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传奇_替换
“黄老财不害怕山妖震怒,令他一家绝子绝孙?”
“听说他请来的和尚、道士法力高强,本领大得很哩!”
“哦?这是哪里来的和尚、道士?”
“和尚是从云南大理请来的高僧,能降魔除妖。传说金沙江中的一条妖龙,就是被这位高僧的紫金钵所降服,永镇在江底。”
“那道士呢?”
“那道士是从南直茅山请来,自称什么无上真人,善驱邪捉鬼。他有一把桃木宝剑和一个宝葫芦,不知捉过多少恶鬼和斩杀了多少妖孽,本事可大了。”
又有人发问:“这里传说的山妖,到底是妖怪还是鬼魔?”
有人答道:“谁也不知道,各有各的说法,老财们说它是妖,为非作歹的强徒们说它是鬼,但当地百姓却称它为神。不过,它的确是神灵,保护着这一带的平民百姓和过往行人的平安。”
其中一个老汉忿忿不平地:“我看黄老财应该请人捉的不是这位女神,而是捉他自己和他那无恶不作的宝贝儿子。”
有人笑说:“有自己请人捉自己的吗?”
接着又有人问:“黄家父子很可恶么?”
水口镇上来的一位商人说:“黄老财恶倒不恶,可却是个色中饿鬼,人已七老八十,眼睛仍不放过一个有姿色的女子。他儿子更是青出于蓝,奸污了不少女子还不算,还拐卖良家妇人为娼。神女只烧了他的庄子,摄走了他的一批金银,没要走他父子两条命已算好了,他们还想报复?真是的。”
“神女怎么不收拾了他们?”
商人叹了一声:“可能是老天爷没长眼,或者他父子两人大限未到。神女一时动不了他父子,只给他一点惩罚而已。”
“他们父子这般作恶,怎么没有人去官府告他父子两人?”
“告?怎么告?黄老财的女婿是黎平府永从县的主簿大人,掌管全县粮马、巡捕之事,谁敢去告?”
跟着又有人说:“不错!这一次黄老财请和尚、道士起坛捉妖,害怕当地百姓不满,特地请女婿派了一队官兵来,坐镇在水口镇,保护捉妖的人。要不,恐怕坛没设起,就给百姓拆了。”
有人叹了一声:“要是神女给和尚、道士捉了去,那才是老天爷真正没长眼了!”
“不会的,我看和尚、道士就捉不了来去无影无踪的神女。”
众人齐问:“为什么?”
“因为神女既不是妖怪,又不是鬼魔,只是神。和尚只能降妖除魔,道士只能驱邪捉鬼。神女是神,他们怎么捉?神能捉吗?”
“要是这样就好了。”不少人放心了。
却有人担心起来:“要是神女是山林中的妖怎么办?”
有人反驳了:“神女怎么是妖了?一般的山精妖怪只会害人、吃人,怎会行善除恶的?只有神,才会这么干。”
闵子祥和元凤听了众人的议论,不禁相视一笑。正所谓是非公理,众人的心是一把秤,好坏分得出来。看来这位红衣小女孩,山林中的精灵,她的行为极得人心。
黄昏,元武元豪双双从水口镇赶回来了,他们报告的情况,与客人中午议论的一样,但却打探到大后天,那个什么无量真人,就要登坛作法捉妖了。大后天,也是水口镇的圩日,附近一带去的乡民一定不少。
第三天,闵子祥和元凤打扮成一对乡村赶集夫妇,带着凤翔来到了水口镇,元武和元芬也在暗中跟随,他们夫妇主要是保护凤翔的安全。
这一天,水口镇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的热闹,大街小巷,处处都是人山人海,除了趁圩赶集的山民乡妇之外,有不少的人,更是来看和尚、道士怎么捉妖的。就连县里也有人赶来了,广西、湘西,都有人远道而来。
