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绛唇 作者:水墨兰(起点vip2013.02.03完结,家长里短)
“拜访就不用了,她昨天已经回晋阳了。”胡夫人笑道。
“是吗?”阮蕙吃了一惊,昨天杨恪只字未提这事。“怎么走得这么急?”
“说是家里的老人身体突然病重,一时半会儿的想必不会来长宁了。”胡夫人夹了一块麻辣鸡丁,细细咀嚼,“不过晋王和她女儿还留在这里,说是要等安王办过寿宴才走。”
安王过寿?阮蕙又是一惊,下意识地就想到“变天”的事上来。
秦秋水在一旁也笑道,“听说这个杨恬还未订亲,胡夫人不妨也为她觅个如意郎君吧!”
“福宁县主说笑了。” 胡夫人微微一笑,“我这个人呐,虽则好事,却也要视情况而定。像晋王府的这位小郡主,品貌出众兼家世良好,所谓媒娘媒量,以她的条件,对方的出身就算不比她高,也要跟她旗鼓相当,且还要五官端正品性优良,这样优秀的世家子弟,放眼整个大周,又有几个?更别说咱们长宁了,就是拿筛子来筛,也未必找得出一个来。”顿了顿,又笑,“所以,这个红媒,我便是有心,也无力而为了。”
以胡夫人那样特殊的嗜好,天底下怕没有做不成的红媒,竟然肯放过杨恬这么如花似玉的一个美人,深究其因,恐怕与“变天”的事有关了。
160、明其意
这世上想必没有哪个人不喜欢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赞许,特别是阮蕙最后一句“帮我拿个主意” 俨然已经把她当成了知交一般看待似的。胡夫人脸上的笑容顿时显得比先前可亲了几分。“佑王妃这话说的……倒把我比成巾帼女英雄了似的……都是我家老爷开明,不论外头大小事务都肯说与我知,因而我才比旁人知道得多些,哪谈得上什么见地?不过是一些村妇愚见罢了。”不啻是承认了阮蕙所说。
秦秋水不禁拿眼瞄了瞄胡夫人,唇角微微一撇,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阮蕙依旧轻轻颦着秀眉,向胡夫人说道,“我哪经过这些事呀?夫人到底年长些,见过的世面更比我多。我方才听见苦主家属的嚎哭心里便没了主意……”
“这些个人呀……看着是平头百姓,可暗地里也不比那些豪门富户的手段差,别说他现在真死了人,就是只受了点子伤,也会弄出天大的动静来。”胡夫人就耐心地为她解释道。“总之一句话,退财免灾,便是没你的事儿,你都得破费几百两银子来打发的。”
“这么说来,他们还当真是存心讹诈了?” 阮蕙露出惊讶的神情,“便是有衙门仵作的验伤文书,他们也敢上门来要银子?”
“佑王妃你是初来长宁……哪知世间人心险恶呀!”胡夫人作出感叹的模样,“便是有文书又怎样?人们为了息事宁人,往往愿意多出些银子,以求门户清静。”
阮蕙便点头称是,“夫人说得是。便是没事,他们上门来闹上几闹。也会让人误以为真的有事的……那依夫人的意思,等衙门仵作的验伤文书出来,咱们还是要送些银子过去?若是白白送银上门,苦主家属会不会以为是咱们心虚了呢?”又显出十分苦恼的表情。
“这个……”胡夫人微一沉吟,“倒也不用急在一时,先等衙门里的结果出来再说吧!横竖是要送银子的。就算不送封口费。也得送殡葬费不是?捱几天也无妨。”
听着胡夫人模棱两可的话,阮蕙心里暗自冷笑。说送银子的人是你,说不送的也是你,我向你征求意见。你倒好,把个皮球反踢回我,说了跟没说没什么两样。
这时。秦秋水似乎也听出些端倪来,便在一旁接口说道,“这天底下还有王法呢!要依我说。大嫂就不必理会那些无赖泼皮们,咱们明明知道他们存心讹诈,又何必把肉包子扔给这群饿狗?若施舍了穷人,他们还知道感恩,送给了这些泯灭天良的人,无疑是助纣为虐!”
这话说得倒是在理。阮蕙便微微一笑,“三弟妹所言极是。跟你大哥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我先前为这事担心,他就宽慰我说不妨事。只狠狠冷落他们几天,再等官府出面来解决。”
“就是。看他们这些无赖泼皮们还能弄出什么花样来。”秦秋水冷冷笑道,“咱们杨家虽然是初来乍道的,好歹也是皇亲国戚,官府的差爷们吃着圣上的傣禄,就是不看僧面也得看看佛面,怎么着也得给咱们几分面子不是!”
