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皇翘焐模窃诤筇斓纳钍导胙爸信嘌鹄吹摹=逃胰衔汉⒆佑忻挥凶孕判暮透改傅慕逃叵得芮小R嘌⒆拥淖孕判模枰页ざ院⒆佣嗉だ喙奈瑁购⒆邮髁⑵鹨桓龌男奶疵娑陨钣胙啊! ?br /> 国外有一家出版公司要出一本超级畅销书。为了让这本书一炮打响,他们请来策划专家出谋划策。专家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出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你也是伟大的作家》。这本书除了封面扉页之外,里面既不印字,也不印图,全是白纸。凡是购书者只要把自己想写的故事写在上面,然后寄回公司,公司将会派专人认真审阅,并从中选出几部最佳作品出版,以使最佳作者成为真正的作家。
此举一出,举国轰动。几十万册“书”很快销售一空,为公司赢得了丰厚的利润。
记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专门采访专家,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出奇制胜的创意,专家微笑着说:“只有不把书当书卖才能卖得比书更好。”
“那你把这本书当什么卖呢?”
“我把它当本子卖。”
“你怎么知道读者会来买你的书?”
“很简单,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个天才。”
确实,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写书只是作家的事,离自己太过遥远。而这家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首先确信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天分,并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来进行商业运作,结果就取得了成功。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人们对自己充满自信,是这家公司成功的秘诀。也是每一位家长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而经商小有成就的中年人在回答他为什么能考上清华时说:“因为我的小学一年级老师喜欢我,我也喜欢她。我必须表现出色,不使她难过和失望。一年级学好了,有了自信,以后自然就比较顺利了。”
当孩子失败时,父母的一声鼓励“你行,你一定行”,会让孩子重新振作。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一个微笑,一个赞许,一种肯定都会激起他们强烈的情感,扬起希望的风帆。此外,家长还可以培养学生有益的兴趣爱好,体验成功的快乐。
心理学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巨大的潜能,关键是能否发现、发挥这种潜能。大多数孩子并不是在小学五六年级才落后的,而是一入学就掉了队,以后就一直不能享受到成功的感觉。有些学校甚至还根据孩子的成绩而分班,这更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由于落后的成绩,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特长与优点也不被父母及老师认可。发展受到了阻碍,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个性也就长期被压抑了。在与家长的接触中也曾发现,一些家长一说到孩子便认为他们一无是处,殊不知这种评价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作为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天赋与潜能,也许他们不爱阅读但绘画能力很强,或动手能力超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优秀的一面,当父母的要学会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这样去赏识孩子,你便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非常可爱、乖巧的。
你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呢?可让自己的孩子快速做下面的测试,结果出来之后你就会很快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了。
1.一旦你下了决心,即使没有人赞同,你仍然会坚持做到底吗?
2.参加聚会时,即使很想上洗手间,你也会忍着直到结束吗?
3.如果想买内衣,你总是让家人买,而不亲自到店里去吗?
4.你认为你是个很好的学生吗?
5.如果店员的服务态度不好,你会告诉他们经理吗?
6.你不欣赏自己的照片吗?
7.别人批评你,你会觉得难过吗?
8.你很少对人说出你真正的意见吗?
9.对别人的赞美,你持怀疑的态度吗?
10.你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吗?
11.你对自己的外表满意吗?
12.你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吗?
13.在聚会上,只有你穿得不正式,你会觉得不自然吗?
14.你是个受欢迎的人吗?
15.你认为自己很有魅力吗?
16.你有幽默感吗?
17.目前所学的功课都是你所喜欢的吗?
18.你懂得搭配衣服吗?
19.危急时,你很冷静吗?
20.你与别人合作无间吗?
21.你认为自己只是个寻常人吗?
22.你经常希望自己长得像某人吗?
23.你经常羡慕别人的成就吗?
24.你为了不使他难过,而放弃自己喜欢做的事吗?
25.你会为了讨好别人而打扮吗?
26.你勉强自己做许多不愿意做的事吗?
27.你任由他人来支配你的生活吗?
28.你认为你的优点比缺点多吗?
29.你经常跟人说抱歉吗?
30.如果在非故意的情况下伤了别人的心,你会难过吗?
31.你希望自己具备更多的才能和天赋吗?
32.你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吗?
33.在聚会上,你经常等别人先跟你打招呼吗?
34.你每天照镜子超过三次吗?
35.你的个性很强吗?
36.你是个优秀的领导者吗?
37.你的记性很好吗?
38.你对同龄的孩子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吗?
39.你懂得理财吗?
40.买衣服前,你通常先听取别人的意见吗?
