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07期





其筋骨,又累其心智,有一点出生入死,冒着生命危险在办一本诗刊的感觉。有一次在旅途看电视剧《马大帅》,当我看到“赵本山”专事为别人哭丧的场面,联想到诗歌的无助和无奈,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当然,当我想到诗人和诗歌又像不死草一样活着、梦着、开着自己的花时,又感到了莫大的慰藉;我在路上,在千百次的曲折迂回中,又向着神圣的缪斯殿堂移动了小小的一步。
  作为一位写作者,诗歌无疑是融入骨髓与血液的事。我这人又懒、又笨,从不会去抓什么敏感、重大题材,也从不想向一些所谓的“高人”那样,在激扬文字的同时,又大手一挥地去指点江山一番。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许多人纷纷向高山之颠攀登的时候,我仿佛不合时宜地选择了向低处走,我要寻找的是低凹的山谷。这与我生性散淡散漫有关,也与我对人生的态度有关,我这人一生吃不完一垛干草,对物质生活一直持得过且过的态度。我写作,手中握的是笔,墨管里流出的是血,我手写我心,不作违心语;我常常是用右手写诗,用左手去抵挡来自大干世界的诱惑。我写作的主题来自两个方面:一面是忏悔,另一面是感恩。2004年,我完成了诗集《原罪》,因为懂得忏悔,所以我必须学会感恩;2005年,我想写一部叫《水颂》的诗集,是对生命和大自然的敬畏,这些水是咸的、淡的、清澈的、浑浊的、裹挟着金子和泥沙的、血一样的、泪一样的、咆哮着的、平缓无波的、柔若无骨又莫能御之的……这些诗可以独立成章,也可以断章取义;这些诗,或许就是我要执意走向凹地的理由,因为那里有水,那里是水聚积的区域。
  我的诗歌在路上——在此处,也在彼处;在喧嚣的尘世,也在宁静的内心;在等待与期盼中,也在神秘的、未知的状态;在停顿的瞬间,更在永恒的行动之中。


再作诗八千
■  王怀让
  王怀让,1962早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发表诗作 8000余首,文200余万字。结集出版32部专著,计有诗集《十月的宣言》、《神土》、《人的雕像》、《王怀让抒情诗300首》、《王怀让儿童诗选》、《王怀让诗词选》、《王怀让诗选》、《1997备忘录》、《王怀让自选集》等,杂文、散文、报告文学集《今夕是何年》、《中国有条红旗渠》、《王怀让散文选集》等,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八卷套《王怀让诗文集》。代表作为“三人”、“三作”、“新主吏”、“新三别”。作品曾8次获得全国性征文奖、全国报纸副刊奖,第一、二、三届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个人曾获国务院批准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河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并是第27届斯特鲁卡国际诗歌节最高奖金环奖中国推荐的三位候选人之一。
  
