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楼主_独手丐
几面一想,忽然醒悟,便与明言,说所寻的正是三老本人。这时左近村人听先问话同伴招呼都围了过来,先当二人所寻乃是三老后辈,闻言朝着二人上下打量,似觉来客年轻,多半面带惊奇、不大相信之容。
内中一人从旁插口,又仔细问了一次,笑说:“二位尊客年纪甚轻,三位老大公从来不曾出山,本山于山万壑,上下回环,这里去往寿星坪老人村乃是必由之路,如有外人来此,我们必先知道,歹人来此只有送死。如是这两家的亲友,向例不用我们引路招呼。平日不大出山,又不会什礼节,如有什事发生,也用不着我们动手,一向听其自然,不加过问。来客又只有限几个熟脸,难得见到一个生人,就有,一个来回之后也都认得。
像你们这样少年人,不怕见怪,便丙老大公孙子的朋友也没有这小年纪,偏说拜望的是这三位老人家,我们实在不解。我看你们也极本分,相信决非歹人,并非你们年轻便不应该求见,也许你们是三位老大公的后辈,原可说得过去,只是三位老大公住处十分高寒,又不大在家中居住。他那飞猿峰虽然近在村后,常人决难上下。休说外人见他不到,便他子孙也只有限两人能够上去。三位老人家年高有德,那大岁数,平日只在峰顶石室之中隐居读书,久已不肯过问世事,有人寻他,不论事情多么紧要,至多惊动丙二先生弟兄两个和他一位未出门的妹子,我们叫她丙四老姑的,来人已是极深交情,莫大面子,差一点的事都是那几位男女孙儿小相公们代办了去。大太公是孤老,所生大先生已早去世,生前并未娶妻,方才所说都是二老大公的儿孙后辈,还有两个小徒孙也住在他那里。
说起来虽是后辈,无论年岁也都不在小处,不过他们医道都好,连我们这一带山里人全数沾光,人都长寿,他们只看去越发年轻罢了!寿星坪老人材的地名便因三老和那些同住的村人全是长寿,终年没有疾病,才喊将出来。当地原是乱山中的一片平地,石多上少,开荒不易。自从三老来此隐居,爱上那里风景,全家动手,方始开发出来,好些还是石田。他们到前,我们山里的人生活极苦,山中虎狼甚多,还有山贼水寇往来盘踞。
我们虽不值他一抢,却要荒了田亩,被迫代他做事,苦不堪言。全仗儿位相公姑娘代我们将贼除去,常教我们打猎,不消一两年工夫,先是歹人绝迹,从此无人再来。山那面沿江一带虽有两处贼巢,相隔既远,也未来过。我们靠他的福能够安居耕种,加上樵采打猎所得足能生活。只一发现由西南山中窜过来的猛兽恶物,不必我们动手,他已代你除去,真个好到极点。他那地方却是难找,前些年听一来客谈起,说三位老人家辈分最高,你们去只管去,莫要失礼,虽然三老大公不会怪你,也见他不到。内中一位小相公年纪最轻,是他曾孙,有些性急,说错了话,再要来路不对,你人见不到,还要被他说上一顿,甚而吃点小苦头,那才冤枉呢!”
沈、姜二人见那人嘴碎唠叨,说之不已,人家好意,不便拒绝,只得诺诺连声,谢了指教。问明路程,与纸条十九相同,只未提到飞猿峰地名和三老不肯见人的话。心想,这里人均感三老好处,彼此之间常有来往,所说想必不差,越发加了小心。正恐三老高居峰顶,不易见到,忽见一个少年樵夫跑来,见面便问贵姓,二人一说,樵夫喜道:
“果然是你两人,三老大公本来难得回家,因他那里山势险阻,就是久住本山的人往返也要不少时候。为了我家有人生病,以前所给的药恰巧用完,昨夜前往讨药,今早刚把药讨到手,内中一位小孙相公忽对我说,三老大公今早业已回家,并说昨夜得信,有两少年人来访,一位姓沈,一位姓姜。小相公名叫丙容,因在山中久居气闷,悄悄对我说,三位老大公这次要在家中多住两日,方始回往峰顶。他急于要和来客相见,谈上一会,再由他代为通报,包能见到。只是他上月出山管了一点闲事,三先生怪他闯祸,本要责罚,多亏四老姑讲情,虽未受责,但在半年之内不奉尊长之命不许离村远出,就是打猎也不许到前山一带走动。