“是”为1分,“否”为0分。
结论:
25-40:说明孩子对自己信心十足,明白自己的优点,同时清楚自己的缺点。不过警告家长一声:如果孩子的得分接近40的话,别人可能认为他很自大狂傲。告诉孩子不妨在别人面前谦虚一点,这样才会有好人缘。
12-24:说明孩子对自己颇有自信,但是他仍或多或少缺乏安全感,对自己产生怀疑。教孩子不妨提醒自己,在优点和长处各方面并不输人,特别强调自己的才能和成就。
11分以下:说明孩子对自己显然不太有信心。他过于谦虚和自我压抑,因此经常受人支配。教孩子从现在起,尽量不要去想自己的弱点,多往好的一面去衡量。先学会看重自己,别人才会真正看重你。
第三部分自信心:成长路上的航标灯(2)
告诉孩子:你真棒
对于孩子,上天赐予的天赋可能是有限的,但是每个生命的潜能却是无穷的。以赏识的心态教育孩子,架起沟通孩子的理解桥梁,激发孩子的自尊信、自信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己的特长,自我觉醒,这确是很多家长从未意识到的。有一句话可以视之为真理:家长用赏识的心态教育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会成为杰出的天才。
卡尔•;威特在《儿童早期教育》中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巨大潜能埋伏在每个孩子身上,但往往是父母亲手掐死了天才的幼苗。”“让孩子幸福,你就必须处于幸福状态,让孩子自信,你必须自己自信。”
赏识教育的提出者周弘说:“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赏识来到人间。你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
在一次调查中,当问到父母目前孩子们面临怎样的问题时,他们毫不犹豫地说:“毒品、酒精饮料、严重营养紊乱、肥胖、意志消沉等。”
据巴西16座城市的调查,15%的儿童患肥胖症,58%的青少年至少吸过一次毒,70%曾喝过酒精饮料。据了解,虽然这些问题有着复杂的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困素是这些青少年缺乏自信心。如果孩子有充足的自信心,他会相信别人喜欢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各种挑战。如果自我感觉很差,他会认为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得不到别人的爱,因此而胆小怕事,缺乏创造和主动精神。
周弘的女儿周婷婷是个聋哑儿童,可是他不相信自己的女儿不能成材,因此他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在女儿刚开始学说话时,根据口型发音的婷婷说话有些古怪,她担心地问爸爸:“我的声音好听吗?”周弘笑了:“你的声音好像一串串珍珠,棒极了。”
周弘将美国天才儿童行为表贴在台板下。当婷婷读书忘了吃饭时,周弘就欣喜地将她拉到台板前:“孩子,你看,你符合天才儿童第一条,读书废寝忘食。孩子,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
当8岁的婷婷背出了圆周率1000位时,周弘说:“你就是天才,这就是证明。”
当婷婷有一次数学不及格时,周弘笑着说:“太好了,你不是要当海燕吗,现在暴风雨来了。”
每篇作文,周弘用红笔将好句子划出高声诵读,让全家热烈鼓掌。周婷婷高兴得梦里都想好句子。结果10岁孩子就与父亲合作写书,初中时就写出让同学们打手电筒看的6万字的科幻小说。
婷婷的智商是105,远低于所谓天才儿童的130。但周弘告诉婷婷:“智商只能测记忆力,无法测悟性、灵感,而你正是这方面的天才。”
周弘说“不是我教育了孩子,是孩子教育了我。对于每个父母来说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因为我们无法教育自己。我们所受的教育是苦难教育,让我们对任何事都从负面考虑,对苦难的想像力无限放大,这不准那不准,任何事情都往坏里想,我们对美好的感受力没有了。而童心是任何事都往好处想,我的女儿一会说话,每天早上对着大地说:‘小草你好,大树你好,花儿你好。’而我们父母每天都处于焦虑中。孩子用生命带给我们一个机会。和女儿在一起我一点点成长,我将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捡了回来。我是世上最不幸的,女儿是残疾;我又是最幸运的,不幸跌了一跤,有幸捡了一宝。”
进入初中后,周婷婷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全国自强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6岁,周婷婷就成为中国第一个少年聋人大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
有很多人在评价周弘的成功时说,这并不是周弘的成功,而是赏识教育的成功,是他一直向女儿灌输的“你很优秀,你很棒“的观念,最终激发了女儿无穷的潜力,使一个聋哑儿童,最终取得了很多正常孩子都无法取得的成就。
中国著名家教专家“知心姐姐”卢勤曾在她的专题教育讲座中提到过:“人的一生会听到许多评价,但是父母的评价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块基石。父母肯定孩子,孩子才会自信。不要老拿他和别人做比较,而要努力发掘自己孩子的长处。哪怕孩子有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夸奖:‘你真行!’这样,孩子在‘正信息’中长大,得到表扬之后会更努力;家长总说‘你不行,不如别人’,孩子就真的觉得自己差,他就真的不行了。所以,家长们要经常对孩子们说‘太好了!’,‘你能行!’,告诉孩子‘你最棒!’。家长尊重和欣赏孩子,孩子就会变得自信,自信才能健康成长。”
生活中,很多家长往往并不是正面鼓励孩子,恰恰相反,而是抓住孩子的一点小小的错误,就声色俱厉地批评,其实这是很不对的。孩子幼小的心灵可以更多地承载夸奖和掌声,往往很难承受一点点的批评,这会使他在内心建立起的自信心很快倒塌。当然,你可以批评孩子,但是做事情要讲究方法,批评孩子同样需要方法。真正好的方法是既解决了问题,而又不伤孩子的自尊心,这是一种做家长的艺术,需要每个家长都去认真地摸索。
第三部分自信心:成长路上的航标灯(3)
给孩子的心灵注入自信的力量
现代科学以及大量的事实证明:自信心是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地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是人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顽强的自信常常会产生奇迹。在鼓励孩子拥有自信心时,父母要理智,并具备辨别力,一味地说“好”或“不”都不对,必须找准平衡点,给孩子的心灵注入自信的力量。
在当代美国动机激励教育领域享有声誉的杰出入物鲍勃•;摩尔对此深信不疑。他在《你能当总统》一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的事例证明,自信的力量是非常神奇的。他认为“只要你充满信心,认定目标,努力去使信念变成现实,你的信念就一定会成为现实”。
在鼓励孩子拥有自信心时,父母要理智,并具备辨别力,一味地说“好”或“不”都不对,必须找准平衡点。如果保护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