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风云





缧邢呋烤眈念鹊鹊龋矣∠笠步仙睢!   ?br />     总的感觉,这是一支年轻有为的团队。从中可以看出吴少勋的选人、用人之道——大胆启用新人。仅在这一点上,大多民营酒厂恐怕还无人能出其右。


上篇  我的白酒日记第3节 厂商矛盾永远都存在

    下午,重庆渠县的经销商老王找到我,告了成都华丰食品城经销商李青峰一状,说他不讲信誉,无故扣压三万多货款。要求我在杂志上“曝他(李青峰)的光”。    
    我说,我不能听一面之词,我先给老李打个电话,也听听他的说法。如果能“和平解决”,就不要见报了。老王走后又给我打来几个电话,坚持要见报,大有“鱼死网破”之势。    
    后来,我把这事转告了编辑部专门跑经销商口子的记者。此事最后还是得以曝光。    
    在中国,厂商矛盾将永远存在,只不过是程度深浅的问题。或者说,只要存在利益关系,就有矛盾。


上篇  我的白酒日记第4节 12·18会议

    离五粮液一年一度的12·18会议还有一天,我们赶到宜宾时,会议的气氛已经很浓了。街道上挂满了横幅,代表下榻的酒都饭店门前,条幅迎风飞舞。今天是五粮液大客户会议,大部分代表明天才来报到。    
    得到上海南浦食品有限公司总裁林建华先生作为五粮液大客户代表下榻五粮液财富宾馆的消息,我们立马赶到。赶到时五粮液集团总裁王国春刚刚离开。开完大客户会议的代表,下午就要离开宜宾。    
    业界都知道,12·18会议是五粮液每年度的一件大事。会议公布的一些决定、政策,不仅影响着五粮液的系列品牌商、经销商和合作者,也从某种层面上左右着中国白酒某一阶段的走向。这些决定、政策早在会议召开之前已经确定。12·18那天只是公开宣布,走个过场而已。


上篇  我的白酒日记第5节 “老糖酒”薛剑锐

    ※ 韩经纬到哪都抢眼    
    上午,酒都宾馆“百年老店”房间,《酒海观潮》总编李雨思女士、《中华名酒》杂志社社长徐军全部到齐。一向喜欢与记者打交道的五粮液“百年老店”酒的老总韩经纬看上去状态不错。“百年老店”今年做的不错,据说排名第六。“百年老店主导产品在酒店卖到了六七百元”。韩经纬说,2004年会加大广东市场的投入。    
    其实,如果说“百年老店”在广东算做的还不错的话,那是因为选对了经销商。“百年老店”广州总代理吴映这次也来了。韩经纬说,吴映现在把广州周边的几个市场交出来了,他只做广州市场。(2004年8月,吴映、王一勇等和五粮液合作开发了新品牌“锦上添花”。)    
    ※ “老糖酒”薛剑锐    
    晚上,春秋酒业(五粮液“千家福”酒)老总李书滨请吃饭。同桌的有山东糖烟酒公司董事长、山东酒类商业协会副会长薛剑锐,江西诚实糖酒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揭水平,杭州华商糖业烟酒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幼霖等经销商。    
    薛剑锐说,茅台、五粮液把经销商大会几乎安排在同一天举行,搞得经销商疲于奔命,“今天晚上还有很多代表会从海口赶来”。对于山东“四大家族”(孔府家、兰陵陈香、景芝、泰山生力源),薛剑锐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薛剑锐告诉我,泰山生力源效益不错,“杭州一年可以做到两个亿左右,广东势头也很猛,关键是选对了经销商。一个诚信的经销商对厂家非常重要。它在广东第一年投入了3000万元,产出1500万元;第二年投入2000万元,产出5000万元;第三年没怎么投入,做到了一个多亿。”


上篇  我的白酒日记第6节 “越王楼”创造的“火箭速度”

