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试天下
风夕淡淡一笑,然后指着无回谷道:“此谷之周围多山岭从林,我军隐入其中,华国的火炮也就无足为惧了!而且也可免城池受损!”
一个身材魁梧,相貌丑陋的将领却上前指着良城道:“公主,将良城的疾风骑全拨回合适吗?万一丰国趁机入侵……”
风夕闻言挥挥手,“程知你所虑周到,不过丰国的墨羽骑统帅兰息公子正在我风国作客,且正在殿上,我想兰息公子应该不会趁此危机为难我风国才是。”
说至此她转头看向从进殿后一直坐在王座旁一言不发的丰息,“兰息公子,你说是吗?”
诸将闻言齐齐转头看向王座旁的黑衣公子,不是没看到,不是不奇怪,但公主没提前谁也不敢擅自发问。
“公主如此信任兰息,兰息岂敢让公主失望。”丰息站起身来向众人微微颔首道。
“公主,我军在无回谷与华军决战,那厉城难道就白白让与华军?”一位中等身材的将领问道。
“不!”风夕回首看一眼他,脸上浮起一丝略带森冷的笑意,“在厉城,我要将我风国历年所受全部还与华国先锋军!这便算给华王一个警惕!”
“公主!公主!”
正说着,忽然殿外传来裴总管的高呼声。
风夕一凝眉,然后心头一跳,随即沉声吩咐道:“进来!”
殿门推开,裴求急奔而入,一进殿即跪下,匍匐于地,“公主,大王他……大王他……”
殿中一片沉静,众人瞬间都明白怎么回事了。
“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良久后才听得风夕的声音响起,沉寂中,她冷静的声音便显得格外清晰。
“是。”裴求退下。
“修将军。”风夕唤道。
“久容在!请公主吩咐!”修久容躬身上前领命。
“现在起风都的警卫由你负责,王宫内外给我严格把关,宫内之人若无我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入!若有要强行出入者,先抓了,容后我处置!”风夕冷声吩咐道。
“是!”
“徐将军。”
“在!”
“厉城之事交由你了。”
“是,徐渊定不负公主所嘱!”
“齐将军。”
“在!”
“风云骑我要它随时候命!”
“是!”
“林将军、程将军。”
“在!”
“发出王令,召令各城守将,无须回都奔……无须回都,叫他们原地待命,各自尽好本职!”
“是!”
“就这些,其它等……等我再定!”
“是!恭送公主!”众人齐齐跪下。
风夕平静的走出大殿,但一到殿门外,她即往英寿宫而去,看似不紧不慢,但所有的宫人都给她甩在身后远远的。
刚到英寿宫,即听得里面传来震天哭喊声。
风夕走入英寿宫内,便见风王的那些姬妾们哭作一团。
“公主来了!”
此言一出,哭声即止,所有人都看着风夕,自动让出道来,让风夕走近王床。
王床之上,风王双目已闭,但面容平静,去得极为安然,似了无遗憾。
风夕在王床前跪下,执起风王冰冷的手,低声唤了一声:“父王。”
但风王却永远也不会回答她。
风夕紧紧握住那双冰冷僵硬的手,使劲的摩擦着,但毫无反应,毫无暖意!
终于,风夕放开风王的手,呆呆凝视风王面容,而身后又响起了嘤嘤的啜泣声。
抬手抚住双眸,紧紧的抚住,双肩怎么也无法抑止的微微抖动,内力深厚的她,此时的鼻息却是身后不懂武艺的众姬妾们也可闻,很久后,她忽然站起身来。
“裴总管。”声音略带一丝沙哑。
“老奴在。”裴求上前。
“国主后事全权交给你办,但有三点,你须记住。”声音已转清冷,风夕转身审视这位老宫人,双眸似刚被水浸过一般,清清亮亮,却又透着凛凛寒光。
“请公主吩咐。”
“第一,国主王棺移入含露宫,取宫中千年寒玉镇守,待一月后才发丧。”
“第二,在这一月内,宫中之人无我手令者不得出宫,违者以犯宫规之罪抓获,押入大牢,禀我再处置。”
“第三,在国丧中,宫中所有人都给我严格守好宫规国法,若有任何人趁机作乱,全部给我送进内庭司!”
