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霜骄龙荡魔





  “不错。”
  “另外两门石室是……”
  “陪葬的嫔妃和奴仆。”
  蝶舞公工吃惊的道:“这是那个朝代的恶习?竟然以活人陪葬。”
  “正如你所说的,每个朝代的文化习俗,都各有不同,我们也不必替古人忧心。”
  蝶舞公主楞了一下,不禁失笑道:“说的也是。”
  两人又欢叙一阵,才共榻就寝。 


 
第三章 微服出巡探民隐
 
  地震。
  自古以来,多少人惧怕,却又不得不面对的梦魇。
  突如其来的天灾,不但造成开封一带,无辜百姓的严重伤亡,使得多少家庭破碎,妻离子散。
  影响所及,更造成社稷的动荡不安,盗匪四起,凶杀案件层出不穷。
  甚至促使蛮王变更计画,提早发动战争,发兵进犯边境,针对玉门关展开猛烈的攻击。
  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朝廷几乎乱了手脚,连忙召集文武百官研议对策。
  皇上忧心忡忡地问道:“蛮王趁着我国遭遇天灾重创之际,突然发动大军攻打玉门关,用心可说极为恶毒,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助朕度过当前危机?”
  左相连忙启奏道:“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乃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臣以为皇上应该派兵反击,以免让其他友邦因此小看吾国,进而群起效尤。”
  “爱卿所言有理,朕打算派建业领军反击,由马侍郎担任督军监事辅佐战事,相信有他们两人联手,不日必可消灭蛮兵才对。”
  “皇上英明,这确实是万无一失的安排。”
  “可是占有明训,攘外必先安内。如今开封灾情惨重,救灾也是燃眉之急。如不及早处理,恐怕会造成民心不安,社稷动荡,万一影响国本动摇,恐怕对朝廷不利。”
  右相突发惊人之语,道:“臣有一策,请皇上参考。”
  “爱卿直说无妨。”
  “民间有一武林盟的组织,平日即济弱扶倾,行侠仗义。皇上何不委以行善大使的重任,由他们王导救灾平乱的工作,官府则站在辅助的立场,彼此分工合作,必可圆满解决灾区的问题。”
  左相立刻表示反对,道:“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
  皇上问道:“为何不可?”
  “武以侠犯忌,儒以文乱法。武林盟乃是民间的帮派组织,虽素以侠义自居,终究是个以暴制暴的团体,难登大雅之堂。皇上如果未经审慎评估,就破例大胆启用他们的话,成败如何不得而知,万一他们有不轨之举,我们岂不是引狼入室,自找麻烦?”
  皇上皱眉道:“万一发生此事,确实是个麻烦。”
  右相忙道:“启禀皇上,历代朝廷有许多名将,都是出身民间,尤其武林中人更是个中翘楚,人才济济多如过江之鲫。只要皇上知人善任,必收辉煌的效果。更何况朝廷用人之道,自有一套审慎的评占办法,合则留,不合则去。文武百官一律一视同仁,岂有例外之理?皇上大不必太过担心。”
  皇上闻言,立刻释怀一笑道:“爱卿言之有理。”
  左相见皇上似有允许之意,心中大急道:“皇上千万要三思。这些江湖高手虽然武功高强,却不受朝廷礼法所管束,恐怕不易驾驭。”
  右相也不甘示弱道:“如今蛮军大举入侵,朝廷必须集中全力退敌,已经没有多余的人力和物力用以解决灾区的问题。唯今之计,只好借助武林盟的庞大组织,协助官方账灾。如此…来,灾情不但可以获得控制,黑道凶徒也可以假他们之手,将其绳之于法。朝廷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顺利度过危机,如此一举两得的绝妙好计,除非有人想出更妙的计策,否则,实在没有反对不用的理由。”
  左相被他一阵抢白,不禁呆楞当场,不知如何以对。
  皇上见状,微微一笑道:“两位爱卿不必再争辩下去,这件事情就照右相所奏,即刻执行不得有误。”
  右相欣喜道:“臣遵旨。”
  罗统领突然入殿道:“启禀皇上,二太子醒了。”
  皇上大喜道:“太好了,立刻启驾西宫。”
  不久,皇上一进西宫,一眼便看见西宫娘娘和建明太子正与小鱼儿在欢叙着。
  “明儿总算醒了,这些天可把朕担心死了。”
  “让父皇如此操心,儿臣真是不孝。”
  “没有的事,只要你能康复就好。”
  “多谢父皇的疼惜,儿臣已经没事了。”
  “很好,是那位御医把你的病治好的?你快告诉朕,朕要好好的重赏他。”
  西宫娘娘笑道:“明儿并非生病,而是冲了邪煞,已经让这位小道士作法治好了。”
  皇上看着小鱼儿满脸惊奇道:“原来如此,小道士年纪轻轻,想不到法术如此高强,竟能降魔除妖,真是太难得了。”
  小鱼儿连忙叩见道:“草民才疏学浅,不值皇上的夸奖。”
  “小道士法号如何称呼?”
