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试天下
可说比他们还要真还要亲,可你……”华纯然目光有如冰泉,冷冷的清清的看着凌儿,看着这个可谓一起长大的、一直视如小妹的人,“这些就是你对本宫的回报吗?”
“公主,凌儿决无背叛害您之心,凌儿可对天发誓!”凌儿抬首,直视华纯然冰冷的目光,眼中有着凄苦有着悔恨,“凌儿真的无心背叛您的,只是二王子问起时,凌儿……凌儿……”
“就不由自主的说了是吗?”华纯然忽然笑笑,笑得有些无奈有些悲哀,“如此看来,本宫在你心中是比不上二王兄的,否则你怎会毫不由豫的一股恼全说出呢?”
“公主……”凌儿啜泣着,泪水又涌出,心中又悔又痛,不知要如何才好,想起公主多年厚待之情,忽又宁愿被公主重罚。
“你起来吧,本宫不怪你也不想责你。”片刻后,华纯然淡淡的道,垂首看着琴案上的七弦琴,“侯门深宫啊,果然是没有真心的!”
“公主,我……”凌儿不敢相信公主竟然完全不处罚她,这不是她所熟悉的那个公主,公主不是一贯主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加倍奉还”吗?如她这般背叛了公主,公主不应该是毫不留情的处死她吗?可为何……
“还不起来,难道要本宫亲自扶你吗?”华纯然起走走至窗前,目光遥望暮色中的宫宇,白日里看来金碧辉煌的王宫,阴暗的暮色中却似一只庞然大兽,张着大口,吞噬着这些王侯贵胄,“本宫不怪你,那是因为……”
话音微微一顿,然后浅浅一笑,笑得有些嘲讽与伤感,“想当初,本宫不也是想尽办法想留住他吗?只因为他不是这个深宫之人,只因为那双眼睛……黑得有如夜空一般的眼睛,那般的深广无垠,可偶尔闪过的那一抹星光却是温热的……我只是想抓住那双眼睛最深处的那抹温情,只要我能抓住,那绝对是最真最暖的……只是……”无奈的摇摇头,转身看着凌儿,“在我眼中懦弱无能的二哥,在你心中或可是一品佳郎,为着他,你宁愿背叛本宫,这种心思……本宫怜你这点情,此次便饶过你,你起来吧。”
“凌儿……谢公主!”凌儿身子微颤的站起身来,又是愧疚又是感激。
“只是……”华纯然走至妆台前,伸手轻抚那檀木所制的珠宝盒,轻轻打开,剎时珠光耀目,“你既与二哥情投意合,本宫便成全了你们罢。”
“不要!公主!”凌儿又扑通跪下,不断叩首道,“凌儿甘愿一辈子侍候公主,求公主留下凌儿,凌儿以后绝对一心对公主!求公主留下凌儿!”
“何必呢。”华纯然拈起一支黄金凤钗,此钗长约五寸,打制得精巧无比,凤目之上嵌着两颗指尖大小的明珠,凤尾之上嵌着红、绿、蓝、黄、黑等各色细小宝石,一望即知是十分名贵之物,“你虽不能风光大嫁与王兄为正妃,但毕竟从我这里出去,也不能太过寒碜,这一盒首饰,连同这支本宫极爱的‘火云金凤’便与你作嫁妆罢。”
“公主,凌儿不要!求公主不要赶凌儿走!”凌儿哭泣着,恳求着。
“你是不能留在我这了。”华纯然走近,微微伸手,示意凌儿起身,“你既已心向二哥,本宫此后必不能再信任于你,落华宫中,你再呆着只会徒增痛苦,况且,看在这六年的情份上,本宫也不想日后再对你……本宫并非纯善宽容之人!咱们便好聚好散罢!”
“公主……”凌儿悲凄的看着华纯然,泪如雨倾下。
“这一盒首饰一贯也是你整理收管的,赠了你也是应该的,你拿去,收拾一下你的东西,明日本宫派人送你往二王兄府邸。”华纯然将金钗放回盒中,转头看一眼凌儿,挥挥手,“你去吧,本宫说话从无更改。”
“公主,凌儿……凌儿……”
“去吧,顺便带一句话给二王兄‘调兵之事,待父王归时,纯然自会向父王领罪’。”
凌儿哀哀凄凄的退下了,华纯然静静的坐下,手轻轻抚着琴弦,“淙淙”琴音中,响起华纯然低低的声音:“这世间,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那样迷茫而无助。
夜空已久未曾如此清朗过,星光耀宇,月辉泻地,天地这一刻宁静而庄穆。
黑夜的无回谷是静寂的,青山葱葱,草木葳蕤,谷中营帐整齐,阵垒分明,夜风中旌旗招展,静谧之中更有一种严肃紧张之感。
“看了半夜,可有所得?”
