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绛唇 作者:水墨兰(起点vip2013.02.03完结,家长里短)
缡彼泄睢!?br /> 依常理来说,十几岁的未婚小姐一般是不轻易抛头露面的,就算在内宅,通常也不能与男客见面,而阮老太太如此随意就叫罗贤志为一个千金小姐诊治号脉,也有些于理法不合。罗贤志心里疑虑重重,缓缓抬起头来,似乎这才看到阮蕙。
阮蕙脸上挂着憨憨的笑容,有些羞涩地低下头去,“祖母,蕙儿身体好着呢,不用请先生看了吧?”
罗贤志身后的青衣小厮闻言又悄悄瞟了阮蕙一眼,唇角微勾,隐含一抹笑意。
“乖乖地听话,快让罗先生为你号号脉。”阮老太太满脸慈详,宠溺的语气似乎彰显着她这个长辈对小辈的关怀和心疼。
阮蕙只好依言在床沿上坐下,让罗贤志为她号脉。
这一次,号脉的时间更长。
阮老太太微微眯着眼,看起来似乎在打盹,眼里却隐隐透出一丝莫名的兴奋,有一种捕猎者焦躁而又不得不耐心等待的兴奋。
姚妈妈自领了罗贤志进屋,便也没再出去,眼见此等情景,心里也是疑惑重重。
罗贤志终于开口说话了:“令孙女脉象与他兄弟完全相同。”
015、初露端倪
“哦?”阮老太太闻言,不由得惊道,“不知罗先生此话怎讲?”
罗贤志抬起头来,望着阮老太太,淡淡说道:“令孙女脉像平稳与常人无异,老朽看她眼瞳时清时浊,怕是平日吃的汤药有些不对症……要是老朽能早些见到她,说不定还能尽一些绵薄之力。”
阮老太太更觉震惊,面上却神色不变,“如此说来,我家蕙丫头的病还有治愈的希望?”
“因延误得久了,老朽也只有三成把握。”罗贤志轻叹一声。
阮老太太心里顿时又惊又悔。惊的是阮蕙的病明明有治愈的可能,阮继丰和李氏却说已无药可医,分明是要瞒了自己;悔的是自己疏忽了这一对姐弟,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她一时百感交集,忍不住红了眼圈,“若蕙儿和蒙儿能痊愈,老身定重金相酬。”
罗贤志微微一笑,“老太太不用客气,老朽必尽力而为。”顿了顿又道,“老朽这即刻为两位小姐少爷开个方子,先吃一剂看看。”
阮老太太点了点头,又道了谢,便命姚妈妈去取纸笔。
阮蕙此时不仅着急,还惊疑不已,想到自己与罗贤志从未谋面,就算他是名医,又怎么可能一下子看出自己并不是真的疯傻?还有阮蒙,李氏若知道他并不是真的那么弱不禁风,还不知会想出什么恶毒的招数来对付他呢?这个罗贤志五官端正,看样子并不像个坏人,可人不可貌相,谁又知道他到底是何具心呢?
就在阮蕙心思恍惚时,阮老太太已伸过手来,把她拉向自己的怀里,笑微微地说道:“好孩子,听见罗先生的话没有?有了罗先生的妙手回春,你和蒙儿很快就能痊愈了。”
阮蕙还是头一次与老太太如此亲密的接触,眼见老太太真情流露,也不觉有些感叹,便露出满脸傻笑应付道,“多谢祖母肯让罗先生来救蒙儿,只要蒙儿好了,孙女一定给罗先生多磕几个响头。”
躺在床上的阮蒙听到了罗贤志的话,心里也惊讶万分,暗自思忖着应对之法。
姚妈妈这时已取了笔墨奉给罗贤志,罗贤志接在手里,他身后的青衣小厮将白纸铺上案头,罗贤志提笔刷刷刷地写下两个龙飞凤舞的药方,小厮上前将墨迹吹干,罗贤志这才把药方递给老太太,郑重说道,“老太太,这一个是令孙的方子,这一个则是令孙女的……令孙吃了老朽的这个方子,三日之内必定能苏醒过来,至于令孙女,一个月之内若无好转,老朽便也无能为力了。”
阮老太太接过方子,略扫了一眼便递给姚妈妈收好,又再三谢了罗贤志,这才命姚妈妈送他们出去。
临出门时,那个青衣小厮有意无意回过头来,飞快地瞄了阮蕙一眼才随着罗贤志去了。
少时姚妈妈回来,便笑吟吟地跟老太太说道:“罗先生果然不愧为晋阳名医,这一看便给咱们府里添了喜事。”
“是啊,若蕙丫头和蒙哥儿的病都能痊愈,也算得是府里的大喜事了。”阮老太太也应和地笑道,转念想到阮继丰和李氏对自己隐瞒,又冷哼了一声,“今晚他们都会在敦园吃饭,趁这个机会,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说罢又拉过阮蕙的手,低低叹息道,“祖母老糊涂了,竟抛下你们这一双苦命的孩子不理,都是我的错,是我对不起你们啊!”说着竟落下泪来。
阮蕙瞧着老太太悲切,忙伸手为她去抹眼泪,“祖母快别哭了,我和蒙儿以后都会好好听话,不再惹您伤心了。”
“傻孩子……”阮老太太破涕为笑,又恢复了先前庄重的神情,“今晚你跟我们一起到敦园吃饭,往后也跟薇儿和茂儿一样,天天都到敦园来玩,等蒙儿好了,也叫他一起来。”
听老太太说出此话,阮蕙不由得暗暗高兴。虽然老太太并没有说什么关于李氏的话,可此时的言语行动,分明就是已经对李氏产生怀疑了,既然已经对李氏产生怀疑,那自己的胜算便多了几分。想到这里,她脸上也露出欢欣的神情来,“真的吗?我和蒙儿也可以跟薇妹妹茂兄弟他们一样到祖母园里去玩么?真是太好了!”
