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玉露(网络版) 作者:柳暗花溟(起点vip12-04-02完结)
…………66有话要说……………
大家有米有想过,以德这个人物虽然戏不多,但实际上很关键?
祝大家平安夜快乐。
第五十章 画女人
第二天一早,以德离开了。
临离开时,还嘱咐石中玉道,“在贫道拿回改颜蛊前,你千万不能急切,不能直接冲去明镜找慕容恪。等,你必须要等。否则强行让他回忆起往事,只能是让他去送死。而你没有改颜蛊,指望着天天戴面具做人,也容易被发现,到头来陪了夫人又折兵!”
“我当娘了。”石中玉只说了四个字,以德就放心了。
是啊,她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冲动的去送死没关系,孩子怎么办?若他们的爹救不回来,她不能让他们连娘也没有。
而以德这一去,足足四年多的时光。
在这段时间里,用一句现代的词汇来描述,真是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大燕并没有像慕容楚预料的那样四分天下,而是变成了三足鼎立的情况。最大的部分是原大燕朝廷,占据了广袤土地的东西两方。北边,北魏终于侵边成功,侵吞了大片的北部领土。南边,反王慕容恪虽然没有称帝,却改号扫北王,牢牢控制着南境,并逼进其他两方势力。
如果从地图上,大燕正统王朝横贯版图的东西,但上下两方各有敌人虎视眈眈。不过北魏的军力虽然彪悍,但国力不强,看似强弩之末,也只能偏安在北元都附近。南边的反军却不同了,虽然占地最小,兵马也少,但以明镜为着力点,似乎一个跳跃,就能把整个天下吞入口中。
北魏不对大燕夹击,有自身实力的原因,但更怕的就是慕容恪的反军。大燕破,他们无法单独面对反军。当年他们吃过太多慕容恪的亏,如今的大燕好像是他们的缓冲之地,把他们和慕容恪隔开了。所以,他们不仅不能打,偶尔还会联手,对抗反军的攻击。
至于西边的大周,早就以联姻和大燕站在了同一阵线上,为了不断捞取实际的好处,也不允许大燕这只会生金蛋的鹅死去。为此,他们当了好盟友,人力物力都大量提供。大周人太清楚,若慕容恪东取熙海和太府都,他们的财源就断了,若等到那妖孽魔鬼打贯东西,大周也不能存在。说不定,大燕、大周和北魏都归于反王之手,一统天下。
说到底,在这片大陆上,局势貌似三足鼎立,实际上是燕、魏、周三家微妙的联合,对抗着以明镜为中心的反王慕容恪。
这也就是慕容恪用了快五年的时间,也没有一统天下的原因。他战力卓绝,不仅是自己本身的实力,还具有战争指挥的艺术。可以说,他天生就是左右战场的人。但明镜物资匮乏,他兵少将寡,加上那三国联手,僵持之局形成,看来很难短时间内打破。若不是赵知信秘密经营的金矿不断出产,他的军费都成了问题。赵氏也因为这些贡献,在明镜小王朝享有着无上权利。
“王,为什么不攻击熙海呢?”赵知信不知第多少次提出这个问题。
熙海是东部群岛,与南境以海相连。
当年,在原水军总都督金敬仕伤怀下台后,大燕的内水及外海水军全部收编于朝廷。但没有人知道,那个负责收编水军的、名为张大闯的新任将军也是赵知信笼络的暗棋,所以大燕原水军之力其实是归了反王这边的。从战力上看,若从外海攻击,熙海很难守住。
熙海富庶,是大燕的钱袋子,而东地是大燕的粮仓,若破熙海,并借此入主东地,等于掐住了大燕的喉咙,并输血到明镜。大燕能对抗扫北军,很大原因是因为掌握资源,战争期间也商贸发达,不然大周怎么会卖命,北魏又怎么会援手?
