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绛唇 作者:水墨兰(起点vip2013.02.03完结,家长里短)
还是因为杨恪最近晋封了佑王被人妒嫉?
或者是因为上次在贤王府的行刺事件有人泄密,苦主寻隙闹事?
又或者,是因为很快就要发生变化局势所致?
她只觉得心头纷乱。
这些都是她的猜测,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那人与她猜想的哪一条有任何关联。可是,瞎子都看得出来,这个人的死,就是有人存心要往杨恪脸上抹一滩淤泥,让他的名声受损,给他脸上抹黑。
背后的人,必定与杨恪有着无法缓解的恩怨。
她不由得想起那一次在路上遇袭,她躲在草丛中里听见那些黑衣蒙面人的对话,其中,他们提到了某位王爷。
既然他们把手伸到了千里之外的长乐,眼下在长宁,住着大周几乎所有姓杨的老、少王爷们,行事自然更加便利了。
此时回忆起当时的点滴,阮蕙愈发肯定,这次动手的人,应该就是上次在长乐指使黑衣蒙面人设下陷井的幕后主使。虽然这一次不至于让杨恪受到什么伤害,可舆论的压力是巨大的,在某方面来说,比直接对杨恪下手并不逊色多少。
而此时的杨恪,脑中也在把昔日与人的恩怨串连起来,尽量往这此次的事件上拼凑。此次晋封,是孝宗提出来的,自己当初也有婉拒,但朝中几位老王叔纷纷联名保奏,自己只得勉强应承,毕竟,有了官爵在身,就如同上了紧箍咒的孙悟空,行事多多少少会受了拘泥。不过,给阮蕙一个诰封,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如今这个愿望达到,他也乐见其成。
当然,朝中也有几位重臣对他晋封佑王爵位有所不满。其中,有兵部尚书胡大人,还有晋王,这两人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不仅出言反对,还列举出他种种劣迹,甚至连他十三岁的时候去过青楼的事都给提出来了。
有心人都知道,那时候的他,就是为了掩住先帝的耳目才装出风流不羁的表像来自保的,而在孝宗面前重提旧事,无疑也就是在提醒当初孝宗——他的父亲当初犯下的那桩风流旧债。晋封一个父亲赐死的女人的儿子为王,而且还委已重任,岂不是在作茧自缚?
杨恪的能力,从来没有单独显现过,可他几乎参与了朝中所有重大机密的事件,仅仅因为这个原因,朝中无人敢垢秽于他。值此非常时期,胡大人与晋王此举,无疑是在平静的湖面掷下一块巨石。
他们的目的,难道仅仅是令孝宗追忆往事?自然不会仅止于此。他们必定还有更大的阴谋。晋王是杨恪的堂叔,当年因为举报老长乐侯的事而跟杨恪这一门几乎断绝来信,后来还是老长乐侯既往不绺,令杨恪兄妹前去为晋王祝寿才算把此事揭开。
谁知道,事情还是如此不尽人意!
晋王的心,仍旧如火山里面涌动的岩浆,丝毫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稍微柔软,依然带着致命的锋刃毫不犹豫地刺向杨恪!
这一次,绝不仅仅是要传播出“佑王府豪奴横行街道撞死无辜行人”这样的流言。
等待着杨家的,还有更为不可预知的凶险。
156、众闹事
采青掌起灯来,又去为杨恪和阮蕙两人斟上热茶,又叫小丫头去厨房烧了小小的手炉来给阮蕙捧着,这才退出门去,让他夫妻二人说话。
“眼下,还是先安置苦主的家属最为要紧。”杨恪沉吟了半晌,才缓缓说道。“旁的事,先暂且搁一搁。”
阮蕙捧着手炉,目光灼灼地望着杨恪,“那人的尸体,已经拉到府衙,杨林已经派人守在那里,说是等仵作难过伤后再行安葬……这几天,你外出,可要万分小心了……”
“他行事到底还算稳妥。”杨恪赞许地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阮蕙的手,微微一笑,“你放心,他们既然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势必不会在我身上动手了。我一回,我倒要看看,他们想到事情闹到什么地步才肯收手。”