皇朝静静的爬上山坡,玉无缘立于坡顶,仰首望天,神情静穆,夜风拂起衣袂,飘飘欲乘风归去的天人。
“看看那边。”玉无缘伸手指指天空的西南之处,那里的星星竟比任何一处都要多,都要亮,仿佛是所有的星辰都约定好似的齐往相聚,星光照亮整个天空。
“这说明什么?”皇朝自问不识天象,只是此象也太过异常,不由有此一问。
“西南,我们不正在西南之处吗。”玉无缘收回手指,语音空蒙而玄秘,“王星、将星皆齐聚于此。”
“如此说来,这个天下之主也将在此定出?”皇朝目光从星空移落玉无缘面上,“无须苍茫山一会,无回谷中即可定天下之主?”
“不应该是这样的。”玉无缘却摇摇头,目光依然紧锁于西南星群,“无回谷不应该是你们决胜负之处,时局也不许你们在此一决生死的。”
“为何如此说?”皇朝目光射向星空,“就连星象不都说明我们该在此一战吗?”
“不对。”玉无缘依然摇头,“并非穷途末路之时,放手一搏之法必要是在无后顾之忧时才行的,而你们……”忽然他停住话,平静无波的眼眸一瞬间射出一丝亮芒,脸上涌上一抹浅浅的似早已明了的微笑,“看吧,果然是这样的。”
“那是……”皇朝也看到了,剑眉不由凝起,“那是何意?”
但见那西南星群处,忽有四星移动,似有散开之意,那四星最大最亮,仿若是群星之首。
“天命自有其则。”玉无缘微笑回头看着皇朝,“明日你即知为何。”
五月二十三日寅时。
风军营帐中,丰息静静的看着手中丰国星火送来的急信,半晌默然无语。
“公子,穿雨先生请您尽快定夺?”一道黑影朦朦胧胧的跪在地上,若不是他发出声音,几让人以为那只是一团模糊的暗影,毫无人的存在感。
“你回去告诉穿雨,就按他所说的。”丰息终于收起信,淡淡吩咐道。
“是,先生还问,公子何时回国?”
“回去时我自会通知你们,你去吧。”丰息起身,手一张一朵墨兰落向黑影,黑影一动,墨兰即淹入影中。
“小人告退。”
而同时,华军营帐中,皇朝同样的接到一封星火急信。
帐帘掀动,玉无缘静静走来,目光扫一眼地上跪着的信使,再瞟一眼皇朝手中之信,似早已料到一般,并无惊奇讶异。
“南国已攻取王域四座城池。”皇朝将信递与玉无缘。
玉无缘接过信,随意扫一眼即还给皇朝,静静道:“你决定如何?”
皇朝却不答,目光看向信使,“你回去告诉萧将军,我已知悉。”简洁的语气,肃然的神态,自有一种不容人质疑反问的威仪,如龙不能逆鳞。
“是!”信使垂首退去。
皇朝站起身来,走出营帐,抬首望向天空,朝阳已升起,天地一片明朗。
“想不到竟真如你所说,时局不许我们一战。”
“六国中你们四国最强,此时却无回僵战,白、南两国虽弱,但此等良机岂能错过,若趁你们混战之时瓜分王域,那必大增实力。”身后玉无缘淡淡的说道,“而你在此,即算能胜白风、黑丰联军,以双方兵力来说,那必也是惨胜,而且……”
“而且既算在此胜,但并不等于夺得风国,而白风国之后还有黑丰国,还有那大增实力的白、南两国,如此来说,无回一战实是不值。”皇朝接着道,负手回眸,金褐的眸子清亮,脸上浮起淡淡的略带讽刺的笑意,“而且以五万争天骑加六万金衣骑对他们九万大军,胜的并不一定是我,对吗?你就想说这个是吗?”
“无回谷中,你们胜败各五成。”
“我知道,不管是胜是败,无回谷中我们是不能作生死对决的。”皇朝转身看向风国营阵,“我最关心的不是与他们之间的胜负,而是这个天下,我三岁即立志要手握的天下!”