阮老太太看着她天真无邪的模样,想起她刚才还受过阮薇阮茂的欺侮,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酸楚,愈发为自己的疏忽内疚不已。
姚妈妈看着容色出众的阮蕙,宛然就是江氏再生,她感概的同时,心里也暗暗叹息了一声。
而此时,已出阮府的罗贤志和他身边的那个青衣小厮,也正在马车里激烈地讨论着关于阮蕙姐弟俩的事情。
“看来江老头的话没错,阮蕙和阮茂姐弟俩个,真是处境艰难……”罗贤志浓眉紧锁,脸色有些阴郁,“这老头放着嫡亲的外孙不管,这么多年未踏进阮家半步,也亏他狠得下心来!”
青衣小厮则神态悠然,全没了先前那拘谨的模样,“师傅别太担心,我瞧那阮大小姐行事从容,应该能够应付阮府的一帮阴险小人。”
“苏定,你从小被你爹娘捧在手掌心里长大,哪里知道大宅院里的腥风血雨?”罗贤志叹了口气,“说得严重点,这阮大小姐和她兄弟要不是装傻装病,只怕早已是白骨一堆了。”
苏定眼里闪过一丝阴霾,迅即笑道,“他们遇到了师傅,便是遇到了救命恩人,很快便能脱离困境了。”
“你也不必净拣好听的跟我说。”罗贤志哼了一声,“《本草纲目》记得怎么样了?”
苏定的脸立刻变成苦瓜,他狡黠地眨了眨眼,嘻皮笑脸地说:“师傅,咱们这会儿讨论的是阮家大小姐和她兄弟,不关《本草纲目》什么事儿吧?”
罗贤志神情一肃,“你虽是大家公子,可你父亲把你托付给我,我便要对你负责,你要是不想学医就趁早说明,也省得我浪费口舌,还辜负了你父亲的期望。”
苏定连忙轻咳两声,端正神情,郑重说道:“师傅别生气,我是真心要学医的,又怎么会让您浪费口舌呢?”眼珠一转,又笑道,“我瞧着阮家大小姐傻乎乎的模样,就不像个明白人,您——是从哪儿看出阮家大小姐和她兄弟根本就没事的?”
016、疑云重重
“明知故问!”罗贤志白了苏定一眼,闷声说道:“难道令尊没有把江老太爷的信给你看?”
“江老太爷的信我倒是看了……不过,是偷看。”苏定无视罗贤志的眼刀,嘿嘿一笑。
罗贤志忍不住拍拍苏定的肩膀,“看来你父亲对你,还是不太放心……”
“那个阮蒙躺在床上,看不出来所以然来,不过这个阮大小姐,我瞧着还真像个傻的!难怪连老太太都给骗了。”苏定嘻嘻而笑,打断罗贤志的话,“倒与我脾味相投。”
“你这话大可对你父亲说去。”罗贤志不禁笑道,“我看她不论容貌与年纪,都能配得上你,不如将来请我做个媒人……”
苏定俊朗的脸上顿时浮起一丝红晕,他不好意思地咧嘴笑道:“我不过随口夸夸她,倒没有别的意思,您可千万别误会,也请千万别跟我父亲提起才好,要不然,他又要生气了。”
罗贤志微微笑道:“也罢,婚姻大事,自有你父母做主,想必也由不得你任性而为。”说着话题一转,“可惜今天没有机会跟阮大小姐说说话,要不然也能探探她的底细。”
“我看还真没有这个必要——就算探清了她的底细,也不知道江老太爷的底细呀!”苏定呵呵一笑,见罗贤志面露出疑惑之色,不禁又道:“我祖父既与江老太爷是八拜之交,怎么竟没有提及江家的女儿嫁到了晋阳?那江老太爷既心疼外孙,怎么数年来对他们不闻不问?依我看呐——那个江老太爷就是要给我们家找点麻烦,他自己压根儿就没想来趟这混水!”