阮蕙不无担忧地道,“不管背后的人如何行事,咱们也要有备无患,首先在安全上不能再出差错,其次,咱们也得想想应对的法子才是。”
“这个自然。”杨恪缓缓站起身来,眸光投向窗外幽深的暗夜,“只是我们在明,他们在暗,行事难免有些掣肘。咱们明人不做暗事,他们既然敢在背地里下阴手,我们也可以予以还击。我就不信,还揪不出背后的黑手来!”说着转过头来,双手抚在阮蕙肩上,柔声说道,“你不用害怕,只管安心养胎,眼下距产期只有两个月了,我会多派人手在家里看着,你身子愈发沉重,往后就在院子里走动走动,我会抽空多回来陪你。”言下之意。是让她尽量少出门了。
阮蕙自然明白他的一番苦心。她一向都是与人为善的人,信奉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可如今人家逼上门来,若再不反击,岂不是处处受制?当下她便正了神色,肃然说道。“你说的是。在生产之前,我还是多在家里走动的好,你只管在外面做事,不用担心我。”说着一手扶着肚子。一手挽着杨恪的胳膊,微微笑道,“眼看天气渐渐转暖。这院子挺空旷的,正好叫人买些花种回来播上,来年开春。等孩子出世,就能看到这满院姹紫嫣红的花儿了。”
杨恪看着她眼里满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不禁有些动容,伸手将她揽进怀里,柔声说道,“是啊,等孩子出世。知道这些花儿是他娘亲手为他种下的,还不知会高兴成什么样呢!”说罢眼睛一转。忽又笑道,“这院子四周都是空旷的,要不,你再种上一株青柏,等将来这院墙边种满了青柏,咱们满院子的子女们也都个个都如青柏一样亭亭玉立了。”
阮蕙不由得笑道,“……你都说些什么呢!你要满院子的子女,多纳几个妾室不就得了,说不定还能一年抱俩呢!等不了几年,也就能达成心愿了。”她的预算,最多生两胎,最好是一儿一女,刚好凑成一个“好”字。但想着古人素来信奉“多子多福”,到时候实在不行,也可以将自己的预算稍稍放宽一些,但是最多也只能再添一个了,她可不是生育机器。不过这些想法,她还从没有向杨恪透露过。
听到纳妾,杨恪的手就微微用了点力,将她圈得更紧,把脸俯到她的颊边,沉声说道,“自我祖父起,咱们杨家三代,都没有妾室,只有黄姨娘,是个例外。”
这句话可算是说到阮蕙心坎儿里去,只觉心花一下子瞬间怒放,不过她脸上还是露出戏谑的神情来,“这满大周有几家豪门子弟没有纳妾的,独独你们家开辟不纳妾的先例,可不是招人嫌么?”
杨恪好不容易说了句形同誓言的话,却被阮蕙一句戏言给岔了开去,当下苦笑不得,依旧在她耳旁低声说道,“你若要打破这个先例,也不妨替儿做主纳几房妾室回来,反正这院子也挺大的,再住几个女人也无妨。”
刚才沉闷的气氛经过两人一茬戏言,已经缓和了不少,再回到先前那个话题,阮蕙的心情也没那么焦虑了,便把之前自己心里所想一古脑儿全倾了出来。
杨恪静静听着,不时轻轻点头。等她说完,最后才道,“你的担心也不无道理。这些天,我自会多加小心的。” 顿了顿,又道,“对了,听慷兄弟说,胡夫人已经给秦氏家里的那两位妹妹说媒了。一家说的是她家里一房远亲,一家也是与胡家连宗的侄子,两人都在长宁供职,且都与兵部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回头我去请秦氏过来,你跟她提个醒儿。”
兴许这桩婚事,秦仁德也掺合进去了呢!不过这些道理杨恪显然也是知道的,让自己跟秦秋水提醒,也就是个幌子,把事情做到明面上,让杨慷将来也不至于埋怨他们。秦家怎么样与阮蕙无关,但她终是不忍看到杨慷因此受到牵连。因而就点头应允下来。
看看时辰已经不早,两人这才洗漱歇下。
次日,天还未亮明,苦主的家属去而复返,又都齐刷刷地跪在悬挂着鎏金牌匾的佑王府门前,他们个个披麻戴孝,只是这一回并没有大声嚎哭。
杨恪出门上朝,随着院门打开,他一眼就看到外面跪倒在地白晃晃的一片,两道浓眉微不可见地颦了颦,旋即松开,冷冷地吩咐杨森套车,只当没有看到他们。
待马车驶出来,杨恪正欲上车,便见一片跪倒的人中爬过来一个人,高声喊道,“请王爷还小民一个公道!”
