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传奇_替换
小三子一下警惕起来,悄悄地走到近处观察。谁知一看,所有房舍、草堂全都倒塌了,只剩一些石脚的墙角,乱石碎瓦散落一地,远处的几幢房舍,也已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这处早已是一片废圩,也根本不可住人。看来原来的住客早已在一场瘟疫中死去,恐怕没有人能活下来。这又一次证明,毒岭峰的山谷竹林中,的确曾经有人居住过。
小三子放下心来,走到废墟中察看。一些木制的家具,早已风化腐烂成一堆废碎木,就是一些铁器,也锈得破烂不可用,至于一些陶瓷器皿,也碎成碎片,完整的恐怕没有几个。
小三子站在这片废圩上不胜感叹。他又发现,在废墟之中,没有人的尸体,就连四周也没有。这又再次说明,这山谷竹林中没有毒,有毒的是山谷之外的地方。
小三子又在竹林中巡视一遍,再没有什么发现。看来毒岭峰山谷的竹林就是这一种情景,是一个再也无人居住的废墟,并不像这一带人们所传说的是毒神爷爷的地方,是一处不可接近的恐怕地区。只是一百多年来,没人敢闯来而已。
小三子清理了竹林中的一张石凳坐下来休息,掏出带来的一些粮食,打算吃饱了便离开,回深山老林,以免韦珊珊和小五挂念。的确,这里已没有什么险可探了,而且也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小三子一边吃,一边又再次打量倒塌的房舍,这一处小山村原本建筑在竹林深处山崖下,小三子一下发现在山崖下,一道危墙的边下,似乎有一个黑黝黝的洞口,它既为倒塌下的乱石碎瓦遮去了一半洞口,也为洞口边生长的野草遮盖住了,要是不细心察看,恐怕不易发现有这么一个岩洞。
小三子的好奇心顿起,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岩洞?它有多深多大?岩洞是毒蛇、毒物潜居的洞穴?还是存放了遗物的?或者是摆放死人的地方?既然到了这里,好歹总要去看看才好。
小三子并不是贪心的人,希望岩洞里藏有什么稀奇的古董和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他只希望能发现古人的一些遗物,知道他们是何年何朝代的人,更想知道好好的一处小村寨,为何就这么荒废了,成了可怕的死亡谷。
小三子担心岩洞里什么毒蛇之类的毒物,他首先清除了岩洞口枯萎了的杂草,将枯草捆扎起来,放在洞口燃烧,希望用烟将岩洞里的毒蛇野物赶出来。他足足烧了三大捆的野草杂枝,有的更抛进了岩洞里燃烧。这个岩洞,也许没有其他的岩洞口,也许也不大,烟没有向岩洞里飘去,反而涌了出来,也没有什么毒蛇野兽从岩洞里跑出来。看来这岩洞也像这山谷一样,没有什么生物,自己的小心是多余的了。
小三子等浓烟散去之后,亮了火把进去。岩洞果然不大,深不过四五丈,宽不到四丈,圆拱形,好像是缺了口的大镬盖复盖着,缺口处就是岩洞口,根本不需要火把之光,从洞口透射进来的光,便可以看清楚洞内的一切。洞内积尘寸许,只有一些破烂的坛坛罐罐、碗碗碟碟和崩塌了的炉灶,别无他物。小三子心中暗想:难道这岩洞是一户人家的厨房?怎么煮吃不到外面而选择了这个岩洞?这有什么好?既不光亮又不透风,烟火如何散开?那不呛人吗?
小三子进岩洞不久,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药味,暗想不好,这岩洞里恐怕有毒。他屏息静气,运动行走经脉,觉得呼吸流通舒畅,似乎这药味不含毒性,略为放心了。又想:莫非这岩洞是哪户人家炼药的地方?那这户人家是什么人呢?是乡下郎中?
小三子又发现洞的左面有一个小洞口,洞口原本有一扇门,看来年代太久,木门都霉烂了,倒在一侧。小三子拿着火把进去。这个洞中之洞就更小,只有平常人家一间房那么大,却有木架,也已腐烂,原本放在木架上的一些瓶瓶罐罐,掉了下来裂成碎片,散落一地。这里的药味更浓了。小三子更加肯定,这岩洞是山中一户郎中炼药和存放各种药物的地方,他炼的是什么药?是毒药?还是医治世人的药?要是炼毒药,难道他一时不慎,自己不但中毒而死,也连累了全家和全村人?不然这么一处好好的山村,怎么变成颓垣败瓦、疮痍满目,成了人们不敢踏人的毒区?