  在我生命的第60个年轮上,时间好像到了一条大河的下游,忽然变得从容了许多。这个具有转折意义的生日的早上,我写下一首五律以作纪念。诗曰:“干支一轮回,吾今耳顺年。功名转身后,儿孙绕膝前。尘埃终落地,文章始显山。自信日月久,再作诗八千。”何以要“再作诗八千”?因为在此之前的40年文学生涯中,我的诗作大约以八千计。我自信天长地久,还可以再翻一个筋斗。这一天是公元2002年。
  就是从这天起,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来阅读并装订过往60年的岁月和40年的创作。我把它们分列成八个集团军进行检阅。这八个集团军的番号分别为:“时代抒情诗之卷”、“生活抒情诗之卷”、“人物诗之卷”、“田园诗之卷”、“儿童诗之卷”、“诗词歌词之卷”、“散文之卷”、“杂文之卷”。我过去曾经说过,对于自己的作品,从来不愿回头再读,而这次是非要再读不可。再读自己,速度肯定是很慢的。因为在许多作品的背后,都站着一个沧桑的自己。你需要勒住目光的缰绳,或长吁一声,或短叹片刻,或回忆一阵你不能不去回忆的人物,或掉下几滴你情不自禁的眼泪。我终于从时间的崇山峻岭中跋涉出来,我又通过电脑在空间里跋涉,我把它们交给了作家出版社。第二年——2003年,《王怀让诗文集》八卷本出版。
  我还是不愿回头再读这个八卷本。这一年,中国流行了“非典型性肺炎”。我们的生活也只能“非典型性”了。这个事件发生伊始,联想当年韩愈在海南写作《祭鳄鱼文》的气度,我写下《告非典诗》在《人民日报》发表。后来又写了许多,当年5月由海燕出版社出版。《文艺报》在报道中说:“这本诗集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反映抗非战事的诗集。”也是在这一年,中组部表彰的建国以来在群众中影响最大、最受人们爱戴的五位共产党员之一的史来贺逝世。我以为史来贺不光是共产党人的先进典型和中国农民的光荣代表,更是20世纪后半个世纪中国农村的也是中国的一段艰难曲折而又灿烂辉煌的历史的载体和缩影。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写出了以史来贺为题材的长诗。长诗的名字可谓天造地设:《史诗》。
  2004年,我集中写了一年被我命名为“盛世庆典”的诗,大约有50首。许多重要的企业和事业因辉煌而庆典,它们请我写诗并请朗诵艺术家朗诵,基本上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成为庆典活动的亮点。这些诗还大都被收入这些单位出版得富丽堂皇的纪念册,放在扉页;还有些单位把诗镌刻在它们的纪念墙上。“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自信,我为多少年以后的人们留下了一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文风景和社会风貌。试想,如果李冰的水利工程、蔡伦的造纸作坊都有诗歌留下,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风光?
  今年我的田野上将主要种植两种作物。一是继续种植我的“盛世庆典”,计划保持去年的收成;二是新种植一种叫作《常香玉》的作物。《常香玉》已经成稿,5000行。我想用一年的时间再精耕细作。“她是嵩山的石头和黄河的流水打磨出来的一块常香的玉呀”——因此,我的诗也必须打磨。


蓝月上的黑石桥(抗战纪念篇.长诗节选)
■  王久辛
  四
  
  对于屠刀。对于悬空而挂的
  纯粹的屠刀。而不是那弯蓝色的月亮
  它具有一万种可能。
  每一种可能都是一条大道;
  每一条大道都通向死亡。对于屠刀。
  乞求。等于自杀。
  剑刃抹过脖颈上的动脉。
  没有声音。只是一种物理运动。
  所以你能够看见,
  是摩擦。所以又是白亮的闪电。
  直喷天宇的血。
  落地的时候——是徐缓的。
  砸在大地的瞬间——是尖叫。
  是刺刀捅入心脏后的嘶鸣。
  是大路朝天。经过黑石桥的时候,
  石桥也拒绝无辜生命的最后逃遁。
  
  假若我们嬉笑着向日本鬼子伸出
  双手。杀戮与掠夺,
  就能够幸免吗?
  
  五
  
  我现在被石桥举着。
  举着。我高出它们。
  我像一座山。在桥上。
  接近英雄地站着。
  而且能够听见风的诉说。
  听见河床无言的历史掀动石头的声音
  听见那种声音,
  在马背上的旅游者的周身奔腾。
  并且紧抓马鬃。并且蹬牢鞍鞯。
  并且在心里嗷嗷号叫。并且。
  并且。并且在我表情冷漠的脸上,
  找不到一丝一毫。一毫一丝。
  笑意。我找不到。
  
  我不会笑。
  尤其在若干年后的今天。我不会笑。
  你们笑吧。
  我在你们欢乐的缝隙中孤独地漫步。
  查寻胆战心惊的蓝色的月光。
  以及月光下四处奔命的大喘气。
  
  七
  
  谁是英雄。狂乱的风云卷我一句提醒。
  这是机警的神经最为敏感的话题。
  我将它揪了出来。
  像一柄抽出的利剑。按剑。
  我再问一声:
  谁曾站在这座桥上,像当年的张飞。
  大喝:谁敢上。
  被苛捐杂税抽干了的中国,
  被天灾人祸加愚昧而专横的统治
  整怕了的民族。有没有一根真正的骨头
  骨头。能在铁甲的碾压下顽强的喘息。
  能?还是不能?
  黑石桥作证英雄没有留下真实姓名。
  