祭坛设在镇边一块空旷的半山坡上,坛的四周,果然有一队官兵守着,不许人接近祭坛。这时半山坡上处处是人,服装光怪陆离,也有不少的异族乡民,也跑来看热闹,看看和尚、道士怎么捉山妖的。
闵子祥、元凤和风翔混在人群之中,他们身后不远,就是元武、元芬夫妇。人们坐在山坡草地上,有的人更爬到山坡两旁的树上去看。人们三两成群。四五一堆,莫不交头接耳,在议论捉妖的事。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见过神秘的山妖,希望这次能看到山妖的模样,是传说中黑乎乎、毛茸茸的大山怪,还是叫人十分喜爱的红衣小姑娘?或是衣带飘飘的神秘女子?更多的人,尤其是妇女和老人,暗暗合掌祈祷,希望和尚、道士捉不了山妖,希望看到山妖捉弄和尚、(bbs。sept5 九月 论坛』地 球 来 客整理道士。甚至山妖反而将黄家父子与和尚、道士捉走了,那才大快人心。
祭坛后面的一排椅子,坐着黄家父子、带兵的将官和镇上几位有头有面的人物。东边一个座椅上,坐着大理来的红衣大和尚,身后站有两名灰衣僧人,显然是这位大和尚的随从弟子。西边座椅上,坐的就是那茅山道士无量真人了,他也有两名道童陪伴。
(bbs。sept5 九 月论坛) 地 球 来 客整理 祭坛上摆有一张大桌,桌上摆满了祭品和香烛之类的东西。坛的四周,插满了各种各样的幡旗彩旗,正迎风招展。祭坛四周气氛十分庄重。
施法捉妖开始了。道士首先站起来,向红衣大和尚行礼说:“圣师请了。贫道不才,先行登坛捉妖。要是贫道不力,请圣师相助。”
红衣大和尚合十稽首说:“阿弥陀佛!望真人大展法力,为当地降魔除怪,造福一方。”
闵子祥身边不远处有个虎头虎脑的小伙子轻轻地“呸”了一声:“去你的造福一方,你们不危害一方就好了!”
闵子祥不禁莞尔一笑。无量真人带着两个小道童登坛,先是上香点燃蜡烛朝天而拜,然后将一只活生生的大公鸡斩了头,用鸡血在三张黄纸上画了三道谁也看不懂的血符,将当中的一道符朝天烧了,摇着一个铃,口中念念有词,大喊“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下凡尘,妖魔鬼怪速现形”。他那宽大道袍一挥,台下凭空便起了一阵风。
坛下无论坐着站着的百姓,全都屏息静气,一个个全神贯注看着祭坛,看看妖魔鬼怪怎么现形。可是这阵风过后,祭坛下什么也没有,哪里有什么妖魔鬼怪出现了?
茅山道土又燃烧了第二道符,从桌上取了一杯水含着,朝燃烧着的蜡烛一喷,“嘭”的一声,一股火球蹿起,凤翔看得惊愕:“娘!这老道口中还会喷火呢!”
元凤说:“孩子,你看着,别出声。”
凤翔又轻问:“娘!山妹妹不会给这老道捉去吧?”
“放心,他这是装神弄鬼,在糊弄人,恐怕他什么也捉不到。”
无量真人又在坛上挥舞着桃木剑,围着祭桌乱跳,高喊:“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有律令,一请南海观世音,二请三眼二郎神,三请西天如来佛,四请齐天孙大圣,五请北方玄武帝,六请阴间阎罗君,四面八方齐包围,雷击鬼魔现原形。”
这个茅山道士,简直是胡言乱语,他连佛与道也分不清。就算世上真的有佛界仙界、阴曹地府,而太上老君是道家的;如来佛、观世音却是佛家的;二郎神、玄武帝都属于道家;孙大圣却是猴子精,什么也不属;阎罗王更是阴间的一个鬼王。将他们凑在一起,简直是乱了套。若说捉一个山妖,单是齐天大圣已足够有余了,请那么多的人干吗?再说太上老君能命令如来佛和观世音吗?