小三子见一处还没有倒塌下的木架上,仍摆放着一两个瓶罐,便小心地取下来看看。瓶罐全是空的,只有药味而无药。小三子把药罐放回原处,谁知木架已腐朽了,这么一放,木架断裂,连同刚放上去的药罐也滚下来,撞在木架背后的处石壁上,“乒乓”一声,药罐跌落地面全碎了。
小三子暗叫一声“可惜”。他接着又意外发现,药罐撞在石壁之处,竟然有一片石壁上的碎石也掉了下来,石壁上露出了一个小小的洞穴。他心里暗想:“难道这木架背后的石壁上还有一格暗格,收藏名贵药物?小三子好奇地用匕首去撬,石壁上的一个小洞穴顿时展现了出来,里面摆放着一个檀木制成的精致的小箱子,上下四角都用银片包镶着,显得非常名贵。小三子惊喜不已,取下来一看,上面刻有七个小字:“此盒赠与有缘人。”
小三子想:我难道是有缘人?他再看看那小洞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了,这檀木小盒颇为沉手,里面不知装的是什么奇珍异宝。小三子又一次打量这洞中之洞,便拿着小盒走了出来,来到竹林的石桌石凳上,小心翼翼地打开小盒子。盒子里放着一本书和一个精巧的小瓷瓶,书的封面写着“百毒经”三个篆体字。
小三子怔住了。百毒经?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有什么用处?再看看那小瓷瓶,上面写着“玉女黑珠丹”。小三子更惊奇不已了。他听师父曾经说过,“玉女黑珠丹”是武林中的奇珍异宝,能化解万毒,世上只有慕容家独有。有了它防身,就是中了四川陶门的奇毒,也可以化解。
小三子惊愕起来:玉女黑珠丹不是只有慕容家才有吗?怎么这里也有了?这小山村原先住的是什么人?是慕容家的祖先?还是和慕容家有密切关系的人?后来他们怎么不在这里住了?跟着小三子想到另外一个可怕的事情来:不会是这里的人,盗取了慕容家的玉女黑珠丹,将它收藏在岩洞中了。后来慕容家的人发现,追踪来到这里,将盗宝之人斩尽杀绝,还株连全村,毁了这一处山村?
小三子跟着很快就否定了自己这一想法。听山妹妹和一阵风叔叔说,慕容家的世世代代,都是武林中极有名望的侠义人士,怎么这么残忍地杀戮无辜的平民百姓?就算将盗宝的人杀了,也不会杀害他全家人的,更不会杀害全村的人。何况在整个山谷之中,自己没发现任何人的尸骨残骸。但若不是这样,玉女黑珠丹怎么又在这里出现了?这么一瓶奇珍异宝,慕容家的人怎么不收藏在紫竹山庄中,而放来这空无一人的毒岭峰山谷中?这一连串的疑问,小三子没办法去解释。
小三子翻开百毒经,见扉页写了这么几句:“此乃余数十年之心血,惜余门下弟子没一个继承余之事业,余天年将尽,唯将此书藏于宝匣之中,付与有缘人。望有缘人继承余之事业,造福天下苍生。若用心不良,危害天下,必遭天诛!随书所附玉女黑珠丹,可解万毒,赠汝以防不测也。”
下面落款是碧云峰司毒帮主陈立。
小三子看了又是愕异:怎么这本《百毒经》可造福苍生,又可危害天下的?这是什么书,能有这么大的力量?这位陈帮主又是什么人?可是当今江湖上,没听说有这么一个帮派呵!他既有门下弟子,怎么没一个能继承?难道他门下的弟子,个个都愚昧不能学?或者是心术不正,他怕会危害天下,所以不放心将这本书交给他们,宁愿收藏在这深山岩洞单?万一让坏人得到了,那危害不更大?
小三子哪里知道,这本《百毒经》,集天下毒学之大成,可以说是天下的一本奇书,也是江湖上的一件奇珍异宝。要是让江湖中人知道有这么一本书,不知有多少人前来争夺强抢,必然又会在江湖上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互相残杀。要是学会了书上的毒学,的确可以化解了万毒,造福天下,不但可以医治中任何毒的人,更可以医治各种肿瘤和奇难异症。反过来说,要是制成各种毒药,那就能毒死天下万物了!
