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绛唇 作者:水墨兰(起点vip2013.02.03完结,家长里短)
提起杨林,芍药不由得霞生双颊,当下扭扭捏捏地道,“……全凭夫人做主。”
一句话。便泄露了她的心思。
阮蕙当即展颜笑道,“如此说来,你是答应了?”
芍药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倒也显得落落大方。
阮蕙平日里就挺欣赏芍药这一点,凡事坦诚相待,不藏着掖着。她便欣然说道,“那好,等我世子商量商量,便把你先嫁了。”
芍药顿时急了。“奴婢要最后一个出嫁。”
“呵呵……你既不想头一个出嫁,那就让你和芙蓉两个同一天出嫁吧!”阮蕙不由得开怀大笑。
“您……也为芙蓉拣好了人家?”芍药问道,满脸好奇。
“那是自然。” 阮蕙故作神秘的模样,“不仅是她,便是采青采平,我也有了合意的人选。”
“快跟奴婢说说,您都为她们拣了什么样的人家?” 芍药摇着阮蕙的手,笑得灿若春花。
阮蕙则一本正经地道,“这个……虽则我合了意,不过还没有问过她们本人的意思。等确定下来,再让她们自己告诉你吧!”
芍药顿时大失所望,扁了扁嘴,不满地嘟哝,“我又不是‘敞口莲’,怎么也不肯让我知道呢……”
这“敞口莲”原名木莲,是杨府有名的一个傻大姐,因祖辈曾与老侯爷出生入死打过硬仗,她又父母双亡,自小由府里养大,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脑筋有些不大灵活,什么话到了她那里,就像个传话筒似的到处乱说,因而芍药才有此一说。
阮蕙想着‘敞口莲’那淌着口水傻乎乎的模样,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难得看到阮蕙如此开心,芍药也打心底里感到高兴,加上心里对那个相貌堂堂的杨林印象颇佳,脸上的笑容就更是发自肺腑,一时屋里笑语嫣然,十分融洽。
“什么事情让你们如此高兴?” 随着话音,杨恪推开房门走了进来。门外吹进一阵冷风,有几朵雪花紧跟着飘进门来。
芍药忙迎上前去,接过了杨恪手中的披风,往屋外一瞧,喜道,“夫人,外面下雪了。”
阮蕙应声望去,见天上纷纷扬扬落下片片雪花,随着呼呼的寒风盘旋舞动,一时更觉心情舒畅,就站起身来,倚在杨恪身边,笑道,“人说‘ 瑞雪兆丰年’,今年一定是个好年头。”
“是啊,今年一定是个好年景。”杨恪的手自然而然地揽过阮蕙的纤腰,自过了大年初一后,他就三天两头地出门会客,不过多是回桃花源里与阮蕙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再不出门,只与她谈些长乐、长宁等地的风土人情日常闲话,今天之所以回来得早些,也是因为天气突变,不便在外面久留之故。
“所以呀——我就想着,趁着这样的好年景,正好给家里办几件喜事。”阮蕙瞥了芍药一眼,笑道。
芍药一听,顿时明白阮蕙要提自己的婚事了,当即借口去给世子沏茶,就趁机避了出去。
杨恪转头看着阮蕙,“哦?除了你即将为咱们杨家添丁这桩喜事,难道还有其他?”
“你先坐下,听我跟你细细说来。”阮蕙看着杨恪饶有兴致的模样,一时心情大好,拉着他的手在炭盆边坐了,这才望着他笑盈盈地道,“这几件喜事,若没有你,还真的办不成。”
杨恪就更讶异了。
“我呀,是想把屋里这几个超龄的丫头们给嫁了。”阮蕙呵呵一笑,“不过我认识的人不多,只能请你出马了。”
杨恪闻言顿时笑道,“原来是这样的喜事。这倒不难,我身边就有几个侍卫,不论年纪相貌,与芍药采青她们几个也还相配。”
阮蕙不由得扁了扁嘴,“我还没说条件呢……这几个丫头,终究是我从晋阳带来的,也算得是我嫁家人了,我可不想把她们嫁给那些整天连人影都瞧不着……我呀,要把他们的丈夫一个个入赘进杨家……”看着杨恪嘴唇微张,赫然一副受惊的模样,阮蕙更是笑得畅快。“你觉得……怎么样?”
杨恪好半晌才回过神来。倒不是为阮蕙口出惊人而感到诧异,而是为眼前的人儿笑得如此开怀而倍觉感叹——好久都没有看到她这样开心地欢笑了。就算是为了博她一笑,也必须给她的几个陪嫁丫头找到合适的丈夫。当下就伸手拍拍她的肩膀,笑道,“这个主意好,你既然看不上我那些侍卫,又要入赘,那我就只能再想办法了——就咱们杨家庄子里的那些个管事,你可有看得入眼的?”
