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之道–四圣谛与缘起 体方法师





  “「灭」,不是佛法的故意破坏,它是诸法本来如是的必然性(法性自尔)。因有了某些因缘连系缚着了,所以灭了之后又要生;现在把连系截断,就可以无生灭(消除生死苦迫),而解脱了。”
    一切法本来一定会归于灭——本性寂灭,这叫法性法尔,本来如此,没有一法能超越这样的法则。但是由于我们有某些因缘造了业,所以被业所束缚连系,死了以后不得不生。现在经过修行,破除了我执,也不再造业了,这样就截断了生死的系缚,因此灭后不再生,痛苦烦恼也能当下止息而解脱。
  “依无常深义,即了知法法如空中的闪电,生而即灭,剎那生灭不住,而一切无不归于平等寂灭的。”
  深观一切法(包括色心)都象闪电一样刹那刹那不住,没有一剎那是安住的——生而即灭,即生即灭。既然是即生即灭,剎那间都在生灭,没有一个实在的安住相,就可以体会到一切法其实是不生灭即没有生灭的。生即非实生,灭亦非实灭,没有自性实在的生,当然也就没有自性实在的灭了。当下就可以发觉它的寂灭性,而这个寂灭是法尔如是、本来如此的平等性——众生一味的平等。
  “佛说:「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佛说无常灭,意在使人证知常性不可得,而悟入不生灭的寂静。”
  在一切法的当下知道它的剎那生灭不住,悟入法性空寂,这叫见生灭法。如果活了一百岁而不见法,那就是白活了。在人间活一天能见法的比一百岁活着不见法人有意义。甚至即使活一剎那,只要能见法,也要比愚痴地过一百岁还有价值。我们现在每天求生活好过一点,身体要健康,事事都如意,活到一百岁。但还是要死的啊,死的当下没有见法,最后则随着你的贪欲执着继续轮回造业。如果在任何环境能见法的,当下就断了轮回生死,二者岂能相比?是在欲望中过一生好,还是想方设法在一剎那中能见法最重要?明白这个轻重缓急的人就不会一天天糊里糊涂得过且过地在欲望中讨生活。糊涂的人只是在耽误自己解脱的因缘,即使一生都在欲望中享福,一百岁一剎那就过去了,得到的只是业力和生死轮回而已。如果我们能真正珍惜生命,把握生命的每一个当下来悟道,这就是有智能的人。因此无论什么身份都要好好珍惜活在人间的因缘,好好把握它来悟道,不要再受苦了。所以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生灭法(悟入寂灭),见到一切法的无常就是看到生灭法,生灭法非实,没有一剎那安住,明白这点你就不执着了。真正见到生灭法的如幻性就是你悟道的因缘。这是我们一直在重复讲述的理念,应该好好把握,在生命的每一个当下都能体证的。
  与这个偈子相关的故事令人深思:佛灭后,阿难老了,遇到一个年经人在唱这个偈子:“若人生百岁,不见水潦鹤,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水潦鹤是一种鸟)。”阿难听到后说:“是不见生灭法,不是不见水潦鹤。”年轻人回去告诉自己的师父,师父说:“阿难老了,记错了,应该是水潦鹤。”阿难尊者是佛的侍者,已证阿罗汉,竟然被他们说是老人痴呆了。各位想想看:佛灭后,即便阿难老了,也不过离佛几十年,生灭法就变成水潦鹤,而且阿难还活着,也在讲这个正确的偈子!由此而知,佛法流传至今已相隔二三千年,我们还听得到原味吗?导师辛辛苦苦阐明根本佛法三法印,目的在于让我们明白真正佛法原汁原味的根本真相。