“听好了吗?”风夕声音低而冷肃。
“老奴遵令!”裴求被风夕寒光凛凛的眼眸一射,只觉心神一凛,赶忙提起十二分精神。
“至于各位夫人,”风夕眼光再扫向那些依然低泣的姬妾们,声音温和中带着一种威严,“请一月内在各宫内静养,替父王守孝吧。”
风夕移步走向殿外,走至门口时却又脚下一顿,回头看一眼那些女子,有些年华已逝,有些风韵犹存,有些却正青春年少,心头微微一叹,“一月后,是去是留,本宫让你们自由选择。”
风国王宫内有一座踏云楼,是整个王宫最高的建筑,登上楼顶,便可俯视整个风都。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洒下满天红晕,踏云楼高高耸立,披上那袭天赐的红纱,在暮色中,美得有几分孤艳。
踏云楼上,风夕倚栏而立,翘首望着那已隐入山峦背后,只露一小半脸儿的红日,天地间最后的那一缕晕红映在她脸上,投射入那一双木然、朦胧、覆着丝丝薄冰的眼眸,却依然未能增一丝暖意,地上曳着长长的倒影,孤寂而哀伤!
“你还要在那站多久呢?宫中所有人可都是提心吊胆的,怕你一个失神,便从上面跳下来了。”
楼下,丰息闲闲的倚在一排汉白玉栏杆上,抬首看向她问道。
“我下来了!”风夕忽然从上面纵身一跃,竟真从那高达二十丈的楼上跳下来了。
“女人,你真是疯了!”
丰息一见不由喃喃念道,可身子却不由自主的飞起,跃向半空,双臂一伸,接住了风夕,但风夕下坠力道极大,虽接住了,却跟着她一起往下坠去,眼看是要一起摔在地上了,只不知是摔个全死还是摔个残废。
“我也疯了!竟做这种蠢事!”丰息叹道,可双臂却下意识的搂紧怀中之人,低首一看,竟还看到她脸上一抹浅笑,“女人,你用真本事杀不了我,难道要用这方法谋杀我不成?”
“黑狐狸,你怕死吗?”
刚听得她这一说,然后丰息只觉腰间一紧,下坠的身子止住了。
原来是风夕飞出袖中白绫,缠住了三楼的栏杆,她左手抓住白绫,右手挽住他的腰,于是两人便吊在栏上了。
丰息足一着地,双手便一拋,想将风夕扔在地上,谁知风夕早有警觉,身子一个旋飞,便轻轻巧巧的落在地上。
“女人,你想追随你父王而去吗?”
“跳下来就象飞翔一样,好舒服的感觉啊!”风夕抬首望向踏云楼悠然而道。
“以后想再尝试时,请上苍茫山顶去!”丰息说完转身离去。
“兰息公子。”
身后传来风夕的唤声,清晰而冷静。
丰息止步回头。
“你之所以与我相交十年、之所以跟我到风国、之所以现在都不离去……甚至……你之所以……未取华纯然,不就是想要风云骑吗?” 风夕眼光雪亮如剑,紧紧盯住丰息。
“是吗?”丰息微垂眼睑,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笑笑的反问。
“我可以给你!”风夕手一挥,白绫回袖,她走近丰息,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住他,神情肃穆,“五万风云骑以及整个风国,我都可以无条件的送给你!”
丰息闻言只是微微一笑,转过身,抬首看向那高高的踏云楼,半晌后才几不可闻的道:“这个理由无懈可击……好象没有……不正确的!”
风夕看着他的背影,笑笑。
这一刻,两人似乎都有些无力,有些疲倦。
“按照祖制,我会在三天后继位为王。而华国大军的先锋应在十天左右即会抵达厉城,一月内我定退华军!而一月后……”
风夕看向那西方,想抓一缕残阳最后的余辉,却只看到刷得鲜红的宫墙。
“一月后,我自会以风国女王的身份诏告天下,白风国与黑丰国缔结盟约,誓为一体!那时,也应该是你要拉开你征战天下的帷幕了,到时风云骑我会双手奉与你。”
风夕说完即转过身往浅云宫走去。
“为什么?”丰息忽然叫住她。
风夕脚步一顿,却未回首,沉默片刻后才答:“你想要,便给你,如此而已。”
“惜云公主。”
风夕走不到一丈,身后又响起丰息的唤声。
“现华军将至,与风国开战在即,皇朝决不会袖手旁观,时机到时定会派出争天骑参战,以夺风国,而若北之丰国此时也加入战争,你风国腹背受敌,风云骑虽雄武,但到那时风国却也只败亡一途!”