  八
  
  那时候,我们的肺叶枝繁叶茂。
  吞进一道一道刀光剑影,
  吐出一股一股腥味的恶气。
  在大刀片上站立。
  在砍不断的脖颈上一试锋芒。
  我们。我们中的一部分,
  提着脑袋。
  拎着性命。
  迎着直钻胸口窝的炮弹。冲。
  暴露着手背及胳膊上的青筋。
  冲入月光下的青纱帐。
  冲入民族主义。
  和英雄主义的古老命题。
  
  他们不知道什么主义
  会在什么时候过时。不知道。
  
  九
  
  古老的月亮。
  也是崭新的月亮。
  一如大刀。大刀在它的照耀下,
  忽长忽宽。
  忽如一江怒吼满天银光。
  斩山断水。
  斩妖除魔。
  忽如晴天霹雳滚雷盖天。
  大刀。大刀拐弯,
  伸进鬼子炮楼。
  手起刀落。在地上滚动的头颅,
  还没有来得及闭上眼睛。
  大刀已如伟人的巨手,
  指着东方的朝霞。
  对我们示谕:我们看着那鲜红的太阳
  看着太阳下的壮丽山河。
  于是我们知道了,祖国它之所以是祖国,
  是因为我们终于拥有了——
  剁掉鬼子脑袋的想法及其行动和力量。
  
  十一
  
  再而后  是油亮的行动。
  是一个又一个肘关节。臂关节。
  膝关节。嘎吱作响的声音。
  是肉裹着骨头。
  骨头在肉的簇拥之中,
  发出的声音。是喷出来的声音。
  是与血的颜色相同的声音。
  是金属的声音。是鹰的飞翔。
  而后,是凌空直刺鼠背的声音。
  没有拐弯。
  是直线运动。
  磊落而又英勇。并闪着黧色的光芒
  根由血的升腾而炸开的行动。
  它说:才是行动。
  才是我们不容凌辱的自由。
  
  自由的代价是献出一位位盖世英雄。
  
  英雄。英雄是出鞘的剑锋。
  人民是挥剑的力量。
  世界生来就动荡不安。
  阳光从来只照彻地球的一半。
  黑暗像恶浪一样卷走善良。
  善良像大地一样盛开娇美的鲜花
  而善与恶的角逐,
  总是伴随着英雄的光芒,
  使世界重新获得希望。
  
  十二
  
  希腊的英雄兼诗人埃利蒂斯
  曾经这样替我呼唤:
  “解放大地的美。”
  我站在这呼唤的正中间,
  捧起阿崎婆十八岁时,
  美丽绝伦的脸庞。捧起我被惹得
  心儿怦然而动的跳跃之声。
  我说,“美啊!”
  绝色的少女不分国籍;
  酷烈的战争跨国横行。
  没有风也没有雨。
  只有蓝月之上的大海的波涛,
  卷着泡沫似的藻类生命。
  四方八面漂泊的情景。
  
  让我们为这些微弱的藻类生命的命运,
  默默地流泪。为最微不足道的生命,
  默哀。并怀念他们生前的美好愿望。
  怀念他们的贫困。饥寒交迫。
  以及被汪精卫抓了壮丁的悲惨余生。
  等等。缅怀一棵树,
  在家园屹立时傲然的姿态。缅怀一个眼神
  在梦中浮现的画面。缅怀一条街,
  在飞机轰炸前的模样。缅怀一位优秀的
  大学生,被监禁前的生机勃勃。
  缅怀是纯洁高尚的人性之光。
  是没有被脚踩过的雪原。
  我们永远珍视我们内心深处
  拥有的阳光。湖水。蓝天。
  珍视使我们越来越亲近生命和大自然的
  那些风。雨。雪。那些最常见
  又最容易被忽略的真实感受。
  
  十三
  
  在我有限的想象之中,
  行动永远是诡秘而英勇的翅膀,
  它从死尸的山根起飞,
  扇着黑夜的恐惧与再死的可能,
  穿越世纪。
  进入史册。
  留下遗憾和光荣走到今天。
  
  今天是昨天的继续。
  是一竿竹子上的又一节时间。
  时间没有阶级也没有感情,
  尤其没有反抗。
  我们走在其中,
  用行动切割它的身体。
  使其被我们的意志不断改变面貌。
  在今天我们用我们并不英勇的行动,
  切割着它们。使它们显得平庸。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而在昨天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