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金山 作者:许晓辉





岬哪勘晔钦飧龌疃辽偌岢忠荒辏ń鹕叫瞧诙ㄗ龅搅恕?br />   由于金山的培训不求理论的完备而是讲求实战,邀请来做演讲的嘉宾多是业界知名人士,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有人戏称金山的培训是〃价值10万的课程〃。
  第77节:天天向上
  星期二,陈词时间到
  每个星期二,在北京金山最大的会议室,每张桌子上都会摆上水果,有时候是香蕉,有时候是桔子,有时候是小西红柿,花样百出。市场部的员工都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在会议桌上摆上不同的水果。
  这就是著名的〃金山星期二〃。〃金山星期二〃因强化学习文化而设,已成为金山市场营销体系内部培训学习的一个每周例行活动:每周二下午5点?7点,柏彦大厦21层永遇乐会议室,仅限内部市场人士参加,听众有几十人。
  〃金山星期二〃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有围绕一个话题开放式的讨论,也有对一本书或者一个故事的学习解读,也有邀请业内名家来演讲,主题都是围绕市场、公关、产品营销与品牌建设等。截至2007年11月13日,〃金山星期二〃已经举办了38期。
  在这个会议上,雷军只要在北京,都会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学习会,表明金山高层对这个活动的重视。〃金山星期二〃并不会每次都邀请嘉宾,有时候是内部员工的讨论会。大到一个大型营销事件策划的集思广益,小到一篇新闻稿的撰写,不一而足。此外,雷军还经常推荐好书和员工一起分享,请员工发表读后感或是集体辩论。
  有时候,金山人也会在星期二的培训会上分享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故事或文章。一次,雷军在培训会上说:一些创业的CEO总觉得企业虽然做得比以前大了,却常常怀念过去那些自己起家的时候亲自跑销售的日子,感慨现在的人不如以前敬业。总是觉得自己与自己的企业失去了什么?到底是失去了什么呢?大家的回答千奇百怪,但都不无道理。
  雷军给在座的员工推荐了王鹏越的文章《哪些CEO丧失了本能?》,其中讲述了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的故事。他在12年里以零售的方式卖出了13?001辆汽车,其所创造的汽车销售纪录至今仍无人打破,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在乔·吉拉德的名片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假如一生当中,你买过一次我的汽车,我就会让你一辈子无法忘记我。〃因为他认为推销活动真正的开始在成交之后,而不是之前。他每月会给他曾经的顾客寄出上万张亲笔签名的贺卡,正因为吉拉德没有忘记自己的顾客,他的顾客才不会忘记乔·吉拉德。做别人不肯做的事,乔·吉拉德是一个非常〃用心去赢得他人的人〃。
  听完这个故事的人都在思考:〃我是不是像乔·吉拉德那样善于倾听用户的需求?我是不是对我的顾客足够用心和真诚?我是不是足够的努力,至少比别人更努力?