说至此他声音一顿,然后又继续说道:“你也不过是以风云骑为饵,以换我承诺丰国不对风国出兵,让你无后顾之忧,全力以赴的与华、皇两军决一死战!以保全你风国!”
丰息走至风夕身后,手攀上她肩膀,将她身子转过来,却看到一张毫无表情的面孔,只有一双眼睛闪烁着冷淡的光芒。
“我知道你一直瞧不起我,瞧不起我的筹划谋算,瞧不起我的巧取豪夺,瞧不起我的深沉心机,但是……现在你与我又有何区别?又能比我高尚到哪去?不过都是在算计谋划,以利互利罢。”
丰息脸上少有的褪去的那雍容的笑容,变得冷厉,一双眼睛寒芒如针。
“兰息公子,在这个天地间,在这个位置上,有谁会是纯凈无垢的?”风夕无波无绪的开口,然后抬首看向天空,此时天色已黯,那一层黑幕正要轻轻笼下,“那个干凈的白风夕,她只存于江湖间。”
说完掉头而去,身后,丰息看着她的背影,手忽的握紧成拳,良久后叹一口气,也转身回自己住的青萝宫。心头却忽的沉闷,明明刚才已得风夕承诺,许下了整个风国,这是何等的喜事,可为何心情竟怎么也无法再兴奋起来?
仁已十七年四月十五日。
风国惜云公主在风王宫紫英殿继位为王,这是风国历史上的第二位女王。
各国之王继位本应上国书呈报皇帝,但近十年来,各诸侯国已对祺帝视若无睹,不朝见不纳贡,已各自为国为君,因此已省却此礼。但风夕继位却修国书派人专程呈报祺帝,并发诏通告天下。
仁已十七年四月十八日晨,紫英殿。
这是新王继位后的第一次早朝,风夕身着玄色王服,头戴以红玉为骨、嵌以一百六十八颗南海珍珠的王冠,高高端坐于王座上,透过王冠垂下的细密珠帘看着殿下三跪九叩向她参拜的臣子,听着他们响彻整个大殿的哄亮恭祝声,恍惚间有丝明了,皇朝、丰息他们为何会如此着迷于争夺天下,那种万万人之上的感觉确实让人飘飘然!
“有本奏来,无本退朝!”内侍尖细的嗓音在大殿响。
“臣李羡有事启奏。”一名武将排众而出。
“讲。”风夕沉静的声音响起。
“臣今晨收到急报,华国华王率十万大军向我风国边境压来,请我王定夺!”
此言一出,众朝臣哗然。
“李将军,华军现离边境还有多远?”风夕却不慌不忙的问道。
“其先锋约距七天路程。”
“知道了,你先退下。”
“是!”
李羡才退下,而诸朝臣已顾不得王还在殿上,有的吓得脸色发白,有些已在窃窃私语,有些不断抬头窥视王座之上的人,想从这位年轻的女王脸上找出几分慌乱。
风夕俯视殿下群臣,心中冷笑几声,都怪父王平日精神都集中在他的那些琴棋书画花鸟古玩上,而风国,内近五十年未曾有过动乱,外不主动与他国动兵,比起其它五国来说,相对的便要安定多了,但安逸久了便养出了这些好吃懒做只会享受的臣子,幸好……幸好还有几个能用的!
“各位大人都听到了吧?”清幽的声音压过那些私语声。
“臣等都听到了。”诸臣齐声答道。
“那各位大人有何高见?”
此言一出,底下便安静了会儿。
“怎么?各位大人都白长了脑袋白长了一张嘴吗?”风夕的声音冷了几分。
“臣认为还是议和为佳,这可免我国百姓受苦。”一名年约五旬,三缕长须的大人道。
“哦?议和?请问向大人,要怎么个议和法?”风夕声音温和有礼。
“华军挟势而来,不过是想得些金银城池,我国可将阳城、原城、厉城三城相送,再送金叶十万,我想华王定会退兵。”向大人摇头晃脑答道。
“哦……”风夕不喜不怒,拖长声音哦了一声,然后再问:“请问各位大人是否同意向大人之说?可还有其它提议?”
“臣认为应议和之说可成,但割城即?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