阮蕙暗笑,她所选中的人里,多半都是出自杨家庄子里管事。于是就作出思忖的模样,沉吟了许久才微微点头,“里头有与芍药她们年纪相仿的?那倒可以考虑考虑……明天我就让人把其中年轻未婚适龄的名单送来,再好好挑一挑。”
见杨恪含笑点头,又道,“不过,你身边那个杨林,倒是能入得我的眼。”
杨恪便笑,“一早就知道你得打他的主意。这孩子忠厚老实,倒是个良配。”
阮蕙“扑哧”笑出声来,杨林可比他好几岁呢,亏他还好意思叫人家“孩子”,当下就搂住他的肩膀,在他耳边笑道,“那就让这孩子入赘进来,帮芍药管帐吧!”
……
经过夫妻俩人再三商议,终于确定了屋里四个大丫头的适婚人选。
芍药排在第一,配杨林;芙蓉第二,配杨家一处农庄管事的儿子梁叔宜;采青第三,为她拣的是府里老管家的儿子杨良;采平最末,配的是吕嬷嬷的侄儿吕方文。四人都是阮蕙见过的,杨林自不必说了;能文能武相貌堂堂,与芍药堪称一对;梁叔宜聪明能干,阮蕙已经打算让他接任那一处下任管事之职;至于杨良,忠实老实,虽略有些内向,不过性格温和,配采青正好;吕嬷嬷的侄儿吕方文则是个机灵的,做过杨慷的伴读,颇有些见识,醒采平倒是绰绰有余。
不过这样的大事,也须得经过当事人自己的首肯。这个时代并不存在什么恋爱自由,不过阮蕙还是本着“婚姻自由”的原则,特意安排了四对人在某些场合不经意地碰面,以便加深彼此心目中的印象,然后再征求双方的意见,在确认双方彼此中意的情况下,才将亲事定了下来。
119、小流言
正月一过,阮蕙便为几个丫头操办起婚事来。除了梁叔宜在庄子里,其他几个都是要按阮蕙的意思“入赘”进来,当然,也并不是真的入赘,是因杨林、杨良与吕方文都领着杨府内外的差事,加上阮蕙又是有意让芍药她们留在跟前,自然也就顺应着主子的意思在府里安了家。
好在准备充足,四个丫头便在正月间先后出阁了,虽然阮蕙准了她们一人十天的新婚假期,可没过三天,她们都纷纷提前回了桃花源。
芍药与采青两个是在正月二十出的嫁,新婚第三天竟不约而同地早早过来给阮蕙问安。阮蕙问她们杨林、杨良待她好不好时,一向落落大方的芍药竟羞得满面通红,好半晌才点了点头,而采青则羞怯地低下头,满脸都是幸福甜蜜的笑容。
阮蕙瞧在眼里,也就放心了。
几个陪嫁丫头,她与采青共过患难,情分自是非同一般;却又最偏爱芍药,因此这两人的亲事,她当初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采青长得俊俏,性子又绵软,心地也良善,又是阮蕙最为疼惜的,自然更是千挑万拣要为她选一个如意郎君。那杨良的父亲是杨家的老管家,为人行事十分公正,深得杨家上下好评,杨良虽然不怎么说话,却是个明白人,进退有度不说,还识文断字,颇有乃父之风,自然是上佳人选。
芍药是四个陪嫁丫头里头最能干的,也是最聪慧最能揣摩阮蕙心思的,而且也处处为阮蕙打算,主仆两个倒也十分亲厚,虽然当初阮老太太将她赏给自己的初衷未必是过来帮她,可她还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丫头,把她视如采青一般看待。杨林则一直是杨恪身边最得力的心腹,容色俱佳的芍药配了他,也不算委屈。
听阮蕙以调侃的语气问起她们的婚后生活,采青便借口去为阮蕙倒茶。往热水房去了。
芍药脸红了一阵,瞅着房内无人,便到了阮蕙身边,一本正经地低声说道,“夫人。有件事……也不知当讲不讲?”
阮蕙便佯嗔道,“你也是我屋里的老人了,怎么出了阁反倒扭扭捏捏起来了?”
“听杨林说……外头有人笑话咱们世子爷呢!”芍药就一咬牙,压着噪子道,“说是咱们世子爷不敢纳妾,连个通房丫头也没有……”
阮蕙抬起眼睑,“这是你家杨林主动告诉你的?”
