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的幻觉
的境界里。以上便是方便行为之五波罗蜜多法。
第六,智慧波罗蜜多法:分为听取善法词义的闻所成慧;思维所闻法义的思所成慧;以及修习思维得出的法义而领悟本性胜义的修所成慧三种。首先,要从正确的闻、思、修当中通过闻与思来确定究意胜义,然后在正行修习中体证:非真迷妄的外相虚无见有、见其外相的内意除灭执着,就在脱离有无是非相网的本性胜义法界明空如天之处,觉心不分根本与后得地静住。这便是智慧波罗蜜多法。
在我们的六根面前所显见的从色相到遍知智慧的所有诸法,无一不是从心中产生的。把心领证为明空无二无别的自性就是正见;对所得的正见无有散逸地观思就是正修;在正修中积行梦幻般无有执着的二资粮就是正行。充分熟习以上见、修、行之后,根据梦境可以证明修习进度的规律,在梦里将不会再生出真正的迷妄。如果能够昼夜不分地观修除离迷妄的正智,那么在关键的死亡时刻很可能不生迷妄。如果有把握在死亡时刻不生迷妄,那么在法性中阴和世间中阴都不会迷妄,不迷妄便是解脱。所以,能够脱离轮回痛苦的惟一方便胜法,就是以空性、慈悲为根本总义的佛说八万四千法门。知道这个道理以后,我们要努力修习,让空性、智慧在自己的心中生根发芽,这是学法修法的关键之中的关键。
第17章 清净的明月
佛家常说的烦恼,是与无明迷见同时产生的。我们因为有烦恼,所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痛苦。能够脱离烦恼和痛苦便是快乐,而且是殊胜的快乐。所有追求快乐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为求取快乐而努力劳作也是一样的,惟一不一样的就是求取快乐的方法。有的人在修造快乐之因,有的人在修取快乐之果,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一个在彻底除灭苦因,一个在短暂消灭痛苦。
佛祖释迦牟尼劝告我们说:“要认识如同疾病一样的痛苦,要断灭如同病根一样的集谛烦恼。”对于生病的人而言,有的疾病痛得很厉害,但不会导致死亡;有的疾病虽然不很痛,但会夺取病人的生命。无论得的是什么病,首先必须诊断出具体的病症,在确诊的基础上再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无论我们得的疾病是风病、胆病、涎液病,还是综合性疾病,其病根都是由烦恼三毒所造成的。如果不砍断毒树之根,只砍一些树枝树叶并不能完全铲除毒根。同样,要修取脱离所有痛苦的快乐,就必须首先消灭苦根——烦恼,这是修取快乐的最好办法。
在治灭烦恼疾病的过程中,我们要依靠良药般的寂静清净道法,然后要证得破除烦恼的乐果灭谛。佛祖释迦牟尼在世间初转法轮的时候,首先给我们宣说了“四圣谛”。现在,我们这些立志修取恒久快乐的入道善人,在得果速度不一样的各乘法门里选择了大乘法门,在大乘法门里又选择了密宗胜道,在密宗胜道里最终选择了九乘极顶大圆满龙钦心髓法。对于修习大圆满龙钦心髓法的人们,积修福德、除灭罪障和于己引入上师心传的加被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必须依修这些法要。诚如一个天生健康美貌的人,当把身体清洗干净之后,再穿上华美的服装,佩带漂亮的珠宝首饰才会显得美丽动人。众生虽然具有完美无暇的如来佛种,但要用方便胜法洗净能够断灭的暂时的二取二障污垢,积修珠宝首饰般的二资粮,这样才能显见殊胜美妙的本初佛性。我们要依靠除灭障垢的力量和具足资粮的力量,来体证诸佛的智慧。所以,要得到前所未有的内在功德,就需改造好自己的身心,这是惟一的途径。
获得深密法性觉证的主要障碍是从无始轮回以来累积的罪障和罪障习气。忏悔灭除罪障要依修四对治力。罪障虽然一无是处,但有一点值得庆幸的就是能够通过忏悔来灭除它。在忏灭罪障的过程中,如果只是用嘴念诵忏罪仪轨,那么无论多么努力,都不能把罪障清除干净,最多只能是减少或减轻罪障。忏灭罪障虽然有多种方便法门,但观修金刚萨垛是其中非常殊胜的深密妙法。