讲到碧云峰司毒帮陈帮主,不但小三子没听说,恐怕当今武林,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在武林史上有这么一个帮派。那已是近二百年前的事了,是元、明两朝交替时的一个武林组织,雄踞西南,问鼎中原,当时武林各派莫不惊畏,碧云峰人才济济,高手云集,有红、黑、黄、白、蓝五大魔王和它下面的各种帮派,司毒帮只是其中的一个帮派而已。当今名震武林的慕容世家紫竹山庄第一代庄主,就是由碧云峰白魔王所创立。白魔王唯一的女儿白燕燕小魔女,更是技压群雄,慧冠武林。她与一代奇侠慕容子宁结为夫妇,成为紫竹山庄的第二代庄主。紫竹山庄前后已经是经历了七代人了。目前的庄主便是慕容白和穆婷婷。司毒帮的陈帮主与白魔王是同一时代的人,正好是二百年左右。
碧云峰也和任何历代王朝帝国一样,有它的成长、兴盛、衰落和灭亡的过程。由于它太过强大。人员众多,难免龙蛇混杂。在白魔王时,便发生了内讧,碧云峰人自相残杀,人心涣散。幸得白魔王雄才大略,协助教主铲除败类,清洗门户,碧云峰才能维持下来。可是白魔王一死,教主也相继而亡。再也没一个有名望的人来统领碧云峰。不久各教派就四分五裂,各立门户,沦落为江湖上小帮小派,碧云峰再也不复在武林中存在了(详情请看拙作《武林传奇》)
当时碧云峰的风云人物,早巳成为古人。不但是碧云峰,就是当时武林中各个成名的英雄人物,也已成了古人。而知道这一般武林史的人,也相继成了古人,江湖上再也没人提起他们的事了。即使是慕容世家的后人,从他们的先人口中,知道武林史上有这么一个门派,恐怕陈帮主这个人,他们也忘记了。这真是江山依旧,人面全非。
在碧云峰分崩瓦解中,司毒帮陈帮主的门下弟子,也散失过半,成为云南、广西交界处的一小小的帮派。而跟随着他的门下弟子,有的忠心有余,却慧眼不高,学不了他的毒学;有的心术不正,人品不好,陈帮主担心他学会了各种制毒、施毒的方法,就会危害江湖,也不想传授。因而他们的弟子只学到一些粗浅的识毒、医毒的方法。最后他年已老迈,失望之余,也解散了司毒帮,自己隐居到九万大山中的元宝山来。
元宝山,曾经是陈帮主采药和提炼毒药的地方,也是当年名动江湖、威震武林的小魔女白燕燕曾经养过伤的地方。小魔女在一次煲药时,一只六十年才出现的能化解万毒的稀有珍品黑蜘蛛掉进了药煲中,从而意外地化解了小魔女大腿上的奇毒,再不用将一条腿锯掉(详情见《武林传奇》)。而陈帮主也因此从小魔女喝剩的药汁中,再配合其他药物,制成了能化解万毒的“玉女黑珠丹”。在江湖上救了不少中了奇毒的英雄好汉和上乘高手,从此,“玉女黑珠丹”名震武林,成为武林的奇珍异宝。
陈帮主退隐江湖,隐居在元宝山后,也将最后跟随自己的一名弟子打发离开。这名弟子得到了陈帮主传授的一些毒学,跑到贵州建立了九龙门,历经几代人,现在也成了江湖上一个有名的帮派,出现了毒蝴蝶这样一位有名望的人物。
陈帮主隐居的地方,原本是元宝山群峰中一个无名的山峰。由于小魔女伤好离开时,陈帮主在制成了玉女黑珠丹后,也要转回司毒帮的所在地。而这里当时已为武林人士注意,陈帮主怕碧云峰一些叛徒寻来这里盗取毒方,所以在离开时,便四处撒满了有毒的药粉,不但在房顶上撒了毒,也在峡谷口的一条山道撒了毒,立下了两道石碑,警告人们不可闯入,从而便有了毒岭峰这一名称。当时的确令一些来盗取药方的江湖中人中毒逃去。有人医好,有的中毒而死。可这样一来也同样害了九万大山中的一些无辜猎人和乡民。陈帮主退隐转回来这里,劝告四周一带的人们千万不可闯进毒岭峰,也为中了毒的百姓医治,化解毒性。于是便有了毒神爷爷的传说了。
陈帮主在晚年时,将自己一生研究毒学的心血写成了这一部《百毒经》,收藏在药库木架背后一个石凳里,再用石灰封盖;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