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
说耐!?br />
第五部 第五章 联合新能源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五月上旬,通南新能源才与通综集团达成解决协议,通综集团将以一千万的价格出让在西伏太阳能公司所有的权益。联投最终以五千万的总价收购西伏太阳能,包括新建的工厂厂房与办公实验楼、一台实验机以及这三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专利技术,正式更名为联合太阳能电力,这次从引进的光伏电池生产线,将直接安装在联合太阳能电力公司的厂房里。
通南新能源更名为联合新能源照明有限公司,林泉继续向联合新能源照明增资一千万,将应用研究实验室完全置于联投的名下,联合新能源照明有限公司在还清贷款之后,还获得五千万的注资,将专注于光伏照明系统的研发、生产。
六月中旬,林泉正式组建联合新能源集团,包括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太阳能电力,联合新能源照明,联合机电设备公司。联合新能源迄今最核心的部门就是工程研究中心,包括一个基础研究实验室、一个应用研究实验室、与静海大学、与省立合作的两个联合实验室,以及跟几所大学、研究所机构建立起的合作课题组。
张碧筠出任集团总裁,李丽出任总裁助理,孙菲菲出任财务总监,戴明出任工程研究中心总监,聘请严立煌先生为顾问,马建为联合新能源照明的总经理,许洪发为联合太阳能电力总经理,袁鑫为市场部总经理,并将硅原料采购权赋予市场部,钱卫国出任采购部经理,联合机电设备公司总经理是外聘地施明权。
这么一来,静海联合投资集团半年内搭起的架子,又一下空了。大半的财务人员与行政人员,与原通南新能源的员工、西伏博士后工作站的研究人员,成为联合新年能源集团的骨干。从静海联合投资入主通南新能源的三月起,通南新能源就开始大规模地扩展,几乎吸纳静海大学电气工程系这一年半数的毕业生,同时从省立等知名大学引进大量的优秀本科、硕士毕业生。当然,对于这些还没有毕业的学生来说,联合新能源仅仅是他们的实习基地,只提供食宿,和低得可怜的实习工资。为了安置近两百名实习生,联合新能源包下高新区的一间招待所。
联合机电设备公司与基础研究实验室自行研究制造的光伏电池生产线,经过一个月的调试,终于生出效率达14%的硅晶光伏电池,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准。从德国引进地生产线正在装运中,半个月才会运抵国内,许洪发与十多名技术人员正在德国的施坦巴赫公司培训,将与德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在半个月返回国内。
早在西付太阳能创建之初,许洪发就代表西伏太阳能的主要出资方与德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供应商施坦巴赫商谈引进高效光伏电池生产线的事情。生产工艺、技术谈判与研发上的事情都是许洪发与戴明两人负责,直至西伏太阳能陷入财务危机,才停顿下来,如今获得静海联合投资地注资,这方面工作重新迅速开展起来,为新成立的联合太阳能电力节约大量的前期准备时间。
这条生产线所生产的光伏电池效率将高达17%,为国际领先水平。当前国内的实验室水平也达不到17%,而国外的先进实验室已经研制出效率高达19。5%的高效光伏电池。基础研究实验室真可谓任重而道远。要缩短与国际上的差距,要做的工作很多。
生产出来的高效光伏电池将出口德国,这是从德国引进生产线时的附加协议,高效光伏电池的主要市场还在欧美、日本,但是日本自身的生产能力与水平极高,日本的市场是其他国家很难进去的。
这些,包括生产线的引进与产品返销德国市场,都是西伏太阳能多年谈判的成果,现在自然是联合新能源享用甜美的果实。
低效、但是在国内还处于领先水平地光伏电池,一部分销往欧美,大部分用来占据国内市场。
严立煌先生最忙碌的事情,就是招揽优秀的研究人员进入两个独立实验室,并将边缘非核心课题交给联合实验室与有合作关系地实验室。林泉在研究经费上的投入有点败家子地嫌疑。除了基建与仪器设备的投资、研究人员的高薪之外,林泉承诺每年投入研究经费不低于两千万。