这位小爷天性好动,如何能耐?另外还有点事,也想和来客商量,特意命我转告。他在小石梁相待,那是去往寿星坪必由之路,当中横着一条山沟,上有石梁,旁边石多上少,无什树木,只石缝中弯弯曲曲生着两株古松,极容易认。万一去时人已离开,必被大人喊走,隔不多时仍要回转,等在那里自会寻来。你们如肯照他所说在树下等候,先见一面,再由他去通报,登门求见,非但三老大公必能见到,并且以后无论何事他均明暗相助,只有用他之处决不推辞!说完催我快走。往回走不多远,他又从后赶来,说来人已在路上,照说今日必到,但是目前到处是贼,你两人又在途中树敌结怨,加以初来,人地生疏,事情难料,稍生枝节,或是途中耽搁绕远便要迟到。
因恐祖父尊长见怪,话未听明,不敢过问,他已拿定主意守在那里。如见来客,不论何时均要催他起身。并说你们轻功甚好,可以翻山过去,要近得多,无须和我们一样绕走山路。惟恐初来不知,并还教我如何走法。
“我先想这位小相公人虽极好,最喜淘气多事,花样甚多,因其爱打不平,常时借故出山去和歹人为难,多半拿我们做题目,或是指点方法,叫我们代他去说去做,他却乘机溜走,这类事业已不止一次。他家长辈大人虽然不怪我们,三先生他们上月却曾命人带话,不要受他利用。途中想起,三老大公刚刚下山回家,近三月来又无外客来访,你们到此怎会得知,连日期都说了出来。这位小爷行踪飘忽,令人莫测,照例虚虚实实,不到事情发生谁也猜不出他的心意,以为又闹什么故事,心虽生厌。一则他人热心,常为我们出力,走时又答应了他,不能不算,匆匆到家,把药交与病人,便照所说寻事,果然一点不差。你们初来,路不好走,绕路前去要远两倍不止,照他所说走法上下翻越更是艰险,我也无法引路送去。前面这四里来长一段山路我却可以陪你们同去,你们如其真能和这位小爷一样好的轻功,随便可以攀援纵跃的话,此时天刚过午,日色偏西还未落山以前准可赶到,也许还快一点,至多到得稍迟,赶上他们吃夜饭,你在松下等不多时他也来了。”二人刚刚吃饱,闻言大喜谢诺,众村人一听,二人果与老人相识,并还命人带信令其前去,越发多出好感,纷纷喜托二人代向三老太公致敬。二人应了,随即辞别上路。
因看出三老踪迹虽极隐秘,对于近山这些土人却不隐瞒,双方情分尤为深厚。樵夫人更热诚,边走边谈,再三指点如何走法,不由越谈越亲近,因而问出丙容乃老人最小而最钟爱的小曾孙,年才十六七岁,在全家人中年纪最轻,本领却是惊人,并还胆大包天,机警绝伦。常时孤身出山,去寻沿江那些水贼的晦气,水性也极高强,曾由水中驶往洞庭,闹出许多故事。君山那多有本领的水寇,事后竟无一人寻到他的踪迹。近已不许出山,虽不知为了何事,所闯的祸决不在小等语。这还不奇,最奇是听樵夫口气,对方竟是一个少女,可是姜飞稍一探询,樵夫定必支吾其词,面现为难之容,沈、姜二人也就不再多问。因觉丙容是主人最心爱的小曾孙,本领如此高强,照樵夫所说,分明连君山贼巢水寨均曾孤身一人前往大闹,许还不止一次。少年心性,先就有了敬佩之感。
这条路虽与王鹿子所开有异,方向相同,地点又对,比较要近得多。只走直径,认准日影,翻了一山又翻一山,一路越崖跳涧,照直前进,连翻过几处峭壁危峰,到一岭脊之下,往旁再绕百十步,由一山谷尽头穿出,前面便是花石梁旁浅坡古松之下,纸条上面也曾提到,只没有这样详细。到了前面崖下,樵夫不能再送。先见二人这样年轻,这等险峻高耸的危崖峭壁不大相信二人能够从容上下,去时并还带了两条长索,准备相赠。
二人嫌那索大长大,携带不便,再三推谢,才未勉强。后见二人施展轻功,飞身直上,端的捷如猿猱,轻同飞鸟,方始惊喜称赞。眼望二人到了崖顶方始挥手别去。
