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9-航天精神
次要之分,从飞船的制造到飞行员的日常生活,从设计到制造再到装配,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都必须经过缜密的设计和反复的实验,绝对不能有丝毫的纰漏。从返回舱到轨道舱之间的那道门,如果不能严密关闭,就可能导致整个飞船航天飞行的失败。为此,航天人经过了近百次的实验,就是卡进去一根头发都不行。只要某个人有一点疏忽,就可能给火箭乃至七大系统带来灭顶之灾。速度与效益,需要极高标准的工作质量。“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分秒不差”……这些看似极端的口号,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人严谨求实的作风。78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载人航天工程的标准必须全面、严谨、可操作、可检查,绝不能出现厨师做菜时常说的“盐少许”之类的含糊其辞。对发现的所有问题,都要从技术上、管理上分析其产生的原理、机理,明确责任人,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问题重复发生。这就是航天人的严谨作风——对任何问题,都要完全、彻底、不留遗患和举一反三地解决。正是通过严谨细致、周密充分的工作,依靠成千上万航天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努力,才弥补了我们国家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确保了神舟飞船、运载火箭质量过硬,数千台套地面设施设备无一故障,全系统数万个口令无一差错,操作无一失误;确保了北京、酒泉、西安3个指控中心和分布在国内外的10个测控站以及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都精确、及时、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才确保了“神舟”六号飞船的凯旋。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如一辆小汽车有上万个零件,需上百家企业生产协作;一架飞机有几百万个零部件,涉及的企业单位更多;如我国前些年澳星发射失败也是因为细节问题:在配电器上多了一块0。15毫米的铝物质,正是这一点点铝物质导致此次发射失败。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抱有一种严79
谨的态度。完成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狠抓落实规章制度,依靠科学的管理。在“神箭”研制过程中,航天人按照“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的工作标准,制定大量工作制度。其中,火箭发射队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举一反三复查和“双想”(注:对原来认为不会出问题的产品、部位进行回想;对正常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预想)活动。队员们更加注重“小题大做”,积极查隐患、找短板,质量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尽管“长征”二号F型遥六火箭出厂前经过多次复查和试验,但为做到警钟长鸣,发射队进场后认真对问题进行了
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右一)、总设计师刘竹生(右三)与工作队员一起进行工作“双想”。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反思,对分系统地面测试项目进行了全面复查,对无法覆盖飞行试验项目的检查情况再次进行确认,并将测试数据与遥五火箭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航天人还开展了多层次的质量预防和质量控制活动。在火箭状态检查、火工品安装、全箭捆绑、伺服机构安装等总装程序之前,进行技术状态交底,并在此基础上对照图纸、工艺文件认真组织岗前学习,重温总装质量控制程序,使上述总装质量均实现一次交验合格。同时,还组织队员填写“双想”表,提高大家的载人意识、质量意识,严格落实各项流程要求。在四次技术交底的基础上,在逃逸塔总装、船罩组合体总装等后续工作中继续深化“双想”活动,组织电连接器插接技术培训,确保每名队员吃透技术,把好总装质量关。事实表明,越是复杂的行业,其法规就越是要狠抓落实。而此类法规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决策过程中工作没有做细,缺乏准确的数据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制度在管理中是第一位的,对严谨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但对严谨作风的追求是可以衡量的。衡量的尺度,就是制定出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一个没有规则、没有标准的工作肯定是管理不到位的。企业管理中,涉及的事广,面对的人多,没有一个标准明确、执行严格的规则,员工的精力将陷
于大量的重复劳动中,整个工作也就如同打游击一样,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因此,要想搞好企业管理,前提就是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方法。成功的企业来源于卓越的管理,卓越的管理,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成功,就必须强化管理。完善各项基础规章制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除了依赖领导素质,还取决于企业内部各种行之有效的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的支持与保障,尤其是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员工。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是实现企业高效管理的基础,是企业有效动作的依据,更有利于实现员工个人价值!正是由于严谨求实的作风、科学规范的管理,才保证了“长征”二号F型遥六火箭的高质量和可靠性。严谨求实是航天人一贯倡导的科研作风和工作作风。严细认真,客观唯实,追求真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辛勤的耕耘,换取丰硕的成果。航天人的严谨作风,来自于对祖国的热爱,来自于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来自于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诚。航天人创造出的辉煌业绩,让我们欣喜,让我们激动,让我们自豪。但我们绝不能一阵欣喜、一阵激动、一阵口号就了事。我们要把航天人的优良品质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每一个企业管理者,每一位员工,同航天人一样,也都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是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是社会中的先进分子。毫无疑问,每位员工都应该像航天人那样珍惜手中的这份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严谨缜密,精益求精,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奋力拼搏,开拓创新,让自己的事业像“神舟”一样,早日冲上太空!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攸关成败系毫发,细节上面下工夫