    下午,接到酒界一朋友的电话,说绵阳“越王楼”酒厂的朋友金科军(此前为五粮神大区经理,曾服务多个酒类企业)想见我,想请我看看他们正在设计的包装。    
    那天我刚从五粮液回到成都,赶到了朋友处后,老金简单地给我介绍了“越王楼”酒厂以及“越王楼”的历史。在电脑上,我看了看包装设计稿,由于设计稿太多,一时分不清南北东西。我说,最好到会议室用投影仪放出来。    
    投影仪放出来吓了我一跳,总计有八款包装:“幸福人家”、“满堂红”、“心缘”、“祝福”、“情满天下”、“纵横四海”、“人人乐”。设计师一边放幻灯片,一边解说创意思路,看得我眼花缭乱。完了之后,老金请我发表意见。我说,这八款包装高中低是怎么搭配的?听了老金的介绍,我在白板上分别按价位高低以及渠道定位写下来,才理清了思路。    
    我的意见是:    
    (1)价格定位决定了渠道定位和受众定位。    
    (2)包装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产品价格定位、渠道定位和目标受众定位等三个要素。    
    (3)低价位酒(2~3元/瓶)的包装要点是简洁,不必体现过多的品牌内在元素,中价位和高价位包装一定要大气、脱俗、醒目,充分体现和传递品牌价值内涵。    
    (4)一个完美的、有市场生命力的包装除了要考虑以上几点外,还要考虑用色、材质、瓶型、瓶盖等细节。    
    相对这八款包装而言,低价位酒的设计不必花太多脑筋。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应该把创意兴奋点集中在中、高价位包装上,否则,容易进入死胡同钻不出来。我对老金说:“有些厂家两三款包装都要花个把月,你八款包装居然只给别人一个月时间,惟一的办法是集中智慧设计好两三款中、高价位的包装。我建议把‘情满天下’、‘纵横四海’这两款包装重点打造。”    
    我对设计人员说,“情满天下”、“纵横四海”这两款酒要走商超和餐饮渠道,所以包装必须醒目、大气,因为这两个渠道有很重要的一个特点,那就是陈列。    
    ※ 2004年1月5日  星期一  四川绵阳    
    设计人员告诉我,从接单到元旦,他们都是在电脑前度过的。由于“越王楼”新包装要赶在2月份上市,时间非常紧张。几天来已经数易其稿,到1月4日,基本成型。    
    今天包装拿到绵阳厂家送审,设计公司老总邀请我同行。设计总监、客户总监也去了。    
    开始审包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总体上对几款包装比较满意,只有杨老板一言不发。设计人员搞不懂出了什么情况,又不敢问老板。因为我要当晚赶回成都,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我说:“杨总,说说意见吧。”老板终于发话了:“我不管你们设计创意怎么新颖,包装一定要简洁。”听得出,他对几款包装都不太满意。    
    虽然“越王楼”的包装是由一家非专业的白酒包装公司设计的,但老实说,八款包装中至少有四五款包装我认为是非常不错的。因为这是一个区域性的品牌,准确地说,是在川西地区销售。在此区域,销售靠前的依次是“丰谷”、“江口醇”、“小角楼”,此外还有金六福、浏阳河等成熟品牌。    
    在设计之初,定下的调子就是瞄准上述几个品牌的包装进行创意、设计。在这点上,我和老金的意见是一致的。因此,我认为其中几款包装是不错的,用老金的话说是“具有杀伤力”。    
    但老板不听设计理念、思路和创意,几乎全盘否定。只有老金一个人在说。最后,老金说,这几款包装我们请经销商看一看再说。这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我们开始往成都赶。    
    ※ 补记一    
    2004年2月28日是绵阳越王楼酒业公司新品发布暨招商会,老金给我发了请柬。25日晚上,我们照例找了家茶馆“坐而论道”。    
    从“越王楼”开始包装创意设计、修改、打样、选择瓶型、瓶盖、店招设计、广告语创意、CF制作,到打样、包酒,到即将召开的招商会,前后历经两个月。我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们是在茶馆度过的,每次都聊到凌晨二三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老金的了解也更加立体化。老金进入白酒业最早是从成都“皇城老妈”酒业开始的,此后出任过几个红酒、白酒的销售总监、大区经理。到“越王楼”任销售总监之前,他是五粮神的省级经理。    
    老金是那种宏观把握能力比较强、知识面比较宽的人。此外,他对白酒市场的系统运作特别有感觉。这正是我自始至终参与“越王楼”的包装、品牌、市场、内部管理等全案策划的动因所在。作为专业人士,老金非常能听取我的建议。    
