓箭攒射一阵,就是官兵进去砍杀,把营地洗了两遍之后,才开始搜检命大没死的人,直接丢上囚车,准备带往京师拷问。

    参将想到自己的处罚才是被罚俸,再看看这等狠辣的处置手段,就感觉到浑身冰凉,完全摸不到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和王通寒暄了几句之后,蔡楠也能看出王通的心情并不是太好,他倒也是个精明人,方才也看到了天津本地官吏和王通如何的泾渭分明,即便是现在,天津官员们各个脸色难看的站在远处,却没有一个上前。

    蔡楠把这一切都记在心中,却不言语,他们来的急走的也急,不能在这边耽搁太久的时间,看看天色,就躬身告辞。

    传旨的钦差对王通躬身告辞,可天津这些文武官员万万不敢这么托大,少不得一个个客气相送,把礼节什么的做到了足实。

    钦差一干人等上马远去,兵备道衙门的宅院之中气氛颇为古怪,王通和谭将在屋中一角。就要告辞离开。

    “李参将,领着你的家兵家将出去,把咱们天津卫周围的兵马梳理一遍,三位指挥也是如此,自己卫所里的大小事务都要着紧些,要有什么难处,尽管和本官讲,实在不行,本官写信给戚将军。”

    那李参将和三位卫所指挥使脸色难看的答应了下来,潘达清清嗓子,眼神飞快的扫过了王通二人,扬声说道:

    “临近年关,蓟镇各处的粮饷都以齐备,各位要是有什么难处尽管来和本官讲。”

    大家都心里有数的事情,不过随口答应罢了,兵备道潘达向前走了两步,笑着说道:

    “边镇军需自然以北边的战兵优先,难免亏待了些后面的弟兄,天津锦衣卫这块的粮饷也拖延了好久,再苦不能苦自己人,本官明日就补发六个月的军饷,也酬答诸位兄弟的报效国家之心。”

    方才那态度最起码宦官万稻看得清楚,心想这潘大人变脸未免变得太快了一些。可任谁看见钦差对他那般的模样,也要把脸尽快变过来。

    “潘大人,兵备道一共拖欠了天津锦衣卫千户所二十八个月的粮饷,这次发了六个月的,其余的何时发放?”

    王通脸上没有一丝的感激神色,冷冰冰的开口反问,潘达脸色顿时黑了一分,可还是硬挤出一丝笑容,开口说道:

    “整饬兵备道衙门已经封帐,再调拨粮饷需要总兵官和户部、兵部的印信,王大人也不必着急。等开年上差后,这缺额的粮饷一并给你补上。”

    “潘大人,这等大人情,可需要下官跪谢磕头?”

    王通的声音抬的很高,潘达的脸色已经完全黑下来,可居然还是在笑,笑着说道:

    “大家同在一地为官,今后相处的时间还久,何必这么客气,不必,不必。”

    这一句句反问等于是当着众人的面抽打潘达的脸皮,当真是诛心之极,说了这几句之后,王通随意的抱抱拳,也不说告辞的话,领着谭将大步出门。

    屋中一干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安静了一会,那宦官万稻才干笑着说道:

    “王千户这样的少年英杰,行事果然与众不同,他日必然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材,真是让人赞叹啊!”

    河间府派驻在这边的清军同知也在那里点头附和,连声的夸赞道:

    “当今天子乃是英明神武的少年贤君,下面有王大人这等少年贤才辅佐,真是我大明的幸事啊!!”

    你一言我一语,没口子的夸赞,也不管王通到底能不能听见,只求能有个一言半语的传到王通耳中。

    潘达脸色难看到不能再难看了,却还要故作和蔼长辈的模样,出声附和几句。

    *********

    “谭将,那兵部的员外郎你可认识?”

    “不瞒老爷说,这员外郎是谭大人当年在浙江的门生,一步步提携上来的,当年和小的也多次打过交道,这才熟悉。”

    回程的路上一干人可比上次回程的时候扬眉吐气了许多,看着先前牛气无比的官员低声下气的讨好,这心里真是说不出的畅快。

    王通和谭将闲谈几句。马匹已经快要跑回驻地了,天津锦衣卫官署的门前忙乱成一团,那些天津锦衣卫的兵卒都是满头大汗的忙碌打扫。

    在马婆子的督促下,把院子中的垃圾扫到土筐里,然后抬出门外,王通他们自己也有大车,拉着垃圾去倾倒。

    看见王通回来,浑身全是尘土的杭百户急忙过来迎接,又是请安又是问好,王通捂着口鼻走进了院子。

    尽管还是破旧,但昨日那种垃圾场的模样却没有了,整洁利索了许多,王通倒是满意,走走看看不住的点头,那杭大桥从门外跟着进了院子,却没有继续去打扫,反倒跟着看起来。

    “粮饷明日就应该能送来,六个月总能发下,你回去和你的弟兄们讲讲,大家也开开心。”