  “草民并未出家,俗名叫施小鱼。”
  皇上点头道:“你救了太子一命,朕要奖赏你,你要什么只管说,朕全都答应你。”
  “任何东西都可以吗?”
  “不错,无论金银财宝,或者你想要一官半职也可以,朕都可以满足你。”
  “这些东西草民都不要,草民只要一个人就好。”
  皇上若有所悟的笑道:“你看上宫中那位宫女?你尽管开口直说,朕绝不会怪你。”
  “多谢皇上成全,草民想娶蝶舞公主为妻。”
  “什么?”
  此言一出,真是语惊四座。
  不但皇上闻言色变,就连西宫娘娘也是一脸震惊,谁也料想不到,他竟色胆包天,不知死活的妄想娶公主为妻。
  就连建明太子也是吓一大跳,连忙道:“小鱼,你这句话可是当真?”
  “不错,我本来就想向皇上请求赐婚的,既然皇上提起,我当然更不敢欺君了。”
  建明太子也楞住了。像看见怪物一样,瞪大眼睛看着小鱼儿,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皇上可就作难了。
  所谓君无戏言,是自己亲口答应他的,如今想要反悔已经来不及。
  可是答应嘛?堂堂一个金枝玉叶的公主,就这样白白嫁他为妻,岂不是太便宜他了?
  虽说他救过太子一命,可是功劳还不致于大到这种程度。如果自己硬着头皮将公主嫁给他,恐怕东宫娘娘那边也不会答应,而且极有可能惹来满朝文武百官的非议。
  因此,皇上的脸色不但难看,整个眉头更是皱的几乎打结。
  小鱼儿见状,非常失望的道:“皇上不肯答应将公主嫁给我。”
  皇上强笑道:“不是朕不肯答应,而是你毫无一官半职,而且没有重大功绩。朕如果贸然将公主嫁给你,不但惹人非议,而且于朝礼不合,东宫娘娘那里也不会准的?”
  “那该怎么办?”
  皇上心中一动,决定采用拖延战法,先度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唯今之计,朕先赏给你一个官职,等你闯出成绩之后,朕再赐婚将公主嫁给你。”
  “啊!要娶公主的话,不但要先做官,而且还要做出成绩,这么麻烦的事,我恐怕做不来。”
  皇上心想:“左相说江湖中人不喜受人管束,看来不假。嘿嘿,你最好做不来,省得朕赔了夫人又折兵。”
  表面却故作安慰道:“你放心好了。你有不懂的地方,朕会叫人协助你,你只要安安稳稳地做你的大官,任何事情直接交代下去,自有属下帮你完成。如此一来,不但轻松而且容易,不久你就可以娶公主为妻,一点也不会麻烦。”
  建明太子一听,那里不明白皇上是在敷衍小鱼儿?心里很不以为然,却又不便多说什么。
  “真的?有这么轻松的官吗?”
  “当然有。”
  “那样草民就放心了,不知皇上准备让草民做什么官?”
  皇上心中忖道:“该给他安排什么职位才好呢?既可以刁难他,让他知难而退,又可使朕不会食言而肥的。他是江湖出身,武功法术又高,兵部必然难不倒他。其他像工、礼、户……等部的工作,虽然可以将他难倒,可是这么做的话,又太过明显,难免留下话柄。剩下来的工作,只有……对了!朕就这么办。”
  主意打定,皇上立刻欣然笑道:“朕封你一等侍卫的官职,全权负责二太子的安全。”
  小鱼儿并非贪恋驸马的荣华,只是感于司徒玉娇的深情,两人又是同生死共患难的知己。所以一心三思只想娶她过门,早点让佳人重回怀抱。
  因此,才会一时蒙蔽了理智,让皇上要的团团转。
  可是,他毕竟聪敏过人,个性又是刁钻机智,立刻发现问题所在。
  小鱼儿暗骂自己糊涂,连忙面有难色道:“皇上赏的这个官位,虽然不小,确如皇上所说的,是个轻松闲差。可是在层层关卡的皇宫里面,实在难有发挥的余地,草只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做出成绩娶公主为妻?”