    我经常说,很多白酒,一看包装和品牌,就知道老板对市场“缺少感觉”。这样的品牌找到我写文章或提建议,我总是没有兴趣。    
    在此过程中,我们谈得最多的除了“越王楼”外,就是白酒行业局势。所谈话题非常广泛,比如竞品分析、职业经理人分析、未来发展战略、战术分析等等,我们都能达成共识。    
    25日晚的探讨,我们达成了以下共识:    
    第一,“越王楼”的市场方针:看住“丰谷”、盯住金六福、压住“小角楼”。尽管在绵阳弹丸之地,有“丰谷”、“越王楼”、“东狮将台”和“川北王”等四个地产酒,但从整个川北地区来看,“越王楼”最直接的对手就是上述三个。理由很简单:    
    (1)“丰谷”作为川北市场的“老大”,有四大优势——成熟的品牌、成熟的渠道、成熟的市场、良好的社会公共关系,不可轻敌;    
    (2)金六福2004年在川北有上升趋势,同样不可等闲视之;    
    (3)“小角楼”作为川酒后起之秀,对“越王楼”也可能形成牵制;    
    (4)“银剑南”当时在广元等市场未形成气候,“越王楼”可以不用理会;    
    (5)“川北王”乃“丰谷”老帅李基金创建,“丰谷”与“川北王”可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让“丰谷”先灭其锐气和威风,等这对冤家打得一塌糊涂时,“越王楼”再跳上去踩一脚,所以对于“川北王”,“越王楼”根本不用操心,自有人收拾它;    
    (6)“东狮将台”虽然(资本)实力强大,甚至在“丰谷”之上,前期投入很大,但多是无效投入,而软肋则是缺少一个团队,团队缺少一个灵魂人物。    
    “与什么样的人竞争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竞争者”。因此,“越王楼”只要锁定上述三个竞品即可。    
    第二,“越王楼”在市场启动前期,可以适当借用蓝剑啤酒渠道。川北地区历来是华润蓝剑(原绵阳亚太啤酒)和山城啤酒争夺之地,蓝剑在该地区有着成熟的渠道,金六福、银剑南的部分经销商就是蓝剑经销商。利用蓝剑啤酒渠道不仅省事省力,而且可以打击竞品。    
    第三,必须走一步,看两步、三步。从现在起,应该着手第三代包装的设计和品牌开发。    
    第四,进行人才储备,防止中途断档。白酒行业销售人员“东窜西跳”是常有的事。    
    2004年2月于成都        
    ※ 补记二    
    “越王楼”的几款包装在招商会上得到了大多数经销商的认可,并签订了意向性合同。但是由于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在招商会召开的第二天(2月29日),老板突然宣布,“越王楼”系列产品暂停运作。这使我、老金、销售人员、经销商和设计公司都感到不解。     
    此后,刚刚组建不久的销售队伍解散,拖欠的设计公司的包装款也成了“死账”,老金在心情极度郁闷的情况下,还不得不向经销商一一去做解释工作——毕竟,很多经销商就是冲着老金这个人来的。产品停下来了,总得给经销商一个说法。“虽然我自己何去何从都不知道,但还是应该给经销商一个说法。这是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操守。”老金说。    
    2004年3月于成都


中篇  白酒大势与领袖企业第7节 拷问酒类专卖

    2003年7月2日,财政部科研所贾康同志上书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了《关于恢复酒类专卖的建议》。建议指出了恢复酒类专卖的三大理由:    
    一是酒类高税高利,古今中外都是财政收入的稳定来源。目前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实行酒类专卖。    
    二是1979年暂停酒类专卖以后,酒类市场竞争无序,偷逃税普遍,每年财政流失700亿~800亿元,假酒案频出,很多酒厂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粮食浪费惊人。    
    三是恢复酒类专卖条件已经成熟。全国已有20个省、自治区设立了酒类专卖机构,只要将烟草与酒类专卖机构、人员加以整合,改为烟酒专卖局,公布酒类专卖条例即可。     
    2003年8月1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组织了由国务院法制办、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