何况,大燕的国都太府都也在东地,距离熙海非常之近,昌庆帝又不肯迁都,誓与大燕共存亡。若能抓到昌庆帝,战事就能一举结束。杀了所谓正统,取尽资源财富,天下归顺之。
“你能想得到,大燕怎么会想不到?慕容楚此人用兵,神通仅在扫北王之下,熙海和太府都看似近在咫尺,实际上看得见,摸不着,中间几座关城又守得固若金汤。咱们明镜的兵员太少,战线又过长,禁得起折腾吗?”在当年的裕王,此时的扫北王的议事厅中,除了几位军中将领,还坐着一位便服老者,正是宁山老王。
“若把兵员集中在这几点猛攻,大燕从其他地方抄了咱们的老巢怎么办?”宁山王冷言冷语地道,“赵大人,天下这盘棋得慢慢下,你太急了,只能输得一败涂地。大燕兵多将广,又有大周和北魏相帮,可以平均分配战力,同时集中兵员于熙海与太府都,咱们明镜,行吗?”
“他们有易守难攻的关城,我们明镜难道没有?何况,还有十万大山的天堑。”赵知信反驳道,神色间摆出就事论事的样子,其实恨得牙痒痒,恨不得掐死宁山王。
这老家伙,本来一气之下跑到副城养老了,不知为什么又出了山。虽然不得现在的扫北王信任,但总是唱反调,加上虽失了兵权,可人脉厚重,所以说的话很有些作用。他本以为扫北王服了断情蛊就只会听他女儿,也就是只会听他的,哪想到效果并不十分好。扫北王总在最关键处,表现出莫名其妙的固执。
他真想杀了宁山王,一了百了,可这碍事的老家伙身边有无数武功高强的死士。而宁山王不死,回到扫北王身边当仆役和马夫的四大铁卫及孙福珩有这把保护伞,也没办法铲除。
他有些不安,这几个人就像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不会伤及身体,却让他难受无比,日夜提防担心。又不知扫北王的心里遗留了些什么, 对那几个人不信任却又容不得明着伤害,真令他头疼不已。
而慕容恪,不知为什么就是不肯进攻熙海。好像,那是什么圣地,不容战事侵犯一样。
“容后再议。”赵知信又口沫横飞的说了半天,加上好几位将军帮腔,慕容恪却只留下这么四个字,转身就离开了。
宁山王心中暗笑。
老七是随便就能驾驭的吗?虽然中了蛊,却还是不能让赵氏父女完全拿捏。好小子,就算做再多错事,单只这一桩,就还算有救。
老七的性子,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照这小子往常的习惯,越是困难的、越是危险的,就越是会挑战,可他死活不肯进攻熙海,想必心中有一团混沌,虽然看不清楚,却本能的保护。
这么多年,他也打听过断情蛊的情况,知道要解开此蛊非得奇迹不可。但,谁知道有没有奇迹发生呢?他老了,老人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所以他习惯了等待。
听说,他的两个侄孙都长到了快五岁。真想看看哪。为了这个目标,他得努力活着,不过分插手任何事,不引火上身,只等着那个契机来临,有了把握他才会真正动手。
而这边的宁山王心里打着小算盘,那边的慕容恪已经回到自己的住处。
很奇怪,他对胜利,对拿下大燕,一统天下的兴趣越来越小。前几年才起事的时候,他心里好像还有一团火似的,最近却越来越懈怠,觉得这样的三足鼎立,偏安南境也好。他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失去了,没有那个东西,人生,也不过就是如此。至于熙海和太府都,他认为那是很不错的地方,不想让战火蔓延,破坏了……
破坏了什么呢?有什么是他不想破坏的?他不知道。于是,这让他烦躁。
“殿下回来了?”才进门,素裹迎了上来。
慕容恪只嗯了声,径直回到书房去。
他不会写字,这个秘密只有他自己知道,日常公文他会看,但却总让别人代笔指示。不过他很喜欢画面儿,画人物,画女人。奇怪的是,他总是画不出女人的脸来。好像有一张他认为最美的脸就埋在他记忆中最黑暗的地方,他看不清楚,于是画不成画。
素裹看着慕容恪的背影,心头暗恨,回头对站在一边的轻烟说,“你去奉茶吧,我去赵侧妃那儿领月例银子。”
四大美婢,本来在慕容恪南逃时被弃了,后来又被孙福珩找回,由宁山王力荐,继续近身侍候慕容恪。慕容恪自然不再认得她们,可是却觉得她们在附近的话,并不反感。之前,慕容恪独居在主院,身边连个侍候的人也不愿意放的。鉴于此,赵碧凡没办法,只好接受。
流年匆匆,她们也都二十五、六岁了。虽然大燕风气开放,二十岁未嫁的女子也有,但这个年纪还是太大了。只是她们自幼侍候慕容恪,再看不上别的男人,也只有蹉跎下去,指望有一天能被收了房。否则,宁愿一辈子不嫁。
可惜,从前的裕王就不好色,现在的扫北王几乎就是禁欲了。她们近身侍候,自然知道赵侧妃和宗政侧妃使了多少手段,想让殿下上她们的床。可就算用了强力药物,殿下就算进了某些人的屋,也很快就跑出来,宁愿在书房中念静心咒,也从不染指任何一个女人。
以及,男人。
赵侧妃身边的三大“白丫头”已经都配了人,包括野心最大的白薇,只有她们四人还在坚守。因为嫁人这种事,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了不起,将来出家当道姑去。从前殿下在太府都裕王府的小道场受罚时,她们也假扮过出家人的。
素裹走后,轻烟去小茶房沏上新茶,送到书房去。见慕容恪正在画画儿,也不打扰,就站在一边,心里暗暗盘算。
她一向胆大泼辣,什么话都敢说的。现在的情况像一团乱麻,她不知道要怎么办,但至少可以做点什么吧?