“这一点上,无人能及你。”玉无缘轻轻一笑,笑得有些赞赏又带些怜悯。
“哈……”皇朝笑得毫无欢意,“一直‘重伤昏迷’的华王也该醒醒了,毕竟接下来的事,该由他做了。”
午时末,丰息被请入风夕帐中。
“风王唤兰息前来所为何事?”丰息静静的立于帐中,淡淡的问道。
“于参将,请速传齐、修、林、程四位将军到我帐来。”风夕却吩咐着侍立在帐中的一位年约四旬左右,肤若古铜的将领。
“是。”于参将躬身退下
“这是华王刚送来的和书。”风夕指指桌上那封和书。
“看来皇朝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丰息只是淡淡瞟一眼,浅浅笑道。
“哦?”风夕偏首看他,似有些疑惑。
丰息伸手从袖中取过今晨收到的急信递给风夕,“白、南两国趁我们僵战之时大举攻战王域,已各得四城,颇有一气吞并王域之势。”
“原来如此。”风夕一目即看明了,将信递回丰息,淡淡的不露神色道,“那么今晨快得有如幻影一般掠过无回谷的那抹黑影便是你的兰暗使者了?”
丰息瞟一眼风夕,低眸接过信,平静的道:“是兰暗使者,并非什么密探或奸细。”
风夕闻言静静的看着丰息,忽然微微一叹,这一声叹息仿佛是不小心溢出,那么的轻,那么的淡,却清晰的响在帐中,丰息闻声不由抬眸,目光相会,清楚的看到对方眼中那一丝无奈与苦楚,彼此不由皆是一震,然后一个偏首,一个垂眸。
片刻后,风夕拿起桌上华王的和书,“既然如此,那我便接受华王的和书,然后……我会实现我的诺言。”
仁已十七年五月二十三日申时,风、华两国之王于无回谷订下休战和书,华国作为主动发战的一国,需赔偿风国五十万金叶,并退离风、华两国边界地百里,华王亲自向风王道歉。
和书签订后,两军按照习俗在谷中燃起篝火,搬出美酒,杀牛宰羊,共进和平之宴。篝火的最前方,搭起高约一丈的高台,以高台为界,风云骑、墨羽骑与争天骑、金衣骑两边分坐。
因为休战了,这一刻,所有的人都暂放下了刀剑,放下了仇恨,围火而坐。无回谷的这一夜,不再有杀气,不再有鲜血,不再有死亡,只有士兵们开怀畅饮的笑声,酣饮之中目光依然会不时的转向高台之上,上面端坐着华王、风王、兰息公子、皇朝公子、玉无缘公子。
皇、华两国的将士看着台上的风王,有些不敢相信这样清艳高雅的一个女子,竟是战场上那箭术如神、冷寒肃杀得让人胆颤的罗剎王。
而风、丰两国的士兵则多注目于台上那高贵俊美的紫衣公子与那飘然出尘的白衣公子。
比起下方将士的开怀畅饮,高台之上却有些安静过头。当首华王与风夕并排而坐,左边皇朝与玉无缘,右边丰息,此时的华王面色苍白老态,身躯微驼,目光畏缩,左手时不时的抚着胸口,已不复一月前气势冲天的雄主气概。
皇朝依然俊美而傲气,金眸比那篝火还要灼亮,举杯即饮,眸光偶尔射向前方王冠王服高贵清艳的风夕,会有片刻的恍惚,但瞬间又是明亮而冷清。
玉无缘依旧是淡然出尘的,目光空蒙而缥缈,扫过谷外的青山,扫过谷内的火群,扫过那些粗豪的将士,也扫过眼前的华王、丰息,以及那高贵而沉默的风王,偶尔会垂首看看自己的手掌,然后浮起一丝空茫而微凉的浅笑。
丰息却仿若局外人一般,雍容闲淡的端坐于风夕侧边,酒杯在握,却极少饮酒,目光偶尔瞟向对面的皇朝与玉无缘,幽深如夜色,犹带一抹夜色的清寒。
风夕,她一直是优雅端坐,脸上有着浅浅的、矜持的微笑,目光平静而温和的看着所有的人,偶尔啜一口水酒,眼眸微垂,掩去那满怀的思绪。
宴至戌时,所有人已是七分醉意,三分清醒。
“酒至酣时岂能无歌?”风夕忽然站起身来,静静的走至台中,眸光轻扫一圈,谷中剎时静然无声,所有的人都停杯止食,凝神看着高台之上美丽而尊贵的风王。
风夕回首,看向座中的华王、皇朝、玉无缘,然后微微一笑,“趁此良时,惜云愿歌一曲以助酒兴,也愿……”眸光悠远而深沉的扫向台下所有的士兵,“也愿这天下能重还太平!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