芍药便垂下头去,“是奴婢旁敲侧击……打听出来的。”
当初阮蕙让芍药嫁给杨恪,便也存了点心思。没想到这丫头伶俐,新婚不过三天就派上了用场,不过这样的用场,倒与阮蕙原先设想的朝政之事相去甚远,却也不能令她忽视。她原本压根儿就没想过给杨恪纳妾,议亲那会儿,“没有婆母、祖母”的优良条件,也是她对这门亲事满意的地方。婆媳之斗那是人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但她却可以逃过此劫,她甚至还为此暗自庆幸。
只不知这些散播谣言的人,是想要传达出杨家世子夫人的凶悍呢还是杨家世子的无能?她是当事人,不管别人怎么议论,她都能过耳不闻,权当是在听别人的故事,可是这样的消息,传到有心的人那里。便能小题大作,一点火星也能形成燎原之势。
“原来外头竟有这样的流言?” 阮蕙心里微微一忖,便向芍药笑道,“也不知世子爷知不知道。”
“杨林说,世子爷往往是一笑了之,可是最近竟有人拿着这个向朝廷上书,说什么世子爷惧妻如虎,有失皇家尊严,简直荒谬至极……” 芍药的头忽又抬了起来,两只眼睛扑闪扑闪地望着阮蕙。“要不,咱们买两个姿色上好的丫头进来,堵一堵悠悠众口?”
想不到还有人拿这样的事情作文章,阮蕙不由得苦笑一声,难怪芍药大惊小怪如此神秘,原来竟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恐怕满府上下都听到了风声,就她一个人蒙在鼓里了。
看阮蕙沉吟不语,芍药脸上便有些惭色。哪有人上赶着给自己的丈夫纳妾的道理?自己这样劝夫人,夫人心里还不定怎么难过呢?可杨林明明白白地让她把话捎给夫人,自己也不好不说,倘若纳妾之事原本就是世子爷心里想的,又碍着夫人的脸面不好直说,才通过杨林的嘴来转达,若是外头早有相好的人,只等着夫人发话便抬进来,将来夫人的处境岂不就尴尬起来了?虽然但凡有权有势男人往往都是三妻四妾,可一想到杨恪纳妾,芍药还是觉得有些憋闷,在家里便一刻也呆不住了,只想赶紧过来告诉夫人,好让她想个法子应付。
她正想着如何婉言劝慰夫人在这纳妾这件事上想开些,就见厚重的毡帘高高挑了起来,采青一脸喜色地进来,手里当真托了一盘茶,“听二门上的婆子说,二小姐与姑爷回来了。”
杨怡出阁数月,因离得太远,平常虽也有书信往来,却只在杨慷完婚时回来过一次,这还是第二次回娘家。现在不过才出正月,算着日子,杨怡应该是在正月间就出发前往长乐了,正月间走亲访友,倒也无可厚非。杨怡回娘家的事,按理说老侯爷不会瞒了自己,可自己连风儿也不曾听说,想来应该是她不期而至了。
阮蕙意外之余,便叫芍药为她梳头,说要过去胜仙居看看。她是世子夫人,又已经正式当家理事,杨怡见了长辈,自然就要过来拜访,本用不着她特意前去。不过她想着杨怡自幼丧母,未出阁时倒也与自己亲近,情分自非一般的姑嫂可比,再者说了,姑爷又是自己的契兄,于情于理,自己还是应当表现得热情一点。
稍作梳洗,采青和芍药两个并另几个丫头婆子便簇拥着阮蕙往胜仙居而来。
前几天下过一场大雪,地上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早有丫头们把积雪扫在路边,不过路上还是化出一片一片的水渍,就算天气晴好,也显得湿。漉漉的看起来十分扎眼。
阮蕙经过时。小心翼翼的提起裙裾,并没有说什么。
不过芍药却暗自咬牙。自己与采青几个才出阁没几天,这园子里还有吕嬷嬷管着呢,竟就疏懒成这样,可见夫人平日里是太过仁慈了。
一行人逶迤而行。不多时就到了胜仙居。
远远就能听见里面谈笑风声,不时还有杨怡的爽朗的笑声传出。
胜仙居里,好久没有这样热闹了。
阮蕙不免有些感怀。
自己虽然也存心与老侯爷他们亲近,可毕竟是个外姓人,老侯爷他们虽然表面看着可亲,却还是不能赤诚相对,而杨恪除了平日里的晨昏定省,与他们谈及的都是正经事情,又哪有杨怡这般贴心?
早有小丫头远远瞥见阮蕙一行。其中一个机灵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