    杭百户连忙躬身,开口说道:

    “大人来了,真是天上出太阳了,下面的弟兄们都要给大人立个长生牌位供着……”

    尽管打交道不久,可王通还是能感觉到这个杭百户不对劲,转头盯着他说道:

    “老杭,在本官手底下当差,吞吞吐吐的可呆不长久,你想说什么就说。”

    杭大桥老脸一红,吭哧了半天说道:

    “听说大人带着的随从要住进后面那些屋子,今天打扫被小的拦住了,能不能请大人开开恩先晚几天,外面住客栈的钱小的承担就是。”

    这话说的王通也感兴趣起来,转头盯着杭大桥问道:

    “钱倒是小事,这些屋子为什么不能空出来。”

    “小的自作主张,把这些屋子都租了出去,正当仓库用,倒腾出来的话一两天弄不完,也寻不到个存的地方。”

    事情王通早就有耳闻,不过他一直感兴趣到底存放着什么。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一章 好大利 不养闲

    第二百一十一章 好大利  不养闲

    “你是地头蛇,要是在城内有大宅院就来告诉本官。拿银子买下就是,搬进来不过图个方便而已,你这边不方便就不要搬了。”

    听王通说的这般宽宏大量,那杭大桥感激不尽的差点跪下,没口子的答应说道:

    “天津城内不少大宅子都空着,大人想要找太简单了,今晚就能给大人个准信。“

    不过王通这边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笑着说道:

    “也不知道什么货物还要堆积在咱们这边,一起过去看看吧。”

    对这个要求那杭百户倒没什么迟疑,开口说道:

    “都是些粗重东西,也没什么看头,大人跟小的来吧!”

    走不多远就到了后面的房屋,这边地面上积雪很厚,在上面甚至看不到脚印,在靠近房屋的地方能看到因为滴水弄出的冰痕。

    看来是好久没有人来过了,走过雪地,杭大桥一把撤下了门上的无字封条,推开门之后,屋中的气味却并不难闻。

    货物堆的很高,上面覆盖着苫布,杭百户上前掀开。露出了一捆捆粗细不等的竹子,王通有些纳闷,心想这算什么要紧货物。

    王通猜测这杭大桥是不是在隐藏什么,脸上带着笑意一起看了前前后后十几间房子,也不用那杭百户领路,他自己指定屋子。

    全是竹子,每间屋子都是堆的满满,这些竹子有什么用处,又值得什么钱,可要租用这锦衣卫的房子存放,库房的租金就算便宜也是银子,也是成本,这些看着没什么特殊的竹子值得吗?

    杭大桥和几个头目身上虽然破旧,不过不用出去做活,每日里赌钱喝酒,据王通的了解,天津锦衣卫的兵卒们很少向他们几个交钱,几个百户还能维持这么悠闲的生活,想必是有另外的收入。

    这收入想必就和这库房的租金有关,大概盘算一下,数目虽然不大,可也不能说随意忽视掉的小数目。

    王通在京师的时候,南街各家商户他多有了解交流,知道这时代做生意的不容易,利润微薄,不能在任何一个环节花费太大。

    这竹木的生意从前没有了解,可租用这么多间屋子存放。而不是摆在露天堆积,难道利润很高,这竹竿子又能有什么利润。

    “租金是多少银子?”

    王通突然问了这么一句,杭大桥一愣怔,却快走两步到了王通跟前跪下,连磕了几个头,哭丧着脸说道:

    “小的有罪,不过租金小的几个都花的差不多了,这又临近年关,凑不出这么多银子,大人,要不小的们先把昨日的饷银还回来……”

    王通哭笑不得的摆摆手,开口说道:

    “要这点钱干什么,本官就是问你,租金一共是多少钱。”

    “……一共是六十两银子,先付了四十两,二十两运河开化之后提货时候付……”

    王通挥手让这杭大桥站起,啧啧连声的走到这货物跟前,掀开苫布看下面的竹竿,差不多二十根用竹条框住,一捆捆的堆起来。

    “存在这里就能花六十两。这笔生意他到底能赚多少啊!?”

    那杭大桥有些摸不到头脑,不过却也看出来这王通并不是要找他的麻烦,不由得心中大定,放松了许多,他本来就是个惫懒性格,听到王通自言自语,忍不住凑上前说道:

    “大人,这六十两他可赚的多了?”

    “不过是几根竹子,他能赚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