忏灭罪障一定要具足四对治力。在观修金刚萨垛的时候,皈依金刚萨垛和不背离愿、行菩提心是所依力;对从前所造的罪业认识到是罪恶,以无限忏悔之心毫无隐瞒地忏悔是弃舍力;对从前所造的罪业产生忏悔心之后,决心今后即使舍命也要断灭罪行是离恶力;修习忏罪对治法,尤其是观修无上深密胜法菩提心和本体心,在其基础上观修本尊和念诵心咒是对治力。
在具足四对治力中观修金刚萨垛的详细方法是:
首先观想所依力时,在自己平凡人身的头顶一箭或一肘上方的空中,有千瓣白色莲花,莲花上面铺有圆满无缺的月轮,月轮中央有白色的吽(3)字在放射耀眼的光芒。然后,刹那间“吽”字变成本性为三世诸佛总集之根本上师、外相为报身佛白色的金刚萨垛。
金刚萨垛洁白的法体犹如阳光照耀雪山,又如洁净的白色水晶一般。圣尊一面二臂,右手在心际持有明空五股金刚杵,左手在腰部持有现空金刚铃,双足金刚跏趺坐,全身具足报身十三庄严饰品。其中五法衣分别是宝冠、白色上衣、飘带、腰带和下衣;八宝饰分别是头饰、耳环、项链、臂环、长链、双股项链、手镯和足钏。明妃白穗天女具足庄严宝石饰品,与主尊拥抱和合。金刚萨垛佛妃的法身能见非实有,智慧悲心常系我等众生。
接着观修弃舍力时,想到我等众生从无始轮回到今天,由身口意三门所造的的罪业无量无数:十不善、五无间、近五无间、四重罪、八邪恶、渝违外别解脱戒、违背内菩萨律仪学、违反深密持明密宗三昧耶、不奉行上师教旨、与金刚兄弟反目相斥等罪业,全部都要毫不隐瞒地诚心忏悔。要祈求宽恕,祈求帮助我等众生就在此时此刻灭除全部罪过和障碍。之后,要念诵忏悔文。
接下来观修离恶力时,想到从前因为无知而积造了很多罪业,决心今后即使舍弃生命也不造罪。在这种清净的正念中,念诵修法文,观想金刚萨垛佛妃和合无二的心际,犹如芥子般微小的月轮上面,清晰明见白色微细的吽(3)字。当念诵百字明咒的时候,观想以吽(3)字为中心的周边,百字明咒显现为字字紧挨的咒环向右绕转。以念诵祈请文的方式诵唱百字明咒之后,观想从咒字中降下智慧甘露,犹如冰雪溶化后流下来的净水。那甘露从金刚萨垛佛妃身中流到和合之处,再从和合密位注入自他众生的头顶之内。甘露流进体内之后,使自他众生都得到一次大清洗:疾病都化为脓水,邪魔都化为蛇蛙蛛蝎等,罪障都化为烟汁炭水,从两个下门、足心和毛孔中流出去,流进脚下的地缝里。在地下,阎王主眷和冤亲债主都伸手张嘴等待还债,流进地缝里的脓水等变成甘露后使他们心满意足,业债和怨仇得以清净。之后,地缝闭合,观想消除非时之死,念诵百字明咒。
如此观修之后,再观想自己的身体变得内外透明。身体中间有笔直的中脉,中脉顶部有头顶大乐脉轮,由三十二根支脉组成,形如盖在上面、伞口向下的伞架。喉间有受用脉轮,由十六根支脉组成,形如伞口向上的伞架。心际有法脉轮,由八根支脉组成,形如伞口向下的伞架。脐位有幻化脉轮,由六十四根支脉组成,形如伞口向上的伞架。
接着观想:金刚萨垛佛妃身中和前面一样降下甘露,次第注满头顶大乐轮到脐位幻化轮的四脉轮,再继续注满整个身体,被甘露注满后的身体就像装满牛奶的玻璃瓶,洁白晶莹。当甘露注满头顶大乐脉轮时,能够获得宝瓶灌顶,生出喜乐智慧,消除业障,证得化身。当甘露注满喉间受用脉轮时,能够获得秘密灌顶,生出胜喜智慧,消除烦恼障,证得报身。当甘露注满心际法脉轮时,能够获得智慧灌顶,生出极喜智慧,消除所知障,证得法身。当甘露注满脐位幻化脉轮时,能够获得句义灌顶,生出俱生喜智,消除习气障,证得自性身。
继续观修念诵忏悔文时,观想金刚萨垛露出微笑慈相,以无限的喜悦悲心告诉自己说:“善男子,你的一切罪障、过患等悉皆清净。”然后,本尊化为光融入自己的体内,因此自己也变成了金刚萨垛,并且在自己心际月轮之上有蓝色的吽(3)字,东边(自己的前边为东边)有白色的嗡(1)字,南边有黄色的班杂(19)二字,西边有红色的萨(20)字,北边有绿色的垛(21)字,五色咒字放射出五色光芒,光芒的顶端有手拿各种供品的无数供养天女,供养佛与佛子诸众之后,诸佛圣意生出无限喜悦,从佛身中放射出无数光芒,光芒全都融入自己的心际咒轮中,自己的心际咒轮又放射出光芒,照至六道众生,清除众生的全部罪障习气。外器世界都变成妙喜佛土,内情众生里面中央的有情都变成佛陀金刚萨垛;东方的有情都变成金刚金刚萨垛;南方的有情都变成珍宝金刚萨垛;西方的有情都变成莲花金刚萨垛;北方的有情都变成利业金刚萨垛。观想众生和自己都在大声念诵“嗡班杂萨垛吽”。