  皇上心中一惊,暗叫一声:“算你聪明。”
  皇上深怕阴谋曝光,连忙道:“这一次大地震,使开封受创严重,朕已经采纳右相建议?打算委托武林盟代为出面协助赈灾,官府则从旁支援。肤准备派二太子微服出巡,以便视察民隐,并且监督地方官府,是否趁机胡作非为,或是渎职偷懒,以致影响地方治安。你正好可以随侍二太子身边,既可以协助赈灾,又可以发挥你的武功专长,保护二太子的安全。如此大好良机,你怎能说没有发挥余地?”
  小鱼儿闻言,连忙叩谢道:“既然如此,卑职叩谢皇上栽培大恩。”
  “哈哈,平身。”
  “谢皇上。”
  建明太子也替他高兴,连忙向他道贺不已
  小鱼儿也欣然接受,并且在当夜,以通灵大法告知司徒玉娇。
  司徒玉娇一听,眉头立刻打结道:“二太子微服出巡的事,瞒得了别人,绝对瞒不过东宫那些人。只要你们一离开京城,他们一定会收买杀手沿路追杀。二太子安危事关重大,你一个人既要保护二太子,又要对付各路的牛鬼蛇神,这样你的责任岂不是太沉重了?”
  “你放心好了,没有付出那来收获?这一次二太子出巡,正好给我一个表现的大好机会,凭我的炼魂大法,应该可以化险为夷。如此一来,皇上见我表现优异,一定会论功行赏,实现诺言将你嫁我为妻。”
  司徒玉娇听得窝心,便依偎在他怀里,道:“你可要小心一点。”
  “我知道。”
  “还有一件事情,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听?”
  “你说说看。”
  “蛮国王妃已将建业太子出征的消息,透露给蛮王,目前蛮国准备劫持他作为人质,以为要胁谈判之用。”
  “哼!我就知道她会这么做。”
  “我们该怎么做?”
  “这件事情我们暂且静观其变,再视情况而定。而且仇弟在蛮军中身居要职,他应该会妥善因应才对。”
  “好吧,你们什么时候启程?”
  “二太子急于探访民隐,更为了避开东宫耳目,准备今晚连夜赶路,以便早日赶到开封!”
  “你们可要早去早回,别让我空等太久。”
  “你放心,我会尽快完成任务,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两人离情依依,难分难舍,最后小鱼儿才强忍着离愁而去。
  □□  □□  □□  □□
  开封。
  这是一个工商发达,人文鼎沸的古城。可是一场意外的天灾,使得昔日的繁华荣景不在,处处断梁残壁,破败不堪,令人不胜感伤。
  近在咫尺的嵩山少林寺,也不能避免的受到重创,这座百年古刹,遭到池鱼之殃,受损的情形也是极为严重。
  远在岳阳的武林盟主获知灾情,立刻广发武林帖,准备对少林派进行人道救援。整个行动正如火如茶的进行中。
  此时,却意外的接获皇上的密旨,更让武林盟主喜出望外,决定把握住这次的大好机会,大张旗鼓的好好表现一番。
  毕竟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换作任何人都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名利双收的机会。
  更何况他身为白道的精神领袖,助人济世本来就是他分内之事,如今有官方在背后支持,更让他毫无后顾之忧。
  所以,他立刻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赶到开封,开始坐镇指挥七大门派的代表成员,全力的投入赈灾工作。
  他首先拜会开封府的周大人和地方仕绅。
  周大人对于他的特殊身分,更是极力推崇与巴结。
  “各位乡亲,这位便是皇上钦定的钦差大臣,也是白道至尊的章盟主,相信各位应该有不少人熟识才对。”
  众员外纷纷拜见,果然有不少人表示彼此熟识,而且交情深厚,气氛显得特别热络。
  武林盟主亦亲切的与他们打招呼,并且非常客气的道:“各位,老夫承蒙皇上厚爱,有幸担负救灾助人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