  电视上可看到一种群体游戏:几十个人排一排,主持人告诉第一个人一句话:“你吃饱了吗?”让他依次传下去,传到最后一个那句话变成:“你看到鬼了。”整个传话的过程没有超过十分钟,但传出的话就完全不一样了。而佛法流传了二三千年,如今要听到正确的原汁原味的根本法义当然是难上加难的事了!佛法本来是让活着的人解脱的,到最后却都在超度死人了;佛教是教育活人的教,却变成死教鬼教了,你说惨不惨!所以有人来请师父超度,我说:我不会,我既没神通,也没德行。我辛辛苦苦上了好几年的课,要度一个活人都好难好难噢!用这么多的心血都难让一个活人明白而解脱,如果敲敲打打就能让死人解脱,那我们现在辛苦修行不是蠢蛋笨蛋吗?还不如死了让人敲敲打打来超度就好了。这番话不是在批评谁,只是看到佛教的衰落心很苦很痛很难过。其实不是出家人愿意这样做,而是有几个众生需要听真话?象我这样说要破我执贪欲,还要去布施付出,谁愿意?如果说:“你们只要来信就得救了,点一下即天堂挂号、地狱除名,有一个真我可去天界享福自在,花一点钱功德无量,来生变菩萨。”这个谁都要,因为满足了众生的欲望么,多好!讲真话讲“无我”没有人爱听的,佛法为什么会灭?真正的佛法是与众生满足我欲的愿望恰恰相反的,谁要!看看所有的外道非常兴盛,佛教无奈也来个方便:佛法也有“我”,就是如来藏、清净心、佛性,这是人人本来具备的,只要悟到这个自性清净心都可以解脱。这样就能摄受畏惧无我的众生产生信心而欢喜学法,这是不得已的方便。佛法兴盛衰败自有其道理,那是为适应满足众生我执我慢的缘故。结果这样的流变导致方便替代了究竟,以不究竟而充斥了究竟第一义,佛教逐渐走向衰灭。这是印度佛教惨痛的教训!
  为什么修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牛角?满足众生我欲需要的指向,如何能导致其解脱?有的道场很兴盛,因为去的人都被赞叹成发心的大菩萨。如果你去找我可就惨了:“这个是执着,要破;那个是贪爱,要小心……。会感觉到我这里没意思,所以很少人要来找师父的。今天会来这么多人上课,真是奇迹!已经很不简单了。到山上找我的,那我的要求就更加高了,所以那里草深三尺,没人践踏。从这点就可知,要破我执是何等不易!所以我说是你们在成就我,如果大家都不想真正破我执,我看我也只好随你们的意欲而转了,哪里还能象现在这样说出佛法真相与阐发佛陀的本怀?不过说实在的,真的要让众生解脱,那非破你的执着不可。
  这里的重点也在说:一定要依据无常的深义,了知法法如空中的闪电,闪电是如幻的,因刹那无常生灭故。应象《金刚经》所说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去观察一切法,才知其无常性,我执才没有安立点。只要有一点点实有感,就一定会产生我见我执。

三法印的统一
  “﹝三法印的统一   ∫弧ⅰ泊游尬夜嵬ǎㄔ灯鸬奈奘敌裕常?br /> 凡是无常的,即有为法,即生、住、异、灭的。涅槃是无为法,无为是不生、不灭的。生灭的与不生灭的,如何统一?”
    三法印虽然是三,是各别次第的,其实最后只有一个共同的理念,故可以从缘起法无我的角度来统一贯穿三法印。
  一般没有见法的人把生生灭灭跟不生不灭打成了两截,所以会产生疑惑:有为的一切万法都是生生灭灭的,涅槃是无为法的不生不灭,生生灭灭跟不生不灭是不一样的,怎么能统一呢?