罗贤志浓眉一皱,“江家与阮家的恩怨纠葛,连你祖父与父亲都蒙在鼓里,你个小孩子家家知道什么?从信中可以看出江老头并不是个薄情寡义之人,之所以对那两个孩子不闻不问,必定有他的苦衷。”
苏定这才敛了笑容,正色道:“这且不管它了。师父,您觉得阮老太太是真心疼阮大小姐和她兄弟么?”
“不管阮老太太为人如何,我们都得按江老头的计划去做,他有病在身不便前来,咱们怎么着也得出手相助才是。”罗贤志缓缓说道,“只是……阮老太太出身名门,年轻时素有贤名,为什么竟会置两个嫡长孙于不管不顾呢?”眉宇间犹有不解之色。
马车里两人疑惑重重,阮府德园里的阮家大小姐阮蕙也正满腹狐疑,努力回忆着前世的剧情与今世的经历,只不过她想得头都发胀了,却仍旧没想到曾经在哪里与罗贤志这位晋阳名医有过任何交集。
自送走罗贤志,阮老太太也没在德园多做停留,只将钱、赵两位婆子和明月明珠几个带回了敦园询问,另叫了敦园的二等丫头明竹和明梅两个来东次间侍候阮蒙,又命姚妈妈亲自拿了药方去抓药、熬药,亲自送至德园,亲眼看着柳妈妈喂阮蒙喝下之后才回敦园复命。
当阮蕙看到阮老太太对阮蒙如此重视时,不禁暗暗松了口气——东次间既来了明竹和明梅,李氏自便不敢轻易再作手脚,虽然与阮蒙交流受阻,但她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只不过她想到阮蒙数年前生病时老太太的不闻不问,心里还是不免有些疙瘩。
此时,一轮弯月已挂上树梢,淡淡的清辉给整个德园披上一层朦胧的轻纱,也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肃穆。
阮蕙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空中皎洁的月牙,思忖着明日去敦园后该如何应付老太太——既不惹她生疑又能让她得知衡州邵家来相亲的事。李氏此时已尽知老太太对她姐弟俩的重视,想必更要提前实施她的相亲计划,她必须在李氏的计划实施之前让老太太知晓这个讯息。
今天,她不得不将自己真实的一面展露在两个并不能完全信任的人面前。虽说此举是临时起意且行事仓促,又是权宜之计,不过从杜妈妈感激的眼神来看,日间所冒之险还是值得的——至少,杜妈妈已不甘心再做李氏的耳报神了。
柳妈妈也对采青却不太放心,处处提防小心,暗暗嘱咐杜妈妈看紧她,以防她做出什么不利于大小姐的事来。
杜妈妈则因芙蓉糕的事对阮蕙心存感激,自然对柳妈妈的话言听计从,想着采青也是李氏那边过来的人,生怕她将今日发生的事透露出去,晚间连家也没回,索性就在德园里头过夜了。
阮蕙在窗前站了足足半个时辰,脸上的神情忽明忽暗,直到柳妈妈进来催促,她才上床去睡。
这一夜,她睡得十分酣畅沉稳,天刚蒙蒙亮时,柳妈妈便叫了她起床。洗漱之后,按惯例去东次间看了阮蒙,回来吃过早餐,便领着柳妈妈去敦园给老太太请安。
阮蕙来到阮府虽说已有整整一年,可这一年里几乎足未出户,除了元宵节那日在敦园吃过一顿饭,再未踏入敦园半步。所以这一路走来,路上遇到好些个丫头婆子竟不认得她,还是看到她身后的柳妈妈后才猜到她的身份,仓促向她行礼问好。
德园里昨天发生了什么事,阮府上下人等都不太清楚,不过阮老太太到德园呆到天黑时才走且还带走了侍候阮蒙的事,却是人人都已知晓的,此时看到阮大傻小姐前往敦园,便猜测她可能重新获得了老太太的欢心,因此对她的态度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纷纷躬身行礼让路。
今天的阮蕙,还是平日里那样淡雅的装束,发间只别了一支年前老太太赏的翡翠玉钗,低眉顺眼地快步往敦园走来,完全没有得到老太太关爱的兴奋与自得,低调得令柳妈妈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