无量真人在坛上煞有介事地舞剑乱跳,又不知在香火蜡烛上洒了什么粉末,也蹿出一串串的火苗来。突然间他将葫芦往空中一抛,喝声:“收!”在接回葫芦时,慌忙塞住葫芦口,贴上一道符,对黄家父子一揖说:“黄员外,贫道已将山妖收进葫芦里了,今后再没有什么妖魔在这一带作祟了。”
坛下百姓都愕然:山妖还没有现形,怎么就收进葫芦里去了?就是黄家父子也愕然,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道士手舞足蹈,烧了两道符,抛出葫芦,就收了山妖?只有大理来的红衣大和尚哂笑一下,不出声。
黄老财困惑地问:“真人,你能不能放他出来,现形让我们看看。”
“黄员外,这可放不得。贫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请来了诸多神灵,才将山妖收进了葫芦里,用符镇压住。现在各路神仙都已打道回府了,无人再能降服他。一放,贫道将前功尽弃。”
蓦然之间,祭坛上出现了一桩怪事:一个天真活泼的红肚兜小姑娘,立在神台上,笑嘻嘻地问:“我还没有来,你怎么就捉住山妖了?”
无量真人愕然:“你是哪里跑来的小丫头,你、你、你是谁家的小丫头。”
小姑娘咭咭地笑道:“你看我是谁家的?”
“谁家?”
“我是南海观世音家的呀!”
“什么?”无量真人一下傻了眼,“你是观世音家的?”
“是呀!我还没有来,你就收了山妖,那你请我来干吗?”
“你——!”
小姑娘出手极快,一下就将道士手中的葫芦夺了过来,说:“我看看,你捉的山妖是什么样儿的。”
“你,你别乱来。”
可是小姑娘早已将葫芦口揭开了,看了看,又摇了摇,说:“葫芦里没装有什么呵,会不会是山妖在葫芦里不愿出来?”小姑娘双手合力一捏,“卟”的一声,宝葫芦碎了,除了有一阵酒气之外,什么都没有,哪里有什么山妖?小姑娘还故意惊奇地问:“山妖呢?怎么不见?”
茅山道士气坏了:“你、你、你敢弄碎了贫道的宝葫芦?”
“哎!你骗人,这是什么宝葫芦?这是你用来装酒的葫芦。这样的葫芦,我家有的是,你要十个八个我都可以给你!”
“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是南海观世音家的人呀!你这么快就忘记了?你怎么捉妖呵!”
当小姑娘一出现,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人们不知道这么个小姑娘是什么时候爬上祭坛的。何况祭坛四周,都有士兵守着,就是天空中的鸟儿,也飞不进祭坛,别说是人了。这个小姑娘怎么一下子在祭坛的神台上出现了?听了小姑娘的话,人们更睁大了眼睛,她真的是观世音打发来的?是善才童子,还是小龙女?
来这里看热闹的人们,绝大多数都没有见过传说中的山妖,就算有人看见,也只是一闪而逝的红影,谁也没看清山妖的真正面目。就是黄家父子,也没有见过。除了闵子祥、元凤、凤翔和元芬,一时间谁也不知道这小姑娘是什么人,大家只是惊愕地愣着。
元凤想不到这个自称为山妖的小姑娘,竟是这般大胆,明知是和尚、道士专门前来捉她,她不但不避,反而在众目睽睽之下,戏弄这茅山道士。元凤看得又惊又喜又爱又担心起来。
一对年老的夫妇,在人群中轻轻地争论起来。老太婆讷讷地说:“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显灵,派出她的善才童子来了!”
老头子又说:“你别糊涂了,这是龙女,不是善才。龙女是个女孩子,不是小子。”
“那怎么和画上的善才童子一模一样了?老头子,你是不是眼花了,看不清楚?”
『sept5m 九月中文 网) 地 球 来 客整理
“你没听那道士问她是哪家的小丫头么?要是善才,道土会将一个小子看成丫头吗?”
“说不定那道士跟你一样的糊涂。”
“我没有你这个老太婆这般糊涂,将丫头当成了小子。”
他们身边的一位老乡说:“你俩别争了,我看她谁也不是,可能就是山妖!”
两老一下惊震起来。老头子问:“什么?她是山妖?”
老太婆连忙说:“罪过!罪过!你怎么将善才童子说成妖了?”
老乡反问:“山妖不好吗?你们希望观音派人来捉山妖么?”
“不不!观音怎么会派人来捉好心的山妖?不会的。”
老头子说:“会不会小龙女就是山妖,山妖就是小龙女?”
老乡说:“看来是了,要不怎么有人称山妖为神女了?”
这时祭坛上又起了变化。道士问:“你真的是观世音座下的人?”
“是呀!你不是烧符请我来捉妖么?我来了,你不拜我,还左问右问,你想不想捉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