  “因此古来某些学派,为这二者的矛盾所困恼。看重无常,将涅槃看作无常以外的;”
  注意听,这点很重要!一些学派执着在现象的无常,以为真的在生灭无常变化,将生灭与无常实有化了。这样就把生灭法与涅槃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误认为涅槃是无常现象外一个实在的无为法。 
  “重视涅槃常住的,又轻忽了无常。这样,佛法的完整性,统一性,被破坏了。”
  而另一些学派则重视直接契入一切法的涅槃寂灭,对无常的生灭现象不重视,其实与上述重视无常现象的学派都是同样的理念——认为无常与涅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这样佛法的完整性统一性就被破坏了。无常现象看起来是生住异灭,但在迁流变化的当下即是常不可得(没有永恒不变性),也就是没有一个实在的无常,连剎那的无常都不住而无所得,在这无常不住的当下就体证到其涅槃空寂性。所以无常与涅槃譬喻成一体两面,但不是两个截然不同不相关的东西。一般修行者说:“断烦恼,证菩提;断生死,得涅槃”,也就是说,一边要消失时,一边才能成立,这样两个就不能同时存在了。但是如果统一的话就不一样了:“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两边不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觉悟烦恼的实相本质的当下就是真如清净法性涅槃。不一样哦!一个是那边要断,这边才能成立,两边不相干;而另一个是不用断,明白当体即空的本质当下就进入涅槃。大乘之所以批评小乘法也在这一点:小乘要厌离,那边坏了,这边才能成立。其实万法的当体即空,在烦恼的当下照见其本质,当下就看到清净而没有烦恼了。这是观照的重点,也是师父讲的如实观照的重点:“观念念即住”;当你观察到那个念时,念当下就不再外放而止息了;“觉妄妄即真”,觉察到妄的本质,当下就知道它的不生灭的真如本性,而不是生灭动乱的妄相。这样无常与涅槃就统一了,原来不是两回事。
  “其实三法印是综贯相通的;能统一三者的,即着重于三法印中的诸法无我印。诸法,通于有为与无为,从有为无为同是无我性去理解,即能将常与无常统一起来。”
  “从有为无为同是无我性去理解,即能将常与无常统一起来”。这几句话要用心一点。这里的“常”是指不生灭的空寂法性,“无常”是指生灭的幻有法相。佛法说一切法(包括众生)皆平等无差别。万法明明是千差万别的,为什么说是平等无分别的?这要从哪里去看?因为一切法都是无常的,都是缘起无自性空的,都是法性寂灭,而且是本来如此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平等无二的。观察任何一个人都知道是缘起的组合而即生即灭无实性的,只是随着因缘条件的转化而无常变化,而且都同样必归于灭。体悟到这点即体证到寂灭法性,也就是自性的空寂,每一法都是寂灭空性,在法性上都是一样的,这就叫平等平等。法性上确是一律平等,所以一切无分别只是站在法性上来讲的,不是在现象上来讲,现象上允许千差万别。将法相的千差万别归于平等的法性,这就是无常与涅槃的统一。
  如果着相就会产生分别心。如果体会了万法的法性平等,就不再执着了。我们之所以不能悟道,就是不了解一切法的实相就是法性空寂,了解了法性空寂的实相,看待万法就会从法性平等上去观察,而不再起分别心了。从法性的角度知道其平等性,对于现象的千差万别不再奇怪,对好坏美丑也不会有喜欢和厌恶的分别心,真正能随缘安住了,因为知道美也如幻,丑也如幻。众生没有体会到法性的平等,所以在差别相上执着,以为好坏美丑是真的,这才执着真假善恶好坏美丑。当看到一切法的实相平等性,好的美的如幻,坏的丑的也如幻,因为一切皆缘起无自性故。只有真正从法性上去明白一切真相,才不会执取法相的差别,而做到法法平等无差别心,所以一个真正见法的人才能自在不分别,这一种不分别只有明白法性平等的人才能做到。
  现在很多人误解为起心动念就叫分别心,以为不要起心动念才叫不分别,那是大错特错了!桌子椅子不分别,难道它们解脱了?这个不分别指的是体证万法的本来面目——法性空寂,而不是念头不起的不分别。如果念头怎么起怎么分别都与法相应,与空相应,都是清净的与明相应,也不造业,这样的分别又有什么关系?很多人在责备别人:“你在起心动念,你有分别心。”难道现象上的好坏、是非、恩怨都没有了吗?在现象上一定是千差万别的,法性上才能不分别。不要错认为全部东西混杂一起就叫没有分别心。这样的话,器世间的一切无情不都是没有分别的吗?要明白!
  “诸法的无我性,可从缘起法去说明。缘起法本通两方面说:一、流转的因果相生,即是无常;二、还灭的因果寂灭,即是涅槃。所以缘起能贯彻这两端;缘起是无我性的,无我也即能贯通这两端了。”
  这里就更要注意了:诸法的无我性能将常与无常统一起来,而无我一定要从缘起法来说明。缘起法本通两方面,一边是因果的流转生灭,另一边是还灭的寂灭涅槃。既然缘起法通生灭与涅槃,从缘起法的角度来看就贯串了生灭与涅槃,所以缘起能贯彻这两端。缘起是无我性的,无我也即能贯通生灭与涅槃这两端。
  懂缘起的人就明白因果循环生灭相续的这一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