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肢体导联电极分别通过5K电阻与负极连接构
成中心电端)
483
图5.1—12 A胸导联检测电极的位置B胸导联检测电极位置与心室壁部位的关系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一、心电图测量
心电图多描记在特殊的记录纸上(图5—1—13)。心电图记录纸由纵线和横线划分成各为
1mmz的小方格。当走纸速度为25mm/s时,每两条纵线间(1mm)表示O.04s(即
40ms),当标准电压1mV一10mm时,两条横线间(1mm)表示O.1mV。
┏┳┳┓
┃ l ┃一 0.2s ~ ┃ 0.04s r1000ms). ┃
┃ ┃ (200ms) ┃ 竺10m0 走凌速度:’25mm/s ┃
┣╋┳┳╋┳┳┳┳┳┳┳┳┳┳┳┳┳┳┳┫
┃. ^1m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 ┃T臼I赠j ┃ ┃ ┃ ┃ QT问期i ┃ ┃ ┃ ┃ ┃ ┃ ┃ ┃
┣┻╋╋╋╋┻┫ ┣╋╋┳┻┻╋╋╋╋╋┫
┃气mm I ┃ ┃ ┃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 ┃ ┃ ┃ ┃ ┃ ┃ ┃
┃n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 ┃ ┃ ┃ ┃ ┃ i j《?、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S ┃..跚C ┃ ┃/ ┃_,i… ┃’\ ┃ ┃ ┃,^ ┃ ~ ┃ ┃ ┃
┃『 ┃ ┃ ┃ ┃ ┃ y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卜 ┃一 ┃I : ┃ ┃ ┃ ┃ ┃ ┃ ┃ ┃ ┃ ┃ ┃
┣╋┻╋┻╋╋╋╋┻╋╋┳╋╋╋╋╋╋╋╋╋╋┫
┃ ┃ ┃ ┃ ┃ ┃ ┃ 0:’ ┃ 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 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眭刚 ┃时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5.1—13心电图各波段的测量
(一)心率的测量
测量心率时,只需测量一个RR(或PP)间期的秒数,然后被60除即可求出。例如
RR间距为O.8s,则心率为60/O.8—75次/分。还可采用查表法或使用专门的心率尺直接
读出相应的心率数。心律明显不齐时,一般采取数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来进行测算。
(二)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P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应以P波起始前的水平线为准。测量QRs波群、J点、sT
段、T波和u波振幅,统一采用QRS起始部水平线作为参考水平。如果QRs起始部为一
斜段(例如受心房复极波影响,预激综合征等情况),应以QRs波起点作为测量参考点。
测量正向波形的高度时,应以参考水平线上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顶端;测量负向波形的深
度时,应以参考水平线下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底端。
(三)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近年来已开始广泛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记录心电图,各波、段时间测量定义已
;;£彝蘩黔爹l氨爨r。。;;。;豁鞫i嚣蘩擎;;
等_章i心|龟图
有新的规定:测量P波和QRS波时间,应分别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
至最晚的P波终点以及从最早QRS波起点测量至最晚的QRS波终点;PR间期应从12导
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早的QRS波起点;QT间期应是12导联同步心
电图中最早的QRS波起点至最晚的T波终点的间距。如果采用单导联心电图仪记录,仍
应采用既往的测量方法:P波及QRS波时间应选择12个导联中最宽的P波及QRS波进
行测量;PR间期应选择12 4…导联中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QT间期测量应
取12个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一般规定,测量各波时间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测量至波
形终点的内缘。
(四)平均心电轴
1.概念心电轴一般指的是平均QRS电轴(mean QRS axis),它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
部瞬间向量的综合(平均QRS向量),借以说明心室在除极过程这一总时间内的平均电势方
向和强度。它是空间性的,但心电图学中通