这个数额算不上巨大,但对今年产值可能突破不了五千万的企业来说,比例达到惊人的地步。
基础研究实验室以光伏电池领域、光伏离网、并网发电系、多晶硅技术领域作为主导研究方向,在严立煌的联系下,与科学院电气研究所、数个知名大学的电气工程系展开广泛的合作,所进行的研究差不多涵盖基础领域与多晶硅技术的所有课题。
应用实验室同时开展多个应用领域的研究,以光伏系统三个主要平衡部件蓄电池、腻变器、控制器为主要研究方向。
戴明作为研究中心总监,薪水由原来在西伏太阳能的三万年薪一下子增加到二十万。严立煌拒绝林泉开给他的高薪,在联合新能源集团今年的产值还无法突破五千万的情况下,林泉在研究经费的各项投入却要突破一个亿,让严立煌为他担忧,毕竟很大一部分研究成果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就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可观的效益。
林泉却没有什么担忧,广泛的研究合作,有利于研究所与大学机构的研究人员与技术向产业转移,联合新能源集团将最终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林泉还买下通南高新区紧挨着太阳能电力的四百亩地,投入五千万进行工程研究中心、行政中心、太阳能电力生产二部的基建,又在高新区的生活区域内耗资一千五百万购进一栋九千八百平方米的十二层高楼,作为员工宿舍楼与专家公寓。
林泉在短短的四个月内,在联合新能源集团里的投入超过两个亿,预计投入五个亿,成了通南近年最大的资金引进,当然要将这两亿花光,还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自行研发的第二天、第三条光伏电池生产线的配件正躺在机电设备公司的车间里紧张制造中。
联合太阳能电力生产能力,要在一年内达到3兆瓦,以此为基础,计划零三年的产能扩充到20兆瓦,其中一半出口德国与其他欧美国家,一半将占据国内光伏电池三分之一的市场。目前国内光伏新能源产业主要是中下游的光伏电池模块组装厂,国内光伏电池的生产能力极弱,主要是由几个实验室合作厂提供,但是生产成本偏高,先电转换效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只有12-13%,无法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联合新能源集团所生产的涵盖基础实验室十一项国家专利的光伏电池,在国内市场占据很大优势。
当然,也有国内也有一些企业的目光转移到光伏新能源领域上,只是表现得还不够坚决、迅速。
静海联合投资的效率让严立煌、许洪发、戴明、袁鑫、马建等人大吃一惊。几乎在静海联合投资介入这一领域的同时,所有人都像给上了马达似的给驱动起来,没有停歇的时候,从谈判到决定投资到成立实验室、跟各大机构成立广泛的研究合作、大规模引进新员工、一直到第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一共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
而在此之前,他们在西伏太阳能项目上足足等待三年,虽然这些高效率的根本还在于静海联合投资的充裕资金投入,但是林泉的决断速度以及联合投资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让人蔚为观叹。
张碧筠以及孙菲菲、张婷、钱卫国、李丽为首派驻到联合新能源的财务、行政人员的办事效率与办事能力让原通南新能源与西伏太阳能的员工狠狠领教了一番,开始还很不习惯,渐渐的也溶入进这个高效率与高强度的管理团体之中。张碧筠等人除了日常行政工作之外,还要恶补光伏新能源领域的知识,在南港大厦里养了两三个月的膘,一下子就掉光了。如今叶经强给星湖实业的事务系在省城,她给联合新能源的事务系在通南,只有例行的高级别会议才能见着面,平时只能电、网络传情。