胡夫人就轻轻咳嗽了一声。
阮蕙也露出些许尴尬之色,随着胡夫人咳声刚落,便笑道,“咱们杨家虽是皇亲,可也不是圣上嫡支上的亲戚,这要真惊动了圣上,可不是让他为难么?所以呀,怎么着也得把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决不能让圣上为咱们操心。”
胡夫人就赞许地点头。“还是佑王妃想得长远。这些泼皮们既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头,想必也几分底气,咱们也不必跟他们硬碰硬,省得到时候弄个两败俱伤的不好收拾……趁着现在消息还未传入内宫,就赶紧把它给处理了吧!”
总算明确地表了态。阮蕙便跟着点头,“夫人说的是。那您看……怎么办比较妥当?”
“既不能让人以为你们杨家有错在先,也不能让人以为你们杨家仗势欺人,加上那肖三骗的父亲又是个硬倔的脾气,这事,倒也有些难办。” 胡夫人看了看阮蕙,“听说你们昨天就派人送了二百两纹银过去?”
昨天送银子,原也是因为那肖老丈领人跪在府门前高声嚎哭,杨良与杨林商议过后,便让人送信给阮蕙,说是先安慰一下苦主,让他们先行退去,阮蕙一时也没细想,就答应下来。后来与杨恪说起此事,杨恪当时便觉出有些不妥,但事已经至此,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因此,阮蕙便露出十分坦然的神情来,“听人说肖家十分贫困,家中的管家便做主与了肖老丈二百两,是给他用于其子的殡葬费用,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封口费。”
“这事就办得有些欠妥。” 胡夫人差点就露出扼腕叹息的遗憾来,“要让有心人知道了,还道是这肖三骗当真是被你们给撞死的呢!不过,既然银子已经送出去了,不管他们怎么说,你们只要一口咬定是送作殡葬用的,想必他们也无法反驳。”
秦秋水面现不耐,“挺简单的一件事,倒得十分复杂起来了。” 又望着阮蕙道,“大嫂现在身子愈发沉重了,就该好好在家养息,这事锁事,一径都推给大哥去办就是了,他好歹也是个大周王爷,若连这点小事也搞不掂,岂不是让人笑话?”
没想到秦秋水会直言不讳说出这些话来,胡夫人不禁笑道,“到底是从小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千金小姐,哪里知道男人们的事?他们整天忙于朝政,若还时刻担心家里,那还要咱们这些夫人们做什么?咱们能做的,就是要让男人们回家后能舒心、放心、安心……哪能把大小事情一应推到他们身上去呢!”
正说着,芍药推门进来,笑道,“桃花糕出笼了,各位夫人们要不要尝尝鲜?”
秦秋水一听,顿时面露喜容,“桃花糕?那敢情好,听说是长宁一绝,我还没尝过呢!”
阮蕙就让芍药送两碟过来。
胡夫人便笑道,“估计也快晌午了,不如就着这桃花糕做午饭吧!”
竟是主动提及吃饭的事。
秦秋水也赞同,“大嫂从家里带了个厨娘来,擅做长乐菜,辣得人口味大开……”
阮蕙便笑,“胡夫人吃惯了山珍海味,今日我这里也没有什么出奇的菜色,当真如三弟妹所说,准备都是长乐的家常小菜,不过口味与长宁有些不同,正好请胡夫人尝尝咱们独特的家乡味……”
胡夫人此前曾在秦秋水家里吃过饭,吃的也是长乐菜,倒也对她胃口,这回便爽快地笑道,“长乐菜色比起长宁菜色,不仅多了一个辣,味道也清淡些,我在令弟媳家里吃过两回,还真上瘾了呢……”
候在旁边的芍药便笑着去厨房传饭了。
一时准备妥当,三人分宾主坐下,边吃边谈。
阮蕙已经隐隐猜测到胡夫人心思,因此便不再刻意提起方才那个话题,只令站在她们身后布菜的采青为胡夫人连连奉菜。
秦秋水倒也不十分拘束,拿着象牙箸慢条斯理地吃着晶莹剔透的桃花糕,很是惬意的样子。
一时倒是宾主尽欢。
闲聊中,阮蕙似是无意中提起了晋王妃,“……自从上回在贤王府过一面,这些日子来,也没去看她了,认真论起来,她还是我跟佑王的大媒人呢……”
胡夫人便奇道,“哦?这可从没听人说起过。”
阮蕙便把当初晋王妃为她做媒的事说了,只是忽略了苏夫人这一段。
胡夫人就笑道,“你这忘恩负义的家伙!人家成就了你的大好姻缘,你可好,现在倒不理人了。”说着呵呵直笑。
阮蕙便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来,“……最近身子乏得很,总不想出门,要是夫人遇到她,就代我问她好,说我改日一定前去拜访……”
“拜访就不用了,她昨天已经回晋阳了。”胡夫人笑道。
“是吗?”阮蕙吃了一惊,昨天杨恪只字未提这事。“怎么走得这么急?”