在“神六”火箭两年多的研制过程中,航天人通过自主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党组书记张庆伟(右)与火箭系统总体副总设计师荆木春在发射基地现场一起研究工作。创新,在可靠性、安全性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其中,主要的、比较大的改进有三个方面:针对箭体结构振动进行的动力系统调整,逃逸发动机安全点火机构的更新,以及箭体上摄像装置的增加。回首两年多的研制历程,为了打败其中两只“凶猛的拦路虎”着实让研制人员们费尽了心血。一只“拦路虎”出自火箭上升期间产生的短暂异常振动。这个问题是在“神舟”五号发成功之后,由航天英雄杨利伟在与研制人员座谈时透露出来的。杨利伟告诉研制人员,在火箭上升时,其间有十几秒左右的时间感觉振动幅度较大,身体感觉有些不适。什么原因会导致这样的现象发生呢?“神舟”
五号的发射,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一次送载人航天器上天,所以这样的情况也是首次遇到。要准确分析并判断出原因,是一个十分复杂而艰难的过程。为此,火箭研制队伍开始收集从发射“神舟”一号到发射“神舟”五号时的所有数据,成立了联合分析小组,一步步进行分析并加以验证。经过7个多月的分析,才对问题的原因形成一些共识,但仍有意见分歧。为此,他们进行了历时一年的分析及各种试验,有些试验甚至是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在繁复的分析、试验中,时间一天天过去,研制进度时间表却不能拖延。心急如焚的设计人员们将主要的精力用在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上。初步有了“诊断”结果后,火箭总指挥、总设计师决定研制一个新的大蓄压器装在火箭上,以彻底解决短暂异常振动的问题。为赶进度,“两总”亲自督战,两个多月内光跑成都的协作厂、所就五次。令他们欣慰的是,一般情况下,研制蓄压器从出图纸到拿出成品,至少要8个月时间,而他们仅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项任务,也算是创造了一个奇迹。经过一年半全身心地投入,短暂异常振动这只“拦路虎”终于被打败了。改进后的火箭,舒适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航天员能安全并且舒适地进入太空。另一只“拦路虎”来自火箭的一个关键产品的异常现象。“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通过遥测数据发现,火箭上的这台产品有异常现象产生,如不加以重视,有可能给火箭发射带来安
慎之又慎是航天人的又一基本工作要求。
全隐患。为了准确定位故障原因,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根据初步分析结果,进行了故障树分析,之后反复进行验证。数据分析工作不仅枯燥,而且复杂。即使为此没有了周末,没有了节假日,“深藏不露”的故障原因还是难以锁定。各路云集的专家们在讨论此问题时也出现了意见分歧,有时甚至发生了相当激烈的争论。为尽快找到问题症结所在,研制人员做了50多次试验,并经常往返于单位与协作厂之间,几个月内行程万里,北上哈尔滨,南下四川自贡,在寻求专业技术支持中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而,几经努力,问题仍然反反复复,总是不能彻底根除。尽管困难重重,但这是一支经历过无数次大风大浪洗礼的优秀团队,“长征”二号F型火箭从无到有,从四次无人飞行到首次载人飞行,其间他们啃下了多少“硬骨头”恐怕连自己也数不清了。这一次,他们也绝不会在困难面前却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3月,在火箭进入总装准备阶段时,这个困扰火箭研制队伍一年多的问题得到了最终定位。研制人员采取了有效措施,经过充分试验验证,最终通过了专家评审。第二只“拦路虎”又被神箭发射队打败了。其实,不论什么事,实际上都是由一些细节组成的。我们纵观中外许多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其之所以能有杰出的成就,往往主要是管理层始终把细节的竞争贯穿于整个产品开86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发的始终。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也是只说了5个字:“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地强调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无论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作品。可见对细节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古已有之,中外共见。也就是所谓“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在今天,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要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功夫。然而我们常常看到的只是别人成功的辉煌,却很少去关注他们对管理细节的用心。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因此,要积极倡导: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细;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这种热情。工作要想做好,必须做到位才行。任何一个环节太薄87
弱,都有可能导致工作质量的滑坡。因此,接了手的事必须按时、按标准完成,不能完成,没有任何解释的理由;已做完的事情,自己检查认定完全没有错误再上报,不要等检查出了破绽或漏洞再辩解。把小事做细了,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细节能够表现整体的完美,同样也会影响和破坏整体的完美。细节在创造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究竟有多大差别?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差异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很多小事,一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