  雷军这样点评说:〃像别人一样付出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比别人更努力才有希望成功。即便如此,努力也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在若干个这样的〃金山星期二〃里,大家每一次都会带上纸和笔还有一颗思考的脑袋,记下这些也许受用一生的知识、经验、理论抑或是小小的故事,同时也会反思自己。
  那些讲台上的前辈
  在〃金山星期二〃的讲坛上,金山还邀请了很多叱咤业界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台上带来的不仅仅是讲述自身经历和对未来的预测,更重要的是他们提供的、已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经验很有指导意义。
  曾到〃金山星期二〃演讲的嘉宾多是业界大名鼎鼎的人物:
  蔡文胜,一个原本在福建石狮从事服装贸易的商人,凭着敏感的商业嗅觉,先后注册了几千个重要域名,并成就了他的财富传奇。随后,他又学习hao123的成功打造网址站265,最后卖给了谷歌。他在金山讲述了他的域名经营经历和做网站的技巧,非常具有实战性。
  侯迅,因为向往中关村,还没毕业就从学校溜到北京,然后在华旗一步步成长。在他的努力下,华旗从一个销售公司变成了一个拥有自主品牌的高科技公司。他讲述了华旗如何将做一个自主品牌而大获成功的故事。
  毕胜,〃海归〃,为百度品牌的推广和百度上市贡献了重要力量。离开百度后,他创业建立了比邻网,继续寻找自己的下一个梦想。他讲述了百度是如何做市场的前前后后。
  第78节:天天向上
  孙陶然,北大经济管理系毕业。当年曾为了找一份工作在北京奔走,后来代理广告掘到第一桶金之后进入移动电话领域。他运作的商务通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的广告语红遍大街小巷,几乎成了手持电子产品成功市场运作的典范。他讲述了如何通过营销创造一个产品的神话。
  ……
  在金山,每个星期二都是一次饕餮盛宴。当金山人在感慨这些台上的前辈的时候,也在深深地思考一个问题:很多人都面临过同样的机会,为什么他可以做到与众不同?这些做人做事的范例都给了每一个听众以巨大的启发和鼓舞。
  曾有人抱怨星期二从5点到7点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占用了一个小时的下班时间,但是每个抱怨者在听完一次学到很多东西后,又都希望这个会能接着开下去。曾有金山员工对一个兴致勃勃花费巨资念了MBA的朋友描述〃金山星期二〃的培训会,这个朋友听完后,感叹得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第二节 金山训练营
  在金山,除了有金山研究院、金山实验室等旨在对前瞻科技进行研究的机构外,还有强化学习和训练的机构,比如训练营。如果说研究院和实验室通常没有硬性的业绩指标,更多的是对前瞻技术和科技进行研究的话,那么,训练营则更强调〃速成〃,让学员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编程实战的技巧,并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迅速融入到真实的软件项目中去。
  2007年3月,以培养优秀程序人才为目的的金山训练营开课。训练营一天10小时,一周6天,对入选的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吃住和训练,而且发放薪水。这10小时中,还有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军训,教官有退伍士官,还有驻澳门仪仗队士官。经过训练营高强度培训和考核,能够留下来的都是程序高手。
  事实上不仅训练营,金山这种学习精神伴随在每一个员工的工作中。因为学习,很多并非科班出身的员工成为了技术高手。这其中的例子数不胜数,有学文学的、有学美术的、还有学医的。在金山内部,这种比拼也无处不在。
  魔鬼训练
  年3月12日早8点,珠海金山的操场上排列着一支整齐的队伍。在金色的阳光下,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喊着响亮的口号,迈着矫健的步伐做队形练习。9点整,大家准时集中在教室里,开始了他们在珠海金山的挑战之旅,金山程序训练营第一期正式开课。
  金山软件曾以培养了大批优秀软件开发、市场营销人才而闻名业界,被称为软件业〃黄埔军校〃。关于金山培训学校的开设,雷军对公司内部的说法是:〃我们将参照印度理工的教学模式,以每周比赛淘汰的方式进行军事化训练。三个月后能够留下来的一定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将被委派到重要岗位,薪资上不封顶。
  金山的这个程序员培训中心,耗资200万,由研发管理部总监董波担任〃校长〃。消息一出,引起了诸多程序员的向往,甚至有很多在校学生通过邮件表达了对参加金山培训培训的向往。
  在训练营里授课的都是实战经验丰富的、技术总监级别以上的程序员精英,其中有1993就加入金山、现在担任训练营〃校长〃的董波,有1995年加入金山的沈家正,两人都是金山第一批最优秀程序员中的杰出代表,也是WPS研发的灵魂人物。此外,参与授课的还有各个业务部门的技术总监,也有从各个大学里请来的专家教授。