常所指的是它投影在前额面上的心电轴。通
常可用任何两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的电
压或面积计算出心电轴。一般采用心电轴与
I导联正(左)侧段之间的角度来表示平均
心电轴的偏移方向。除测定QRS波群电轴
外,还可用同样方法测定P波和T波电轴。
2.测定方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目测I和Ⅲ
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估测电轴是否发
生偏移:若工和Ⅲ导联的QRS主波均为正向
波,可推断电轴不偏;若工导联出现较深的负
向波,Ⅲ导联主波为正向波,则属电轴右偏;
若Ⅲ导联出现较深的负向波,工导联主波为正
向波,则属电轴左偏(图5…1—14)。精确的方
电轴正常 电轴右偏 电轴左偏
图5—1—14平均QRS心电轴简单目测法
(箭头示QRS波群主波方向)
法可采用分别测算I和Ⅲ导联的QRS波群振幅的代数和,然后将这二个数值分别在I导
联及Ⅲ导联上画出垂直线,求得两垂直线的交叉点。电偶中心0点与该交叉点相连即为心
电轴,该轴与I导联轴正侧的夹角即为心电轴的角度(图5一l_15’)。另外,也可将工和Ⅲ
导联QRS波群振幅代数和值通过查表直接求得心电轴。
±180。
…90。
+90。
图5—1…15正常心电轴及其偏移
3.临床意义 正常心电轴的范围为一30。~+90。
之间;电轴位于一30。~一90。范围为心电轴左偏;位于…
4〃…90。~+180。范围为心电轴右偏;位于一90。~一180。
范围,传统上称为电轴极度右偏,近年主张定义为
“不确定电轴”(indeterminate axis)(图5—1—15)。心电
轴的偏移,一般受心脏在胸腔内的解剖位置、两侧心
室的质量比例、心室内传导系统的功能、激动在室内
传导状态以及年龄、体型等因素影响。左心室肥大、
左前分支阻滞等可使心电轴左偏;右心室肥大、左后
分支阻滞等可使心电轴右偏;不确定电轴可以发生在
正常人(IT.常变异),亦可见于某些病理情况,如肺心
病、冠心病、高血压等。
(五)心脏循长轴转位
自心尖部朝心底部方向观察,设想心脏可循其本身长轴作顺钟向或逆钟向转位。正常
时v。或v。导联R/s大致相等,为左、右心室过渡区波形。顺钟向转位(clockwise rota—
tion)时,正常在V。或V。导联出现的波形转向左心室方向,即出现在Vs、Vs导联上。
逆钟向转位(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时,正常V3或V4导联出现的波形转向右心室方
向,即出现在v。、V:导联上。顺钟向转位可见于右心室肥大,而逆钟向转位可见于左心
室肥大。但需要指出,心电图上的这种转位图形在正常人亦常可见到,提示这种图形改变
有时为心电位的变化,并非都是心脏在解剖上转位的结果(图5一卜16)。
V3或V4
V5或V6 V1或V2
顺钟向转位 逆钟向转位
图5—1—16心电图图形转位判断方法示意图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正常12导联心电图波形特点见图5—1—17。
雾匿荩目圈目
胃圈醺醺黛嗣
图5—1…17正常心电图
1.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1)形态:P波的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一般呈钝圆形,有时可能有轻度切迹。心脏激
动起源于窦房结,因此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指向左、前、下,所以P波方向在I、Ⅱ、
avF、v。~v。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
(2)时间:正常人P波时间一般小于O.12s。
(3)振幅: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小于O.25mV,胸导联一般小于O.2mV。
2.PR间期 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
的时间。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O.20s。在幼儿及心动过速的情况下,PR
间期相应缩短。在老年人及心动过缓的情况下,PR间期可略延长?但一般不超过O?22s。
3.QRs波群 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1)时间:正常成年人QRs时间小于O.12s,多数在O.06~0.10s。
(2)形态和振幅:在胸导联,正常人V,、Vz导联多呈rs型,V?的R波一般不超过
j黪0蓼阻谶§
1.Omv。V。、v。导联QRS波群可呈qR、qRs、Rs或R型,且R波一般不超过2.5mV。
正常人胸导联的R波自V,至V。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V,的R/s小于1,Vs的R/s
大于l。在v。或v。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等。在肢体导联,I、Ⅱ导联的QRS
波群主波一般向上,Ⅲ导联的QRS波群主波方向多变。aV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