第五十一章 禁书
“啪”的一声,慕容恪正提笔做画,轻烟的怀中却掉出来一件东西。
慕容恪皱皱眉,本来想让轻烟出去。不知为什么,他很不喜欢有人在身边,哪怕是四大美婢,也只勉强接受罢了。可他眼角的余光看到轻烟慌慌张张的把掉的东西捡了起来,快速塞到怀里,看起来很是鬼祟,令他突然有点好奇。
“什么东西?”他丢掉笔,问。
“王,没什么,就是奴婢闲时看的书。”轻烟回答,脸色却变了,有点害怕的样子。
自从慕容恪举了反旗,自封扫北王,手下的人和明镜臣民就称他为“王”了。这是赵知信的主意,因为“裕王殿下”显然与大燕正统朝廷还有联系,而换个称呼能显示夺取天下的决心。
“拿来给本王看。”慕容恪伸出手。
轻烟却突然跪下,哆嗦着说,“王,饶了奴婢这一遭吧!奴婢再也不敢了。”
慕容恪有点不耐烦了,但他却不再说话,只把冷冷的目光定在轻烟身上。
轻烟立即感到莫大的压力,立即如实道,“是……禁书。”
“本王不记得颁布过什么禁书令。”慕容恪眼神一闪。
“是赵……赵侧妃禁的。”轻烟吞吞吐吐地说,“禁止王府里的任何人看西山堂的书,违者要家法处置的。”
“西山堂?”慕容恪眉头一动,感觉这三个字特别熟悉似的,可又想不出为什么,不禁又是一阵烦躁,“难道是太府都的书局?”
“正是。”轻烟的声音压得极低,“奴婢不是故意要看敌人出的书,只是这书不论及朝政和实事,不过是话本小说而已。奴婢平时就爱听故事,忍不住买来翻阅。王,您饶了奴婢吧。如果要被赵侧妃知道此事,奴婢不死也得脱层皮!”
“本王倒不知,赵侧妃的家法如此严厉。”慕容恪冷哼了声,“本王连民间和太府都的私下交易来往都没有明禁,何至于连无聊的书也看不得。”
一想起赵碧凡,还有宗政氏,他就心头烦闷。奇怪,他好像身体分裂了,脑子总是无比相信那两个女人的话,可心里却排斥,那感觉太别扭了 。
“起来说话。”他岔开话题,“那什么西山堂的小说话本,真的那么好看吗?”
“请王先恕奴婢无罪。”
“不要讨价还价,讲。”
轻烟慢慢站起来,低着头,掩饰眼中闪过的得逞之色道,“西山堂以前只是小有名气的书局,总铺在太府都,近几年生意越做越大,大燕、大周、北魏都设了多间分铺。他们的话本小说层出不穷,讲的故事新奇好玩,都是百姓以前没听过的,所以很受欢迎。听说西山堂的老板说过一句话:越是乱世,人心越需要安慰,文字生意才越好做。”
“乱世吗?此人倒是精明。”慕容恪轻叹着说,脸上闪过轻蔑和厌烦,却又问,“你这书册从哪里得来的?”
轻烟犹豫了下,才咬牙道,“咱们明镜明面儿上没有大燕的东西,这书……自然是黑市上才有的卖。王,奴婢知错,下回再也不敢了。”说着偷瞄了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