上述观修法门,是密宗金刚乘道法中的极其方便的能够积累无量福德和智慧二资粮的殊胜法门,同时,我们还可以施行利益普天众生的事业。金刚萨垛是深密百部众佛总集相,如果把金刚萨垛的本性观修为根本上师之后,上师相应法也可以随之修行成就,这是深密殊胜的总集宝法观修法。
最后,我们要观想外器世界全部融入内情众佛身中,内情众佛又融入五部金刚萨垛身中,五部金刚萨垛融入自己身中,自身又从边缘化成光芒逐渐消融于心际咒轮之嗡(1)字,“嗡”字融入班杂(19)二字,“班杂”二字又融入萨(20)字,“萨”字再融入垛(21)字,“垛”字最后融入吽(3)字的元音字母(8)中。然后,继续观想吽(3)字的元音字母(8)融入哇(9)字,“哇”字又融入哈(10)字的下半部分,哈(10)字的下半部分又融入上半部分,哈(10)字的上半部分融入上面的月符(11),月符融入上面的圆圈(12),圆圈融入微小超越色相的微细(13)中,微细(13)逐渐消失无踪,最后在无观法界入定安住片刻。这个便是对治力。
完成以上观修之后,就在出现第一个念想的时刻,再一次观想所有外器世界都是金刚萨垛佛国,所有内情众生都是金刚萨垛佛众,最后要修回向法和发愿心。
第18章 无量福源
生在世间的人类都一样,同样有五官和四肢。但是,同样是人却有不同的处境,有些人富有幸福,有些人却贫困悲惨。出现这样的差异是有因有缘的,前世有广行布施等福德因缘在先,此生就会富足幸福;前世有吝啬或偷盗等罪过因缘在先,此生就会贫困悲惨。当有观福德资粮和无观智慧资粮圆满具足之后,可以断灭烦恼障和所知障二障,从而能够成就断证功德圆满的法身和色身二身佛。立志修取暂时的胜生天人身果和恒久正觉佛果,以断灭痛苦苦因的人们,必须做到的前提大事就是积福先行。
为了积福而对清净佛境进行供养的时候,要知道佛与佛子菩萨其实并不需要受用妙欲物品,而是因为我们自己贪爱妙欲享受,所以就以我们自己所喜爱的方式来供养,以成就福德资粮。在供养积福的过程中,有了清净的福田和清净的心,就可以成就福德资粮。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所贪爱珍视的贵重物品供养给佛与佛子,而且是诚心诚意、无有执着地供养,那么我们就可以积累很大的福德资粮。
贫穷的人没有什么贵重之物,因而无力供养丰厚的供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富人一定往生善趣,穷人一定往生恶趣。只要有清净心,供养实物和供养意化供品,同样都可以成为佛与佛子能够受纳的妙欲物品,都能使供养成就福德资粮,而具足福德资粮就可以成就殊胜的智慧资粮。这个道理在一句偈文里说得很清楚,那就是“未具善业功德前,无法体证胜空性”。
从前在印度,有一户人家喜得贵子,那孩子漂亮乖巧,聪明伶俐,无与伦比。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双手就握着拳头,父母掰开他的手指后发现两手各有一块金币,取出这两块金币后,他手中又出现了两块金币,再取又再出现。就这样,孩子的双手成了取之不尽的金库,父母因此给孩子取名为财宝。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出家当了和尚,当他受比丘戒的时候,他对众僧依次顶礼,在做礼拜的过程中,每当双手着地就出现金币,于是他把金币全都供养了比丘僧众,并且通过努力供修证得了阿罗汉果位。
出现这样的奇事之后,阿难向释迦牟尼佛请问原由,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