二人常在山中奔驰,自然不以为意。一到崖顶,便看出前途形势虽是峰崖杂沓,溪涧纵横,估计并不难走,包裹中又带有一副女侠段无双所赠特别的套索,又长又细,坚韧非常,不在大侠汤八所用套索之下。为防万一,又当草木茂盛之时,惟恐途中遇到蛇兽侵袭,还加了小心,连套索也取了出来,由姜飞拿在手上,一同翻越前进。刚越过三处峰崖,遥望山峦起伏的平野之中有一孤峰拔地而起,与别的山岭均不相连。峰下竹树葱宠,田畴人家隐约可辨,知道当地便是飞猿峰下的寿星坪老人村三老所居之地。如走直径相隔也只三四十里,山势虽然越往前越低,一层接一层低将下去,所经之处比起来路还要险恶,沟壑又多,并无先料之易,好在中间一段石多土少,风景越发奇秀。许多千百年以上的古木乔松蟠曲挺生崖隙石缝之中,苍鳞冉冉,凤舞龙飞,形态生动,美不胜收。更有各种奇花异草疏落落到处丛生,与白石清泉交相掩现,溪流淙淙,如呜清磐,空山无人,景真幽绝。忽然一阵山风,万壑松涛发为洪籁,振衣千仞,四顾苍茫,直有凌风化去之感。攀越虽险,仗着一身轻功,又当晴日丽空之际,云雾不兴,老远都可看到,风景又好,一路飞驰,不觉越走越近。最后越崖过去,到了樵夫所说横岭便不再往上走。顺着岭脚绕过,转入山谷,还未出口,便见前面绝壑前横,瀑布之声越发洋洋盈耳。等到穿谷而出,面前忽又现出一片奇景。原来口外是条大壑,对岸一面是片参天峭壁,上面密布苔薛,大小两条瀑布由近顶缺口玉龙飞舞倒挂下来,却又不似别处瀑布那样直落千丈,都顺着崖上陡坡曲折蜿蜒,飞舞而下,一直冲向崖脚涧壑之中,宛如两条银练天绅舒卷,贴崖而下。所经之处好似天然生就的石级,没有一处中断,崖势偏是那么陡峭,除瀑布所过略有波折,形成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水路而外,整片崖壁都是排空直上,一削到底。瀑布发源之处水力太大,激溅起来的水气宛如一团刚涌起的云雾笼罩其上,烟水空檬,映着斜阳,闪变起千层冰纨霞影,山风吹动,似欲飞扬。壁上石缝中又挺生着许多古松,都是曲干盘纤,由崖壁上蜿蜒飞舞而出,比来路所见古松态更奇诡。上面寄生的笃萝藤蔓又多,时见大丛香花丝丝下垂,因风摇曳。水大流急,壑中的水离岸不过丈许,清泉滚滚,惊涛电射,空山回响,聒耳欲聋。那石梁天然生就,形如一座平桥,与两岸相连,其干如掌,长达三丈,宽约一半,石面却只尺许厚薄,最厚之处也只三尺。人立梁上,目注飞瀑流泉,听那轰轰震耳的泉声四山响应,仿佛天鸣地动,整座石梁就要崩塌,稍微眼睛一花,人便随流水去光景,凉翠之气扑人眉宇,地上干净得不见一点灰尘。
崖对面是片石坪,来路右侧有一石坡,与谷口崖缺相连,地势却极宽大,通体皆石,草木不生,只斜对瀑布。浅坡之上生着两株古松,形态之奇还在其次,最妙是两株平立,相去不过丈许,松身高大,荫蔽又宽,夕阳光中亿万苍针都成金色,人立松下,正看斜对面的瀑布,景物之妙便画也画不出来。石梁对崖的大片石坪也是石多土少,但有好些高只一两丈的奇石怪峰立在那里。石多瘦削清奇,人家园林中的假山也似,方圆数十亩一片浅坡石坪,除侧面遥对的那片大峰崖外都没有什么草木,惟独这些大小石笋旁边十九都有苍松翠竹、嘉木奇花之类附生在侧,清丽绝伦。石坪原似一片略带弓形的平野,由对岸展向前去,尽头之处有一天然石门,两崖对立,突然由地拔起,但不甚高,门却宽大,看去极像一条谷口。因那两崖均是岭崖尽头,东西蜿蜒往两旁伸将过去,越长越远,上面树林却多,直似一条苍龙居中切断,又似两条相对的龙尾,当中现出一个门户。
遥望口内,人家花树田亩纵横隐约可睹,景更清幽明丽,相隔较远已是如此,内里还不知如何好法。
因见松下无人,以为丙容业已离开,便去松下坐待,一面望着斜阳光中的奇景。正在观赏称赞,忽见谷口来路上飞也似驰来一个少年,先当丙容寻来,忙同起立,姜飞正觉来的虽是一个少年,比樵夫所说身材较高,看年纪也决不止二十以内,心方一动,以为料错,待要向其请教,来人已不等招呼迎面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