“说是家里的老人身体突然病重,一时半会儿的想必不会来长宁了。”胡夫人夹了一块麻辣鸡丁,细细咀嚼,“不过晋王和她女儿还留在这里,说是要等安王办过寿宴才走。”
安王过寿?阮蕙又是一惊,下意识地就想到“变天”的事上来。
秦秋水在一旁也笑道,“听说这个杨恬还未订亲,胡夫人不妨也为她觅个如意郎君吧!”
“福宁县主说笑了。” 胡夫人微微一笑,“我这个人呐,虽则好事,却也要视情况而定。像晋王府的这位小郡主,品貌出众兼家世良好,所谓媒娘媒量,以她的条件,对方的出身就算不比她高,也要跟她旗鼓相当,且还要五官端正品性优良,这样优秀的世家子弟,放眼整个大周,又有几个?更别说咱们长宁了,就是拿筛子来筛,也未必找得出一个来。”顿了顿,又笑,“所以,这个红媒,我便是有心,也无力而为了。”
以胡夫人那样特殊的嗜好,天底下怕没有做不成的红媒,竟然肯放过杨恬这么如花似玉的一个美人,深究其因,恐怕与“变天”的事有关了。
关于“变天”,胡夫人到底又知道多少呢?
161、被纳妾
胡夫人连忙笑道,“王爷若不嫌我啰嗦,我就时常来陪王妃说说话儿,她初来长宁,一个人在家,也怪闷的……”
阮蕙便点头应和。
胡夫人就趁势问起肖三骗的事来。“听说昨天府里有人讹诈,不知衙门里怎么处理?”
因一直没有消息传回家来,阮蕙本就有些着急,不过当着胡夫人也不便开口问杨恪,此时胡夫人一问,她也就顺口说道,“这么久了也没见杨林回来……”
杨恪便把刚才途经府衙打听的事情说了。经过仵作验伤,肖三骗身上碰到车辕的部分只是轻微的擦伤,便是后来杨林踢了他一脚,也并未造成内伤,之所以吐血而死,是因为中了鸩毒。因此这事就算就此揭过,不过杨林因为踢了那两脚,相对造成了肖三骗死亡的加速,因此被处罚金一百两,用作死者丧葬费。
原以为会经过一番波折,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阮蕙便露出笑容来,“真是菩萨保佑。”
胡夫人便笑道,“佑王妃吉人天相,便是有人要存心诬告,也过了官府这关的。”说着便转移了话题,说起了刚才所吃长乐菜肴的特色,还叫阮蕙代为介绍个长乐籍的厨娘给她,看看时辰也并不多了,便提出告辞。
秦秋水原是与她同来,此时便想再多逗留一会也不能了,只得跟着胡夫人一同站起。
阮蕙十分客气地挽留了几句,见两人去意已决,便亲自送她们到二门处。
再回院中,杨恪已换过金蟒朝服,穿了家常的米色长袍。一见阮蕙,便拉起她的手道,“此事虽然已经过去,不过今天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看他脸上露出迟疑之色,阮蕙便笑道,“什么大事值得王爷这般紧张不安?”
杨恪踌躇片刻。方才张口说道。“今日下朝后,孝宗和皇后两人特意召我去了内宫,又重提了纳妾之事。”
纳妾?是为长乐侯纳妾还是给杨恪纳妾?阮蕙便似笑非笑地望着杨恪道,“圣上也为杨家子嗣单薄的事情着急了?”却不问到底是为谁纳妾。
“你呀!还有心思说笑。”杨恪无奈地轻叹一声。“这回是下的是懿旨,凤命难违呀!”
“那就纳呗!横竖现在家里冷清,多个姐妹。也多个说话的人呀!”阮蕙仍是似笑非笑的神情,可她心里,却是苦涩难言。这个孝宗。真是该死,为什么就不放过她的杨恪?此时她便是不让他纳妾,也已经不可能了。谁叫人家是天子呀,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