鹏润家园的楼盘销售得很顺利,整个六月,A楼又连续销售出六十套住宅,售出率达到80%,B楼,除了顶层的两套豪宅外,其余五层的二十六套豪宅也销售一空,均价为二万一千元。鹏润家园项目在六月底宣告结束,归还高达十个亿的商业贷款之后,项目专项帐户上还有剩余一个亿,加上前期挪用的费用,以及空置的房产,鹏润家园的利润高达11。8个亿。为此,骆益同还要向静海联合投资集团补偿三千万的利润差额。
第五部 第六章 毒蛇准备出洞
三月、四月星湖实业共耗资7。6亿购下三个烂尾楼项目之外,整合和黄房地产项目部的星湖实业在人力、物力上都不足以支持更大规模的扩张,也是为了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今年之内,除了四处续建工程与一处在建工程之外,星湖实业虽然还在以狩猎者的目光搜寻猎物,但是只打算将项目吃下来,却不会急于开发。星湖实业已经有捂盘的实力,在可以想象的更为火暴的零三年、零四年楼市,房地产开发商将负债率维持在60-70%,没有太大的风险。以70%的负债率计算,星湖实业凭借现有资产,至少可以从各种渠道吸纳三四十亿的资金,也不虞资金链会脱节。
不错,在零三年,银行信贷权成为地产开发商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从各种渠道吸纳资金成为开发商最看紧的事情,没有钱,自然无法生钱。
星湖与和黄整合后的巨大资源优势再度得到体现,这一年,星湖实业肆无忌惮的并购烂尾楼,以致星湖实业计划在零三年手里同时要开展八个项目。
除了烂尾楼之外,星湖实业也有计划的购入未名湖南岸的土地,只是暂时不会去开发这些土地,毕竟新楼盘的开发周期相比烂尾楼而言太长了。
南港新城这边,朱云天开发的佳城花园也于四月顺利开盘预售,销售稳定在两千八以上。与此同时,大学城、新行政中心同时开盘地两处楼盘,预售价达到三千二百。天星湖的两处楼盘会今年秋季开盘预售,其中西宅精品小区的基价将会定在三千八百元。
天星湖现在还没有到大规模发放红利的时机,在此之前,在联合新能源集团上的大手笔投资加上连续五个月不间断的吸纳静海建总的流通股以及其他几项投资,静海联合投资帐上地五亿资金差不多都让林泉花了个精光。但是上半年星湖实业输入的利润与地租收入总额超过一亿五千万,让资金压力一下又缓解过来。
单原有些不明白林泉执着的吸纳静海建总流通股的用意。联投在00601这支股票上连续投入的3个亿,目前帐面赢利为10%,但是这支股票的基本面很差,股民对这支股票已经丧失了信心,早在三年前,大股东丽景集团就宣布要重组静海建总,股价暴涨一阵,重组的事情没有动静,丽景集团控制的证券投资机构却从这次没有影的重组事情中获利颇丰。当然,这么光明正大的操纵股市行为竟然没有受到任何地查处,在这个国度还真是奇迹。00601的信誉却降到极点,盘大又很大,流通股就有5亿股,再没有炒作的价值,又因为亚东新城项目的恶劣影响,再次陷入经营的危机。要是不是联投在暗中大量的吸纳流通股,这支ST股,股价极可能早就滑落到一元以下,当前股价为1。15元,比年初1。36元下滑了15。4%。证券部经过波段性操作,成本价在1。04元,但是这么大量的股票出不了手,一出手,就会造成股价地持续滑落,帐面赢利就会花为虚无,还会亏上一大笔钱。
将这笔巨额资金投入到其他股票上,单原有信心在半年的时间里获利15%甚至更多。
单原将财务报告交高林泉面前,说道:“按照你的指示,证券部已经吸纳静海建总60%的流通股,占总股本的27%,目前分散在各个关联帐户之中,帐面赢利为10%,但是无法出货,一出货就会造成股价的迅速下滑。”
“他们还是迟钝啊。”林泉轻蔑的笑了笑。
“是敌人太狡猾的缘故。”单原开玩笑说,“我们地投资帐户都分散在其他城市里,除非他们能动用证鉴会的力量,不然追踪不到这里来。”
“静海建总新季度的财务报表上就会有所体现,好了,将其中一半的股票集中到联投名下,13%的股份,足以成为静海建总的第三大股东,你就代表联投控制的13%股权吧,静海建总还是很热闹的。”
单原犹豫了一会儿说道:“27%的股份,已经是第一大股东了,联投可以入主静海建总,主导静海建总的重组过程,但是静海建总在股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