  因训练强度较大,董波把这个培训叫做〃魔鬼训练营〃。这个训练营区别于其他培训的是: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将以批量培养顶尖高手为目的,所有学员都是经过了精挑细选,在编程上有较大天分。并且培训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课程强度极大,学员间竞争非常激烈,在每个阶段都保证一定淘汰率,三个月后能够剩下来的都是高手中的高手,是程序员队伍里的〃飞虎队〃。最后要作为骨干力量充实到金山各业务线当中去。
  三个月的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基础培训;第二,个人能力培训;第三,团队能力培训。开发环境使用VC6。0,培训形式以学员自学为主,老师做重点难点的讲解。培训方式是通过进行大量课题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编码能力、调试能力等等。培训过程中由金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辅导和点评,强调优胜劣汰,竞争激烈。
  第79节:天天向上
  作为通用的培训,训练课程强调良好的编程习惯和编码、调试能力,无特定业务方向。培训内容不偏向金山现有的文字处理、信息安全、网络游戏业务中的任何一方,以便学员通过训练后可进入公司任何一个研发部门。
  通过三个月的培训,稍有基础的程序员都能写出规范、漂亮的代码,熟练掌握各种开发工具而且锻炼出高效合作的团队精神。有大三的学生参加完暑期班后都感慨自己仿佛回到了高三时代。
  秉承〃热爱编程、追求完美、个性执著〃的标准选拔人才,再经过魔鬼培训打造出来的人才,在未来都有可能在未来成为软件业的〃牛人〃。
  从医生到程序员有多远
  一个技术立业的高科技公司里,竟然有不少程序员不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这让很多业内同行迷惑不解。求伯君这样解释说:金山选拔程序员更多是看重实践能力而不看是否科班出身,看重对程序员事业的热情而非已学知识。能力加热情是成功的根本。
  在金山,你也许会看到一个学文学的成长为程序员、学绘画的成为游戏设计师、学市场营销的成为程序高手、学中医的成为技术专家看到这些都不要惊讶,因为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对技术的热忱和追求。
  这其中,李铁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6年前李铁军从武汉的一所中医学校毕业。出于对计算机软件行业的热爱,他只身从武汉来到北京中关村。他觉得在这里可以实现他成为一个软件工程师的梦想。李铁军先是在中关村的小店里卖软件,虽然清苦,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成为金山的一员。由于技术上的不足,他不可能马上成为金山的技术人才中的一员。但金山正是看重他对梦想的执著,让他先从一个软件销售人员做起。于是,李铁军先在连邦软件店做WPS和毒霸的销售员,曾经创下过一天卖出近100套软件的记录。在从事软件销售工作的过程中,李铁军不断地学习编程方面的知识,不断地参加业内的一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技术交流会。
  两年以后,李铁军被派到珠海金山学习交流。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他更加了解了编程方面的知识,也更喜欢上了与病毒制作者作斗争。他开始琢磨和研究杀毒软件的引擎和构造。
  三年之后,李铁军已经成为业内知名的杀毒软件工程师。他知道怎么跟病毒作斗争,怎么对付恶劣病毒,怎么样对这些病毒进行有效的查杀。李铁军开了博客,他的博客粉丝尊称他为〃铁军老师〃。他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医生和反病毒工作者其实质是一样的,一个是在现实世界中悬壶济世,一个是在虚拟世界中治病救人……
  第80节:青春依旧
  第三章青春依旧
  一个20年历史的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即便在IT行业,这一平均年龄并不显得那么青春,但是对比企业的年龄,它仍然颇显稚嫩。留下的人称它为〃大学〃,离开的人称它为〃中国软件业的黄埔军校〃,这就是金山。
  〃大五文化〃是金山近二十年历史沉淀的重要文化之一,快乐和青春永远是它的面孔。这是为什么?它凭什么〃永葆青春〃?许多记者这样问雷军。雷军会笑呵呵地说,去问问员工就知道了。
  Google的管理以人性化著称,在Google总部员工可以用滑板车往来于各个办公场所,员工可以在公司游泳放松,可以在休息室打桌球,也可在在室外沙地打排球。每日提供三顿美味可口的餐点。下班后可以在按摩室按摩和发型设计室让专业的设计师设计头发。公司里的子女托管中心有各类电动玩具,还有专人照看小朋友。更吸引人的是员工还可以带自己的宠物(除了猫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