杨恪扭头,看清是个六十岁左右的精瘦老者,两只细长的眼睛正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丝毫没有一般普通贫民看到达官显贵的惧怕。他顿时沉下脸来,肃然说道,“你是何人,为何要向我来讨公道?”
那老者见他说话,跪在地上的双腿顿时如行走般挪过来几步,只差抱到杨恪那华美的锦袍了。
杨森在一旁看见,连忙厉声喝道,“有什么话赶紧跟咱们王爷说了,咱们王爷还要上朝呢,误了正事可不得了!”
此时杨良也闻讯带了几个厮儿出来,看见一群披麻戴孝之人,不由得眉头一皱,便凑到杨恪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杨恪眉心跳了跳,抬腿便走。
老者眼见情势不对,急忙伸臂拦在杨恪跟前,疾声说道,“小民是昨日被贵府马车撞死之人的父亲,小民的儿子正值壮年,死得可真是冤枉啊!”
杨良见状,跨上前去就将老者拉住,沉声喝道,“我已经将此事报官,是非论断自有官府作出公正判决,你休要在此胡闹!”
杨恪伸手轻轻拦了拦杨良,脚步略顿了顿,“这位老丈,昨日的事件,正如我家管事所说,自有官府做出明断,昨日我家管事已与你二百两纹银,办一场隆重丧事已是绰绰有余。”瞥见那老者又欲接上话茬,便神色一冷,加重了语气,“我虽来长宁不久,却也知道你那儿子是有名的泼皮,绰号‘肖三骗’,他的为人,想必你这个做父亲也一清二楚吧!多余的话我也就不说了,还请你好自为之!”说罢再不理他,径直上了马车。
那老者见势不妙,急忙站起身来意欲拽住杨恪的衣襟,杨良冷眼看着,只略一伸手,就把老者拉了个趔趄,等老者再次站稳,马车已绝尘而去,老者只气得一跺脚,狠狠骂道,“真是一干狼心狗肺的东西,撞死人了也跟踩死只蝼蚁差不多,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杨良听罢,只恨不得上前煽那老者一个耳光,极力忍住心头的怒火,厉声喝道,“兀那老丈,你家儿子向来骗吃骗喝骗钱,先前撞上马车那一幕也有人亲眼看见,分明就是你儿子自己喝醉了酒撞上去的,关咱们家王爷什么事?咱们王爷是心慈,要换了别人,早把你们给绑到府衙里见官去了!还容你们在这里敲诈勒索!”
跪在老者身后一众的老老少少,先前只看见杨良和善可亲的给他们赔小心的神态,这会儿陡然见他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有几个胆小的顿时就吓得垂下头去连大气也不敢出。便有那胆大的,也暗暗埋怨老者不知天高地厚妄图从佑王府里讹诈些钱财。
老者却是不惧,迎上杨良的目光,“谁敲诈勒索了?我家儿子死得不明不白,我来向贵府的主人讨个公道,又有什么不对?这个世道,终究还是有王法的,你们可别仗势欺人!”
杨林这时也领着两个厮儿出来,看见老者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不禁越众而出,走到老者面前,冲他冷冷一笑,“老丈好一张利口,这红口白牙的说起谎话来也不怕雷劈!”
此言一出,跪在老者身后的一群人顿时觉得身上一凉。
这时天已亮明,陆续有看热闹的人过来围观。
那老者将脖子一梗,“你说什么?!谁红口白牙说谎了!我儿子活生生被佑王府的豪奴撞死了,难道我连一声都吱不得?今日当着众人,你可得给我把话说清楚了!”
杨林怒极,一把拽住老者的衣襟,咬牙切齿地说道,“你要说清楚是吧?那好,今日咱们就到公堂上把话说清楚!”
话音未落,老者就大声叫道,“所谓官官相护,你们主子贵为佑王,衙门里的官员们还不上赶着巴结讨好,这要去了衙门,不用说,我儿子的死必定与你们是不相干的!”
157、应对策
人丛里也有附近杨姓王爷的管事,听了这话,顿时有人冷笑道,“那依你这么说这,天子脚下都没有王法了吗?”
“肖老丈此话差矣!” 此言一出,便有人应和,“如今朗朗乾坤,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要说佑王府里的奴仆,便是佑王爷触犯了刑律,也要认真伏法的。”
围观的人们便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纷纷把矛头指向那老者。
“那肖三骗向来不行正道,这次也算是遭了报应……”
“谁知道这是不是肖三骗的家人联合起来讹诈佑王府呢……”
“这肖老丈也不是个吃素的,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泼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